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re we know, the less we're afraid.
我們知道的越多,害怕的就越少。
——莉拉《我的天才女友》
2018年,《時代周刊》曾評選出年度10佳劇集,其中有一部就叫做《我的天才女友》。
這是一部看名字會讓人退避三舍,刷完劇又後悔沒早點看到的好作品——
一部被「瑪麗蘇」名字耽誤的大格局史詩巨作。
此劇改編自埃萊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說,是繼權遊後,HBO推出的又一巨作。
原著黨表示高度還原小說細節,兩位主角的演技更是逆天了。
(從左到右依次為:童年埃萊娜和莉拉 & 少年莉拉和埃萊娜)
《我的天才女友》,絕不是一部愛情片,而是一部關於兩個女人長達半個世紀的友誼和戰爭,她們互相嫉妒,暗自較勁,相愛相殺。
和原著一樣,故事是從老年埃萊娜接到的一通電話開啟。
她的「天才女友」莉拉玩起了人間蒸發,還試圖抹掉自己存在過的痕跡。
和莉拉較量了大半輩子的埃萊娜,卻偏偏不讓她如願:既然你要抹除一切,我就偏要留住所有,看看誰會贏——
埃萊娜用自己的主觀視角,還原了她和莉拉相愛相殺的少女時代,並將其記錄了下來。
1
鏡頭回到兩人的小學時光
埃萊娜工工整整的練習筆畫受到了老師的讚揚,而搗亂的莉拉卻早已經自學了完整的文字。
與高年級的男生PK心算,莉拉也能輕而易舉地讓對方敗下陣來。
在莉拉面前,原本非常優秀的埃萊娜愈發自卑。
不過,被視為天才的莉拉卻從來不是一個乖學生。
她長得一副兇神惡煞的皮相,老愛在課堂上搗亂,還敢於向輸給她的高年級男生扔石頭,被石頭擊中也不吭一聲。
面對要拔她舌頭的惡霸之子,她也絲毫不懼,還敢去和人人懼怕的阿奇勒要回自己的玩具娃娃。
或許,正是她身上的這種魅力,乖乖女埃萊娜總是時刻關注著莉拉的一舉一動。
莉拉的視角在整個故事裡是隱藏的,但從她對埃萊娜的態度可以看出,她也時刻關注著埃萊娜的一言一行。
交換娃娃、一起去找大惡人阿奇勒、一起藏錢盒、一起看書寫小說……
2
友誼的種子,在兩個小女孩心裡慢慢滋生
她們居住在那不勒斯的一個貧民窟,這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底層人民。
貧窮,是常態。
有人習慣這種常態——
開書店的女老闆,直言沒有讀過自己賣的書。
這是惡劣環境中,沒有自我覺醒意識的女性自身的悲哀。
也有人試圖改變這種常態,但最終還是向命運低了頭。
埃萊娜是幸運的!
小升初,初升高,她一直用後天的努力來彌補著先天的不足。
而莉拉則是不幸的!
為了能上初中,她和父親高聲抗議,失去理智的父親一把將莉拉扔出了窗外。
倔強且自尊心極強的她,越是反抗,越是換來暴力。
3
人生的十字路口,兩人就這樣分道揚鑣
沒有學上的莉拉,只好去父親的鞋店幫忙,她的天賦也只能大材小用(設計皮鞋,畫圖紙)。
說來諷刺,鞋匠的兒女將來依舊是做鞋的,
賣蔬菜水果的兒子將來還是繼續賣菜,
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將來還是老闆……
除非,你有機會,並樂意讀書。
知識改變命運,這話不假!
莉拉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著極大的求知慾,在她看來:
The more we know, the less we're afraid.
我們知道的越多,害怕的就越少。
所以她喜歡和男生們討論什麼是保皇黨、黑市交易、高利貸,有錢人的錢是怎麼來的,以及她出生前發生的一些事情。
或許,正是莉拉的這種性格使然,她的異性緣出奇的好。
4
嫉妒的種子,在埃萊娜心中萌芽……
莉拉身邊的追求者雖然多,但都是些底層百姓和流氓無賴;
而埃萊娜似乎隨隨便便就可以和一個富家公子談戀愛,至少她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為了比莉拉先有男朋友,她答應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男孩的交往請求。
她覺得自己很厲害,她有高中可上,她要離開這個萬惡的破地方了。
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在埃萊娜心頭油然而生。
比學習,比身材,比臉蛋,比男朋友,她始終在暗自和這個天才女友較勁。
其實,莉拉也不例外。
雖然沒有上學,但她的自學能力卻是驚人的。
不過她從來不打算告訴埃萊娜她在學習,甚至被撞見還一口否認。
莉拉得知埃萊娜要讀高中,還要學希臘語,心生羨慕卻低頭不語。
然而,還沒等埃萊娜開學,莉拉的希臘語已經自學的有聲有色了。
埃萊娜這才意識到,她的天才女友早就在暗地裡超越了自己,這給了埃萊娜巨大的壓力。
不過好在她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良性的競爭,她下定決心好好努力,不被莉拉落下。
5
相殺是常態,相愛更是日常
得知埃萊娜拉丁語不好時,莉拉會耐心的給她補習。
埃萊娜沒讀懂《埃涅阿斯紀》,莉拉也會耐心解讀。
藉由書中狄多女王和埃涅阿斯的悲劇愛情故事,莉拉的愛情觀也隨之顯露。
If there is no love, not only do people's lives become arid, but so does the city.
