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式名媛審美的勝利,優越感並不能掩飾缺乏實力的事實

2020-11-07 明柏

優越感是最容易獲得的虛榮。————叔本華

最近「上海名媛拼單」的新聞在輿論的推波助瀾中炸開了鍋。

許多「拼單式」口吻的戲謔說法不絕於耳,例如:「這件羽絨服拼嗎?我只穿一個冬天剩下的三個季節都是你的」云云。「假名媛」們背後產業及生存方式的揭露,就像揭開了這些女人們的「畫皮」一般,吃瓜群眾們不亦樂乎。

與此相關的,便是「棋逢對手」的男名媛們,各類精英人設所需要的素材,所謂「高價值的朋友圈」,也許只是人家某寶10元不到買下的精修照而已。

而這些青年男女們塑造的虛幻人設,不由得讓人想起最近處在風口浪尖的郭敬明,數年前拍攝的《小時代》系列中的角色,浮誇又做作,矯情且空虛。

而在《演員請就位》的第二期,郭敬明又充分利用自己導師的資格,給演技上不怎麼好的何昶希發了一張S卡。請注意,連上期寫到的黃奕這種演員的演技,都是入不了郭敬明郭導的「法眼」的,所以引發眾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黃奕OS:需要你告訴我怎麼演戲麼?!


郭敬明「選妃」的勝利

連資深媒體《南方日報》也直言不諱地指出,郭敬明不是在選演員,而是在選妃。

從古早的《小時代》開始,郭敬明就不遺餘力的將自己的審美意識,覆蓋滲透到他作品的方方面面:

歐式雙眼皮,高聳的鼻梁,長長的睫毛,混血兒的氣質,都是小四的心頭好。從鳳小嶽到錦榮,從陳學冬到李賢宰,這些都是他認為對於影片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好看的臉蛋,而且還是要符合他審美。

年輕人的生活裡永遠充斥著晃到讓人眼睛發脹的各類名牌。從清晨的夢醒上海灘的大平層,再到中西糅雜的繁複元素堆砌。每一幀都在告訴觀眾他們很有錢,每一畫都在告訴觀眾他們很美。

無論是繼承人也好,擁有上市公司也好,這群人每天最大的業務不是辛勤工作,而是撕逼,走秀和莫名其妙的憂傷。

對,大型撕逼:閨蜜之間、哥們之間、男男女女,吵吵鬧鬧。慢動作加持,讓人分不清是在看影視劇還是在看MV,前一秒還在男女情深,後一秒就開始歇斯底裡,抓馬不斷,不知所云。也許書粉們覺得適應,但換做一般觀眾,真的看不懂這些drama的前因後果。


詭辯的自由,內涵的缺失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只要是他喜歡的,強捧也必須上。這是老戲骨李成儒一針見血的點評。

然而,正是這句話讓小四惱羞成怒,心靈雞湯式的言語將李成儒繞來繞去,充分發揮了他以往睚眥必較的屬性。當規矩使用在別人身上時,要遵守;當規矩影響到他的決策時,就一定值得拿出來打破,因為他才是權力至上的「郭導」,他容不得反對之音,他的判斷不容置喙。即便對方是比他專業度,客觀度要高得多的前輩。

這樣霸道總裁式的「偏愛」自己看中的小白,養成系的拿捏年輕演員的來去,不正是他作品裡最典型的套路麼?

也許這種手法在藝術創作裡可行,但拿到現實中不合適。

打壓那些真正有實力的演的的好的,一意孤行的選擇自己「報送」的。

作為導演和製片人的他,有權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也許他自己都不願意回首,當年未整容發家前,自己那怯弱膽小的樣子,也許是當年的欺辱現如今轉化成了他固執而又強硬的做派習慣。

他也從不承認,在遇到馬東這種真正有內涵的文化人時(對,就是《奇葩說》那位馬東老師)節目中被質問到「模仿」(chao xi)一事時的閃爍其詞。沒人敢說,也沒人敢問,問了他就會去廁所中斷錄製。(感興趣的自行搜索新聞)

