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西:未知藝術家」

2021-03-02 烏雲社

班克西(Banksy)是一位匿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社會運動活躍份子、電影導演及畫家,雖然就班克西的真實身份產生了許多的討論,但時至今日,依舊沒有人清楚他到底是誰。

1992-2001年

從1992至1994年,班克西於家鄉布裡斯託踏出自己的藝術路途,變成了一名徒手繪圖的塗鴉藝人,他又與友人加藤(Kato)和泰(Tes)組成一個稱做「DryBreadZ Crew」的創作團體。

剛開始的時候,模板只是班克西徒手繪畫作品的其中一個點綴元素而已;至2000年以後,當他理解到可以大幅縮減製作時間後,便決定完全改為使用模板創作藝術。而班克西聲稱令他改用模板的契機,是因為一次為了逃避警察追捕而躲在垃圾車底時,注意到車體上由模板刷上的數字編號。自從全面用上模板技術,很快地他便更廣泛的獲得周遭布裡斯託和倫敦藝術圈的關注。

2002年7月19日班克西在洛杉磯舉辦名為《存在主義》(Existencilism)的首次個人展覽。

   從左至右依次是《愛在傳播》《現在笑吧》《抱炸彈的小女孩》

2003年,班克西又在某倉庫舉行名為《地盤戰爭》(Turf War)的一次展覽,內容包括在動物身體上進行彩繪。儘管皇家愛護動物協會宣布了所有安全條件均安排妥當,但仍有一位動物權利主義者把她自己鎖在欄杆上以示抗議。

隨後,班克西一轉思路,挑戰油畫領域並將題材定為「顛覆經典」。

2004年8月,班克西製造了一大批的惡搞10英鎊鈔票,鈔票上的英女皇頭像被人民愛戴的黛安娜王妃頭像取代,而「Bank of England」的字樣則由「Banksy of England」代替。

2005年8月,班克西到訪巴勒斯坦地區,在以色列西岸隔離牆上創造了九幅大型畫作。

2006年9月十六日,班克西在洛杉磯再度舉行名做《勉強合法》(Barely Legal)的展覽,宣傳文案是「為期三天的摧毀倉庫大匯演 」。

雖然這早已不是班克西第一次把動物運用到自己的展覽上,但他還是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場景,即Elephant in the room(房間裡的大象),通過這句專門用來形容人們對問題視而不見,選擇沉默的社會現象的英國諺語和大象的身上的粉紅和金色的印花圖案來提醒人們注意第三世界的貧困問題。

同樣的諷刺手法可以見諸於2003年,班克西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畫成猩猩,以此宣告猴子統治地球的時代即將到來,用惡作劇的方式表達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不滿。

2006-2007年

2007年1月12日,Ozone與藝術家同伴Wants在東倫敦巴金市的地下鐵車廂中遇襲身亡,為紀念這兩位藝術家,班克斯在倫敦交通總局牆外作了一幅畫。

「對上一次我到這地點時畫了幅兩個身穿香蕉套裝的男人持槍的蹩腳圖案,幾個星期之後一個名叫Ozone的同行卻把它完完全全的破壞得亂七八糟,更加在下方角落寫上「如果下次畫好點的話我便放過它」。因此當我們失去Ozone,我們不單止失去一個大膽無畏的塗鴉藝術家,而且事實證明他也是一位相當敏銳的藝術評論家。Ozone–願你在天堂安息。」——班克西

班克西首次執導的電影《畫廊外的天賦》(英語: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於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上首度試映。2011年1月《畫廊外的天賦》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2018年10月5日,班克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手持氣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on),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出,這是2006年期間由他本人繪製的複製畫,以106萬英鎊的價格成交,成交幾分鐘後,畫有女孩和心型氣球的畫布突然被捲入畫框底下隱藏的碎紙機裡,少女頭部以下有一半被切成碎片。事情發生後不久,班克斯發布一則視頻,展示自己秘密將碎紙機安裝在畫作內部的過程,原本打算全部絞碎,但因卡紙而半毀。儘管畫作被毀,得標的收藏家依然願意以106萬英鎊的價格收藏這幅作品。蘇富比拍賣行事後表示對此並不知情,當時檢視時藝術家表示畫框也是作品的一部分不得拆解,該作品後來被更名,新作定為《在垃圾桶裡的愛》,已經獲得班克斯代理人的認證,這是頭一次在拍賣會場現場創作。

