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阿爾·帕西諾 ——是什麼造就了帕西諾?(下)

2021-02-20 北京西方表演藝術探索中心


    

      「在攝影機中我只能看到阿爾·帕西諾的臉,我無法忘記他,」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說,他因為堅持讓帕西諾扮演麥可·柯裡昂,差點被《教父》(1972)製作組炒了魷魚。麥可·柯裡昂是唐·柯裡昂的那個受過教育的小兒子,一個黑手黨的中心人物。工作室推薦了更高的票房保證人選,如羅伯特·雷德福,沃倫·比蒂,傑克·尼科爾森和瑞恩·奧尼爾等人。面對科波拉的抗爭,《教父》的作者和編劇馬裡奧·普佐送給他了一句承諾:「總之,帕西諾必須出現在影片裡。」而帕西諾在第一次試鏡的那天卻宿醉未醒,在試鏡時信口開河,普佐覺得他「簡直糟透了,吉米·坎比他要好十倍!」普佐找到科波拉要收回自己的承諾,而科波拉堅持等等再做結論。帕西諾前後試鏡了三次,反反覆覆的折騰讓他動搖了,最後甚至拒絕接聽科波拉的電話,而通過他當時的女友吉爾·克萊伯格回復科波拉:「弗朗西斯,你快把他逼瘋了,他並不想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最終,《教父》中的表現讓帕西諾站到了那個世紀最偉大的電影舞臺的中心,讓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他享受著榮譽和各種角色邀約,科波拉邀請他出演《現代啟示錄》,但被他拒絕了。「你知道嗎,有時候人會凝視著深淵?」帕西諾說,「就比如我,這是深淵,我是不會掉進去的。」他同樣還拒絕了《星球大戰》《虎膽龍威》和《風月俏佳人》。但關於《教父》,也許最令他滿意的反饋來自於作者普佐,他寫道,「在我的眼中,那是完美的表演,那是一個藝術品。我很高興……我被打臉了,但卻甘之如飴。」

 

      

       帕西諾早期的其他成功作品如《衝突》《教父2》和《熱天午後》——這些只是錦上添花。但在他那些年的表演中, 後發制人的是《疤面煞星》中聳人聽聞的暴力的託尼·蒙大拿——一位成為邁阿密最大的毒梟的貧窮的古巴難民。這個角色在當時被認為是尚古的大男子主義,但是幾年後,它已經可以與帕西諾最受歡迎的角色麥可·柯裡昂相提並論了。為了扮演蒙大拿,帕西諾從巴拿馬拳擊手羅伯託·杜蘭的大搖大擺中和梅麗爾·斯特裡普在《蘇菲的抉擇》中對受盡折磨的波蘭移民蘇菲的忠實呈現中尋找靈感。「作為一個演員,我們一直在尋找超越語言之外的東西。」

     《教父》上映之後的二十年裡,帕西諾拍攝了十七部電影,六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而1993年,他最終憑藉《聞香識女人》的表現獲得了奧斯卡獎。但這種成功讓他困惑了,他回憶說:「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戰鬥到第八輪的拳擊手,在角落裡精疲力竭,有人把水澆在我頭上,在我臉上塗抹凡士林,然後鈴響,我重新上場又出現在另一部電影裡,速戰速決。」帕西諾每天一頭扎進工作中,然後就回去喝酒。「對70年代我沒什麼印象,包括我生活中的種種巨大變化,」他說,「公平的說,我的心根本就沒在那。」最終,在勞頓的勸說下帕西諾結束了從十幾歲就開始的酗酒惡習,1977年他戒了酒。

      

       在他戒酒後第一年,也是他壓力巨大的時候,帕西諾參與了《夕陽之戀》的拍攝,一部乏味的雪梨·波拉克執導的鬧劇。在這部電影中他扮演了一個有名的賽車手,每天帶著太陽鏡和賽車服來掩飾他的脆弱。他的下一部電影是威廉·弗萊德金執導的驚悚片《虎口巡航》(1980),飾演一個影射同性戀的連環殺手,在同性戀社區引發了抗議——對帕西諾和影評家都是「一次可怕的經歷」。由Horovitz編劇的《歡喜冤家》(1982年)也同樣時運不濟,而《疤面煞星》上映後評價褒貶不一,接下來帕西諾又在電影《革命》(1985)中飾演捲入革命戰爭的帶著布魯克斯口音的蘇格蘭毛皮商人。《革命》是一個證明,在好萊塢打轉多年的帕西諾走錯了軌道。這部電影耗資2800萬美元,總共只取得了不到36萬美元的票房。這是一場災難。帕西諾名聲鼎盛,卻做出了激進的舉動,他暫停了電影拍攝,並和黛安娜·基頓搬到了紐約帕利塞茲的思尼登斯蘭丁居住。「因為名聲,許多閃光燈會落在你的身上,」他說,「但我希望這些燈從我面前消失,這樣我才可以看得更清楚。」

