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被判安樂死,倘若注射藥物後沒有死會如何?下場照樣悽慘

2020-12-20 阿森說文化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諸葛亮《出師表》

國家需要由法律來維持秩序,古往今來,只要犯了罪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就連古代的皇宮貴族若作奸犯科,皇帝也都不會徇私舞弊。與此同時,法律和各種刑罰也在與時俱進的變化。在古代時期,統治者為了更好的治理國家,研發出來很多令人聞風喪膽的酷刑,例如「五馬分屍、凌遲處死」等,一些非常嚴苛的刑法。

時至今日,我們的社會更加民主和包容,會給死刑犯較為體面和沒有痛苦的懲罰方式。例如現如今很多地方都實行了安樂死,「安樂死」讓他們的死不再痛苦,可隨後出現了一個問題:死刑犯被判安樂死,倘若注射藥物後沒有死怎麼辦?其實這個下場照樣很悽慘。

古代社會的刑法非常多,那時候有相當多的殘忍手段,會置人於死地。與此同時,犯人受懲罰的時候也會受到一些羞辱,可如今我們在執行死刑的時候,會給他們帶到一些隱秘地方,並不會有人來觀看,可見,隨著社會的變遷,那些古代殘忍的刑法,已經退出歷史舞臺。

安樂死其實是在人的身體裡注入一種劇毒,這種物質可以讓人致命,因此也可以讓人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失去生命。早年前,在荷蘭和比利時等國,如若病人沒有了求生意志,身體承受很多痛苦,醫生就會在徵得病人的同意下,為其實行安樂死,結束他們的生命。安樂死也給人帶來一種印象,看似沒有太多的痛苦。

其實安樂死需要一個過程,藥效還沒有揮發的時候,就會使接受安樂死之人感到非常恐懼,心理壓力巨大。舉個例子,知道馬上就要受死,依舊還有意識的時候,這段時間是最為恐怖的。與此同時,還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被安樂死注入藥物後,犯人沒去世怎麼辦?其實這樣的下場更加的悲慘。

在實行槍決的時候,如果不能一槍結束犯人的生命,就會補上第二槍,這樣會使犯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安樂死同樣如此,如果第一針藥物不能發揮作用,就會再補打第二針。第二針的劑量要比第一針更讓人難以接受,因此此時的犯人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以及痛苦。種種因素都向我們揭示出,安樂死其實也非常痛苦,但一般情況下,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會減少犯人所受到的痛苦。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梅堯臣《長歌行》

法律在約束著每個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看重一個人的身份,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高,而對他網開一面,更不會因為是普通人,就對他嚴格。在法律面前,我們都受到平等的對待。

在生活中,充滿了誘惑,有品格的人,往往知道勿以惡小而為之,無論這惡事怎樣小,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如若已經犯下了讓法律無法容忍的罪行,就會被執行死刑。儘管這些刑罰對死刑犯來說有些殘忍,但他們已經犯罪,就一定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生命誠可貴,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當倍加珍惜。

隨著時代的進步,安樂死能夠給犯人或病人帶來一種體面的離開方式,但是依舊要承擔巨大的痛苦。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結,無論是殘忍的酷刑,還是人性化的安樂死,都會令人非常恐懼,因此我們應該增強法律意識,千萬不要做違法之事。

我們唯有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知法懂法不犯法,在人生之中擋得住誘惑,做一個善良的人,給他人帶來快樂,也讓自己過得安穩。

現如今,總有一些人想鑽法律的空子,讓自己走捷徑,但殊不知法律是極其公正的,只要是犯了錯,就難逃法律的制裁。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會時刻盯著這些違法犯罪之人。人人都守法懂法,才能夠使我們國家良好的運行,使得每一個人都能夠安居樂業,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

參考資料:

