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第十七課——八綱辨證與八卦

2020-12-22 養生點滴雜談

醫聖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沒有寫出自己辨證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後人首先總結出六經辨證,繼之總結出八綱辨證,八綱辨證遂成為中醫辨證的總綱領。如今中醫界普遍使用八綱辨證,中醫教材中則是開門見山的講解八卦辨證,而深刻規律則無人探索,筆者在梳理中醫與中國古代文化發展規律發現仲景辨證與八卦關係密切,本文從現代醫學角度解析八綱的同時配以八卦,使人們更好的理解人體規律、八綱、八卦之間的關係,從科學角度認識八綱辨證。

一、八綱提出

八綱辨證是表、裡、寒、熱、虛、實、陰、陽八個綱領,是中醫辨證最基礎理論,其形成過程則經歷了數千年,最早《黃帝內經》中只有散在論述,無「八綱」之名。後來《傷寒雜病論》已具體運用八綱進行辨證,仍然沒有命名八綱。方隅《醫林繩墨》說:「究其大法,無出乎表裡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已。」此後一千多年也未正式提出八綱之名。到了明代正式提出八綱辨證的概念和內容,也仍未確定八綱的名稱。陶書庵《傷寒六書·傷寒家秘的本》有「審得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真切」的提法。王執中《傷寒正脈》有「治病八字,虛實陰陽表裡寒熱,八字不分,殺人反掌。」張三錫《醫學大要》「僅得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陰、曰陽、曰表、曰裡、曰寒、曰熱、曰虛、曰實。」張景嶽《景嶽全書·傳忠錄》提出二綱六辨。說明在明代對八綱辨證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只是還沒有八綱辨證的表述。近代中醫大家祝味菊《傷寒質疑》正式提出八綱之名:「所謂八綱者,陰、陽、表、裡、寒、熱、虛、實是也。古昔醫工觀察各種疾病之證候,就其性能不同,歸納於八種綱要,執簡馭繁,以應無窮之變。」

從以上八綱辨證的發現和形成命名經歷了數千年,同時又肯定張仲景《傷寒卒病論》運用八綱辨證的方法,那麼,張仲景是否已經使用八綱辨證診病只是沒有流傳下來呢?還是未知八綱之法而暗合天機呢?從醫學發展的脈絡看,張仲景是經方派傳人,從神農到伊尹,伊尹到扁鵲,再傳承到張仲景,經歷幾千年的發展和完善始有《傷寒雜病論》的問世,從《傷寒例》可以發現張仲景懂四時八節的季節變化規律,也明白八卦原理。張仲景是不是按照八卦原理診病的呢?八綱是不是符合八卦規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探索八綱與八卦關係。

二、八綱與八卦

八綱是表裡、寒熱、虛實、陰陽四對辨證綱領,任何疾病的診斷都離不開八綱辯證。其中表裡反應病位,寒熱反應病性,虛實反應病勢。陰陽反應疾病的類型。

1 表裡

人是大自然的產物,無時無刻不與大自然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流,同時,人與自然又有相對獨立性,人體有自己的內環境,以維持人體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人體與自然界相對獨立性表現在表裡兩個方面。表形成人體內環境,包括皮毛、肌腠、經絡,構成了人體內臟器官與自然環境的自然分界;裡包括血脈、骨髓、臟腑,是在表營造的內環境中生存的組織器官,是生產、製造人體細胞生存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機器。表和裡的劃分是一種部位劃分方法,表營造出人體內環境,裡為細胞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表和裡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外邪侵襲人體過程中,剛剛侵襲到表的層次則為表證,病邪深入到臟腑器官則屬於裡證。是反應疾病所在位置的概念。

表證對應兌卦,在人體為肺系統,所以表證調理肺系統為基礎。

裡證對應艮卦,在人體為胰系統,所以裡證調理胰系統為基礎。

2 寒熱

寒熱是人與自然界共同存在的現象,自然界一年四季寒熱往來,在人體也有寒熱變化,正常規律是白天體溫高,夜間體溫低;運動體溫高,靜臥休息體溫低。人是恆溫動物,體溫高人體就會增加散熱,體溫低就會減少散熱,以維持人體體溫恆定。