2020年5月,班克西繪製一幅名為《Painting for Saints》的作品,作品中是一位小男孩手持一個穿護理師制服的玩偶,玩偶披有披肩、戴口罩,一旁的籃子內則是蜘蛛人和蝙蝠俠等超級英雄玩偶。班克西藉此作品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醫護人員致敬,他留有字條寫道:「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希望這幅畫能稍稍照亮這個地方,雖然它只有黑色和白色」。

班克西將塗鴉喻為是一種下層階級的「報復」,或個人自裝備精良的強大敵軍,搶走權力、地盤與榮耀的遊擊戰。班克西認為社會階級是這種鬥爭的要件,「如果你名下沒有火車公司,那就去找臺火車,畫在上頭。」

班克西的作品企圖嘲諷權力集中的現象,欲透過創作昭示大眾,權力確實存在、得勢得利的不是你,可權力也沒特別厲害,足以也應當被誤導矇騙。

班克西的作品主題涵蓋各種政治與社會議題,包括反戰、反恐、反法西斯、反帝國主義、反獨裁、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及存在主義。

此外,他的作品常評論現世人性的貪婪、貧窮、虛偽、厭倦、絕望、荒謬及疏離。

雖然作品多憑藉視覺影像和圖像傳達訊息,班克西也在許多書中發表政治相關評論。他總結一張「該被槍斃的人」名單,他列上「法西斯惡棍、宗教基本教義者、列該被槍斃名單的人」。然而,他雖用玩世不恭的態度描述自己的政治傾向,卻也同時表示,「有時我對這世界感到噁心,甚至吃不完第二個蘋果派」。

