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讓家長頭疼的難題,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能夠更加優秀,努力付出教導,苦口婆心。可是孩子不聽話也不愛學習,成效不明顯,大多數父母做的其實都是無用功。
甚至在教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孩子和父母對抗的情況,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僅生氣,而且還會很急躁,就容易做出一些讓孩子抗拒的事情,教育效果反而事倍功半。
女兒不做作業媽媽一直嘮叨,網友直呼自己都嫌煩
有這樣一位媽媽,是深受教育孩子的折磨,就想求助育兒師的幫忙:其實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這種問題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見,為什麼要專門提出這件事來說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今天是一分鐘作業都沒有寫",這是育兒師聽到媽媽督促孩子學習時候的勸導。孩子因為躺在床上不願意寫作業,媽媽就一直嘮叨,甚至後來在媽媽的不斷催促下急得大喊,然後趕緊跑開逃到自己的屋子裡。
"要不要我們今天先寫完一份作業,然後再做功課?"媽媽在說這話的同時,孩子已經把房門關上,母親想把門推開卻被關在門外。媽媽各種勸孩子寫作業孩子就是不開門,母親情緒也開始有點崩潰,孩子全程都是一直都是在房間裡不說話。
媽媽和孩子僵持不下,然後媽媽的一句"哇,老師發作業過來了"更加刺激到孩子,孩子直接跑出門癱躺床上玩手機,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對母親在一旁的嘮叨兩耳不聞。育兒師看到這一切都感到了焦慮,當然也拍下了錄像,在後來的教育課程中作為了一個教材。網友們看到這個教材錄像後有留下自己的留言,從這些留言中我們能看出一些問題:
@渡情:我隔著這個屏幕都很煩,更何況是那個孩子。@小熊被淋溼了:這樣真的挺煩的,我知道有功課,不用你說我也會做,我有自己的安排,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寫作業,這樣一直念叨只會讓我更煩。@你的故事:我已經想一脫鞋扔過去了。@Ever:好傢夥這母親跟繞口令一樣。
很多人原以為是孩子調皮才會如此,卻沒想到大多網友都表示母親的做法讓人焦慮厭煩。確實,從客觀角度來講,這位母親的做法確實有欠妥當。
她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寫作業,可是她畢竟只是位普通的母親,不是什麼心理學家研究工作者,不會隨時可以從孩子行為中洞察到孩子的內心想法,就不會想明白這種時候孩子對於強迫性的指令要求的充滿抗拒的,在對抗的意識和衝動的情緒下,孩子怎麼可能聽母親的話去乖乖寫作業呢?除非動輒武力。
當然棍棒教育也是很不提倡的,一時的威懾如同飲鴆止渴,對教育孩子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教育是一門充滿技巧的學科,想要教育好孩子,應該掌握好方法。
教育其實應該有更好的方式,家長不如試試這幾點
1、適當給孩子空間,讓他們休閒和發洩
家長要明白,孩子也是獨立個體,也有自己的思考。做父母的要學會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要讓他們有壓迫感,同時也要讓他們"發洩"。其實孩子學會發洩情趣也是有必要的,讓他們舒緩情緒可以保證情緒穩定,只有心情平和了才能聽得進去道理。
2、 教育需要把握尺度,要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
家長要明白,教育需要找對方法,也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尺度。比如有些家長對孩子說教,要記得到點為止,目的達到了就不要多說了,以免孩子厭惡。孩子不願意再聽也就不說了,說多了自己口乾舌燥也累。
棍棒教育要動手的話千萬要不得,如果年齡小可以考慮適當給予一點懲罰威懾,年齡大的話就儘量不要動手,畢竟教育要考慮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
3、把握孩子的心理,學會掌控"局勢"
家長教育孩子,也要學會把握他們的心理,對症下藥。比如孩子愛吵鬧,如果你跟著吵教訓孩子,自己變得不冷靜了立場也就變得被動了,同時也證明自己情緒控制能力還不如一個孩子。
家長可以揣摩孩子的想法,去引導他們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走,這一點需要家長認真理解,在實踐中發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