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價值觀:在大城市被人秀了優越感,所以現在喜歡炫富?

2020-11-08 煙陪人生故事就酒

前段時間郭敬明在節目中,給毫無演技的選手發了張S卡,引發了一眾大佬的抨擊和無數網友的調侃。

這已經不是郭敬明第一次挨罵了。

似乎,這些年他的風評一直都不好。

2016年,郭敬明推出了「國內首部真人CG電影」《爵跡》。這部投資過億,請來一眾顏值逆天的頂級明星的電影,最終只拿下不足4億的票房。

然而,郭敬明遭遇的不僅僅是票房滑鐵盧,還有消費者、網友對他謾罵的高潮。

面對鋪天蓋地的討伐時,在《爵跡》最後一戰在上海的路演上,他哽咽地喊出:「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為什麼大家要罵他?

而且,我敢說這些罵他的人,大多數都未曾看過郭敬明的作品。

當我們去了解郭敬明的生平時,你會發現他的人生是一部積極的奮鬥史:

一個不能拼爹的鄉下少年,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立足,到成為被美國《紐約時報》他評為的「中國最成功的作家」。

他用孤獨與汗水換來了財富與「尊嚴」。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會得到很多的認可,是無數年輕人的偶像。

但為何現在來迎接他的沒有鮮花,卻全是唾棄的口水呢?

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郭敬明的發家史,且看懷揣夢想的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


01

勵志的鄉下少年

1983年,郭敬明出生在四川省自貢市。

直到2019年,自貢市的GDP也只有1400多億。

很顯然,這不算是個富裕的城市。

把時間說回到郭敬明在自貢生活的那個年代,他見過的,這個世界所有最繁華的景象,也不過是市中心那條短短的街道。

作為城裡人的郭敬明,母親是當地一家銀行的在崗人員,父親也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

可想而知,郭家在當地是妥妥的小康家庭。

同班的同學,也許羨慕過他不用穿帶補丁的衣服、帶洞的襪子,口袋裡總有一兩個作響的鋼鏰,以彰顯他「中產階級」家庭背景的身份。

不過,聰明而又桀驁的郭同學卻從未想過自己要在這個小城市裡苟延殘喘。

也許,他讀過上海灘女文豪張愛玲的話:

「我要比林語堂還出風頭、穿最別致的衣服、週遊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

紙醉金迷的上海,才是他心神為之往矣的地方。

所以,他學習很用功。

從小學開始,他的成績就幾乎維持在班級一、二名。

學霸、良好的家庭等等的標籤,讓郭敬明成為了同學們嫉妒的存在,自然也沒人願意和他玩。

這點不難理解,每個人都有很強烈的自尊心,誰也不喜歡比自己優秀他太多的同齡人相處,久而久之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特別是這個優秀的人還未必瞧得起你時。

不過,孤傲的郭三好學生也樂得享受這份安靜。

他不像那些喜歡打架、瘋玩的野孩子,有時間他更喜歡看書和寫作這樣高雅的活動。

1997年,14歲的郭同學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情,向《人生十六七》雜誌社投稿了自己的處女作——《孤獨》。

編輯拿到文章時,覺得很不錯便刊發了,並給郭敬明打去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10塊,差不多相當於當時上海一名女縫紉工一天的工資。

這讓郭敬明很開心,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喜歡的寫作,是可以變現的。

1998年以後,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啟動了,這個比賽面向全社會30歲以下的群體,是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7家頂尖學府聯合《萌芽》雜誌舉辦的。

在當時,新概念就是青年作家的「茅盾文學獎」。

隨著時間的發酵,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風潮席捲祖國的大江南北。

2001年,18歲的郭同學一口氣寫了7篇5000字篇幅的參賽作品。(初賽要求作品篇幅不超過5000字)

