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

2020-12-22 法制現場播報

由於醫務人員的粗心和疏忽,在臨床實踐中誤認注射藥物而引起的糾紛時有發生。 安樂死,是指對於身患絕症,治癒無望,或者處於難以忍受的極度痛苦之中瀕臨死亡的病人,應其要求,採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其死亡。那麼,如何看待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下面小編為您詳...

1、如何看待誤認注射藥物引起的糾紛?

由於醫務人員的粗心和疏忽,在臨床實踐中誤認注射藥物而引起的糾紛時有發生。藥劑的誤認多見於藥劑種類的誤認和注射量的誤認。注射藥系直接注入體內,靜脈注射則更直接作用於主要臟器。特別是最近因藥品種類、數量的增加,如不細心,則有誤認的可能。

常見情況有護士按經治醫師的處方箋為患者靜脈注射時,未確認注射液容器上貼附的標箋,以至致死,構成過失致死之罪。或經治醫師的輔助者有違反注意義務過失,護士也有過失,出現「過失的複合」,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2、如何看待安樂死?

安樂死,是指對於身患絕症,治癒無望,或者處於難以忍受的極度痛苦之中瀕臨死亡的病人,應其要求,採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其死亡。安樂死根據手段的不同可以分為積極安樂死和消極安樂死。積極安樂死,是指採取積極措施加速患者死亡的方式,如注射過量麻醉劑。消極安樂死,是指停止或撤銷維持和延續患者生命的措施,如停止繼續治療等。國際有關部門認為,消極安樂死不產生法律責任問題。

但是,對於積極安樂死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是否應當使其合法化,卻在許多國家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爭論的關鍵在於,實行安樂死是否違反人道主義;是否有利於醫學的發展;是否有違於醫生的職業道德;是否能引起醫生的輕率行為,以及是否存在患者親屬甩包袱等諸多問題。經過半個世紀的激烈爭論,目前只有個別國家(如荷蘭)通過了安樂死法,允許對某些患者實行安樂死,但前提是必須在極為嚴格的條件下進行。

關於安樂死的問題,我國也曾展開過討論,大多數人都表示贊同。他們認為,犯罪的本質特徵是對社會有嚴重的危害性,而對於一個身患絕症,瀕臨死亡或正在忍受極端痛苦的病人來說,根據其本人的要求實行安樂死,既解除其難以忍受的肉體痛苦,使其在無痛苦中結束生命,得以解脫同時也解除了國家、社會及其家庭在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沉重負擔。在某些情況有嚴格的制度保證的情況下,安樂死對社會是有益無害的。

安樂死涉及人的生命,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因此,在實施安樂死之前,必須通過有關立法對安樂死的施行條件、審批程序、執行程序以及監督程序等各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和限制,否則會造成更多糾紛的產生。目前我國尚未對安樂死進行立法,在這種缺乏法制保障的情況下,很多人認為實施安樂死是破壞法制,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如果允許他人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剝奪病人的生命,則為一些不法之徒找到故意殺人的藉口和手段,同時病患家屬提出實施安樂死是基於何種目的也是一個實質性問題。目前我國刑法也並沒有把安樂死明確規定為正當行為。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安樂死被定性為故意殺人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考慮到這種行為的特殊性,在量刑時應當對行為人依法從寬處理,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1996年我國參加的「14國宣言」中,專家們對安樂死有了新的說法:追求安樂死亡,尊重人的選擇和尊嚴。也就是說最終我國政府對患者的自主權和追求無痛苦的、尊嚴的死亡目標予以認可。安樂死的實施在法學方面被看作是應當沒有違反罪刑法定的原則;沒有社會危害性;沒有故意犯罪的前提的行為。醫學倫理學方面認為安樂死體現了生命自主、生命價值、社會公益、維護尊嚴死亡的原則。

安樂死的立法和實施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安樂死的執行管理機構應該是《安樂死鑑定委員會》,隸屬各省、市、自治區中華醫學會分會管轄,由醫生、法醫、法學人士等組成。安樂死的審查決定權也是由《安樂死鑑定委員會》行使。

(二)安樂死須是安樂死的對象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自主獨立地採用書面形式表達,或口述記錄,同時要經由公證機關公證。無民事行為有力和限制性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當由其法定監護人、配偶、直系親屬為其籤署安樂死的文件並經公證機關公證。

