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母則剛」是多少媽媽們在無數次絕望和失望時的信念支撐?「偉大而又無私的母愛」幾乎是所有人對母愛看似極高的評價。
而嘟媽則認為「為母則強」這4個字是對媽媽們最毒的雞湯,「偉大無私的母愛」是對媽媽們最大的騙局。
最可怕的是,「為母則剛」成為理所應當。這樣會在潛意識中給母親壓力,讓母親在面臨人生任何選擇時,優先把孩子的一切放在自己之上,有時甚至包括生命。
最近,《廣州日報》報導過這樣一些新聞,浙江一位正處在哺乳期的新手媽媽,因乳房能摸到有腫塊,並且腫塊迅速增大,並伴有皮膚發紅和疼痛而去醫院看病。
剛開始醫生以為可能是常見的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膿腫的問題,後經檢查診斷為惡性葉狀腫瘤,而她因堅持母乳餵養,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惡性葉狀腫瘤,是乳腺分葉狀腫瘤一種類型,它比「癌」更為棘手。因為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無論放化療,效果都不佳。
加之由於這位新手媽媽的病情拖延太久,她康復之路非常不樂觀。
比「癌」還可怕的乳腺分葉狀腫瘤
乳腺分葉狀腫瘤,由Johannes Muller在1938年發現,並將它命名乳腺葉狀囊肉瘤。
實際上,大部分乳腺分葉狀腫瘤是良性的。學者認為,如果命名為「囊肉瘤」後,可能會被造成過度治療。
因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乳腺疾病分類標準,後來又將乳腺葉狀囊肉瘤更名為乳腺分葉狀腫瘤。因乳腺分葉狀腫瘤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很少有人聽過這種疾病。
乳腺分葉狀腫瘤呈葉狀結構、由乳腺纖維腺結締組織和上皮組織組成的少見的纖維上皮性腫瘤,僅佔乳腺腫瘤的0.3%~0.9%,佔乳腺纖維腺上皮性腫瘤的2.5%。
但即便是良性乳腺分葉狀腫瘤,因容易反覆發作,在多次復發後,很容易轉變為惡性腫瘤。
那麼乳腺分葉狀腫瘤有什麼特徵呢?
一般表現為單側乳房的無痛性腫塊,質硬,不與皮膚粘連,可持續生長。也有患者在原有腫塊大小維持數年不變的基礎之上突然在幾個月內迅速增大。
接近20%的分葉狀腫瘤的直徑可超過10cm,並可在乳房表面形成局部的隆起,皮膚被動拉伸變薄,淺表靜脈曲張。也有患者因皮膚張力過大引起缺血從而導致潰瘍的發生,雖然這種情況較為罕見。但這些都是惡化的表現。
不少人認為,生悶氣可能會增加乳腺分葉狀腫瘤患病機率。但在目前醫療水平下,乳腺葉狀腫瘤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雌激素的代謝分泌失調有一些關係,但也有學者認為關係並不大。
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否開朗沉鬱,這種疾病都可能找上你,這更需要我們對疾病懷有敬畏之心,在身體感覺不舒服時,不要總認為,我性格這麼開朗,怎麼會患乳腺類疾病?
警惕良性的乳腺纖維腺瘤
大家對乳腺惡性葉狀腫瘤也許不大熟悉,但是對於乳腺纖維腺瘤,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纖維腺瘤是乳腺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乳腺纖維瘤發病率約佔乳腺腫瘤的10%。青春期後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有可能得,在 18~25 歲的年輕姑娘中最常見。
女性在青春期時,體內激素大量增長,在雌激素的長期刺激下,引起乳腺局部區域腺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過度增生,結構紊亂形成腫瘤,這是正常的現象。
得了乳腺纖維瘤,一般沒有特殊感覺,只是會在乳房摸到腫塊,像是乳房疼痛或乳頭溢液這種症狀,基本不會出現。
其實,我們開頭說的那個新手媽媽在婚前就發現乳房腫塊,當時腫塊還不大,摸到還會活動,當時被診斷為良性的乳腺纖維腺瘤。
因是良性的,乳房又沒有什麼變化,她就沒有在管過。即使後來在孕期,腫塊開始明顯增大,她也沒有再次就診。
當開始母乳餵養後,腫塊開始急速增長,但是,為了繼續母乳餵養,這位新手媽媽還在「堅持」,而且還認為這是哺乳期的正常表現。
哪怕兩側乳房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不對稱,她依然沒有就診,咬牙堅持著母乳餵養。事實上,患病的一側乳房已有足球那麼大,一部分皮膚因為瘤體壓迫而發亮。
其實,乳腺纖維腺瘤癌病概率非常低。《中國乳腺纖維腺腺瘤診治專家共識》提示,乳腺纖維腺腺瘤的癌變率為0.12%~0.30%。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檢查到乳腺纖維腺瘤後,醫生都讓我們不用太焦慮。
那為什麼這位新手媽媽最後變成了惡性葉狀腫瘤呢?