很幸運,他成功進入了決賽。

從四川自貢到上海的距離差不多是2000公裡,可想而知郭同學會經歷怎樣的顛簸來到這裡。

可旅途即便如此勞頓,他還是在決賽中以一篇《假如明天沒有太陽》的作品,拔下頭籌獲得一等獎。

1988年,中考結束後的劉強東,離家出走迷醉在永夜不眠的南京。

那晚,他立下志向要去中國最繁華的城市發展。

城市的混凝土、霓虹燈、時髦女郎等等混合在一起釀造的「香氣」,就是「貧瘠」的鄉下少年最助興的「毒品」。

每個野心家大抵如此,青年郭敬明也不例外。

他看到了上海的永夜不眠、紙醉金迷

他感到了震撼、空虛和欲望

他渴望留下。


02

曾經的優越在這一文不值

2003年,郭敬明如願以償地考入了上海。

但是,去玩和在這裡生活是兩種狀態。

彼時,已然在文學界小有名氣的郭敬明,被上海大學的校方領導專門找過,考慮到他的名氣,希望他從工學系轉入影視編導專業。

意思是你好歹是個文學家,這個專業和你沾點邊。

然而,影視編導卻是個很費錢的專業。

所以,很快郭敬明就感到了金融大都會的不友好了,他需要昂貴的攝影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來完成他的專業課作業。

也許,在老師看來,有這些東西是理所當然的。

畢竟,在這所學校裡的本就非富即貴嘛,要麼是本地人,要麼是外地來的公子哥。

至於窮光蛋來讀什麼上海大學?

正如窮人不能理解富人的「富」是有多麼奢侈,而一向富裕慣了的富人,自然也沒法理解窮人的「窮」是有多窘迫。

一套設備不過幾萬而已,再窮的家庭也能負擔了吧?

郭敬明感到了窘迫,在家鄉他是光鮮亮麗的,也是高人一等的。

這份大小就帶著驕傲,讓他不能認慫、不能低頭,因為皇冠會掉。

所幸,郭家的家底還算殷實。

很快,他拿到了來自家人的「助學」匯款。

可是,這一切的窘迫僅僅只是開始。

03年的時候,在中國的小城市裡能穿上一套安踏的運動裝就算富貴了,但是在上海這樣的品牌什麼也不是。

不同於大城市同學的穿著,本就讓他夠自卑了。

但是,讓他自卑的也許還有身高。

更有細節上的東西,比如聊天的話題、言行舉止、個人的洗漱用具、數碼產品等等。

在自貢,郭敬明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來自物質和見識層面上的全方位碾壓。

他開始有點自卑、自閉了。

而讓他感覺最大的羞辱,還是上大學的第一年,他帶著來上海的父母遊玩時發生的事情。

母親因為不會用交通卡,坐地鐵的時候什麼也不懂,本人用本地話,罵了一句:「鄉巴佬」。

這讓他既惱怒又無奈。

他努力地學習上海話,試著換掉自己麻辣的四川口味接受上海的甜菜,他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希望可以被這座城市的人接納。

但是,在一次被邀請參加一個活動時,他「盛裝出席」來到現場,卻被工作人員攔下質問,你的衣服換好了麼?

言下之意,他的穿著登不了大雅之堂。

「那張臭臉,那個白眼,我會記一輩子。」

郭敬明是一個有傲氣的人,也是一個情感豐富、內心戲很足的人。

如果是同樣的事情,放在神經大條的「東哥」身上,自然回頭就忘了,但是他只會添油加醋記得更深刻。

有人說,郭敬明後來的炫富、紙醉金迷,皆是因為他被「錢」傷過,所以想通過購買奢飾品和豪宅來買回尊嚴。

我倒是不認同這個觀點,他曾活在優越感中,他不是被人踐踏了尊嚴,還是他過去的優越感在一個更加富饒的環境中變得一文不值

他想再活成「人上人」、有優越感的那一類人,所以他不但瘋狂花錢、還展現給大家。

東哥也好、馬雲也罷,這些務實的企業家哪個不曾自卑過?但是,他們富裕了之後,會開個微博、上節目來頻繁展示自己的LV、跑車、大「別野」麼?

