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華為戰火或重創臺灣40家供應鏈廠商;臺積電:將持續供貨華為;臺積電南科18廠兩人墜落命危 停工調查
1.直擊現場!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重申:將持續供貨華為
2.華為戰火不斷,或將重創臺灣三大供應鏈40家廠商
3.再傳意外!臺積電南科18廠兩人墜落命危,已停工調查
4.臺積電總裁魏哲家:5G是半導體業的新前景,一定抓住機會
5.又是「安全問題」!美國施壓韓國拒絕使用華為產品
6.群創致35萬股東書:強調絕無訂單轉移、技術轉移
1.直擊現場!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重申:將持續供貨華為
芯科技消息(文/羅伊)晶圓代工廠臺積電2019技術論壇今(23)日盛大展開,對媒體關心華為供貨態度,發言人孫又文重申表示,臺積電目前不會改變對華為的出貨態度。
孫又文再三強調,臺積電絕對遵照全球貿易國際法規,且公司內部設有出口管理系統,對每一次出口、每一間客戶都會做盡職調查,而目前調查後認為,「不需要改變對華為的出口方式」。
她補充,目前公司評估後認為,到今年下半年的整體出貨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變,並強調,只要客戶、產品通過公司的盡職調查,「我們當然出貨」。
而總裁魏哲家在演講時則說,臺積電最重要的是與客戶間的合作,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均誠心誠意希望客戶成功,唯有客戶成功,才是臺積電的成功。
針對中美貿易戰,孫又文說,近幾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建立起非常複雜、關係緊密的供應鏈,所以目前面臨困難,產業一定受影響,只是影響程度牽涉太廣,一時半刻無法評斷出中美貿易戰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影響。
2.華為戰火不斷,或將重創臺灣三大供應鏈40家廠商
美國政府正式將華為及相關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衝擊臺灣的「華為供應鏈」,最明顯的狀況是臺積電、鴻海、大立光等華為指標供應鏈廠商股價連日重挫。
臺積電今天重申繼續出貨給華為,第2季財測不變,仍看好下半年的景氣。但有外資分析報告指出,華為受到美國限制,臺廠有將近40家會受到影響,到底各產業受影響的程度如何,本文整理如下:
半導體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華為重要的半導體代工廠商,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下單量僅次於蘋果,是臺積電的第2大客戶,目前臺積電仍保持謹慎評估,在符合美國商務部規定,源自美國技術和關鍵零組件佔比不超過25%的規範下,會持續出貨給海思。
至於IC設計部分,先前誤傳聯發科暫停承接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不過已遭否認,目前對華為訂單與出貨情況正常。
業內人士目前較擔心是如果美國將華為的交易禁令程度拉高到與伊朗、朝鮮、俄羅斯同等級,來自美國的技術佔比上限將降到10%,在華為重要晶片核心技術依賴美國狀況下,可能重創訂單。
但美商Lumentum、Qorvo等射頻元件廠已經宣布即刻停止供貨新品給華為,僅剩Skyworks尚未表態,但已衝擊環宇-KY、穩懋、宏捷科等砷化鎵供應鏈;市場憂心,相關廠商未來出貨恐受影響。
對此,穩懋發言系統仍強調,公司並未直接出貨給華為,客戶要出貨給誰,公司無權過問。至於展望方面,公司仍第2季展望維持不變,上季已是全年穀底,未來將會逐季攀升,第2、3季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手機與代工產業
因Google宣布暫停對華為技術支持,各國電信商紛紛宣布將停賣華為手機,臺灣電信廠商首當其衝,減少可搭配的手機來源,但對宏達電、三星、小米等廠商來說不失為一個搶商機的好時機。
亞太電信與部分電信商則表示,如果Google恢復支持,或是客戶需要,還是會繼續銷售華為手機。