時隔那麼多年,上節目寫英文連special‍

2015年的《爵跡》那一張張華麗的歐美遊戲人物臉龐,靠大明星們刷了一波熱度。特效的噱頭高過了劇情。

2016年《幻城》改編的電視劇,3.6億投資,收視率口碑雙撲街。

而他作為導演的代表作《小時代》系列呢?也在低分區徘徊。

他覺得很冤枉,大家沒有他「懂得」藝術,反而罵罵咧咧的:

「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繼續罵?」


虛榮背後

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從一個作家到導演、製片、商人角色的轉變。誠然,不能否認郭敬明還是有他一定的能力和實力的。

也許是為了話題度,也許是為了流量。不管觀眾喜不喜歡郭敬明。至少,作為一個商人而言,他從世俗的定義上看,是成功的。

他用最精準的華美類目,吸引了最廣泛的人群。

從小城市走出來的郭,最懂得怎麼勾住那些涉世未深,沒怎麼見過外面世界的小青年們的眼睛的。因為他塑造的審美和上層人的世界裡,展現的都是他「想當然」的富人階級的樣子:一定是鑽石鋪成的路,即便下地,也會回用銀鋤頭種下金種子。

郭敬明自己也身體力行地踐行自己的一套邏輯,包括對自身的改變。

可是在影視創作方面,一旦你和他扯規則和內涵,他就王顧左右而言他,詭辯成癮。

「其實我做每個行業,反正我的原則就是我一定會賺錢,我覺得這是對我的肯定。」

這種價值取向難道不就是「上海名媛群」的終極目標麼?穿什麼,拼什麼不重要,只要能釣到金龜婿,只要能撈到錢,只要能過上嚮往的上層生活,這就是目的。

而一講到「虛榮」時,她們便說,花的是自己的錢,憑什麼指責虛榮?

還真是「經濟獨立」的典範呢。

這不就是郭在節目中最擅長的「偷換概念」麼?

另外,郭和這些假名媛們在某些行為模式上有雷同之處,比如,無時無刻的「優越感」。

《奧修著作》裡曾說道:優越感只不過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姿態走路,他的本質是恐懼。

叔本華說,優越感是最容易獲得的虛榮,無論是假名媛們到各大高檔場所打卡,還是郭在節目上空乏可陳的詭辯,他們最怕暴露的,也就是貧乏且無力的事實——沒有實力。

假名媛靠拼單堆砌「財富」,郭靠詭辯遮掩表演專業上的缺失。

在節目中,郭敬明式的審美勝利;在現實中,假大空名媛風的泛濫,這是否一種悲哀呢?