     

       帕西諾之後還是復出了,重新回到紐約、回到劇院。他出現在紐哈芬市長碼頭劇院,丹尼斯·麥金太爾的《國歌》中。他扮演馬克·安東尼,一個受難的「凱撒」,他沒找到正確的表演方式。不過他將主要創作精力放在了希思科特·威廉士的一個鮮為人知的獨幕劇《區域歧視》(1969)之上,這是講述兩個遊手好閒的英國人對一個著名的演員大加傷害的故事。帕西諾創作主演了這部戲的引人入勝的電影版本。「我花了近一年時間編輯這部52分鐘的戲,」他說,「我沒有想過這部戲會不會成功。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中,我不在乎。」這部電影雖從未在影院上映,但在DVD套裝中標註著:「帕西諾:一位演員的視野」。

       電影《午夜驚情》(1989)幫助帕西諾恢復了票房影響力。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中年危機的警察,愛上了一個他正在追查的犯罪女嫌疑人的故事。在後來的五年裡,他又出演了《至尊神探》《教父3》《現代愛情故事》《聞香識女人》《情梟的黎明》和《盜火線》等影片。

      「我最近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就是我只能做一些我有靈感去創造的東西。」帕西諾告訴我。2009年,由菲利普·羅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低入塵埃》講述了一個逐漸失去靈感的沮喪的老演員,試圖通過和一個年輕女人的風流韻事來找回青春的故事。「我喜歡這個創意,一個演員慢慢失去它的想法,他想要恢復他的事業,實際上是想找回他的青春,卻發現原來還是沒有生命力了,」帕西諾說,「他想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發現他沒有辦法做到。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又悲哀又有點滑稽。」導演巴瑞·萊文森被這本小說迷住了,他邀請巴克·亨利來撰寫劇本。「這是一個偉大的人物研究,」他說,「我們想讓人物更豐滿起來,加入了一些阿爾的生活中經歷過的事。劇本有一條灰色喜劇線,這部電影秉承隨心所欲的創作精神。我們加入了很多即興創作。」萊文森補充道,「《低入塵埃》是類似一種每個人都可以製作的自製電影,我們用了20天,共花費了二百萬美元來製作它。我們在我的房子裡拍攝了影片的部分內容,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錢去更多的地方。」

       帕西諾青年時期的電影造就了現在的傳奇。歲月不饒人,上了年紀的他現在對感興趣的電影會更加深思熟慮,像《低入塵埃》《破碎之角》和《丹尼·科林斯》。這些角色都有不同的力度和不同的精神思想狀態,可以說他不再是過去的充滿爆發力的帕西諾,而是一個全新的帕西諾:一個守護著家人,開始反省人生中的某些選擇,並且生活在名聲束縛下的人。

       6月下旬,我在波士頓遇到了帕西諾,他將演出「帕西諾:僅此一夜」,一場頂著榮譽桂冠的商業巡演。發起人將這種娛樂形式稱為「劇院脫口秀」,其實就是帕西諾講述他自己的事情。他前一天深夜從渥太華飛到波士頓,在渥太華,他在「國家藝術中心」的演出賣出了二千六百張票。在波士頓的王安劇院(一個可以容納三千七百位觀眾的金碧輝煌的宮殿),他的票賣到了每個座位一百七十九美元,如果他們想參加節目後的見面會還要額外支付三百美元。

       在「帕西諾:僅此一夜」演出的見面會後,帕西諾在照相機前的凳子上坐了45分鐘,讓見面會的到場觀眾們排隊與他合影。一位戴著晚裝手套、穿著灰色禮服的女人告訴我,在39年前她21歲生日那天,當看了帕西諾的《教父亞塗發跡史》(The Resistible Rise of Arturo Ui)後,她將終生奉獻給了戲劇。「他喚醒了我對戲劇的熱愛,」她說,「這是一個偉大的禮物。」

