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了以後,你發覺國外代購不靠譜,又沒有熟人長期人肉,母嬰電商產品良莠不齊,但自己海淘看英文網頁真心無力不?
翻出google翻譯或者有道辭典是不是也不能準確看懂網頁?
想看看歪國人媽媽在亞馬遜上買買買之後分享的評價心得咋就這麼燒腦?
當媽簡直就是對以往英文水平的一次綜合測試,成績直接關乎娃的用品質量和媽媽的荷包有沒有!
強媽很高冷地告訴你們,這些問題在我這裡都不算問題。因為我可以看無字幕的美劇,可以流暢地聽BBC的英文新聞,對了,我還有個高級口譯的證書。
每次這麼說的時候總能招來周圍人羨(chou)慕(hen)的眼光。可如果你問我是怎麼做到的?
我會告訴你,這過程太TM苦了!
我來自南方一個小城市,對於英文的理解就是用來高考的。
中學英文老師自己說的英文都自帶家鄉口音。我雖然成績優異,但也毫無懸念地成為啞巴英語+聾子英語。
來到上海,我意識到我的英文簡直就是垃圾級的,儘管我能準確區分定語從句和賓語從句的區別。
記得大一時,偶遇個留學生問我「what’s the time now?」我看著手錶硬是緊張到說不出那個時間,最後逃之夭夭,留下一頭霧水的歪國人站在路邊。在外交問題上,我給祖國和人民丟臉了。
於是,我下定決心苦練英文,當時我19歲。
路徑其實很簡單,早晨精讀China Daily,上午精聽3小時英語新聞,下午精聽3小時英語新聞,反覆聽直到聽清楚新聞裡的每一個單詞為止。晚上泛聽外加背單詞。當時的六級詞典我能倒著背下來。現在想想也是醉了。
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半,500多天。我發現以前我去English corner都是站在外圍聽著,現在我已經成為人群的中心,大家都爭搶著和我說話。
但我覺得太苦了,這一年半我沒有娛樂生活,最大的樂趣就是吃一碗麻辣燙看一集《老友記》。別人在逛街,我在學英語;別人在看《康熙來了》,我在學英語;別人在談戀愛,我TM還在學英語。
我把自己逼到了死角,用最快的速度從英文白目變成英文達人。
但學英文對於當時19歲的我來說真真是一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學習。需要逼迫自己定下心來的任務。
我不願我的孩子也像我當年那樣。這樣學英語的苦,我不願強哥再吃下。
事實上,專業的學習讓我知道,小朋友在6歲之前耳朵對於語言的聽辨能力遠遠高於成人。一項研究表明,7歲之前移民到美國的孩子,英語能夠發展到母語水平,但15歲之後移民的孩子,英語永遠達不到母語水平。@小Y有容乃大
也就是說6歲之前給孩子一個語言環境(不僅僅是單詞的割裂輸入)他就能準確習得,完全不用像成人那麼費勁兒。這就是語言敏感期的力量。
而輸出的基礎在於輸入,有了大量準確的輸入之後,輸出自然水到渠成。這是我學英文的最大心得,也是兒童習得語言的必然規律。
所以,英文啟蒙對於強哥這個年齡段(0—6歲)的小盆友來說非常重要。
為了不讓強哥再受我當年學英文的苦,我現在要提供給他就是一個純正、持續、有趣的英文環境。
一方面利用耳朵聽辨和語言習得的優勢,讓他獲得純正的語感;另一方面也讓他喜歡上英語,而不是像我當年把學英語當做是一件功課。
英文啟蒙的關鍵在於興趣的培養和語感的養成,而絕不是單詞量的追加或者語法句法的學習。對於6歲以內的孩子來說,多聽聽英文兒歌和繪本故事,看看英文動畫片,也就是用純正的英文來磨磨耳朵,這就是一種好的英文啟蒙的方式。
強媽的做法是
關於英文繪本的親子閱讀,怎麼挑選合適的繪本?怎麼讀?有什麼有趣的玩法?真是十句八句也說不完整啊~強媽過兩天會專門寫一篇關於這方面的心得文章分享給大家。
關於英文動畫片,也給強哥試了好幾部,目前直觀感受是還得按照孩子的年齡來選擇合適的。所以,過幾天也會寫一篇「適合兩歲寶寶的英文動畫片」。
最後來說說今天的意外發現。強哥今天午飯還剩一點沒吃完,我拿起勺子準備餵飯。誰知他直接搖頭,然後說「no no no」。一開始,我還不自信他說的是啥,又拿勺子「威逼」了一下他,他果斷大叫「no no no!」
話嘮媽媽的英文口頭禪就這樣被娃輕而易舉的習得了。這個時期孩子習得語言的力量真是太強大和神奇了!所以,千萬別錯過。
推薦閱讀
春節快到了,一大波別人家的孩子來襲
說啥都是錯?!還能不能和孩子好好說會兒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