劣幣驅逐良幣,也許,只有市場反饋能告訴大家答案了。

感謝閱讀,下期見。

相關焦點

  • 最懂「上海名媛」套路的,還是郭敬明
    可郭敬明就是能「成功」。無它,皆因他深信這一套,應該說,沒有人比他更懂「上海偽名媛」們了。先來說說郭敬明的審美。上一期《演員請就位》裡,郭敬明把一張S卡發給了毫無演技的男團成員何昶希,更舌戰群雄為我們奉獻了一場「為了你我願意與全世界為敵」的感人情節。
  • 《演員2》郭敬明「選妃」?扒一扒他的「花美男」式審美
    事實表明,郭敬明確實是個「顏控」,之後上場的時代少年團丁程鑫,也收到了郭敬明發的S卡。「郭式花美男」有很多共同點,從小說可初見端倪,另外電影選角、緋聞對象,以及郭敬明自身顏值的變化也在向自己的審美標準上靠攏。
  • 郭敬明和「上海名媛」
    這幾天熱搜上的郭敬明和上海名媛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並且引發了網友們廣泛的討論。當然了郭敬明之所以被關注,就是因為他和李誠儒之間的相互diss。可謂是看勁十足,尤其是郭敬明在被懟的時候,讓很多人過足了癮。還有郭敬明在網友眼中的人設,都是熱搜的好素材!
  • 郭敬明的S卡,和上海偽名媛
    事實也是如此,郭敬明不管是培養作者,還是選男演員,以及在他的書裡對他喜歡的男性外表描述,都始終如一是「歐式雙眼皮,高高的鼻梁,長長的睫毛」……為了達到理想中的美極度的自戀,抓馬,表演型人格,讓郭敬明站在了話題的漩渦。這可能也是節目組請他做導師的理由。僅僅憑實力,郭敬明有什麼資格和陳凱歌,爾冬陞這樣的導演坐在一起當導師?而一個老老實實認認真真評論演技的節目,又怎麼能輕易出圈,收割那麼多的流量?
  • 郭敬明發紅包為鄧倫慶生,《晴雅集》中造型又是"郭敬明式"審美
    其中最近和鄧倫有合作的郭敬明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郭敬明是《晴雅集》的導演,等老奴則飾演片中的角色"博雅"。但是郭敬明藝高人膽大,加上有《爵跡》、《小時代》的審美加持,看來郭敬明和鄧倫的這次合作,成功的機率還是挺高的。
  • 郭敬明的審美值得吹捧嗎?為什麼能大賺,卻成不了經典?
    ▲有人覺得他的審美是最不能被黑的點,有人覺得他審美單一,充滿風塵氣郭敬明的審美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對於男明星,他一直都偏好混血臉和小鮮肉,還被趙薇直接吐槽偏好長得像他的演員:01「郭式審美」是什麼想要弄清楚郭式審美成在哪、敗在哪,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郭式審美的特質究竟是什麼,以及它的來源是什麼。
  • 電影圈名媛《小時代》,郭敬明的超前意識,營銷的力量
    最近網上大火的「上海名媛」群可是讓我吃了一口好瓜,各種拼多多操作看的我是想笑但又相當無語,諸如40人拼寶格麗酒店拍照、4人拼租一個月愛馬仕、6人拼麗思卡爾頓的雙人下午茶。但是內容如此糟糕的電影,投資1.6億,票房3個億,這錢真香到讓資本家直接打開了流量新世界的大門,郭敬明更是目光敏銳。
  • 對郭敬明的審美感到迷惑
    《演員請就位》裡郭敬明給了愛豆何昶希一張S卡,很多人都無語,甚至憤怒了。張大大發出「那我也能得S卡」的不平,李誠儒認為郭不尊重選人規則,即使郭敬明說出了一大串他所謂的3S規則,也並不能服眾,節目播出之後,有一半以上的注意力在吐槽郭敬明離譜,表現不錯的演員也因為他的任性發卡被轉移走了焦點。
  • 主角造型惹眼,「郭敬明式」審美再升級
    直到郭敬明遇上《陰陽師》後,大家才終於有機會看到了《陰陽師》被搬上大銀幕後的樣子。電影版的《陰陽師》改名叫做《晴雅集》和《瀧夜曲》,講述的「晴明」承師命去參加祭天大典,卻在路途中相遇了志同道合的夥伴「博雅」,兩人攜手踏上冒險之旅,揭開了一段塵封多年的巨大秘密。
  • 郭敬明的價值觀:在大城市被人秀了優越感,所以現在喜歡炫富?
    >一個不能拼爹的鄉下少年,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立足,到成為被美國《紐約時報》他評為的「中國最成功的作家」。正如窮人不能理解富人的「富」是有多麼奢侈,而一向富裕慣了的富人,自然也沒法理解窮人的「窮」是有多窘迫。