烏 雲 社

x

Jah Rastafari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誠邀更多的朋友加入,我們聽到更多人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塗鴉大師班克西疑現身拍賣會 ,百萬畫作竟然自毀?
    難以捉模的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西(Banksy)5日在拍賣會中,自毀以高價拍出的作品,當拍賣官敲下成交槌時,班克西的知名作品「氣球女孩」應聲變成碎紙條,讓在場觀眾看傻眼,如今有人指出班克西疑似就在現場,等著看好戲上場。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將班克西在Instagram上發布的拍賣會現場影片與另一名民眾拍下的畫面交叉比對,可以推敲出當時班克西的拍攝位置。
  • 班克西的最新作品
    2020年6月6日,班克西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發布了新作品,以聲援這一抗議活動。班克西(Banksy)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塗鴉藝術家,以匿名塗鴉著稱。班克西關注社會變化,常會用出乎意料的方式表達。比如在2018年10月,他用遙控的方式將拍賣會上的自己的作品當場碎掉,成為當時震驚世界的藝術界大事件;為了引起當地對空氣汙染的重視,他在塔爾伯特港的一座車庫牆上繪製了一幅畫,畫面是一個小孩子在伸著舌頭接誤以為是雪花的灰塵;前不久,班克西在英國南安普頓總醫院捐贈了一幅畫,以致敬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參見班克西(Banksy)與塗鴉藝術專輯]
  • 【現狀點評】後現代的「俠盜羅賓漢」——班克西(banksy)
    當代英國也誕生了一位以塗鴉為武器,同樣神秘且愛和政府做對頭的街頭藝術家——班克西(banksy)。他喜歡在黑夜的掩護下,躲過巡邏的警察,悄悄在貧民街區的牆上,留下價值數萬的作品然後離去,任由他人取走,就像羅賓漢散財於民間一般。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也少有人能追蹤到他的行跡。這個帶著濃烈的當代都市傳說色彩的藝術家,究竟是怎樣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存在?
  • TEDxShenzhen | 一場關於「未知的」演講
    「 Uncharted / 未知的 」TED2020  第一次接觸TED是在念大學的時候,本著練習口語的目的,卻在聽了一次演講後再也無法自拔,從生命聽到成長,從自我聽到未來...我被無數的話題吸引著,並渴望從中汲取關於未知的答案。
  • 班克西丨林肯公園傳奇專輯的封面靈感
    而他的風格和靈感,是來自於一位英國的街頭塗鴉藝術家,班克西Banksy。所以Banksy是誰?吼吼,當今世界上暫時還妹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班克西可以說是當今最神秘的藝術家,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來自英國布裡斯託的塗鴉藝術家,被他畫過的牆遍布全世界,他的鐵粉更是如此。
  • 繼紀念巴黎恐襲畫作被盜後,英塗鴉藝術家班克西街頭藝術品再被盜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繼紀念巴黎恐襲的畫作被盜後,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的作品又被盜了!據英國《衛報》22日報導,諾丁漢市一幅班克西街頭作品中的一輛自行車消失,令整個城市為之憤怒和悲傷。當這一塗鴉10月13日出現在該市羅塞西大道拐角處時,人們並不知道作品的創作者是誰,直到神秘的班克西通過社交媒體認領這一作品,人們才排起長隊前來參觀。然而,作品中的自行車卻在上周末被盜,當地的小學教師特雷西稱,「如果有人拿走了它,這不僅是對班克西本人,更是對整個諾丁漢的無禮。真的很悲哀,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 班克西諷刺畫作拍賣 臨摹莫奈名畫
    10月21日,蘇富比拍賣行宣布,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的臨摹諷刺作品《Show Me The Monet》,在拍賣會上以逾750萬英鎊的價格售出,超出了預估價格。
  • 班克西出新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班克西出新作4) "← →"翻頁 當地時間4月23日,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
  • 班克西創作《氣球與女孩》,拍出104萬英鎊,他卻將畫銷毀了
    他是知名的藝術家,卻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過真容。在他看來,如果大家認識你,就沒人願意聆聽你的訴說。因此,如果想說並且希望有人聽,你就必須戴著面具。他用了一句看似違背邏輯的話「 如果你想要真誠,首先,你必須虛偽。」他熱愛塗鴉,他的畫被拍出104萬英鎊天價,就在成交時,班克西把畫框中早已隱藏的碎紙機按鈕按下,當場畫被銷毀。