他也許並非討厭那些「傷害」了他的人,也許是想成為像他們,可以和他們一起可以屌絲們產生優越心理。

「我的冰箱裡裝了「無數的哈根達斯」,有價值從幾十塊到上千塊的杯子,但我不太用這些杯子喝水,更喜歡直接喝罐裝飲料……」

郭敬明曾對他無數小城市中學女生讀者們,在小說描述過這樣的內容。

買得起無數的哈根達斯在「10萬立方米」的冰箱裡擺盤,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財富。因為喜歡,所以會買幾千塊的杯子,也會買幾十塊的杯子,郭敬明也證明了自己的品味。

最後,他告訴讀者,他還是喜歡直接喝罐裝飲料。

這樣的描述,讓我想到了《格調》那本書裡對富人的描述,他們買得起昂貴的豪車,但出門也許更喜歡開一臺老舊的轎車。

他們很有錢,但是他們也喜歡買打折、廉價的商品。

正如貴族對窮人親和,並不代表他就真的看得起你,他世代富裕的家世、良好的教養,讓他做不到和暴發戶一樣,打擊窮人來炫耀自己。

他們有自己的優越感。

正如後來,他邀請媒體們來家裡參觀時,曾讓他們猜測桌上的一個擺件的價格,有人說幾十萬,有人說幾萬。

最後,他公布了答案,幾十塊。

是的,他要的不是低級的「炫錢」,要炫耀的是自我優越性。


03

人要出名、豬要壯

故事在說回郭敬明去上海讀書的時候。

備受刺激、覺得尊嚴被踐踏了郭同學,變得越發不愛社交了。

在他幾人合住的小小宿舍裡,他每天把所有的恨意和欲望宣洩在寫作上。

2003年1月,郭敬明改編自己的小說《幻城》,正式出版。

帶著恨意的文筆,浮華的描寫,作品一經發售,立馬獲得了大批年輕、忠實的讀者。

她們瘋狂地買郭同學的書,甚至安利身邊的好友成為郭的粉絲。

就這樣,《幻城》大賣50萬+,創造出了2000萬的利潤。

只是,可惜剛入社會,什麼也不懂的郭敬明被出版商僅僅用2.5萬元買斷了版權。

不過,財富的通道已經對他打開了。

這個瘋狂想發財的年輕人,深刻的知道做什麼是對的。

僅僅一年的時間,他相當高產的發布了兩部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和《夢裡花落知多少》。

主人公是一些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友情、愛情都在經歷著蛻變。

郭敬明也因此獲得了數百萬的收入。

看著自己帳上的財富,他感到了自己的虛榮心上有了一道安全的密碼鎖。

不過,這還不夠。

2004年夏天,郭敬明與4位小夥伴成立了「島」工作室,藉此他首次登上中國福布斯名人榜前百名。

此時,他才21歲,還在讀大二。

「年少有為不自卑。」

如果說是因為貧窮導致了郭敬明後來的漠視社會、拜金、價值觀膚淺等等。

那這個傷痛未免也太短暫了吧。

女兒懷胎十月,都比他的那段痛苦期要艱辛許多。

所以,性格上的問題,是天生還是後天,是他自己毛病,還是怪社會?

這點有待商榷啊。

後來,因為作品《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而在一場節目中被人質問,郭敬明回到臺下後哭得泣不成聲。

好像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要與他過不去麼?

即便法院判定他抄襲屬實時,郭敬明賠償了20萬也堅決不道歉。

他詭辯道:「賠償是尊重法律,不道歉是原則。」

這樣的神邏輯,也不得不讓人感嘆,他的小腦袋瓜裡在想什麼?

寫到這裡,小編也覺得腦子有點亂。到底是誰錯了啊?

抄襲別人的作品,賺到了上百萬稿費的被告,竟然哭泣得像個孩子,還蠻不講理的不道歉?

以至於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之後,才敢確認別人才是受害者。

不過,幸運的是。

因為粉絲們的忠誠與喜歡,小四後繼的作品紛紛大賣,比如《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三部曲等眾多比名著還出名,但我都沒看過的作品。

正是因為郭敬明這份難能可貴的脆弱心理,才讓他在成名、發財後還是能寫出如此青春傷痛的文學,其文筆的情感細膩和無病呻吟符合了小城市青春期女士的情感幻想。

真的佩服小四在二、三十歲的時候,仍能不忘初心。

心思能比小城少女更加多變、複雜、憧憬啊。

「我是一個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大太陽,望著那個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