這是因為初期的纖維腺瘤和分葉狀腫瘤的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高度相似。除了手術活檢,是很難辨別的。
一般說來,乳腺分葉狀腫瘤發病率較低,通常只發生於單側乳腺,絕經前、多產和哺乳者相對多發,40~50歲為發病集中年齡,比乳腺纖維腺瘤提前15~20年,其中惡性分葉狀腫瘤的平均年齡比良性大2-5年。
但是!當瘤子出現「增長迅速」這個特徵時,特別是在孕期,瘤子如果生長速度過快,那麼分葉狀腫瘤的可能性就會提高。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日夜擔心良性的腫瘤會哪一天突然惡變。要知道,任何質變都是量變引起的,良性的分葉狀腫瘤到肉瘤,不是瞬間轉變的,它的惡變有一個過程。
所以,對於我們來講,唯一能做的就是,當身體出現異樣,需要立馬去醫院檢查。
另外,嘟媽提醒下還在哺乳期的媽媽們,若乳房出現異樣時,千萬別想著堅持哺乳,也不要輕信他人的「暴力催乳」手法,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母乳不看病、不檢查、不吃藥,此時自己的健康最為重要。
能為孩子提供母乳當然好,如果身體有恙,母親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更好愛孩子。
值得提醒的是,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纖維腺瘤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大多數纖維腺瘤完整切除後不易復發。除此之外,上萬元的內衣,美容院,以及祖傳秘方,都是騙你的。
乳腺分葉狀腫瘤相當於絕症?
根據腫瘤表現不同,分為良性、交界性(又叫做低級別惡性葉狀腫瘤)和惡性(高級別惡性葉狀腫瘤)三種類型。
它們的惡性移率分別為 0%、4%、22%,最常見的部位是肺,其他還有骨、肝臟、心臟和遠處淋巴結等,平均生存時間為 30個月。
但目前臨床對這三個級別的界定尚無明確標準,對其局部復發的預測也缺乏精確有效的指標,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最後才能確診。
不過,對於乳腺分葉腫瘤而言,治療的核心原則是:無論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均需要擴大切除。對於腫瘤>5cm的患者,可能需要乳房切除術。一般很少使用放化療,因為效果比較微弱。
好消息是,惡性分葉狀腫瘤經過治療後,10年生存期已達到90%。不過手術需要適合的時期,一旦拖到惡性細胞開始轉移,無法手術時,只能選擇化療等其他手段,效果會更差。
嘟媽曾聽乳腺科同事講,門診有很多位於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有的即便乳腺類疾病非常嚴重,哺乳時非常疼痛,她們依然堅持哺乳。
當醫生建議停止母乳餵養時,很多媽媽都表現得非常猶豫,詢問有沒有不用停止母乳的治療方法。
全世界都在提倡母乳餵養,稱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但這是媽媽健康的前提下。
今天要你在「健康」和「母乳餵養」之前選一個,亦或者是「母乳餵養」要為「媽媽的健康」讓路,嘟媽希望你選擇自己的健康。
因為你是一個人,是一個女人,然後才是一個母親。因自己的健康放棄母乳餵養的你,同樣是一個好媽媽。
有時「自私」一點,把自己放在首位並不可恥,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愛孩子。
參考資料
1.季堃,張國鋒,乳腺分葉狀腫瘤診療進展【J】,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2015,4(1),4-7
2.曾涵江,徐忠孜等,乳腺葉狀腫瘤X射線表現與臨床及病理對照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誌,2013.20(8),946-949
3.歸奕飛,廖文勇,劉媛,乳腺分葉狀腫瘤臨床特點與復發危險因素【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5(5),586-58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