當外界環境發生寒熱變化、病原微生物侵襲的時候,人體會通過調節體溫的辦法抵抗和適應環境變化。當免疫功能正常,體溫調節功能正常,臟腑器官能夠產生足夠多熱量情況下,人體會通過升高體溫的辦法抵禦環境變化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引起發燒,稱為熱證;當臟腑器官產生熱量不足,不能維持正常體溫環境,人體就會通過收緊皮膚、寒顫、增加排尿等辦法維持體溫,表現為怕冷,稱為寒證。是反應疾病性質的概念。

寒證對應坎卦,在人體為腎系統,中醫有真火在腎,所以寒證調理腎系統的同時也兼顧心系統調理。

熱證對應離卦,在人體為心系統,中醫有真水在心,所以熱證調理心系統的同時也兼顧腎系統調理。

3 虛實

人是由細胞構成,細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也就是細胞是活的生命體,細胞生理功能的發揮和我們人體一樣,吃得飽,睡得香,沒有病,精氣神旺盛,工作成效就好,有使不完的的勁。反之,吃不飽,吃的沒有營養,睡不好,精氣神差,工作起來就無精打採,效率不高。

物質、能量、信息對應通常所講的精氣神,精足就是物質方面能夠滿足細胞需要,就是各種營養素,營養素通過血液輸送到全身,中醫用血來代表人體物質需要;氣足就是能量方面滿足細胞需要,通過化學分析發現一些生命動力元素和活性物質具有氣的功能;神足就是信息掌握能力強,反應靈敏,是人體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

虛為不足,實為充滿。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能夠滿足細胞需要為實,不能滿足細胞需要為虛。虛實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環境,另一個是形成人體內環境的各個器官。

3.1 環境層次:是指氣血。病理狀態下,實證指人體感受外邪或疾病過程中氣血失調,體內病理產物蓄積,以邪氣盛、正氣不虛為其本病理,表現為有餘、亢盛、停聚特徵的各種證候。虛症指氣血、津液、精髓正氣虧虛,邪氣不著,表現為不足、松馳、衰退為主的各種證候。

3.2 器官層次:實證是器官功能完好,能夠有效抵禦外邪侵襲人體,在人體與病邪的戰鬥中會在表進行,出現發熱、功能亢進等陽性表現。虛症則不同,出現虛症時器官功能已經下降,無力抵禦外邪侵襲。現代醫學通過先進儀器已經發現人體器官的生長發育規律,一般是從出生到20歲為生長發育階段,人體器官也在不斷的生長發育中;20~30歲為生命力旺盛階段,此階段人體器官的功能是最強盛的時期;30歲以後器官功能開始逐漸下降,60歲以後就步入老年階段,有些器官功能已經處於低下水平(不及格)。當人體發病以後會加速器官的衰老過程,表現出來的就是虛,滿足不了人體需要。

人體器官功能下降不都是導致虛症,當器官功能整體出現下降時,反應的是衰老。衰老過程與年齡同步則是正常的,過早出現衰老被稱為未老先衰,這時候是需要進行調理的。病理狀態下器官功能下降出現虛證,一種原因是器官本身組織結構受損,中醫火神派稱為器官劣化,生理功能功能下降,導致環境;另一種原因是器官組織結構正常,生理功能滿足不了需要,導致人體內環境惡化。

虛症對應震卦,在人體為肝系統,所以虛症以調理肝系統為基礎。

實證對應巽卦,在人體為胸系統,所以實症以調理胸系統為基礎。

4 陰陽

陰陽是辨別病證類別的兩大綱領,是總綱。在八卦規律中父母為子女的綱領,八綱辨證中陰陽為表裡、寒熱、虛實六綱的綱領,呼應了八卦與八綱的對應關係,陰證和陽證是乾卦和坤卦相互作用的結果。由於乾坤兩卦承襲老陰老陽之氣,陰陽性質已經達到極點,病理狀態表現為不足,中醫以虛症論治。其中陰虛是腦系統交感神經興奮和胎系統抑制性腎上腺激素等的作用,陽虛是腦系統副交感神經和胎系統雌激素、五羥色胺等激素的作用。

