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嘮叨

2020-12-20 瀟湘晨報

觀音山音樂學校七年(1)班 黃心恬 「恬,快點起床。」「恬,今天早上吃稀飯哦。知道你不喜歡,但是必須把這碗都吃完。炒雞蛋配著吃哈。多吃點,吃飽了才有精神,知道了沒?」每天早上,一起床,母親便開始了沒完沒了的嘮叨。她似乎有用不完的唾液,可以從早上一直嘮叨到深夜,令我煩不勝煩。 那天,我們要去親戚家玩。在路上,媽媽又是一路嘮叨,「記得到了要先和人家問好,我讓你稱呼什麼,你便稱呼人家什麼,聽到了嗎?不然會顯得我們家很沒教養。過去不要一直看著手機哦,既對眼睛不好,又沒有禮貌……」正值叛逆期的我二話不說,拿起耳機就往耳朵裡塞,屏蔽了母親的嘮叨。母親見狀,只得默默閉上了嘴。 那天回到家,已經很晚了,我也玩得挺累的。母親剛跨進門便說:「你先去洗澡嗎?還是我先去?要不然我先去吧,等會兒有熱水了你再去。先別看手機了,去看一會兒書吧。今天的英語讀完了嗎?你……」煩!煩!煩!一陣怒火來襲,我嚷道:「能不能別說了!很煩啊!我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不需要你嘮叨!你要洗澡便去,不用向我匯報!」母親被我突如其來的呵斥驚到了,只得默默地上樓去了。 自從那天后,母親的嘮叨慢慢地變少了。我能感覺她在努力地為我作出改變,有時甚至感到她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說來也怪,我竟有點不習慣這樣的母親。沒了她的嘮叨,我的生活似乎少了些什麼,我開始變得拖拉了,還常常控制不了玩樂的時間。慢慢地,我領悟到,母親的嘮叨雖然給我帶來了煩惱,卻是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是這些嘮叨,教會了我生活的道理,督促我不斷學習與進步。 母親的嘮叨,是世上最美的聲音!

【來源:廈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7歲高中生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僅僅是因為母親嘮叨?
    父母對孩子的傷害不一定就是打罵,很多時候,父母的嘮叨也會給孩子帶來難以言傳的刺激。2000年發生了徐力殺母案,震驚了整個社會,為什麼一個17歲的高中生會親手殺死自己的母親?徐力的母親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永遠都是最優秀的,不斷地給徐力施加壓力,每次考試都規定他應該考到全班前幾名,徐力不想辜負母親的期望,也十分努力的學習,母親隨著工作壓力增大,對他的要求也更加苛刻,時常在嘴邊嘮叨著他的學習,連唯一的愛好踢足球,也被他嚴厲禁止了。
  • 《囧媽》|今年我愛上了這個母親的「嘮叨」
    ,那嘮叨的聲音和說話頻率簡直是出奇的一致,就連說話的臺詞都感覺編劇窺視了我的生活一樣,以前的我就像影片中的徐伊萬一樣每天受到母親過度的關愛與照顧,我很佩服一個六十多歲的盧小花竟然像個老頑童一樣敢去坐那度日如年的火車,火車上的環境可想而知,即使是臥鋪也只能待在狹小的空間內,一天已經是我的忍耐極限,六天六夜的轟隆聲肯定會要了我的命!
  • 視母親的嘮叨為麻煩,若干年之後,時常想起,那是母親的激勵
    每次放學回家後,母親總是說:「山娃子,趕快寫字去,你不好好學習,將來沒出息,就像你爸一樣種地去」。每次聽到這樣的說辭,我感覺特別的煩,但是母親一邊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些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母親心裡的理念,雖然她表達不出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但是母親深知其中的道理。
  • 女人的嘮叨到底是什麼
    從妻子、母親的的角度來看,女人通過嘮叨來提醒自己瑣事繁多,一定要面面顧到。要做一個溫柔、嫻熟的妻子或母親,對家裡人的衣食住行,生怕出了錯漏。這也為什麼很多人結婚後發覺女人變得和剛認識的時候不一樣,而很多家裡的財務大權都握在女生手裡。對於現代社會下的女人,不僅要在職場上煩心,回到家還要做家務。看著躺在沙發的男人,難免不了就要發洩下心裡的不滿。
  • 心情故事:媽媽的「嘮叨」
    備好東西,她還是覺得不在我身邊照顧不放心,於是開啟了所有母親都經常用的「專利特權」母愛版開掛式「嘮叨」,什麼吃飽穿暖,注意身體等等,諸如此類關懷的話說了一籮筐,真可謂是千叮嚀萬囑咐。以前每當母親開始嘮叨時,我就會不耐煩的說「知道了知道了真囉嗦,」雖然知道母親是因為關心我才嘮叨,但我還是嫌煩。
  • 《親愛的麻洋街》4個母親1臺戲,郝樸實嘮叨,陳莉莉卻值得揣摩!
