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五月是是剛剛春過立夏的節份,萬物復甦,草木皆長,花也爭相開放,這個時候的天氣剛剛好。竹子也是在這個階段開啟了迅速生長。
《竹》
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竹子一直被譽為是我們高尚,心中有節,有志氣不被輕易折服的代表,很多文人畫家都是這樣的,喜愛竹,研究竹,一生都願與竹為伴。
竹的氣節融入與喜竹之人心中。像姜子龍老師與竹為伴的三十六年,像竹子一樣無人賞識它的高風亮節,自己抱著一顆堅貞之心。堅持畫竹的時間裡,活出自己往往比活給別人看更加的不容易。
季羨林曾引用過日本學者巖山三郎的幾句話:「西方人看重美,中國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歡玫瑰,因為它看起來美,中國人喜歡蘭竹,並不是因為它們看起來美,而是因為它們有品。它們是人格的象徵,是某種精神的表現。這種看重品的美學思想,是中國精神價值的表現,這樣的精神價值是高貴的。」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夠通過那些經年不腐的墨竹圖,感受古中國文字和思想的力量。正是這些筆筆竹畫,為華夏兒女積攢了勇往直前的無窮能量。
竹子,早已融入了我們的民族理想與民族性格,融入了中華兒女的基因血脈,成為了華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好生長的時節,最好奮鬥的年份,像層層竹林一樣傲然生長,
我們應當是無所畏懼的,
因為竹林深處,
總有故人予我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