(三)安樂死的方法應該符合無痛苦、安詳死亡的原則。

(四)安樂死針對的是身患絕症、瀕臨死亡,精神與肉體正在受強烈痛苦折磨的患者。

來源:找法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死刑犯被判安樂死,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處理方式你想不到
    新的執行方式——安樂死伴隨著人們對於死刑這種懲罰的恐懼,為了可以使得囚犯在死之前可以更加的體面一點,如今的死刑犯,在面臨死刑之時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一種就是被我們所熟知的槍決,還有一種就是安樂死,也就注射藥物死亡。
  • 死刑犯被判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有死怎麼辦?下場依舊悽慘
    相信每一個看過電影《烈日灼心》的朋友都會對其中的一個場景記憶深刻,那就是其中的犯人因為自己犯下的罪行,最終被執行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整個行刑的過程非常的短暫,只需要在犯人的身體中注射進一種特殊的藥物,犯人很快就會失去意識,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
  • 死刑犯被判安樂死,倘若注射藥物後沒有死會如何?下場照樣悽慘
    例如現如今很多地方都實行了安樂死,「安樂死」讓他們的死不再痛苦,可隨後出現了一個問題:死刑犯被判安樂死,倘若注射藥物後沒有死怎麼辦?其實這個下場照樣很悽慘。古代社會的刑法非常多,那時候有相當多的殘忍手段,會置人於死地。
  • 是什麼讓一名獸醫將動物安樂死藥物注射給自己,背後原因令人心寒
    而自己將要扮演把藥物注射到收容動物身體的那個劊子手。她在接受臺灣媒體中天電視臺拜訪時說「第一天來上班,就看了6、70隻(安樂死),回家哭了一整夜。」然而由於收容所條件的限制,安樂死的結局,也遠比留在過度擁擠的收容所,暴露於疾病細菌感染風險,或是繼續在街上流浪來得好。然而,作為執行安樂死的人,她的壓力是巨大的。僅2年的時間,簡稚澄就對700隻無人領養的流浪狗執行了安樂死。每天她都會到收容所裡的一塊獸魂碑祈禱,獨自一人靜靜沉思,和天堂的狗狗們說說話。
  • 臺大獸醫自殺事件遺言生命並沒有不同,注射狗狗安樂死藥物死去
    簡稚澄放棄獸醫的高薪工作,選擇去一般人都不會想去的動物收容所為流浪狗們服務。剛開始 ,身邊的人無比的不理解。然而在這裡也一直有一件事情讓她無比難受--她不得不經常給一些重病年邁或者無人領養的狗執行安樂死。在這裡,按照他們接受狗的速度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狗狗通常只能待12天,12天如果還沒有被領養的話,就要被處以安樂死。每當有貓狗被送來這裡,她都會努力幫他們康復,好好打扮他們,在網上宣傳他們,希望能給他們找到歸宿。
  • 昭慧法師:誰有權決定「安樂死」?
    如何看到「安樂死」?2018年7月5日,臺灣地區舉行安樂死公投聽證會,在出席聽證會的4位學者中,3位都支持開放安樂死。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釋昭慧則持反對意見,她認為人的本能與意願常衝撞,她看到許多個案雖然強調自己想死,但展現出來的每個動作卻是求活。昭慧法師會後寫下這篇感言。全文如下:
  • 執行安樂死時,如果犯人因種種原因沒死怎麼辦?下場依舊悽慘
    在影視片《烈日灼心》中,一位犯人因為態度好,被執行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詞近年來不斷的活躍在大眾的眼中,一些重症患者為了免遭痛苦,而會選擇安樂死。那如果犯人在進行安樂死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死掉,後果會怎樣?
  • 傅達仁的安樂死之旅
    這是一次充滿愛和尊嚴的死亡,傅達仁喝下藥物的同時,家人笑著給他鼓掌,安慰他:「放輕鬆,不痛了」,尊嚴屋裡響起歌聲:「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家人相聚,如此遙遠,都是上帝恩典。」這等肅穆溫暖,儘管我沒有基督教信仰,也為之動容。傅達仁年輕時是籃球健將,曾多次代表臺灣出賽,擔任過籃球教練,後來擔任體育主播,採訪過7屆奧運會,甚至參加過春晚,在臺灣是家喻戶曉的名人。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文 ▏健康港灣 境外留學醫療保險專家 前兩天,紐西蘭選舉委員公布了大麻合法化和安樂死的兩項公投初步結果。 在澳大利亞維州,安樂死合法化第一年,一共272人申請,124人被安樂死。幾乎所有人都是癌症晚期。
  • 狗狗被注射安樂死竟奇蹟般復活?重生後重新開啟幸福狗生
    狗狗被注射安樂死竟奇蹟般復活?重生後重新開啟幸福狗生國外小動物收容所分兩類一類是等收容空間不夠會將寵物安樂死的還有一類是會一直養著小動物們直到它們被領養被稱為無死亡收容所數據顯示每年會有56%的寵物被安樂死它們中的許多身體非常健康
  • 安樂死在我國合法嗎?回顧中國安樂死第一案
    01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安樂死分為積極(主動地)安樂死和消極(被動的)安樂死。積極安樂死指主動採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結束其生命;消極的安樂死,即對搶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給予或撤除治療措施,任其死亡。