    麻洋街六戶人家平常的生活是一地雞毛,卻時常充滿了歡聲笑語,尤其是四個母親一臺戲真實而接地氣。其中郝樸實嘮叨,牛自萊強勢,林家好油膩,而愛美愛八卦的陳莉莉卻最值得學習!一、郝樸實都說,人如其名,易東東的母親郝樸實是一個樸實勤勞的女人,她能幹踏實,性格直爽,喜歡嘮叨,熱愛美食,總是給人一種刀子嘴豆腐心的感覺。
  • 媽媽的嘮叨像一把「刀」
    嘮叨是把刀知乎上有個問題:什麼時候最反感父母?點讚最高的是:父母嘮叨的時候。很多70後、80後,都是在父母的嘮叨裡長大的。我很幸運,暖姥姥並不怎麼嘮叨我,但是我有個小學同學的媽媽,嘮叨起來真的是要命。有次去她家寫作業,她母親一邊收拾家務一邊嘮叨。先是抱怨她爸爸天黑了不回家、沒本事掙錢、自己嫁到這個家多委屈,又數落她學習不好、不長志氣,隨口誇我多好多好,搞得我特別忒別尷尬,作業沒寫完就趕緊找藉口回家了。
  • 夫妻相處之道:生活中女人為什麼總愛嘮叨?
    據陳某某交代,事發時他喝了酒,由於老伴不停嘮叨,他便心生怒火拿扁擔對老伴頭部猛敲數下。經法醫鑑定,吳某某因腦部損傷嚴重死亡。一對相伴數十年的夫妻以這種方式離別,令在場人員感到惋惜。這是最近的一則新聞,老漢因為老伴的嘮叨,在酒精的作用下一時衝動要了她的命,讓人不勝唏噓。那麼,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生活中女人都如此愛嘮叨?
  • 嘮叨是家庭潛在的軟暴力,是婚姻裡致命的殺手鐧
    一個女人可能擁有全天下每一種美德,但是如果她脾氣暴躁、嘮叨不休,喜歡挑剔和個性孤僻,那麼她所有的其他美德全都等於零。」很多女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們認為正是因為愛自己的丈夫,真心地為丈夫著想,才嘮叨丈夫,嘮叨是對丈夫愛的表現。殊不知無休止的、無節制的長期嘮叨,是一種軟暴力,會拖垮任何一個具有進取心的男人。
  • 愛嘮叨的女人,通常很難幸福!
    因為張合認為小芳太嘮叨了,甚至比他的母親還要嘮叨,而且還總是貶低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所以他真的忍受不了了,甚至還想過和小芳離婚的念頭。04聽完小芳家的事情,我大概也知道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小芳有問題,張合也有問題。
  • 哲思|女人的嘮叨
    文/婁淵民(河南 原陽) 關於女人愛嘮叨是有許多種說法的。有的說,誰家的女人不嘮叨?也有人說,哪有女人不嘮叨的,不嘮叨的女人能算女人嗎?還有的說,女人一旦連嘮叨都顧不上你了,後果就嚴重了!可真正惹女人嘮叨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在乎,因為在乎,難免對男人的關注就多,關心也多。人往往都和自己深愛的人才會較真,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絕不放過,男人不改,她就抓著不放,甚至敢和你來個驚天動地!男人往往因為女人的小題大做而憤慨不已,這樣的不依不饒簡直讓人不可理喻。
  • 嘮叨,助長孩子的逆反心!
