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學英文的苦不想讓我娃再吃下

2021-02-07 強哥麻麻


當媽了以後,你發覺國外代購不靠譜,又沒有熟人長期人肉,母嬰電商產品良莠不齊,但自己海淘看英文網頁真心無力不?

翻出google翻譯或者有道辭典是不是也不能準確看懂網頁?

想看看歪國人媽媽在亞馬遜上買買買之後分享的評價心得咋就這麼燒腦?

當媽簡直就是對以往英文水平的一次綜合測試,成績直接關乎娃的用品質量和媽媽的荷包有沒有!


強媽很高冷地告訴你們,這些問題在我這裡都不算問題。因為我可以看無字幕的美劇,可以流暢地聽BBC的英文新聞,對了,我還有個高級口譯的證書。

每次這麼說的時候總能招來周圍人羨(chou)慕(hen)的眼光。可如果你問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會告訴你,這過程太TM苦了!

我來自南方一個小城市,對於英文的理解就是用來高考的。

中學英文老師自己說的英文都自帶家鄉口音。我雖然成績優異,但也毫無懸念地成為啞巴英語+聾子英語。

來到上海,我意識到我的英文簡直就是垃圾級的,儘管我能準確區分定語從句和賓語從句的區別。

記得大一時,偶遇個留學生問我「what’s the time now?」我看著手錶硬是緊張到說不出那個時間,最後逃之夭夭,留下一頭霧水的歪國人站在路邊。在外交問題上,我給祖國和人民丟臉了。

於是,我下定決心苦練英文,當時我19歲。

路徑其實很簡單,早晨精讀China Daily,上午精聽3小時英語新聞,下午精聽3小時英語新聞,反覆聽直到聽清楚新聞裡的每一個單詞為止。晚上泛聽外加背單詞。當時的六級詞典我能倒著背下來。現在想想也是醉了。

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半,500多天。我發現以前我去English corner都是站在外圍聽著,現在我已經成為人群的中心,大家都爭搶著和我說話。

但我覺得太苦了,這一年半我沒有娛樂生活,最大的樂趣就是吃一碗麻辣燙看一集《老友記》。別人在逛街,我在學英語;別人在看《康熙來了》,我在學英語;別人在談戀愛,我TM還在學英語。

我把自己逼到了死角,用最快的速度從英文白目變成英文達人。

但學英文對於當時19歲的我來說真真是一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學習。需要逼迫自己定下心來的任務。


我不願我的孩子也像我當年那樣。這樣學英語的苦,我不願強哥再吃下。

事實上,專業的學習讓我知道,小朋友在6歲之前耳朵對於語言的聽辨能力遠遠高於成人。一項研究表明,7歲之前移民到美國的孩子,英語能夠發展到母語水平,但15歲之後移民的孩子,英語永遠達不到母語水平。@小Y有容乃大

也就是說6歲之前給孩子一個語言環境(不僅僅是單詞的割裂輸入)他就能準確習得,完全不用像成人那麼費勁兒。這就是語言敏感期的力量。

而輸出的基礎在於輸入,有了大量準確的輸入之後,輸出自然水到渠成。這是我學英文的最大心得,也是兒童習得語言的必然規律。

所以,英文啟蒙對於強哥這個年齡段(0—6歲)的小盆友來說非常重要。

為了不讓強哥再受我當年學英文的苦,我現在要提供給他就是一個純正、持續、有趣的英文環境。

一方面利用耳朵聽辨和語言習得的優勢,讓他獲得純正的語感;另一方面也讓他喜歡上英語,而不是像我當年把學英語當做是一件功課。

英文啟蒙的關鍵在於興趣的培養和語感的養成,而絕不是單詞量的追加或者語法句法的學習。對於6歲以內的孩子來說,多聽聽英文兒歌和繪本故事,看看英文動畫片,也就是用純正的英文來磨磨耳朵,這就是一種好的英文啟蒙的方式。

強媽的做法是

關於英文繪本的親子閱讀,怎麼挑選合適的繪本?怎麼讀?有什麼有趣的玩法?真是十句八句也說不完整啊~強媽過兩天會專門寫一篇關於這方面的心得文章分享給大家。

關於英文動畫片,也給強哥試了好幾部,目前直觀感受是還得按照孩子的年齡來選擇合適的。所以,過幾天也會寫一篇「適合兩歲寶寶的英文動畫片」。

最後來說說今天的意外發現。強哥今天午飯還剩一點沒吃完,我拿起勺子準備餵飯。誰知他直接搖頭,然後說「no no no」。一開始,我還不自信他說的是啥,又拿勺子「威逼」了一下他,他果斷大叫「no no no!」