不過,隨著喜歡的他的人越來越多,郭總的內心在鈔票的層層加碼下變得越加強大了。

也許,還能45%仰望天空,但是眼淚卻怎麼也擠不出來了。

他脫離了底層、脫離了真實,文筆也越加三觀不正、拜金、令人作嘔了。


寫在最後

寫到這裡,郭總的故事,我就不想寫下去了,因為感覺到了心理不適。

我是一個不嫌事大、光腳不怕穿鞋的小編,馬總的故事我要調侃,東哥的破事我也敢編。

但是,骨子裡我是佩服他們的。

我在寫這些人物的時候,能從他們的經歷中,明白他們經歷的艱辛、痛苦、迷茫,也能感知到他們強大的信念和執著。

寫他們,能給我以巨大的鼓勵和正能量,這也是我想帶給讀者的。

但是在寫郭敬明的故事時,我明顯感覺到這是一個比絕大多數人都幸運的人,良好的家庭、優秀的學習能力、年少成名。

可是,他卻一直把自己活在一小段「悲涼」、狹隘的人生裡,走不出來。

他真的有那麼多不幸麼?有那麼多的痛苦?

2010年的時候,郭敬明經過上海靜安區,看到了幾棟漂亮的房子。

他讓司機停了下來,派助理去打聽房子的價格。

這曾是汪精衛四姨太的私人別墅,一棟的價格是5000萬,而他一口氣拿下3套。

然而,在此前他已經入手了一套湯臣一品的房子。

如此多的錢,如此多奢飾品和豪宅,還慰籍不了他曾短暫被錢傷害過的心理?