  • 郭敬明審美在線《晴雅集》故事掉線
    一方面,該片的受歡迎程度似乎達到了郭敬明導演生涯的巔峰。點映的貓眼評分高達9.2,郭敬明激動發微博「我不是在做夢吧」;曾狠批《小時代》的編劇史航髮長微博誇讚《晴雅集》「肯定不是爛片」;還有不少觀眾在網上分享了相似的觀影感受:期待不高,卻收穫了驚喜。
  • 審美降級?從陳學冬到何昶希,郭敬明的眼光怎麼了?
    唱跳愛豆出身又是演藝圈新人,沒有經驗缺乏演技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每一個優秀的演員都得經歷時間的磨礪。所以最初他拿到導演的B級卡也是比較客觀合理的。在《爵跡》裡,郭敬明將自己的審美偏執發揮的淋漓盡致,從預告照開始每個人都是仿真人AI臉。
  • 郭敬明的審美,你懂嗎?
    郭敬明又開始官宣他的審美了,內心無語,丁程鑫《演員請就位》之後,有人問李誠儒和郭敬明的李誠儒說:之前郭敬明經常說存在即合理,大鵬無釐頭的問:臺上有人說這句話嗎?確實沒人說吧,這你都預見了?這三句話每一句都透漏出挑釁和痞氣的味道,讓人一下想到他的屌絲男士,屌絲本屌的感覺。
  • 審美大倒退三十年,郭敬明贏了三大導演
    柳林這篇文章的標題,為什麼要說小四的勝利,是我們這個審丑時代的勝利,是我們觀眾審美大倒退三十年。柳林隨手截了幾張圖,來跟小夥伴們探討一下。當然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我們早就不審美了,現在我們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審醜的時代,越醜的東西,大家越覺得美,就是這樣。
  • 郭敬明審美真的沒得黑,趙又廷鄧倫紳士撩人,王子文美出新高度!
    對於不少的90後而言,誰的青春沒有郭敬明這句話真的是說得太恰當到位了。那時候風靡全國的郭敬明式憂傷,真的是太非主流太讓人難忘啦。但沒想到的是,近些年的郭敬明居然突然就轉型了。沒有出新的小說作品,反而轉行當起了導演。前前後後導了幾部玄幻片和青春校園電影,引發了大家的高度關注。
  • 審美決定高度!看了郭敬明的標準,就知道他為何一直拍爛片
    但在看了最新的一期節目之後,八姐決定還是要好好寫一寫郭敬明的迷之審美。郭敬明非常難得,是大家低估了他。畢竟能保持數十年如一日的低級審美,發跡之後也不忘初心,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陳凱歌調侃,希望郭敬明拓寬審美趣味和愛好的尺度範圍,趙薇也在旁邊吐槽郭敬明的審美太固定了。
  • 「中國式審美」被群嘲?因為我們缺乏真正的美感教育!
    說起對「中國式審美」的吐槽,從統一的街頭招牌到奇葩的城市建築,從山寨的電影節海報到土味文化的流行
  • 郭敬明審美絕了!《晴雅集》首映逆襲,每一幀都是演員的魅力
    對於這部劇之所以能完成逆襲,想必看過的人都知道,郭敬明這部影視劇當中不單單只有所謂的特效,還有許多細節點在裡面。就連一張海報圖都能透露出郭敬明的審美,從其中一張海報圖中就能看得出整體畫面就給人一種東方古典的美感,尤其是宮殿建築是影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 郭敬明,你應該學會把錢花的高級些
    從《演員請就位》看傳聞中的郭敬明——有錢有名有流量的郭敬明,為何總是遭白眼?答曰:諷刺其為郭敬明的舔狗。你別說,沒認真閱讀帖子的網友們還真有被「郭敬明」這個關鍵詞瞬間激怒的。我本人並不認識郭敬明這個人,所以我寫的文章也只能叫作「傳聞中的郭敬明」。
  • 趙薇調侃郭敬明審美固定,「迷戀」花美男,黃奕被批送他沉默冷臉
    所有演員不論年齡,不論出道時間,不論已有榮譽全部重新洗牌,由專業的製片人按照他們的標準進行打分,分成S、A、B三個等級,所以馬蘇、倪虹潔等老牌實力女星被定位B級,任敏、張月等最近爆紅的年輕女演員反而被評為S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