相關焦點

  • 直擊阿爾·帕西諾 ——是什麼造就了帕西諾?(上)
    大約五十年前,在阿爾·帕西諾的演員生涯開始之際,馬龍·白蘭度給了他兩條建議:不要打官司,也不要搬到洛杉磯。       七十四歲的阿爾·帕西諾避開了法律糾紛,但沒有免俗的搬去了比佛利山莊,他在那裡挑選了一處住所並且一住就是十多年,與他孩子們的母親(女演員比佛莉·德安姬羅)共同撫養已經年方十三歲的雙胞胎:安東和奧利維亞。
  • 阿爾·帕西諾:一個人的黑幫
    1983年12月9日,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疤面煞星》在北美上映。這部影片改編自1932年的同名黑幫經典片(霍華德·霍克斯導演,保羅·穆尼主演),由奧利弗·斯通打造劇本,重新講述了古巴青年東尼·蒙塔納在邁阿密一步步走上毒梟之路的不歸歷程。阿爾·帕西諾和斯蒂文·鮑爾在片中的精彩演出,讓他倆同時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的提名。
  • 天生演員 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人的後裔原名艾爾弗萊德·帕西諾阿爾出生時母親才19歲承受不了初為人母的壓力加上經濟條件差父親把他帶回他爺爺奶奶家>帕西諾進入位於紐約市頗負盛名的「演員工作室」(The Actors Studio)在傳奇的表演藝術教師李·史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席下學習
  • 阿爾·帕西諾:我曾經當過男妓
    他,就是阿爾·帕西諾。阿爾·帕西諾出生後沒幾天,全家就搬到了南布朗克斯區,那裡更糟,街道上汙水橫流,毒販和小偷神出鬼沒,貧窮與犯罪嚴重侵蝕居民的生活。「糟糕透了。」帕西諾回憶道,「簡直是一片屎坑(Shithole)。」
  • 一代教父——阿爾·帕西諾最經典的銀幕形象
    提起阿爾·帕西諾,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這些印象。作為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演員之一,阿爾·帕西諾用精湛的演技為我們帶來了無數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其中最為經典的一個非《教父》系列的麥克·柯裡昂莫屬。1971年,初出茅廬的阿爾·帕西諾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重要角色——《教父》中的小兒子麥克·柯裡昂。這個角色派拉蒙本打算找當紅演員來演,但導演科波拉力排眾議,堅決啟用了當時毫無名氣的阿爾·帕西諾。
  • 阿爾·帕西諾影響美國一代的巨星!
    阿爾·帕西諾為什麼會說他能影響美國一代人呢?守護著電影這面帥旗的,將是一個個子不高、 目光凌厲的男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20世紀80年代,帕西諾在布賴恩·德帕爾瑪導演的影片《疤面煞星》飾演一個惡棍形象。
  • 阿爾·帕西諾——說他是電影教父應該沒有意見吧?
    所以,這是一篇不盡周到的評論,在《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上映之際,僅僅闡述筆者眼中的阿爾·帕西諾。阿爾·帕西諾,全名阿爾弗雷多·詹姆斯·帕西諾,祖籍歐洲,生於紐約,其童年在布朗克斯南區度過。與電影《教父》中的老柯裡昂一樣,帕西諾的父母同樣來自西西里。
  • 美國電影的偶像:一代教父——阿爾·帕西諾
    而守護著電影這面帥旗的,將是一個個子不高、目光凌厲的男子——他好象是從米開朗基羅的草稿紙上走下來的雕塑,不修邊幅但神情孤傲——他叼著雪茄站在陽光下憂鬱地眺望遠方,冷冷地問我們——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 「教父」阿爾·帕西諾八十了,縱橫影壇五十載,真愛卻在電影外
    文/ 阿夢曾經有人問起阿爾·帕西諾:「你的人生座右銘是什麼?」今天剛好是阿爾·帕西諾的八十大壽,且用這篇文章,聊聊他的五十載影壇浮沉,以及他與舞臺的不解之緣。年幼的帕西諾在治安混亂的貧民區中長大,九歲便開始吸菸喝酒,十三歲接觸大麻,個性張揚的他還當上了街頭小混混的頭目,打架鬥毆不在話下。這樣的帕西諾在學校肯定不是什麼「三好學生」,乏味的校園生活令人厭倦,唯一吸引他的地方,是在學校接觸了戲劇。童年時期,他就展現出對表演的強烈興趣和天賦。家人常帶他去電影院,回來之後,他就會反覆模仿電影的情節和對白,樂此不疲。
  • 阿爾·帕西諾:從影四十載,回首往事堪嗟
    《失去的周末》對帕西諾走上表演之路影響不小今年春天,阿爾·帕西諾的兩部作品將他在一起推到媒體的聚光燈下說到這裡,帕西諾對他以往的職業生涯,表現出一種懷舊的感覺。這裡似乎涉及到一些對電影行業發展的消極觀念。「有一種事物,是能讓我感到興奮的,那就是欲望。我有欲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會感到興奮。」他邊說邊聳了下肩。「這非常關鍵,但是我發現我很少能遇到那種讓我有』我想做這個』的衝動。在30歲之後,讓我有這種感覺的情況,我用一隻手都能數過來。」帕西諾笑了笑,也是在告訴我他是在開玩笑。
  • 「教父」阿爾·帕西諾八十了,縱橫影壇五十載,真愛卻在電影外
