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如: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仍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讓政治主導經濟,過去通常認為這是中國大陸的事情,西方和親西方的世界則是充分自由、開放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事情不是這樣,或者正在發生逆轉。
淘寶臺灣今天剛剛宣布退出臺灣市場,就是在臺灣當局的政治擠壓之下實在難以運營下去的被迫之舉。淘寶已經採取了規避措施,授權一家英國公司在臺灣開展業務,但還是混不下去。之前愛奇藝也被關了,現在人們估計接下來騰訊也夠嗆。臺「行政院」明確表示,今後陸資進入臺灣必將經過更加嚴厲的審查,這基本上是關閉了陸資進入臺灣的大門。
而在此之前,臺灣經濟因中美貿易戰,已受重創。
「華為急單成為臺灣出口創新高的主因」、「華為是索尼的主要搖錢樹」、「斷供華為將不可避免地對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打擊」,隨著美國制裁禁令即將生效,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的媒體和業內人士,近期開始愈發感受到華為對本地半導體企業的影響力。受影響最明顯的首先來自臺灣地區。據臺灣《經濟日報》9月11日報導,受益於華為近期的大量囤貨,臺積電、聯發科等超過20家當地半導體廠商8月營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島內人士直言,華為訂單已對臺灣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而以三星、海力士等廠商為代表的韓國半導體產業,在華為「急單」影響下,8月也脫穎而出,出口額同比增長超4成。《東亞日報》指出,華為已成為韓國存儲晶片的核心出口對象,「斷供」影響不容小覷。
當然,日本也不會「倖免」。《日本經濟新聞》在報導中「哭訴」,對於佔對華為零部件供應約3成的日本企業來說,美國禁令影響巨大。若禁令真的生效,僅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就有近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元)的供應將停止。
事實上,受美國禁令「傷害」的也包括其本國企業。今年3月,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報告警告,在半導體領域限制對華貿易甚至直接「脫鉤」,將永久性損害美國半導體產業,並最終導致其失去全球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對美國負面影響顯著。
在美國政府接連出重手打壓的背景下,在短時間內想方設法囤積更多的關鍵晶片,成為華為將業務繼續下去的當務之急,而這讓日韓和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企業近期的業績受益頗豐。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受惠於華為拉貨以及傳統旺季效應,臺灣地區上市的半導體廠商8月營收環比增長逾1成,同比增加13.21%,超過20家半導體廠商當月營收創歷史最高紀錄。
島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指出,華為訂單已對臺灣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8月臺灣地區出口總量為311.76億美元,環比增長10.6%、同比增長8.3%,是史上首次單月出口超過300億美元。「在這次疫情中,臺灣出口表現可圈可點,也是華為帶來的衝高效應。8月臺灣電子零部件出口12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1%,這都是拜華為拉貨之賜。8月出口中,華為的急單約佔10到15億美元,這才是撐高出口創單月歷史新高的主因。」他直言。在具體的企業中 ,主要為華為海思代工製造Soc晶片的臺積電8月營收達1229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87億元),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15.8%,創下歷史營收新高,前8個月營收同比增長31%。
島內行業人士分析稱,臺積電8月營收創新高,顯示海思急單密集在「最後關頭」出貨,特殊製程產能滿載,扮演推升營收締造新高的重要動能。
臺積電2019年財報顯示,華為貢獻近400億元人民幣的營收,佔比達14%為該公司第二大客戶。雖然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坦言「不想失去華為」,但在美國封殺下該公司並未計劃繼續為華為供貨。另一家臺灣晶片設計企業聯發科8月營收同比增長42%,同樣創下歷史新高,當月合併營收達327.16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6億元)。