  • 班克西:生活若有激情,全世界都是舞臺.
    班克西作品根據傳聞,我猜班克西創作塗鴉的過程就是這樣吧。第二天天亮,有人路過這堵牆,看見他的作品;越來越多人看見、圍觀,然後很快有人發現,這是班克西的畫!沒人知道,班克西究竟長什麼樣,也沒人了解他的身份,但是有很多很多人見過他的畫。班克西創作的的每一幅塗鴉作品,都能引起一場火熱的話題討論。
  • 「藝術家新作」李金國:時間是上帝創造的最大暴力
    關於藝術家About the Artist2015藝起夏日閃秀,紅門畫廊;2014,藝起,MOMA畫廊;First but not the Least, 空的空間;夏日閃秀,紅門畫廊;2013,藝繪兩岸,觀想藝術空間,臺北;發光體,紅門畫廊;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今日美術館; 物物 – 雕塑聯展,紅門畫廊;2012,來自北京買得起藝術節的新銳藝術家
  • 馮至炫|第八屆「明天雕塑獎」入圍藝術家
    之前的藝術家們也從未能夠像今天的藝術家們這樣,可以如此自然且順理成章地將這些外來之物作為他們的靈感來源,並在脫離自身與回歸自身的過程中進行有效且平衡的反饋。令人驚嘆的是,這些泡沫在自身破裂的瞬間換取的並非是自身價值的幻滅,而是築就未知神話的現實動力,隨即構建起一個環形的、自我迷戀的封閉景觀。對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情境主義者們來說,對日常生活的批判或許終究只是一場幻想式的革命。
  • 俄羅斯藝術家的「厭世毛絨動物園」
    相比於傳統毛絨玩具一成不變的笑臉,俄羅斯藝術家 Oksana Pero 所製作的「厭世臉」毛絨玩具顯得十分獨特。她創作的動物們,每個都有雙無奈、帶點不懷好意的眯眯眼,而這副厭世的表情,非但沒有讓人討厭,反而獲得了大眾的喜愛8 年前,Oksana 靠著線上教學影片自學羊毛氈,如今光是她所創作的小動物們就足以撐起一個「毛絨動物園」了,厭世臉更是成為了她的特色而 Oksana Pero 卻表示,她只是照著感覺行事,創作前沒有任何刻意安排或計劃「我從不覺得自己刻意選了什麼主題或角色
  • 藝術與商業 | 新生代藝術家彭千佑「YoYoYo!!!」特展
    」。為了慶祝金典綠園道8歲生日,商場籌備了一系列活動,更邀請到新生代藝術家-彭千佑,帶來全新作品展「YoYoYo!!!」,為商場增添動感的繽紛色彩,4月2日至5/10(日)於金典綠園道二樓展出。「他」就像個投射出來的影子,並拿著各種不同的物件,暗示著接下來會發生各種的事。
  • 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發布新作,為黑人問題發聲
    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英國著名的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發布了新作,對於美國黑人問題發聲,在他的塗鴉作品中,一個沒有五官的黑人照片,旁邊的蠟燭,已經燒著了美國國旗。 班克西同時在個人IG發布簡短聲明,說:「有色人種遭到制度所辜負,這是美國白人的制度。」
  • ​把玩具解剖成「骷髏」,上海這場「內地首展」小心慎入!
    近日,「未知靈魂中轉站——Jason Freeny解剖作品內地首展」正在靜安大悅城展出。用最簡單的話描述這位「師傅」的大手筆,那就是——「只要他舉起美工刀,就有你的童年玩具被解剖。」■小黃鴨和兔八哥解剖作品 圖片:Jason Freeny從幾年前尚默默無聞的「手工達人」,到今天在世界各地開展的「潮流藝術家」,Jason Freeny正在被越來越多人熟悉。
  • Readymade主理人與Kanye的藝術傢伙伴,把「Saint Michael」做到「爆款頻出」
    ,創立不到一年,已在日本和美國等多地玩家中「走紅」,爆款單品亦一件難求,被不少「懂哥」稱之為下一個 Gallery  Dept.。因貨量較少,上架不到一周便在 Juice 等線上官網、以及 GR8 等指定店鋪售罄,之後官方明確表示「不會補貨」,使其「爆款單品」市價迅速上漲;發售價為 400 多刀的白、紅兩色 Saint Michael 「塗鴉帽衫」,在國內某魚平臺上,全新版本均為 6000-7500
  • 【嘉德香港‧春拍】「旅美華人藝術家」專題——伍澤樞、趙春翔、顧福生、夏陽
    出生將門世家的顧福生,自小並未遵循其父顧祝同將軍之衣缽,而是堅持自我藝術之路的追索,並成為「五月畫會」成員中首位舉辦個人畫展的藝術家。其於60年代遠赴巴黎,在朱德群門下進行藝術深造,後旅居紐約與舊金山,幾十年中作畫生命從不間斷,用創作詮釋以「人」為中心的存在主義哲學,展現極具普世價值的時代幻境。
  • 「哆啦A夢」聯名「Gucci 」也來了|本周時尚回顧
    「未知的未知」除了心電圖以外,你見過可視化的心跳軌跡嗎?「未知的未知」,是2021年今日美術館的首展,也是藝術家鄭達關於環境、關於未來的反思。「浩瀚史」展覽以「浩瀚史」為名,在十年間呈現連續七個以「山」為名的展覽之後,藝術家將視角延伸向了無限,在歷史與宇宙構成的浩瀚時空之間尋找新生,表述當下的生存狀態,為未來埋下線索。
  • 陶藝工作室駐場藝術家「楊宗嘉」
    上海工藝美院陶藝工作室,這周邀請了來自臺灣的藝術家「楊宗嘉」以雙生為作為創作主題的講座。闡述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弟弟之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