    文/ 阿夢曾經有人問起阿爾·帕西諾:「你的人生座右銘是什麼?」帕西諾回答說:「生命只存在於鋼絲上,其他時間都是等待。」這句話原出自高空行走藝術家尼克·瓦倫達之口,對於帕西諾來說,他的鋼絲就是舞臺。阿爾·帕西諾則不然,無論是在好萊塢大放光彩時,還是陷入低谷息影四年時,又或是步入晚年嘗試轉型期,時不時回到這條「鋼絲」上,似乎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在帕西諾演藝生涯的光輝履歷上,除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四座金球獎,兩座艾美獎和電影學會終身成就獎之外,他還獲得過兩次話劇類的最高獎——託尼獎。
  • 從《情梟的黎明》中淺談拍攝手法以及阿爾·帕西諾表演生涯的藝術
    ·帕西諾生涯表演的藝術好萊塢縱然有千萬般不是,但它依然還是一座電影的殿堂,這座偉大的殿堂裡供奉著很多活著的大師,他們總能夠不斷地拓寬戲路,很少重複自己,駕輕就熟地勝任承諾的角色,演什麼火什麼,演什麼像什麼,即便在公認的爛片中也有出彩的表現,簡直是代表演技的標籤,為全世界的電影學院表演系提供了一部又一部的教材。
  • 「和老男人談戀愛很難,即使他是阿爾·帕西諾」,40歲女星分手79歲...
    來源:文匯網圖片來源:每日郵報今年2月,40歲的以色列女星梅託·朵翰宣布與79歲的著名影星阿爾·帕西諾分手後,一番言論引發了很大爭議。分手後,梅託·朵翰輕描淡寫地表示,「很難和年紀那麼大的男人在一起,即使他是阿爾·帕西諾。」
  • 身家1.8億美元的阿爾·帕西諾,被前女友吐槽吝嗇,只送過鮮花
    後來父母在她11歲時離婚,父親再組建家庭生下兩個孩子Lucila Sola曾經和老爺子交往過10年,儘管從未結婚,但帕西諾對外一直把Camila當作自己的女兒。男演員亞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紐約大學畢業論文,主題就是研究阿爾·帕西諾的表演方法。
  • 阿爾·帕西諾:32歲演《教父》,52歲得奧斯卡,本人超級摳門?
    後來父母在她11歲時離婚,父親再組建家庭生下兩個孩子。Camila也繼承父親的模特身材籤約模特公司IMG,2016年就登上了土耳其版《Vogue》封面。相比小李子的滋潤生活,阿爾·帕西諾最近可就孤單了,今年2月和以色列演員女友分手Meital Dohan結束兩年戀情,兩人相差足足39歲,分手卻不太愉快。
  • 《教父》45周年幕後:阿爾-帕西諾曾懷疑「很爛」
    影片放映結束後,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主演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肯恩、羅伯特·杜瓦爾、黛安·基頓和塔莉婭·夏爾走到臺前與觀眾們一起慶祝《教父》45周年,並回憶拍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本次活動主持人則是《魔鬼代言人》的導演泰勒·海克福德。各主創現場還回憶了許多片場軼事,科波拉自曝稱:「第二部中讓麥克·柯裡昂的老婆墮胎這點子是塔莉婭·夏爾出的。」
  • 教父阿爾·帕西諾:小個子男人的強大氣場
    說到氣場強大的男演員,美國演員阿爾·帕西諾必定名列前茅,他憑藉《教父》、《疤面煞星》、《聞香識女人》等經典電影成為風靡全球的性格演員。阿爾·帕西諾1940年出生在美國,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人的後裔,自幼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對表演有濃厚的興趣,但因為家境貧困,他16歲就輟學工作。
  • 我給信眾講電影:有關阿爾·帕西諾的一切
    《盜火線》 (Heat 1995)羅伯特·德尼洛又和阿爾·帕西諾兩大老戲骨對決無需多言,片中還有當時嫩的出水的娜塔莉·波特曼。片中她還貢獻了不錯的演技,她最終自殺的戲路很能體現小演員的靈動。但170分鐘的超長片長和並不扣人心弦的劇情並沒有在查經群裡抓住什麼觀眾。
  • 出身貧苦離異家庭 飽經風霜的「教父」阿爾·帕西諾的成名之路
    20世紀40年代的紐約市東哈萊姆社區,聚集了大量愛爾蘭和義大利移民,1940年阿爾·帕西諾就出生在這裡。帕西諾的父母是一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年輕夫婦,帕西諾出生後不久, 19歲的情感脆弱的母親由於受不了家庭生活和初為人母的壓力,拋下兒子和丈夫,回到了父母身邊。帕西諾的父親只好帶他去了他祖父母家生活。
  • 推薦阿爾·帕西諾出演的七部電影,快來看看你都看過幾部?
    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裡,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 泉水一樣湧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阿爾·帕西諾出演的七部電影,一起來看看吧。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憑扮演性格暴躁,偏激的退休軍官。他借片中的精湛演技,獲得第65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和第五十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