三、結束語

八綱辨證是中醫的基礎,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而來,在東漢張仲景生活的年代還沒有形成八綱辨證的概念,但是,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充分運用了八綱辨證,是張仲景已經掌握了八綱辨證的規律,並且作為辯證的基礎,那麼,張仲景是依據什麼運用了八綱辨證呢?會不會是八卦?本文完成了八綱與八卦的匹配,為掌握八綱辨證提供新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細說八綱辨證
    八綱辨證,診斷的一種基本方法。運用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對病證進行分析、歸納,為治療提供依據。#青雲自薦#表裡辨病位的淺深;寒熱辨病證的性質;虛實辨邪正的盛衰;陰陽則是統攝其他六綱的總綱。表、熱、實屬陽、裡、寒、虛屬陰。八綱的四對矛盾,是相對的,互相聯繫,互相轉化的。
  • 劉渡舟:論八綱辨證與六經辨證的關係【收藏】
    可以說,這是八綱辨證體系形成前的雛形階段。我們今天重溫八綱辨證體系的發展和臨床運用情況,作為我們的參考和借鑑,也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八綱辨證的思想源於《傷寒論》的六經辨證。而在《傷寒論》中,六經與八綱則又是緊密相連、密切結合、缺一不可的。這是因為,六經是物質的,是臟腑經絡的概括,辨證必須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所以諸病不能越出六經的範圍。
  • 中醫辨證:養雞的八綱簡易辯證
    中醫辯證:養雞的八綱簡易辯證辯證是中醫治病的基礎和關鍵,中醫的辯證分為臟腑辯證、八綱辯證、六經辯證、衛氣營血辯證等,八綱辯證是最基本的辯證方法,把極其複雜的各種病證歸納為陰 陽 寒 熱 虛 實 表 裡八類證候,稱為八綱。
  • 仝小林院士:態靶辨證———中醫從宏觀走向精準的歷史選擇
    《傷寒論》開始。然而隋唐時期,從重要的醫學典籍結合醫學發展軌跡看,醫學分科更加精細,對病的認識更加全面,以孫思邈為代表的唐代醫家尋找專病專方的務實之風成為主流,可見此時辨病論治、對症治療和辨證論治共同存在。嶽美中先生在談到其成長過程時,也提到他從漢唐,尤其是隋唐醫籍中找了許多實用的方藥,而這一點並非完全基於「辨證論治」的模式,而是基於專病(症)專方的形式。如果不從醫學史的角度考量中醫學發展的軌跡,則往往容易陷入中醫只有
  • 2020軍隊文職人員考試:醫學模擬試題(3)
    2020軍隊文職人員考試:醫學模擬試題(3) 2020-02-05 15:00:36| 【導語】2020年軍隊文職備考進行中,為助力各位考生做好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準備,山東中公教育
  • 廣西口腔醫學會第十七次口腔醫學學術會議在邕召開
    廣西口腔醫學會第十七次口腔醫學學術會議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李冠宏 攝給新成立的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頒發證書。廣西新聞網記者 李冠宏 攝給新成立的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頒發證書。廣西新聞網記者 李冠宏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2日訊(記者 李冠宏)由廣西口腔醫學會主辦,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承辦的廣西口腔醫學會第十七次口腔醫學學術會議(下簡稱「口腔年會」)12月22日在廣西南寧召開。來自中華口腔醫學會、廣西口腔醫學會的相關領導及全國各地口腔醫學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內嘉賓相聚一堂,共享學術盛宴。
  • 六句話概括《傷寒論》六經辨證要訣,濃縮全書之精華,火速收藏!
    此處先生引鄭欽安關於「傷寒六經提綱病情」的論述,指出明確六經病情,把握綱領對於掌握辨證論治的規律及臨床診療大有裨益。4.六經與八綱之關係。指出臨證以八綱和六經分證,極具指導意義。5.六經與五行、六氣之關係。強調六氣及五行生剋對理解六經的重要性。6.六經與八法之關係,認為八法已囊括在六經治法之中。7.傳經與直中。8.合病與並病。
  • 入門必學:《秦伯未醫學全書》!