如果沒有愛情,不僅生活變得枯燥,整個城市也會變得無聊。
顯然,她很享受被愛的感覺,這會讓她暫時忘卻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底層人民的悲哀。
6
莉拉被命運庶民化了
她不再去圖書館借書了,她的生活被鞋店、哥哥、父親以及各種追求者佔據,早已不堪重負。
在這樣無望的環境下,她放棄了最後的掙扎。
對於她來說,學習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
一邊是富二代花花公子的瘋狂追求,一邊是家人迫不及待想讓她當上闊太太,此刻的莉拉變得孤立無援。
The good smacked of bad, and the bad smacked of good.
好壞摻和在一起,善惡互相助長。
而此時,埃萊娜正在別處度假,並偶遇了童年初戀。
對於這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她始終耿耿於懷。
如今長大後的尼諾依然令她如此傾心,她渴望與尼諾再續前緣。
然而,尼諾似乎對她不太感冒。
這是一個悲劇的時代。
和尼諾未能牽手的埃萊娜,卻遭到了尼諾父親的性騷擾,不堪此辱的埃萊娜沒度完假就逃了回來。
7
莉拉要結婚了
回來後埃萊娜才知道,莉拉選擇了她童年最怕的惡魔阿奇勒的兒子。
她犧牲了自己,希望可以成全父親和哥哥一心想變有錢人的願望。
莉拉原本是塊讀書的好料子,如今卻迫於現實,16歲就要嫁做人婦。
這位曾經讓人引以為傲的天才學生,最終成了老師眼中的凡夫俗子。
在老師眼中,依附男人是最不齒的出路。
All the beauty she had in her head when she was a child…
她小時候頭腦何其聰慧…
it's gone the wrong way.
但是全用錯地方了。
It's all ended up in her legs, in her bust, in her ass.
她的美都展現在了她的腿、胸和屁股上,
All places where it soon fades before you realize you even have it.
這些美總是曇花一現,就好像從未擁有過一樣。
老師的態度令莉拉十分難過,她越來越肯定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也越來越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她們的命運。
Whatever happens, you keep studying.
無論如何,你一定要繼續讀書。
Never finish, I'll give you the money.
不要停止學習,我會花錢供你上。
You must always study.
你一定要一直上學。
Promise me.
答應我!
這是深陷泥潭的莉拉對埃萊娜最後的期望。
只有她能代替自己繼續接受教育,代替自己走完想走卻沒走成的道路,代替自己走出深淵,實現夢想。
8
誰是誰的天才女友?
"You are my brilliant friend."
你是我的天才女友。
這是莉拉對埃萊娜說的。
至此,點題神句成功引出,故事也變得立體起來。
終於不再是埃萊娜單方面對莉拉羨慕嫉妒恨,莉拉對埃萊娜亦如此。
雖然全劇以埃萊娜的口吻述說,但從莉拉的這句話可以斷定:莉拉是埃萊娜的天才女友,埃萊娜也是莉拉的天才女友。
我羨慕你,但我也恨你;我嫉妒你,但我更愛你。
埃萊娜和莉拉之間的關係,早已超越了普通閨蜜的友情,成為了一對並體雙生的存在。
故事的最後,莉拉望著那雙自己設計的婚鞋自我寬慰道:
The dreams in my head have ended up under my feet.
我腦子裡的夢想,終於被我踩在了腳底下。
曾經的天才,連夢想都退而求其次,一股赤裸裸被現實擊敗後的無奈感。
然而,被身邊人背叛才是最致命的。
最後的婚禮上,丈夫和家人的集體背叛,讓莉拉的所作所為成了毫無意義的犧牲。
原來丈夫和她的婚禮,不過是一場商業上的交易罷了。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徹頭徹尾的錯了,她始終沒能擺脫底層人民的夢魘。
原生家庭的影響,社會階層的差異,把莉拉定格在了原地。
想要掙脫家庭的束縛,只有依靠知識的力量,否則稍有不慎,就會被打回原形。
而一直在讀書的埃萊娜也並未過得多好,結局時尼諾對她的態度,令她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她和莉拉最後的對視頗有深意,她們隔空擁抱,她們彼此寬慰,不圓滿的少女時代就這樣畫上句點。
這部關於女性的史詩巨作,大部分篇幅是在描寫女性的地位以及自我覺醒。
也是二戰後貧民社會的縮影,充分表達了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無法脫離的悲涼。
在那樣一個時代,努力如埃萊娜,天才如莉拉,依然活的那麼艱苦,真實的令人心疼。
時代大環境的不幸,始終難以個體之力扭轉。
「哪怕你是海浪中最耀眼的那朵浪花,也避免不了拍到巖壁上的宿命。 」
往期推薦:
《I no longer return》:我已不再歸去
《大小謊言》:完美生活之下,一半謊言一半真實
《Live up to the best》:活出你最好的部分,過著高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