話嘮媽媽的英文口頭禪就這樣被娃輕而易舉的習得了。這個時期孩子習得語言的力量真是太強大和神奇了!所以,千萬別錯過。

推薦閱讀

春節快到了,一大波別人家的孩子來襲

說啥都是錯?!還能不能和孩子好好說會兒話了



相關焦點

  • 新一代丁克明星「李健」:我不想生娃的原因,揭露了丁克背後的苦
    李健的一番話,說明了不想生娃的原因,也揭露了丁克後背的苦。一:養娃並非易事李健在採訪中回應了自己沒有要孩子的原因並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主持人提問道:你不要孩子,是不是也是因為迷戀青春,拒絕成人世界呢?我覺得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李健的想法是自己無法像一名父親那樣對孩子傾注心血,所以還是不要讓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受苦。著名音樂人樸樹也同樣是丁克族,他沒有生孩子是因為他覺得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苦,他自己可以承擔,但不忍心孩子去承受。
  • 「老婆,你辭職在家帶娃吧,我不想離我娃太遠」「我不要」
    導語:「老婆,你辭職在家帶娃吧,我不想離我娃太遠」「我不要」。在婚姻裡要是只有一個人付出,到最後那個人心涼了,茶也涼了,何來感情呢。記得小孩剛出生的時候,我老公就叫我要出去工作,說他一個人的工資沒法養活我們,而我看著懷裡的寶寶,說:小孩現在還小,等斷完奶就去。他說:那哪成呀,你這樣至少快一年不上班,那這一年我們怎麼辦?我們因為這件事我們吵了,後來因為他哥哥說:先聽弟妹的,她也是為了小孩。而我們才這樣而消停了。
  • 「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當孩子覺得讀書又苦又累的時候,你是怎麼勸說孩子的呢?這個時候,往往大部分家長都會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勸說孩子,但是大多數孩子只會認為家長不夠理解自己,進而變得更加的叛逆。「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你家孩子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認為讀書很苦,想要放棄。當家長得知孩子不想讀書的想法時,往往不能理解,甚至認為孩子不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跟孩子發脾氣。「我為什麼要讀書?」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不妨帶娃看看這部片。
  • 「我產後第二天,就去洗衣服」婆婆吃過的苦,恨不得兒媳再吃一遍
    01一位產科護士和我聊天時說道,判斷婆婆和媽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孩子出生後,老太太臉上是哭還是笑。哭的大多是媽媽,因為她心繫女兒的安危,笑的大多是婆婆,因為她的孫兒出生了。從生孩子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媽媽吃過的苦,不想讓女兒再吃一遍,而婆婆受過的罪,恨不得兒媳婦也經歷一遍。
  • 姥姥成帶娃主力軍?偽命題的背後是奶奶的無奈:不是我不想帶娃
    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人中,有超過50%的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娃」。 也就是說,如果問起寶媽孩子出生後都是誰幫著帶娃的問題,那十個家庭中,恐怕大半家庭是由姥姥幫著帶,而我們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姥姥成了幫忙帶娃的最佳人選。 姥姥成為了帶娃主力軍?
  • 【中婦開放麥】我不想,不想嘮叨!
    來來回回那幾句話,我娃不爭氣,我男人不給力,剩我那麼累,實在是拖不動啊!來,嘗試用脫口秀的文本和表現方式,寫一篇中年老娘們的脫口秀:我不想不想嘮叨!很久,很久之前,S.H.E的一首《不想長大》傳唱至今。有時,我娃也會哼唱幾句,我不想,不想長大……他娘(我)心裡默默翻著白眼,你當然不想長大了,有事就叫媽的舒服日子誰不想啊!
  • 要麼養我一輩子!要麼給我「吃點苦」!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看電視,有一則新聞說: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 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長大
    「我還是個孩子」「我不想我不想長大」,距離S.H.E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竟然已經過去14年了。當年哼著它的中小學生一定沒料到,歌詞竟然在今天完美契合了自己看到最近熱門話題時的心情:第一批90後馬上都要30歲了。
  • 全職媽媽崩潰痛哭:獨自帶娃的苦,只有過來人才懂
