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西(Banksy)是一位匿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社會運動活躍份子、電影導演及畫家,雖然就班克西的真實身份產生了許多的討論,但時至今日,依舊沒有人清楚他到底是誰。
1992-2001年
從1992至1994年,班克西於家鄉布裡斯託踏出自己的藝術路途,變成了一名徒手繪圖的塗鴉藝人,他又與友人加藤(Kato)和泰(Tes)組成一個稱做「DryBreadZ Crew」的創作團體。
剛開始的時候,模板只是班克西徒手繪畫作品的其中一個點綴元素而已;至2000年以後,當他理解到可以大幅縮減製作時間後,便決定完全改為使用模板創作藝術。而班克西聲稱令他改用模板的契機,是因為一次為了逃避警察追捕而躲在垃圾車底時,注意到車體上由模板刷上的數字編號。自從全面用上模板技術,很快地他便更廣泛的獲得周遭布裡斯託和倫敦藝術圈的關注。
2002年7月19日班克西在洛杉磯舉辦名為《存在主義》(Existencilism)的首次個人展覽。
從左至右依次是《愛在傳播》《現在笑吧》《抱炸彈的小女孩》
2003年,班克西又在某倉庫舉行名為《地盤戰爭》(Turf War)的一次展覽,內容包括在動物身體上進行彩繪。儘管皇家愛護動物協會宣布了所有安全條件均安排妥當,但仍有一位動物權利主義者把她自己鎖在欄杆上以示抗議。
隨後,班克西一轉思路,挑戰油畫領域並將題材定為「顛覆經典」。
2004年8月,班克西製造了一大批的惡搞10英鎊鈔票,鈔票上的英女皇頭像被人民愛戴的黛安娜王妃頭像取代,而「Bank of England」的字樣則由「Banksy of England」代替。
2005年8月,班克西到訪巴勒斯坦地區,在以色列西岸隔離牆上創造了九幅大型畫作。
2006年9月十六日,班克西在洛杉磯再度舉行名做《勉強合法》(Barely Legal)的展覽,宣傳文案是「為期三天的摧毀倉庫大匯演 」。
雖然這早已不是班克西第一次把動物運用到自己的展覽上,但他還是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場景,即Elephant in the room(房間裡的大象),通過這句專門用來形容人們對問題視而不見,選擇沉默的社會現象的英國諺語和大象的身上的粉紅和金色的印花圖案來提醒人們注意第三世界的貧困問題。
同樣的諷刺手法可以見諸於2003年,班克西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畫成猩猩,以此宣告猴子統治地球的時代即將到來,用惡作劇的方式表達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不滿。
2006-2007年
2007年1月12日,Ozone與藝術家同伴Wants在東倫敦巴金市的地下鐵車廂中遇襲身亡,為紀念這兩位藝術家,班克斯在倫敦交通總局牆外作了一幅畫。
「對上一次我到這地點時畫了幅兩個身穿香蕉套裝的男人持槍的蹩腳圖案,幾個星期之後一個名叫Ozone的同行卻把它完完全全的破壞得亂七八糟,更加在下方角落寫上「如果下次畫好點的話我便放過它」。因此當我們失去Ozone,我們不單止失去一個大膽無畏的塗鴉藝術家,而且事實證明他也是一位相當敏銳的藝術評論家。Ozone–願你在天堂安息。」——班克西
班克西首次執導的電影《畫廊外的天賦》(英語: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於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上首度試映。2011年1月《畫廊外的天賦》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2018年10月5日,班克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手持氣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on),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出,這是2006年期間由他本人繪製的複製畫,以106萬英鎊的價格成交,成交幾分鐘後,畫有女孩和心型氣球的畫布突然被捲入畫框底下隱藏的碎紙機裡,少女頭部以下有一半被切成碎片。事情發生後不久,班克斯發布一則視頻,展示自己秘密將碎紙機安裝在畫作內部的過程,原本打算全部絞碎,但因卡紙而半毀。儘管畫作被毀,得標的收藏家依然願意以106萬英鎊的價格收藏這幅作品。蘇富比拍賣行事後表示對此並不知情,當時檢視時藝術家表示畫框也是作品的一部分不得拆解,該作品後來被更名,新作定為《在垃圾桶裡的愛》,已經獲得班克斯代理人的認證,這是頭一次在拍賣會場現場創作。
2020年5月,班克西繪製一幅名為《Painting for Saints》的作品,作品中是一位小男孩手持一個穿護理師制服的玩偶,玩偶披有披肩、戴口罩,一旁的籃子內則是蜘蛛人和蝙蝠俠等超級英雄玩偶。班克西藉此作品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醫護人員致敬,他留有字條寫道:「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希望這幅畫能稍稍照亮這個地方,雖然它只有黑色和白色」。
班克西將塗鴉喻為是一種下層階級的「報復」,或個人自裝備精良的強大敵軍,搶走權力、地盤與榮耀的遊擊戰。班克西認為社會階級是這種鬥爭的要件,「如果你名下沒有火車公司,那就去找臺火車,畫在上頭。」
班克西的作品企圖嘲諷權力集中的現象,欲透過創作昭示大眾,權力確實存在、得勢得利的不是你,可權力也沒特別厲害,足以也應當被誤導矇騙。
班克西的作品主題涵蓋各種政治與社會議題,包括反戰、反恐、反法西斯、反帝國主義、反獨裁、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及存在主義。
此外,他的作品常評論現世人性的貪婪、貧窮、虛偽、厭倦、絕望、荒謬及疏離。
雖然作品多憑藉視覺影像和圖像傳達訊息,班克西也在許多書中發表政治相關評論。他總結一張「該被槍斃的人」名單,他列上「法西斯惡棍、宗教基本教義者、列該被槍斃名單的人」。然而,他雖用玩世不恭的態度描述自己的政治傾向,卻也同時表示,「有時我對這世界感到噁心,甚至吃不完第二個蘋果派」。
烏 雲 社
x
Jah Rastafari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誠邀更多的朋友加入,我們聽到更多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