    《謙齋醫學講稿》是學術代表作  《全書》中的《謙齋醫學講稿》是秦伯未結合自己讀書心得和臨證體會,闡發中醫學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經驗知識,並通過治療案例進一步印證。  從書中,我們不難發現,秦伯未學術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注重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力倡以經典打好臨床基礎。其次,要博覽群書,取各家之長。
  • 「辨證論治」不是中醫的優勢 —— 《傷寒雜病論》主要不是「辨證論治」
    學術界一直,而且一致認為,《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學的第一部臨床醫學專著,其主要貢獻就是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歷屆、各版《傷寒論》教材,統一地將它的學術成就總結為兩條:第一條是「創立了六經辨證的體系」,第二條是「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其根據有以下幾點。一是《傷寒論》第16條在討論壞病的治療時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 國際慰安婦紀念日 馬英九批蔡英文刪課綱抹去歷史記憶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批蔡英文在課綱中刪掉此段歷史是抹去歷史記憶。 臺灣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指出,檢視臺灣初中課本提及慰安婦,只短短二、三句話交代,高中教材則各說各話,去年上路的新課綱,僅是將慰安婦議題放在「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因此主張在臺灣初高中課綱及教科書內將慰安婦正名為「慰安婦-軍事性奴隸」,正視她們被迫當作軍事性奴隸的歷史事實,才不會再有人誤解慰安婦是自願的。
  • 同上一堂課 | 新學期進入第十七周,精彩課程看不停,喊你的小夥伴一...
    同上一堂課 | 新學期進入第十七周,精彩課程看不停,喊你的小夥伴一起來收課表!>第十七周的小學課表已經出爐啦,同學們快來查收吧!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名校名師在《同上一堂課》等你!每天18點至21點,《同上一堂課·高三總複習》在CETV-2頻道準時開講!下周課表已備,一起來上課吧!
  • 【旴江醫學】旴江名醫龔廷賢小兒推拿辨證思維解析
    該書文言修辭較為通俗,分三卷,除第一卷部分內容取材於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外,其餘多屬作者個人見解與經驗,較系統地論述了小兒疾病的診斷、方脈、推拿治療等方面,體現了龔延賢小兒推拿辨證思維的特色。茲對其解析於下。
  • 韓國瑜:民進黨「去中國化」如小刀鋸大樹,當選一定改回課綱
    (觀察者網訊) 剛剛在採訪中對參選「鬆口」的韓國瑜,形容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做法是「小刀鋸大樹」,承諾自己當選的話,定會調回課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絕對不能斷!」 韓國瑜17日接受中時採訪 圖自:中時電子報 周四(17日),高雄市長韓國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兩岸都是在中華民族的大架構下,文化血脈相通,「民進黨『執政』三年以為外人看不出來,但其實正在用『小刀鋸大樹』的手法,改了課綱
  • 心梗的中醫辨證施治
    原標題:心梗的中醫辨證施治□牛天福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即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急性心梗發作1~2小時內會發生不可逆的心肌壞死,所以醫學上把該病發作後的前120分鐘稱為黃金救治時間。患者急性心梗發作後,身邊人應趕緊把其送往醫院,儘快進行溶栓或者放置支架。急性心梗的血運重建即支架置入等手段是治療指南規定的強適應症,對於這些治療,患者及家屬千萬不可猶豫,因為這樣可以疏通血管,挽救患者生命,這就是所謂的「急則治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