    李亞男出去後,王祖藍就開始給女兒煮吃的,煮完吃的,又要洗碗,收拾房間。收拾完房間,又要陪孩子玩耍。然而,精力充沛的女兒直到下午兩點都還無法入睡,而這個時候,王祖藍已經累到癱在沙發上不想說話,只能任由女兒在一側獨自玩ipad。到了四點的時候,王祖藍又要準備晚上的晚餐,就放女兒獨自在客廳。就在他在廚房裡忙碌的時候,女兒一個人穿過房間到了外面的陽臺,還打開了洗衣機。
  • 「吃啥不是吃!」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自從她從老家過來幫我帶孩子以後,我每天都被她氣得七竅生煙。寶寶八九個月大時,我給他買了嬰兒餐桌椅,到了飯點就給他一碗輔食一個調羹,好讓他學著自己吃飯。雖然我也能預想到沒那麼順利,可沒想到的是,寶寶才第一次坐上去,可能一時不適應,坐著左右扭動了幾下。
  • 82年生的金智英:別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
    小時候我聽過一個傳說,說在古代的時候,有天一個漁夫在湖邊釣魚,忽然,他看見遠處的瀑布下有幾個正在戲水的仙女,旁邊的岸上放著她們的羽衣。漁夫的家裡很窮,一直娶不起媳婦,他聽別人說,只要把仙女的羽衣給藏起來,仙女就無法飛走,而只能留在人間了。
  • 天冷,娃不想上學怎麼辦?這娃寶媽讓孩子撿垃圾,說到做到值得學
    只有吃過生活的苦,才知上學是幸福的……有這樣一位網友,爆料自己的外甥,說小朋友也是大冬天的不想上幼兒園了,而她的姐姐,也就是小朋友的媽媽,並沒有打罵自己的孩子,而是跟娃籤訂契約:不去幼兒園那就要去街上撿一天的垃圾。
  • 娃睡後,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如果能再來一頓小燒烤,不僅溫暖了胃,更撫慰了焦慮的心,哎呀呀,給個王妃都不換!娃睡後的那些時刻,我只想做我,深夜中獨自閃亮、跳躍的一朵小煙火。誰說我們在熬夜?我們只是在進行完美的自我療愈好不好?用最貴的精華霜,熬最深的夜;將最任性的我,託付於這份充實與滿足之中。什麼大眼袋、黑眼圈、油光臉、小蘑菇痘、肥肚腩,我都不想管!娃睡後的放鬆,無罪。
  • 網易雲熱評文案|我寧願再吃一樣這樣的苦,也想要嘗試一瞬間的愛
    我寧願再吃一樣這樣的苦,也想要嘗試一瞬間的愛I would rather eat the same bitter, but also want to try a moment of love如果真的愛了
  • 我是如何終結娃的頑固咳嗽之上焦宣痺湯
    如果娃有脫水現象,可以給餵一些電解質水,比如焦米湯或者煮蘋果水,所以待娃稍稍好轉之後我便再沒有給娃吃藥,而是靠娃的自愈能力來修復機體。或者,有些腸道功能還可以的,吃太多東西她馬上就蠕動加強把東西排出去,不要積在我們身上。她就產生兩種反應:要麼便秘,要麼腹瀉。鑑於以上原因,所以娃不想吃東西我就不強迫她吃,只要腹瀉不嚴重每天排兩至三次便就不再服用藥物,直至有一次排出了像夏天海鮮臭了一樣的味道,像刮大白的那種膩子烏白烏白一樣顏色的稀便後,娃終於不再上吐下瀉。
  • 我吃過最苦的糖是你的喜糖,我就是怕你要我舉杯,還要祝我幸福3
    三年過去了,男孩事業漸漸有成,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還記得我嗎,我要結婚了,我想我還是要請你參加婚禮,不許說沒時間,不許說沒空,不許說你很忙,因為你必須來,我曾經愛過的男人,我給你寄了你請帖和喜糖,今天晚上你就收到能收到,一定要吃額,我的喜糖,超甜的喜糖,我專門給你選的,我知道你喜歡薄荷味的糖果,
  • 《胭脂扣》:我不想再等了
    八十年代的電影,對於20世紀的人來說,算是一部「老電影」了,可是這部我偶然接觸到的電影卻深深的「紮根」在我心裡,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流逝,慢慢深根發芽,感觸也與日俱增。那麼這部電影讓我如此痴迷是為何呢?
  • 章子怡,我不想隨波逐流,也不想改變自已
    章子怡說,「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這些,我不想隨波逐流,也不想改變自己。見慣了世面的章子怡已經學會了淡定,這談定中多了一份睿智:「沒有什麼不容易的,可能當你跨越過去之後就會想得很明白。所謂的虛榮也是這樣子的,當你沒有的時候你就很渴望得到,當你擁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它就是一個包,它裝的東西無非就是這些。無論上班族還是演員,誰不想努力獲得成功?
  • 「我和公公一起帶娃的 2 年」,又崩潰又好笑,原來婆媳關係不是最難的!
    我只能說,作為一個不想全職的中年媽媽,在生活面前,我哪有選擇。老公被派到外地,病歪歪的老媽和伺候著 90 歲老人的婆婆顧不上我,最後辛苦一個享受退休生活的東北老頭兒千裡奔襲到南方,也是權宜之計。可那時我還想不到,請公公帶娃的直接後果是: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下班回家,只想在車裡多坐一會兒。不想上樓。因為還沒人教過我,怎麼搞定一個在育兒上用力過猛的 50 後倔老頭兒。
  • 那年,媽捨不得吃油條,給我吃半根,半根做絲瓜湯,如今再沒這味
    我第二天就特意買了剛炸好的油條,一元一根,感覺有點大,吃一根就足夠了吧。買兩根,媽一根,妹一根,得趁熱,涼了就不好吃了。一到家,趕緊喊她倆來吃。妹說不想吃,又忙手機去了。媽在房間,聽說吃油條,趕緊走到廚房。可惜早上豆漿賣完了,要不然豆漿泡油條,味道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