不過,華為手機被各國停賣,下半年的新機更可能無限期延後上市,但三星等廠商趁機搶市場,三星S10銷售狀況好,讓超眾、雙鴻、泰碩等廠商都受惠,
代工廠鴻海就較難避開影響,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是華為平板與手機組裝廠,業內人士擔心,若華為新品無法獲得Google授權,影響後續銷售狀況,代工組裝廠不可避免會遇到訂單可能減量的問題。
第2季是非蘋手機出貨的旺季,即使華為手機銷售出現雜音,手機大立光仍維持「5月比4月好」的看法。
面板部分,因為中國呼籲品牌廠商要「愛用國貨」,對境外業者產生影響,群創就表示正在調整業務模式,和大陸面板廠策略合作,滿足客戶的需求。
光通訊與網絡產業
華為在網絡、光纖等相關領域具備一定地位,在美國對華為產品課以重稅後,臺灣的網絡廠商已經以臺灣製造產生地利之便,加強美國市場。
但光通訊零組件則因華為進軍光纖、數據中心等事業,成為華為間接供應商,多家股價下跌,例如光通訊股王聯亞雖然只是間接出貨,佔營收比5-10%,但已經受華為被禁的影響,股價重挫。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因為美國又開出了90天的寬限期,不排除華為在這段期間內備貨,可能讓光通訊零組件迎來一波急單。(來源:經濟日報)
3.再傳意外!臺積電南科18廠兩人墜落命危,已停工調查
集微網消息,據聯合報報導,臺南科學園區臺積電5納米18廠新建廠區再傳安全事故,下午一名工人及一名監工疑似吸入氮氣昏迷,墜落「超純水」儲存槽, 消防隊獲報花了一個小時時間將人自地面下10公尺儲槽處吊起,下午4點送醫,送醫前兩人已無呼吸心跳,目前還在急救,事發原因南科管理局與警方正在調查。
南科管理局表示,已派員到場勒令停工調查原因,初步研判可能是接近高7公尺、 容量70立方公尺的「超純水」儲槽口時,疑似吸入槽內殘留氮氣昏迷,墜落槽內, 因為「高純度純水」使用氮氣隔離空氣,氮氣極有可能殘留槽內,真正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鑑定。
這已經不是臺積電南科18廠第一次傳出安全事故了。早在3月22日,臺積電南科18廠傳出工人墜樓意外,雖緊急送醫仍不幸死亡。
據了解,臺積電南科18廠為臺積電晶圓5納米18廠的第1期廠房,今年1月下旬才開始動工,當時還由前董事長張忠謀親自南下主持,並預計明年第1季完工裝機,於2020年年初進入量產。而第2期也在2018年第三季開始動工,預計於2020年進入量產;至於第3期廠房則預計於2019年第三季動工,2021年進入量產。(校對/Oliver)
4.臺積電總裁魏哲家:5G是半導體業的新前景,一定抓住機會
芯科技消息(文/羅伊)晶圓代工廠臺積電今(23)日舉行2019技術論壇,總裁魏哲家親自出席開幕演講,內容聚焦臺積電產業定位及與客戶在先進位程的創新突破。他提到,5G是半導體業產業的新前景、新機會,臺積電一定會抓住,並指出,臺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保持不變,要以技術、製造及信任取得客戶成功。
魏哲家於演講時首先說,5G時代來臨,加上AI的影響,信息量十分龐大,而搜集大量信息後分析,並做出最佳判斷才是做5G的核心意義。他強調,「5G內一定有半導體存在,是半導體業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而臺積電一定會抓住,幫助客戶在5G順利發展」。
他還說,過去做科技發展時,功耗、性能不可兼得,但今時今日已大不相同,每天必須搜集、分析各種信息,而部分設備是需要整天開啟的,未來的趨勢是低功耗、高性能需同時並存。
先進位程方面,臺積電7納米在去年量產,魏哲家表示,目前市面上7納米都是臺積電製造,導入EUV的7納米加強版也已完成,良率與7納米相同;5納米進入試產,預計明年第1季量產,預期許多客戶將從7納米轉入5納米。至於6納米,代理髮言人孫又文補充說,6納米IP與7納米完全兼容,但性能更優化,預計明年第1季量產,未來主要提供給客戶的二線產品使用。
臺積電今年資本支出維持100-110億美元,魏哲家說,過去從28納米到16納米、7納米,未來5納米一定會持續開發,而臺積電也將持續投資臺灣,目前臺南18廠開始進設備,他還透露,3納米也已經找好土地,正等待環評通過。2廠及5廠廠長簡正忠補充指出,今年總產能將擴增至1200萬片約當12寸晶圓,預估微幅增加2%,其中,以7納米產能增加最多,總產能將超過100萬片規模,增加近1.5倍。(校對/小山)