諸葛亮《出師表》

梅堯臣《長歌行》

相關焦點

  • 死刑犯被判安樂死,注射藥物後沒死怎麼辦?處理方式你想不到
    新的執行方式——安樂死伴隨著人們對於死刑這種懲罰的恐懼,為了可以使得囚犯在死之前可以更加的體面一點,如今的死刑犯,在面臨死刑之時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一種就是被我們所熟知的槍決,還有一種就是安樂死,也就注射藥物死亡。
  • 死刑犯被判安樂死,假如注射藥物後沒有死怎麼辦?下場依舊悽慘
    相信每一個看過電影《烈日灼心》的朋友都會對其中的一個場景記憶深刻,那就是其中的犯人因為自己犯下的罪行,最終被執行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整個行刑的過程非常的短暫,只需要在犯人的身體中注射進一種特殊的藥物,犯人很快就會失去意識,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
  • 執行安樂死時,如果犯人因種種原因沒死怎麼辦?下場依舊悽慘
    在影視片《烈日灼心》中,一位犯人因為態度好,被執行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詞近年來不斷的活躍在大眾的眼中,一些重症患者為了免遭痛苦,而會選擇安樂死。那如果犯人在進行安樂死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死掉,後果會怎樣?
  • 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
    由於醫務人員的粗心和疏忽,在臨床實踐中誤認注射藥物而引起的糾紛時有發生。 安樂死,是指對於身患絕症,治癒無望,或者處於難以忍受的極度痛苦之中瀕臨死亡的病人,應其要求,採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其死亡。那麼,如何看待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下面小編為您詳...
  • 讓律師來告訴你,死刑犯注射安樂死卻沒成功,將會怎麼處置
    讓律師來告訴你,死刑犯注射安樂死卻沒成功,將會怎麼處置。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法制國家,任何人在社會中觸犯了法律,都會被法律部門依法處置。對於一些有嚴重犯罪行為的人,他們也會依法獲取死刑的懲罰。對於死刑,我們普通人都是沒多少途徑去了解的,平時也只是在影視劇中看到執行死刑的方式。
  • 臺大獸醫自殺事件遺言生命並沒有不同,注射狗狗安樂死藥物死去
    她是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6年前,她特考第一名考上獸醫師,不過畢業後,前程大好的她毅然選擇去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因為人甜心善,簡稚澄這幾年受到了很多關注。然而就在這個月初,她被發現服用狗狗的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
  • 她是那麼的善良,卻被「逼」用給狗安樂死的藥物自殺身亡......
    她是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6年前,她特考第一名考上獸醫師,不過畢業後,前程大好的她毅然選擇去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因為人甜心善,簡稚澄這幾年受到了很多關注。然而就在這個月初,她被發現服用狗狗的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這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心酸。
  • 是什麼讓一名獸醫將動物安樂死藥物注射給自己,背後原因令人心寒
    安樂死成了它們僅有、無法避免的結局。曾經一腔熱血的她,卻沒有想到居然要親手結束這些動物的生命……從校園裡學習怎麼救治動物的她,在自己的工作中卻只能送它們回自己的星球。事實上,臺灣的收容所規定:如果流浪動物在12天之內,沒有被人領養,收容所那麼就要對它們進行安樂死處理。
  • 狗狗被注射安樂死竟奇蹟般復活?重生後重新開啟幸福狗生
    狗狗被注射安樂死竟奇蹟般復活?重生後重新開啟幸福狗生國外小動物收容所分兩類一類是等收容空間不夠會將寵物安樂死的還有一類是會一直養著小動物們直到它們被領養被稱為無死亡收容所數據顯示每年會有56%的寵物被安樂死它們中的許多身體非常健康
  • 死刑犯在死之前,提出的要求國家都會滿足,保留最後的尊嚴
    現在社會,我們看新聞都會知道有很多的殺人犯,其理由各種各樣,所以現在就有了死刑犯,他們殺人也好還是犯了非常嚴重的事情被判死刑。有很多國家對於死刑保留,甚至有國家討論不建議死刑,但我們中古從到今一直都在實行這個政策。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初步結果可以大體看出紐西蘭選民的抉擇,而最終結果會在清點完48萬張特殊選票後,於11月6日和紐西蘭大選最終結果一起公布。 安樂死意味著什麼?接下來將如何執行?