2015年末,一個節目中,北大心理學教授魏坤琳在和他發生爭論時,因為說了一句「我怎麼好像在跟女人吵架」,郭敬明覺得被羞辱而離場。

節目結束後,他還在微博上曬出悲傷的表情圖片,別人安慰他

「彆氣不難過」。

說他像女人,這話很侮辱人格,也歧視了女性。

畢竟在我熟知的大多數女生中是沒有這麼脆弱的。

但是,孩子氣是有點。

財富也許仍不能很好的安慰郭的心靈創傷,我們需要一邊被割著韭菜、一邊膜拜他,最好就是諾貝爾的組委會也來舔郭總,承諾每年一個小牌牌送上。

相關焦點

  • 郭敬明那麼火,我卻始終不喜歡!炫富、揩油,2條就夠了
    曾經的自卑帶給他努力,卻也給了他一個虛榮的心態,豪宅豪車一大堆,炫富路上一去不返郭敬明曾經看上了一套房被網友紛紛批評「炫富」,畢竟他的作品很多接受者都是青少年或者年輕人,人們有這種對偶像的崇拜之情後,會認為他們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勢必造成有偏差導向的價值觀,「有錢真好,住豪宅開豪車。」類似的話題被討論的時候,他們已經偏離了。
  • 郭敬明:巧舌如簧、詭辯奇才?但我看到的只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
    你有你喜歡的,我有我喜歡的。怎麼我不喜歡你的東西就不行,就立馬給我帶高帽子,上升一個高度呢?好像我不喜歡你的東西,就是我太狹隘了呢!郭敬明這叫偷換概念,然後立馬上升一個高度,站在道德制高點來反擊你。其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來,郭敬明心理是多麼渴望被別人認同。一旦別人說了他的戲不好,或者不同意他的觀點,他就是特別倔強,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 《演員請就位》:郭敬明,真一言難盡
    這樣的經歷,間接造就了郭敬明的自卑心理,也為他日後的「炫富」埋下種子。身高只是表面的痛楚,貧窮才是植根他心底的刺。而這次,坐擁s卡的郭敬明,雖然看到何昶希表現差強人意,也依然想秀一股優越感。郭敬明的自以為是,讓在場的人都紛紛無語,演員董思怡更是大膽發問s卡標準。
  • 沒錢也想學郭敬明炫富!郭採潔《喜寶》,年度第一超級大爛片
    最近一周,因為在《演員請就位2》中,給演技很差的「小鮮肉」何昶希發放S卡,讓郭敬明再度站在了輿論風口浪尖。影片主題也是他最感興趣的炫富。或許,有原著黨辯解說,這是因為喜寶缺乏安全感,所以喜歡在家裡留現金
  • 郭敬明竟然這麼奢侈,楊冪:顛覆了我的價值觀
    大家都知道,郭敬明其實算是一位很有才華的明星,即是寫小說,又是做導演,還拍了小時代三部曲,也算是一位比較厲害的人物了,不過他卻一直有著很多小毛病,經常性的被網友拿出來噴。這不最近郭敬明又再一次的出現在了網友眼中,最近郭敬明的一條微博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雖然這條微博的存活壽命沒有1分鐘但是還是被眼尖的網友截圖了,從截圖來看,郭敬明是在說自己的浴缸問題,並且還順帶自嘲了一下自己的身高。不過網友們在看過郭敬明的浴缸之後發現郭敬明有多麼的浪費了,網友評論說,這樣的浴缸估計都能裝十幾個郭敬明吧!
  • 李誠儒與郭敬明再起爭端,兩種價值觀對撞,何昶希的演技到底如何
    ,現在直接詢問四位導演,評級S的標準到底是什麼。爾冬陞導演直接把這個話丟給了郭敬明,問她是不是質疑郭敬明的標準有問題。這時候郭敬明終於說實話了。我給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的類型。剛才還說不會找何昶希拍戲,怎麼現在又說他是自己要找的拍戲類型?那麼剛才是在說謊嗎?這下好了,爾冬陞把話語權交給了李誠儒,一直面露不滿卻一直沒有機會吭聲的李誠儒,終於火力全開了。
  • 郭敬明式名媛審美的勝利,優越感並不能掩飾缺乏實力的事實
    請注意,連上期寫到的黃奕這種演員的演技,都是入不了郭敬明郭導的「法眼」的,所以引發眾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慢動作加持,讓人分不清是在看影視劇還是在看MV,前一秒還在男女情深,後一秒就開始歇斯底裡,抓馬不斷,不知所云。也許書粉們覺得適應,但換做一般觀眾,真的看不懂這些drama的前因後果。詭辯的自由,內涵的缺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只要是他喜歡的,強捧也必須上。
  • 「凡學鼻祖」撒貝寧喜提熱搜,原來做人最忌諱的,是太有優越感
    ,凡爾賽文學也被簡稱為「凡學」,是網友對於熱衷於通過先抑後揚、自問自答或者第三人稱視角,不經意間露出「貴族生活的線索」的人的調侃,這一類人也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玫瑰」,慢慢地卻逐漸成了一種炫富的手段。花式炫富並不稀罕,但是一些人在生活中所營造出來的「貴族感」和莫須有的「優越感」實在是讓人生厭,從18年的網紅摔炫富、到19年的短視頻興起的炫富,再到20年的名媛拼團炫富,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 有種「炫富」叫黃聖依女兒18歲開百萬豪車,網友:沒楊子她是啥