5.又是「安全問題」!美國施壓韓國拒絕使用華為產品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遊說韓國不要使用華為公司的產品,韓國一家報紙周四報導,美國更廣泛地推動其盟友拒絕華為的產品。
據朝鮮日報報導,美國國務院官員在最近與韓國同行舉行的會議上表示,使用華為設備的當地電信公司LG Uplus Corp應該「不允許在韓國的敏感地區服務」。這位官員補充道,即使不是現在,華為最終也需要被驅逐出國。
美國一直在敦促其盟友不要使用華為製造的設備,因為擔心這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或網絡攻擊,對此,華為認為這是毫無根據的擔憂。
上周,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有效禁止在美國電信網絡中使用華為設備。此外,商務部對華為購買美國技術也施加了限制。
雖然韓國是美國的盟友,但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據韓國政府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佔韓國出口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據朝鮮日報援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外交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多次通過各種外交渠道向韓國外交部發出信息,稱使用華為產品可能會造成安全問題。
對此,美國駐首爾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韓國外交部也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LG Uplus官員周四告訴路透社,「LG Uplus尚未收到韓國外交部或美國關於我們使用華為設備的任何聲明或要求。」(校對/Aki)
6.群創致35萬股東書:強調絕無訂單轉移、技術轉移
芯科技消息(文/李泰宏)臺面板廠群創近日因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計劃參選臺灣領導人,其出貨華為訂單被質疑改為深超統包事件,群創預定6月20日將舉行股東常會,不過,23日公司罕見發出「致35萬群創股東書」,強調絕無移轉訂單到其他面板廠及車用業務,也無技術移轉。
群創表示,近日由於媒體不實報導與部分政治人物別有目的的扭曲言論,造成群創光電股價不理性大跌,股東權益受損。公司罕見以嚴正口吻,並由董事長洪進揚親筆署名,向35萬群創股東發出澄清聲明。
首先針對業務面,洪進揚指出,群創絕無移轉訂單至其他面板廠,更沒有將車用業務轉移到大陸面板廠。並強調,公司是基於市場狀況及客戶需求,以公司的營收、獲利及股東權益,作為評估一切商業選項的最重要因素,經營團隊獨立做成公司經營策略,絕無媒體報導所述掏空或背信之事。
其次,群創光電絕無將技術移轉大陸。群創說,公司基於與特定客戶/供應商間交易關系所需,就交易產品所涉及規格進行討論及意見交換,此為科技產業慣例,絕非技術外流。
群創認為,某特定參選人指稱公司牽涉將臺灣技術轉移大陸,顯為惡意扭曲,凸顯其對產業運作的無知。
洪進揚還說,「面對面板逆風,我們勇敢面對」,呼籲35萬支持群創的股東對公司有信心,並自信群創在醫療、航天航海及工控等面板產品都是全球第一,在多項關鍵技術掌握全球話語權,是有技術涵養且努力打拼的公司。「請(股東)不要因為失衡的股價秩序恐慌焦慮,群創不會消失,公司經營團隊矢言在三年內讓群創光電更大、更穩定,我們一定會做到。」
群創無奈駁斥特定媒體及政治人物以不實內容炒作新聞。並質疑,是否有少數人為了在選戰中提升自身知名度而濫用言論自由,卻無視公司的努力,廣大投資人的利益及公司員工的工作權益?
最後,群創嚴正呼籲,希望請特定媒體與政治人物不要再做出傷害企業資產的行為,更勿以身試法。且為維護群創全體股東及員工權益,若特定媒體及政治人物持續炒作不實消息,公司將請相關主管機關進行調查該行為是否涉及證券交易法操縱股價等不法情形,並追訴相關人士法律責任。(校對/詩詩)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