事實上,聯發科原本不在美國商務部5月公告的華為禁令範圍內,但8月美國擴大禁令範圍,進一步限制華為取得使用美國軟體、技術與設備生產的晶片。隨後,島內傳出,華為開始向聯發科擴大拉貨需求,希望能將下半年出貨的產品一口氣拉足。島內人士指出,華為在8月的拉貨力度幾乎是能給多少就拉貨多少的狀況,因此帶動聯發科4G/5G手機晶片出貨全力衝刺。另外,加上5G手機晶片拉貨進入傳統旺季,成為聯發科營收新高的重要原因。除臺積電、聯發科等知名廠商外,華為在島內的晶片供應商聯詠、敦泰、升佳、瑞昱與義隆電8月營收也都創下歷史新高,半導體封測廠商與基板廠商運營也連帶受惠,包括日月光、精材、精測、雍智等公司8月營收同樣創下歷史新高。不過,臺媒鉅亨網以《華為急單效應是糖果也是毒藥》為標題報導稱,雖然島內華為供應商短期受惠客戶急單,業績表現亮麗,但是9月15日後缺少華為訂單後,其他客戶能否填補華為訂單缺口,將是影響這些公司未來業績表現的一大變量。
對此,前文提到的謝金河也在文章中表示,一旦停止出貨華為,聯發科、臺積電等島內廠商將首當其衝,甚至會嚴重衝擊臺灣地區的出口表現。他還指出,相比臺積電,聯發科出貨華為比重高,一旦停止出貨,未來運營將面臨嚴峻挑戰,且衝擊將比臺積電大很多。8月28日,聯發科對外證實,已經依照規定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同時重申將遵循全球貿易相關法令規定。謝金河認為,隨著華為急單告一段落,如何填補空缺成為臺灣企業9月中下月後的當務之急。
眾所周知的是,半導體目前已成為一個高度全球化、分工化與合作的國際化產業,因此美國對華為禁令影響的不僅有中國臺灣地區,日韓等國的半導體企業同樣無法倖免。《日本經濟新聞》9月10日報導指出,在美國制裁禁令之下,僅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企業,就有2.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00億元)規模的零部件面臨供給停止的風險。隨著華為禁令生效日的迫近,韓國與臺灣地區一樣,半導體出口開始驟增。9月11日,韓國關稅廳發布數據顯示,9月前10天出口額同比減少0.2%,而8月同期減少23.7%。這其中,無線通信設備、石油製品、汽車零部件出口表現低迷,但是半導體出口額同比增長43.2%。從不同國家來看,韓國面向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9.7%,增速排名各國第一。分析師指出,韓國對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增長,主要是華為希望趕在美國禁令生效前大量囤積晶片,這大幅增加三星電子、SK海力士兩大存儲晶片製造商的訂單。根據中國商務部9月10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8月,我國集成電路累計進口1.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高於我國外貿進口17.6個百分點。商務部發言人高峰指出,作為全球電子產品製造大國,中國半導體需求量穩步上升,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根據華為公布的數據,2019年其共從韓企購入11.85萬億韓元(約合683億元人民幣)的產品,主要由晶片、半導體製品及顯示器組成,而該金額佔據當年度韓國對華出口的電子裝備總額的近6%。在美國禁令壓力下,《韓民族日報》9日報導稱,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實際上已停止向華為供應存儲晶片(DRAM)。報導還援引韓國證券界的分析稱,華為去年在三星電子銷售額中佔比為3.2%,在SK海力士的銷售額佔比為11.4%。
2020年二季度,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DRAM市場份額中佔比超70% 圖片來源: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韓國《東亞日報》報導認為,華為作為韓國存儲晶片業核心的出口對象,如果長期對其「斷供」,將不可避免地給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打擊,存儲晶片價格的下降幅度也將加大。在此背景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已向美國申請對華為出口許可。與此同時,韓國半導體業界有關人士透露,由於對現有主要客戶停止供貨,目前韓國企業正計劃爭取多元化的供應鏈,增加對OPPO、Vivo、小米等中國企業供貨,以彌補「斷供」華為的損失。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首次超越三星登頂榜首,這背後無疑是對半導體零部件的巨大需求。《日本經濟新聞》對此坦言,對佔對華為零部件供給約3成的日本企業來說,美國禁令影響巨大。根據華為2018年披露的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日本企業入選11家排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之後,包括富士通、廣瀨、村田、索尼、住友電工、東芝存儲等廠商。《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在日本,索尼在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方面,對華為每年可能有數千億日元的交易。報導直言,對索尼來說,向華為等供給的圖像傳感器是主要搖錢樹。因此,索尼正討論向美國政府申請向華為出口傳感器的許可。令人擔憂的是,據《韓民族日報》報導,韓國業界有關人士對申請批准看法消極,稱「在美國積極制裁華為的情況下,無從得知會不會批准交易,申請本身就需要小心謹慎」。