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閨蜜想我抱怨說,孩子再不開學,她都快被逼瘋了。孩子平時就喜歡拖拖拉拉,經常是忘東忘西,老師布置的作業也從來沒有按時完成過。現在在家上課,孩子更不可能自覺聽講。
這不,閨蜜發現兒子上課時總是做小動作,不是轉筆就是來回看,根本沒有認真聽講。看到這裡的閨蜜就氣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把兒子嘮叨了一頓。被嘮叨煩的兒子,隨口頂撞了閨蜜幾句,母子間的關係很是緊張。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總之就是,面對孩子的種種行為,閨蜜就忍不住嘮叨,還說孩子要是能省點心就好了。和閨蜜一樣,很多家長都不能避免嘮叨孩子。家長越嘮叨,孩子就越煩,不僅沒有起到督促的作用,反而影響了正常的親子關係。
家長們,到底你們為什麼會嘮叨?怎樣才能告別嘮叨的教育方式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解答。
一、家長經常嘮叨孩子的緣由
很多家長說,父母都是「愛之切,恨之深」,如果不是愛的深沉,哪會如此嘮叨孩子。但是嘮叨的太多,不僅沒有教育意義,反而招致孩子的厭惡。既然嘮叨如此招孩子厭惡,家長們為什麼還是忍不住嘮叨呢?
1、父母付出太多
中國式的家庭,都是家長圍繞著孩子轉,多數父母為了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出現不聽話或者叛逆的行為,家長們就會覺得孩子不懂事,沒有感恩之情,對孩子有些嘮叨行為也是在所難免的。
2、不了解孩子
孩子還是嬰幼兒的時候,他們還不能獨立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他們需要家長的教導和指點。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思想和行為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並且開始萌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總是應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喋喋不休,就會觸犯他們的逆反心理,得到他們的反抗。
3、滿足自己的意願
很多家長由於生活經歷比較失敗,自己內心會有自卑感,對生活的滿意度比較低。這個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家庭地位和存在價值,就會過高地對孩子寄予期望,希望孩子能為自己爭口氣。當孩子犯錯或者出現忤逆的時候,家長就會通過嘮叨來發洩自己的不滿,以此來達到激勵孩子的作用。
4、教育方式缺乏智慧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出現某些問題的時候,有些家長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或者無計可施的時候,但是又捨不得懲罰孩子,就只能通過嘮叨來教育孩子。其實,這是教育方式缺乏智慧的表現。
5、控制欲強
除了以上幾種原因,還有一種心理原因就是有些家長的心理控制欲比較強。為了讓自己在孩子面前有權威,或者想要時時刻刻把握住孩子的動向,這樣的家長喜歡給孩子安排一切事情。一旦孩子出現不順從,就會引起他們的嘮叨,直到孩子屈服為止。但是,這種令人窒息的愛,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才能告別嘮叨?
一般情況下,會讓家長忍不住嘮叨的多數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思想開始獨立,學到的知識也不斷增多,但是思想和行為還不夠成熟,在探索經驗的時候難免會出現錯誤。這個時候,就是家長們最喜歡嘮叨的時刻。究竟怎麼做,才能告別嘮叨,實現正確的教育孩子呢?
★第一招,抓住教育時機。
古人講「天時地利人和」,時機是非常重要地因素。很多孩子處在思想還比較單純的時期,喜怒哀樂都喜歡表現在臉面上,只有他們高興時才是最容易接受道理的時候。如果他們不高興,即使家長說地再起勁,他們也是聽不進去。
因此,家長在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要注意抓住教育時機。
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現狀,根據他們的情緒狀況選擇說話的時機。
其次,注意說話的時機,不能只顧自己單方面的嘮叨,還要給孩子辯解的機會,給孩子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
尊重孩子是教育他們的前提,只有讓他們覺得得到了尊重,才能聽進家長的說教。
★第二招,創造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保障。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親子之間關係緊張,沒有共同的語言,何來家庭教育!所以,想要孩子聽得進去說教,就要創造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第一步,家長放平心態。生活中,很多嘮叨都是來源於家長的不平衡心態,不管是生活的壓力還是對孩子的期望,都是心態不平造成的。心態不平衡,不僅給自己巨大的壓力,還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因此,想要創造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自己從放平心態做起。
第二步,尊重孩子。很多家庭之所以關係緊張,就是家庭中有嚴格的親子界限。在家中,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的話大於天。其實,這種不平等的親子關係是不正常的。只有尊重孩子,家長才能真正地令孩子信服。
★第三招,改變說教方式。
多數家長嘮叨孩子,無非就是希望孩子聽見自己的說教,能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只不過事與願違,嘮叨不僅沒有起到說教的作用,還影響了親子關係。其實,說教不一定用嘮叨的方式。
當嘮叨不起作用的時候,家長不妨試試其他方式。比如,給孩子寫信的方式。很多時候,一些無法說出口的事和感情,都可以用寫信的方式。也可以用留言或者發簡訊的方式。這種文字型的表達方式,不僅可以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更能避免尷尬,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第四招,保持寧靜的心態
家長們之所以喜歡嘮叨,多數是心態上不能寧靜。因為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多重壓力,家長們都是心情比較急躁。想要告別嘮叨,最關鍵地就是保持寧靜的心態。
首先,家長要做到少說多聽。不管是面對孩子,還是其他人,都要保證自己是個聆聽者,尤其是面對孩子,要讓孩子把話說完,不可一個人喋喋不休。孩子有意見,也不可隨意打斷,更不可隨意否定孩子的意見。
其次,選擇重點。很多喜歡嘮叨的家長,之所以讓孩子厭煩,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東拉西扯,還會把之前的錯誤拿出來,一併數落。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說教的時候,要有一說一,選擇重點,心態平和的和孩子講道理。
其實,不管什麼原因,事實證明,家長的嘮叨並不是說教的好方式。在了解了怎麼才能改變嘮叨的方式後,希望家長們在今後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能少一些嘮叨,少一些急躁,還給孩子一份寧靜和主動,用智慧地方式解決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