  • 昭慧法師:誰有權決定「安樂死」?
    編者按:佛教如何看待臨終救治?如何看到「安樂死」?2018年7月5日,臺灣地區舉行安樂死公投聽證會,在出席聽證會的4位學者中,3位都支持開放安樂死。
  • 荷蘭最高法院:醫生有權對重度痴呆前同意安樂死的患者實施安樂死
    2002年,荷蘭通過立法率先在全球確立了安樂死的合法性。只要病人因病處於「不能減輕」和「不能忍受」的痛苦狀態,經病人書面請求並經醫生證明,醫生和病人之間達成安樂死是唯一選擇的共識,醫生就可以通過藥物手段幫助病人死亡。但對於智力障礙的患者,如晚期痴呆症患者,要求他們在實施安樂死時提出書面請求是不可能的。
  • 「我把狗狗安樂死了……」
    也就是自《臺灣流浪狗的心事》這個紀錄片播出20年後的2016年,臺灣有很多官方和民間的流浪寵物救助站,動保法也從2014年宣布修正並於2016年實行收容所零安樂死政策,最快到2017年做到零安樂死注射戊巴比妥鈉法:以每千克體重15毫升或每千克體重75毫克快速靜脈注射。戊巴比妥鈉一般用於動物麻醉實驗,動物在注射戊巴比妥鈉後會快速出現嗜睡現象並被麻醉,大劑量使用時則會抑制動物呼吸,最終動物因呼吸麻痺而死亡。注射戊巴比妥鈉不會讓狗狗出現明顯的痛苦。這是國外一般採用的一種方式。5.
  • 傅達仁的安樂死之旅
    這是一次充滿愛和尊嚴的死亡,傅達仁喝下藥物的同時,家人笑著給他鼓掌,安慰他:「放輕鬆,不痛了」,尊嚴屋裡響起歌聲:「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家人相聚,如此遙遠,都是上帝恩典。」這等肅穆溫暖,儘管我沒有基督教信仰,也為之動容。傅達仁年輕時是籃球健將,曾多次代表臺灣出賽,擔任過籃球教練,後來擔任體育主播,採訪過7屆奧運會,甚至參加過春晚,在臺灣是家喻戶曉的名人。
  • 她為何選擇用安樂死的藥物自殺?背後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死於狗狗安樂死的藥物。為這位所長注入藥物的不是別人,正是死者自己。臨死前,她留下遺言「生命並沒有不同,我也會因為狗狗安樂死的藥物而死去。」死者是一位叫簡稚澄的妹子,曾是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6年前,她以特考第一名考上了獸醫師,不過她最終放棄了大好前途選擇去臺灣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
  • 紐西蘭或將成安樂死合法化國家,但外國人不能來紐西蘭申請安樂死
    目前全世界只有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僅維多利亞州)和美國(僅加州等六個州)允許安樂死合法化。這意味著紐西蘭成為全球第7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問:法案生效後,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安樂死嗎?答:不是,根據《終結生命選擇法案》規定,接受安樂死有嚴格的條件,而且以下所有條件都必須滿足。
  • 死刑犯在「安樂死」時,醫生為什麼要擦拭酒精?原因許多人想不到
    02安樂死為犯人擦拭酒精美國隨後發明了安樂死,用注射器給犯人注射一種特殊的藥物,最大程度減少犯人的痛苦。之後很多國家包括我國開始沿用這種方式,簡單、方便,也能減輕犯人的心理壓力。安樂死這種方式犯人的身體無需承受痛苦,且在處理犯人屍體時也更加簡單,醫生在為犯人注射時還會擦拭酒精。一般在注射前擦拭酒精是為了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讓病人不會被感染,但是死刑犯已經要面臨死亡,卻為什麼還要擦拭酒精消毒呢?這與醫生的職業相關,他們本是為了治病救人,雖然知道安樂死的藥物會讓人失去生命,但是同樣要保持自己的職業道德。
  • 安樂死在我國合法嗎?回顧中國安樂死第一案
    01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安樂死分為積極(主動地)安樂死和消極(被動的)安樂死。積極安樂死指主動採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結束其生命;消極的安樂死,即對搶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給予或撤除治療措施,任其死亡。
  • 她用狗狗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痛…
    然而就在這個月初,她被發現服用狗狗的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而這背後的原因,真的讓人很心酸。然而在這裡也一直有一件事情讓她無比難受——她不得不經常給一些重病年邁或者無人領養的狗執行安樂死。在這裡,按照他們接受狗的速度和他們的接受能力,狗狗通常只能待12天,12天如果還沒有被領養的話,就要被處以安樂死。每當有貓狗被送來這裡,她都會努力幫他們康復,好好打扮他們,在網上宣傳他們,希望能給他們找到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