  • 荷蘭安樂死合法化的開端
    肖恩黑姆滿足了這個最後的請求,給她注射致命藥物後,醫生通知了當局。隨後,醫生以「仁慈謀殺」之安樂死的罪名被起訴。  此前類似的案件,醫生被宣判有罪但是沒有受到懲罰。本案中,肖恩黑姆稱自己遇到責任的衝突,一是醫生不殺戮的義務,二是醫生解除病人不可忍受之痛苦的義務。衝突是他免除罪名的重要原因,荷蘭法律上稱為「不可抗力」,在特殊情況下,法律豁免當事人的責任,其中,義務衝突列入其中。
  • 她是那麼的善良,卻被「逼」用給狗安樂死的藥物自殺身亡......
    然而就在這個月初,她被發現服用狗狗的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這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心酸。然而在這裡也一直有一件事情讓她無比難受--她不得不經常給一些重病年邁或者無人領養的狗狗執行安樂死。在這裡,按照他們接受狗的速度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狗狗們通常只能待12天,12天如果還沒有被領養的話,就要被處以安樂死。
  • 安樂死,是權利還是罪惡?丨咪咕悅讀匯
    前幾天,臺灣體育主播傅達仁安樂死的最後畫面被曝光。視頻中,家人都陪伴其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後一程。他非常平靜地一口一口喝完了杯中的藥物,最後倒在了兒子的懷裡。有一部分網友表示自己支持「安樂死」,因為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有些疾病能靠醫療設備維持生命。活著從來不是難事,難的是生命「只剩下」活著。
  • 她為何選擇用安樂死的藥物自殺?背後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死於狗狗安樂死的藥物。為這位所長注入藥物的不是別人,正是死者自己。臨死前,她留下遺言「生命並沒有不同,我也會因為狗狗安樂死的藥物而死去。」死者是一位叫簡稚澄的妹子,曾是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6年前,她以特考第一名考上了獸醫師,不過她最終放棄了大好前途選擇去臺灣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
  • 安樂死是確實不痛苦, 還是只為讓他人覺得死者並不痛苦?
    而這個問題表面上是尋求「安樂死和注射死刑」的相關信息,亦或者說是普及功能。但實際上,其實是在質疑,因為使用過這種方式的人都結束了生命,這就意味著沒有一個切實證據說明,安樂死和注射死刑是不痛苦的。但是,以我們現代醫療的發展程度來說,確實在各項指標的表現上,安樂死並不會對死者造成實際的痛苦。當然,心理壓力除外。對此,可能要先分清楚一些概念。
  • 狗狗安樂死,是解脫嗎?
    現在很多狗狗都是選擇安樂死,不少人可能光是想想那個畫面就感到有點窒息。那你贊同狗狗安樂死嗎?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狗狗安樂死!狗狗安樂死的辦法有好幾種,常見的就是藥物注射或者餵食安眠藥,讓狗狗心臟驟停,停止呼吸而死亡。還有一種就是窒息死亡,就是讓狗狗在充滿二氧化碳的容器中,讓狗狗慢慢窒息,抽搐而亡。
  • 安樂死新方法,不需要服用藥片和注射藥物,乘坐3分鐘過山車即可
    由於中西方存在諸多文化上的差異,因此不少在西方國家允許的行為或現象,在我國是不被允許的,例如安樂死。安樂死指的是接受者因為生理疾病或者心理疾病原因,不想繼續受到疾病的折磨,提前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結束生命的方式和普通意義上的自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在法律層面上並非所有國家都同意這一做法。
  • 她用狗狗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痛…
    然而就在這個月初,她被發現服用狗狗的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而這背後的原因,真的讓人很心酸。然而在這裡也一直有一件事情讓她無比難受——她不得不經常給一些重病年邁或者無人領養的狗執行安樂死。在這裡,按照他們接受狗的速度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狗狗通常只能待12天,12天如果還沒有被領養的話,就要被處以安樂死。每當有貓狗被送來這裡,她都會努力幫他們康復,好好打扮他們,在網上宣傳他們,希望能給他們找到歸宿。
  • 【推薦】臺大女高材生「被逼」用給狗安樂死的藥物自殺……
    今天要講的故事,緣於最近很火的一個新聞:臺大高材生「被逼」服用狗狗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  主人公叫簡稚澄,是臺灣一個動物收容所的所長,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收容所一直有一件事情讓她無比難受——她不得不經常給一些重病年邁或者無人領養的狗狗執行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