韓國出口管制及經濟制裁專家、律師李秀美(譯音)也表示,美國政府的基本方針就是不會向與華為相關的半導體產品發給許可,新禁令生效後,獲發許可將變得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日企開始與韓企做法相同,尋求客戶多元化。例如,液晶面板企業日本顯示器(JDI)正在討論向OPPO、小米和Vivo等其他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擴大供給。面對美國封殺,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日前在座談會上表示,美國現在對麒麟晶片的打壓,對華為終端特別是高端手機業務會產生一定的困難,但是相信華為能夠解決。他同時提到,華為會繼續保持對海思的投資,同時會幫助前端的夥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相信若干年後會有一個更強大的海思。今年3月,波士頓諮詢(BCG)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對中美技術貿易的限制可能會終結其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在報告中,波士頓諮詢公司給出兩種情況下的評估,第一種假設是「美國維持現有的對華出口限制和技術管制」,第二種假設是「徹底終止雙邊技術貿易、技術領域對華脫鉤」。測算的結果顯示,在前者的假設前提下,影響將在2-3年後顯現,3-5年後美國半導體企業從中國市場獲得的營收將減少55%,全球市場份額下降8%,全球營收減少16%,研發投入下降13%-25%。若第二種情況發生,中美出現「脫鉤」,那麼影響將在禁止決定作出後立刻產生,3-5年後美國半導體企業徹底退出中國市場,其全球市場份額下降18%,全球營收減少17%,研發投入下降30-60%。報告中指出,無論是維持現有對華出口限制還是技術領域徹底對華「脫鉤」,都將在未來幾年導致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和營收大幅下降。而企業收入大幅減少,必將導致創新研發投入不足,並在美國半導體行業造成15000-40000個高技術人才流失。
限制半導體對華貿易,可能會讓美國失去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圖片來自:波士頓諮詢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節稅(核定徵收2.5%-3.5%),股權轉讓節稅(3.5%),享受政府優惠政策,方案成熟,有眾多成功案例,綜合稅率低至5.5%-7%。自然人股東減持上市公司股票政府扶持高達38%。歡迎諮詢左先生13916622123,微 信:xjyq886;或朱女士(電話/微信):17321219296;備註:減持籌劃;添加後請發送「名片」認證身份
目標企業特性:區域性品牌,且具有能藉助上市公司渠道和資金優勢進行全國擴張的潛力3、更多行業需求:汽車電子相關,5G相關通訊板塊,人工智慧,大消費板塊,先進位造等多個行業。
A、自主匹配,項目材料發送到聯盟指定郵箱後,由將項目及聯繫方式精準推送到上千優質投資人與投資機構手中,由項目方自主對接。
B、委託聯盟作為財務顧問,聯盟受項目方全權委託進行項目、資金匹配。
聯繫方式:微 信:xjyq8868;備註:投資項目;添加後請發送「名片」認證身份項目資料請發郵箱:LJZ8868XM@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註明:【項目】+公司名稱+行業+項目負責人我們與多家
上市公司、
大型金融機構、投資銀行、投資機構密切合作,致力於為全國優秀的企業與全球投資機構高質量的合作交流網絡並為企業
提供專業的兼併收購、投融資顧問、直接股權投資與產業投資的綜合性金融服務。若企業有融資、併購的需求,也敬請
通過以上的聯繫方式與我們聯繫,本聯盟將會提供項目推介或是全程財務顧問服務。1.平臺依託龐大的上市公司資源網絡,廣闊的國際視野、敏銳的市場嗅覺以及良好的業內關係,與國內三十多家上市公司、境內外一流金融機構深度合作,
保障項目資金來源。2.聯盟依託於相龍投資管理公司,及其旗下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律師事務所,能夠為企業融資併購項目提供
全程專業的諮詢、財務與法律服務。3.聯盟多年與專業的財務諮詢機構的深度合作,
擁有豐富的項目經驗。
感謝對上海陸家嘴併購聯盟的支持,我們聯合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大型投行、併購基金、投資機構、銀行、信託、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成立本聯盟。如果您需要
免費發布項目信息或聯繫我們請發郵件到LJZ8868XM@126.com審核。微信群請先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
群友通訊錄,向群主發送
驗證信息後等待拉群(
驗證信息:城市、公司、職務)。版權聲明:本公眾號致力於好文精選、精讀。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微信:xjyq8868,聯繫電話:021-61079612,郵箱:LJZ8868XM@126.com。歡迎原創作者主動投稿或認領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