    有種「炫富」叫黃聖依女兒,18歲開百萬豪車,網友:沒楊子她是啥文:9527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炫富」仿佛已經成為了有錢人的通病。他們總是有意或是無意地秀出豪車、豪宅、奢侈品,展示著自己富有的優越感。
  • 郭敬明炫富不一般,竟被網友一致認可,這次錢真的花在了刀刃上
    有的人炫富外露,有的人炫富內隱,而郭敬明炫富是真的「不一般」!郭敬明作為導演兼編劇,他目前的道路就一直走在導演的路上,在綜藝節目和紅毯上都能見到他的身影。郭敬明炫富並不是真的外在的「炫」,而是把富放到了他的作品中去了,看完了《小時代》四部曲的華麗後,他的《晴雅集》終於來了。
  • 炫富笑話大同小異,但「暴發戶」已不是貶義詞了
    亦舒時期的凡爾賽文學,給還沒怎麼見過名牌的大陸讀者樹立的是「嚮往」,就如同姜喜寶立志要成為勖存姿這樣見慣繁華面不改色的人,縣城女孩們渴看了亦舒望到大城市過體面的生活,光賺錢還不夠,還要有品、優質、上等、讀書、幹練、斯文,才是最佳都會女郎。早年國產劇裡的炫富,現在回頭看也有點感慨。去年看一個2000年的老國產劇,男的說女的:「蘭桂坊買的?
  • 成也郭敬明,敗也郭敬明
    人盡皆知的大爛片,史詩級閨蜜反目撕逼現場,時隔多年依舊輕易攪動情緒,不愧是《小時代》,或者可以說,不愧是你,郭敬明。、電影還是微電影,郭敬明的作品總是有這種魔力:讓人過目不忘的華麗,使人體感不適的抓馬。
  • 王思聰怒懟女星,你秀優越感的樣子,真的很low。
    也就是字裡行間通過別人的視角和言語來誇讚自己,以此達到一種優越感。而這樣的秀優越感的方式通常有三個手法:1.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看起來像是在埋怨,其實是在炫耀。2.自問自答,營造出很多人在問的假象,重點表達自己想炫耀的要素。3.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假借他人之口誇自己。顯然鞠婧禕屬於第三種,自我感覺良好,不經意通過別人表露的出來自己的優越感,不過這樣自誇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很多人的反感,這不王校長就很反感,於是在之前轉發評論了鞠婧禕的一條自拍照微博「做作的要死...」
  • 哲思 | 越愛秀優越感,內心越是膚淺
    但他們不知,如此以優越感驕人,輕則讓人難堪,重則令人厭惡。當然,這類人若是遇到比他們更牛,且同樣愛大炫優越感的人,也就蔫了苗。老話說得好,缺什麼,秀什麼,大多數時候,越喜歡秀優越感的人,內心越是自卑。他們將眼光放在別人的缺點上,並炫耀自己的長處,原本的意願是想要通過炫耀讓他人承認自己的長處,可最終的結果卻是,不僅讓有這些缺點的人不開心,更會讓別人覺得自己眼界狹小。
  • 有種「炫富」叫黃聖依女兒,18開百萬豪車,網友:沒楊子她是啥
    文:9527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炫富」仿佛已經成為了有錢人的通病。他們總是有意或是無意地秀出豪車、豪宅、奢侈品,展示著自己富有的優越感。而要說最富有、最喜歡秀的那群人,非娛樂圈的明星們莫屬,他們作為公眾人物,無形中影響著孩子們的價值觀。
  • 郭敬明,「爭議」事件
    尤其是被人誤會,百日人指責,被人謾罵,甚至侮辱,更是讓他一度懷疑人生。比如,他曾經經歷——抄襲事件、炫富門事件、節目言論被罵事件、性騷擾事件……今天,我們就說說郭敬明的這些「事件」。2003年,郭敬明剛好20歲。這一年的11月18日,「新浪讀書」頻道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郭敬明新作〈夢裡花落知多少〉被指剽竊他人作品》。
  • 有一種「炫富」叫郭敬明的外套,得知價格後,網友:買不起
    有一種「炫富」叫郭敬明的外套,得知價格後,網友:買不起!歡迎收看娛樂圈最新消息,我是你們的指尖星火,今天給大家講的是《演員請到位》。在開始今天故事之前,各位網友也認識郭敬明,郭敬明因為參加這檔節目,熱度非常高。
  • 郭敬明,一個小時代的終結
    我想起好幾年前看《鏘鏘三人行》,某集剛好採訪郭敬明,當時是竇文濤和許子東兩個主持。言談間,可以看到兩位大腕以一種精英知識分子姿態表達的對另一位大腕的不信任和挑戰——竇文濤雖然插科打諢,但基本價值觀還是很精英的。 那時候我還沒有看過《小時代》的書和電影,對郭敬明一無所知,我的價值觀無疑和主持人一樣——你是一個流行作家,可能還是三流的,你憑什麼這樣成功?
  • 郭敬明富有?價值40萬的水晶燈、46萬的衣服,不過是九牛一毛
    也許很多網友會提出一個問題:郭敬明很富有嗎?他不就是一個寫手嗎?他憑什麼炫富!這部片子被網友稱為炫富片。那些奢侈品幾乎全部出自郭敬明的個人收藏。楊冪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在拍小時代的時候,郭敬明經常會拿出一些小物件,刷新她的價值觀。
  • 郭敬明富有?價值40萬的水晶燈、46萬的衣服,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伴隨著對郭敬明導演身份的質疑,郭敬明的一系列汙點隨之浮出水面。例如:抄襲、炫富等等!也許很多網友會提出一個問題:郭敬明很富有嗎?他不就是一個寫手嗎?他憑什麼炫富!今天小編就告訴你什麼才叫做真正的富有,足以顛覆你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