    其實,嘮叨是最無用的家教,甚至會適得其反。永無休止的嘮叨,對孩子就是精神上的疲勞轟炸。沒完沒了的說教批評只會讓孩子心生厭惡,挑起孩子的敵意,使親子之間的矛盾不斷緊張激化。所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面對家長的嘮叨時,就產生叛逆心理,孩子的內心往往是:「你越讓我怎麼做,我就越不怎麼做。」
  • 總是忍不住嘮叨孩子怎麼辦?學會這幾點,家長輕鬆告別嘮叨
    看到這裡的閨蜜就氣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把兒子嘮叨了一頓。被嘮叨煩的兒子,隨口頂撞了閨蜜幾句,母子間的關係很是緊張。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總之就是,面對孩子的種種行為,閨蜜就忍不住嘮叨,還說孩子要是能省點心就好了。和閨蜜一樣,很多家長都不能避免嘮叨孩子。家長越嘮叨,孩子就越煩,不僅沒有起到督促的作用,反而影響了正常的親子關係。
  • 父母的嘮叨=唐僧的緊箍咒
    以愛為名,粉飾嘮叨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嘮叨,因為對孩子的不放心。但是否考慮過這種嘮叨是否有效,還是只顧著自己一時爽。愛你才會嘮叨,孩子可能會說:「這種愛給別人吧,我不需要。」是啊,愛不是單方面的輸出,而是對方能不能接受。
  • 愛嘮叨是女人結婚後的通病,你的媳婦是這樣的嗎
    據說,「嘮叨」已經成為僅次於婚外情的第二大婚姻殺手,此乃據說,但也說明丈夫們對於妻子的嘮叨是如何的厭惡和痛心疾首。嘮叨是老婆的通病,老婆是希望嘮叨讓老公認識他的「錯誤」並改正,嘮叨是老婆達到目的的手段。
  • 初三作文:聽嘮叨真好
    已不在習慣於拉著母親的手出外閒逛的我與朋友們闖蕩於天涯海角,徘徊在娛樂天地,真有點羽翼漸豐的感覺。由於我的魯莽,把韌帶拉傷了。遵照醫生囑咐,惟有呆在家中,與硬板凳相伴。我望著四周的牆,忍受著放不下腿,走不了路的苦楚,一股冰冷冷的苦澀湧上心頭。電話鈴突然響了,「都成這模樣了,還來電話麻煩。」抱著滿肚子的不高興我嘟囔著單腳站起來,好不容易挪到了電話旁。
  • 娶了愛哭又愛嘮叨的女人,婚後的每一天都像是在「渡劫」
    作者:沫沫01上周陪著母親回了一趟老家,見了小叔叔和小嬸子,一如從前,即便當著我們這些小輩的面,叔叔和嬸子還如同孩童一般,一會兒吵架拌嘴,一會兒又笑臉相迎地分起了蘋果。這次回老家,我們幾個大老爺們一個桌子,母親、奶奶、嬸嬸這些女賓客湊在了另一張飯桌上。席間,叔叔多喝了幾杯酒,嬸嬸就忍不住走了過來,開始嘮叨他,叔叔表現出了厭煩的情緒。小叔說:「娶了愛哭又愛嘮叨的女人,婚後的每一天都像是在渡劫。」
  • 每一個愛嘮叨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指望不上的老公
    生活理念不同的你和長輩,是不是也每天在被媽媽嘮叨嘮叨。常見的嘮叨類型不知道,你家媽媽的嘮叨模式是哪種?常見的有以下4種。第一種,直升機型嘮叨。第四種,重複性嘮叨。就是她同一件事情可以不停重複說4遍或者以上。我們的媽媽嘮叨能力還真不是一般強,有些還會幾種類型疊加。當然,你別誤解只有中國的媽媽,才會嘮叨。媽媽的這種嘮叨模式會跨越不同空間、年齡、身份、種族。
  • 愛「嘮叨」的老王
    守在值班崗位的老王見狀連忙趕來,指揮戰士們緊急救援,嘴裡不停地「嘮叨」囑咐著。沒一會兒,傷者就被抬進了醫務室接受救治。老王,說的是軍醫王志恆。守在醫務室這一畝三分地,迎來送往了一波波的傷病號,老王這些年雖然忙得像個陀螺,但還止不住給自己加擔子。
  • 你有多久沒有聽過媽媽的嘮叨聲了?跟「達康書記」回家過年
    --孟郊《遊子吟》你有多久沒有聽過母親的嘮叨聲了?《大話西遊》史上最嘮叨唐僧作為中國人,我們幾乎都是從小就在母親無時無刻的嘮叨聲中慢慢長大,很小就渴望早些成年、早日獨立,然後逃脫母親約束和絮叨、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