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命題作文到優秀範文,《我和我的家鄉》是怎麼做到的 | 專訪北文張苗

2021-03-01 一起拍電影

作者 / 白蘿蔔

可以說,《我和我的家鄉》國慶檔冠軍穩了。

 

檔期開幕以來影片表現亮眼,後來居上連續三天獲得票房日冠、排片日冠、上座率日冠等成績,截至目前票房已經突破15億,領跑國慶檔。口碑方面,《我和我的家鄉》也是檔期內的口碑冠軍,在貓淘豆三家平臺分別拿到9.3、9.3和7.4分的不俗評價,全民關注度、討論度依然高漲。

 

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大爆後,眼下《我和我的家鄉》的成功,也再次證明了分段式主旋律電影的實力,以及這種創作模式的可持續性。而對於《我和我的家鄉》的創作來說,不僅面臨珠玉在前的壓力,同時今年年初疫情危機的爆發也對整個項目進程提出挑戰,那麼這部電影誕生背後又有怎樣的歷程呢?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採訪了影片總製片人、發行人,同時也是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近幾年,北京文化爆款頻出,如《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戰狼2》等,而在此次《我和我的家鄉》身後,北京文化也是最先加入、並以最核心的身份推動影片發展的公司。張苗也表示「這對我個人來說是一部空前的電影經歷」,所以,在影片熱映之際,他也與我們分享了從去年10月8日以來的這條創作「攻堅」之路。

 

主題就兩個字,變化

 

去年此時,中宣部國家電影局提出倡議,希望有一部電影能夠反映今年「決勝全面小康、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而北京文化和影片總導演寧浩也成為最先響應此項倡議的創作力量。

 

2019年10月8日,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現在說起來這也算是《我和我的家鄉》的「生日」。

 

對於這一天,張苗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我記得非常清楚,2019年10月8號,國慶假期後上班第一天,寧浩導演和我應邀去國家電影局開了一次非常關鍵的創作策劃會議,就是在那次會議上,正式選定了『我和我的家鄉』這個名字;那天也確定了集體創作和集錦電影的這種表達方式;第三點非常重要的就是明確了我們要拍一部喜劇。」

 

這次會議之後,《我和我的家鄉》已經具備了雛形,此後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影片創作團隊迅速集結完畢,形成了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以及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九位導演為代表的「中國喜劇夢之隊」導演陣容。

 

電影名有了,團隊有了,《我和我的家鄉》也面臨更具體的創作問題。例如核心立意的確定、內容呈現的方式表達、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創作等,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在「全面小康、脫貧攻堅」這樣一個宏大的時代命題之下,如何用獨特而妥帖的視角切入、如何用影像藝術進行展現,又如何能夠吸引和打動觀眾,對於《我和我的家鄉》來說,這亦是最關鍵的一步,也被張苗稱為「解題」的過程。

 

「解題」過程繁瑣而複雜,但得出的結果也正是簡潔而精準的,《我和我的家鄉》的創作理念就是兩個字——變化,再往多了說一點,就是東南西北中、從城市到鄉村、在今年扶貧攻堅取得關鍵性勝利一年中取得的變化,這個變化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成就,而變化所帶來的故事每一個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令人捧腹也讓人動容。

 

因此,《我和我的家鄉》從空間維度切入,從地理上進行了概念劃分即東南西北中,聚焦五地,然後以五地代表全國,這也正是「祖國只有一個,而家鄉卻有萬萬千」。而五組導演也根據自身特點及興趣出發,奔赴五地,最終形成《北京好人》(寧浩)、《天上掉下個UFO》(陳思誠)、《最後一課》(徐崢)、《回鄉之路》(鄧超&俞白眉)以及《神筆馬亮》(閆非&彭大魔)五個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更多還將鏡頭放在了農村。有的呈現了農村醫保的發達程度,有的將故事背景建立在苗鄉,也有的講述的是鄉村教師的故事,有的回溯了陝北農村的治沙往事,還有的主人公是一位投身農村建設的村支書,五個單元其實也共同構建了一幅全面小康下的鄉村巨變全景圖。

 

▲《天上掉個UFO》單元

 

變化帶來矛盾衝突,有矛盾衝突就會有戲劇化的產生,也因而成為培養喜劇內容的沃土。所以,《我和我的家鄉》從一開始就被定性為喜劇。當然,相比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今年《我和我的家鄉》也希望用更商業的方式進行表達,也就是用類型化的方式呈現。如張苗所說:「喜劇是觀眾最喜聞樂見的一種電影類型。我做電影有一個很堅持的目標,就是要做類型電影。這是一個類型片的時代,對於觀眾來說他們進電影院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看的是一個什麼類型的影片。」

 

主題確定、類型明確、團隊成型,由此,《我和我的家鄉》的「骨骼」構建完成。

今年2月底至3月,疫情危機首輪爆發過後,社會開啟「復工潮」,《我和我的家鄉》各個拍攝單位也陸續開工,陳思誠最先開機,寧浩、鄧超&俞白眉大概在6月份,之後是徐崢、閆非&彭大魔。

 

而身在幕後的北文,主要負責整個項目的支持與服務,統籌管理,為項目前期籌備、生產到後期製作、宣發規劃統一的步調,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整個製作過程也是「總分總」的結構,就像張苗所說:「這個過程中我們是有分有合,各自的團隊發揮自己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去解決屬於自己的問題、拍好自己的片子,這是一個分的過程;像報選題等很多工作大家是在一起的,對彼此的故事有所了解,也在不斷微調自己的創作著眼點,相互借力,這是在合的過程。」

 

▲《北京好人》單元

 

對於此次《我和我的家鄉》各單元拍攝來說,除了一般性創作問題之外,還有疫情危機的影響。張苗也在採訪中談到這個問題,「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減少聚集,但電影是一個集體創作、生產、宣發甚至消費的行為,所以這個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同時我也很感恩每一個參與的團隊,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在科學防疫的基礎上,大家都沒有退卻。」

 

如寧浩導演組是6月10日開機的,幾天後就遇上了北京疫情的二次小規模爆發,大量事前協調好的拍攝場景面臨無法繼續使用。

 

又如徐崢帶著團隊在千島湖拍攝,先是遇上連日陰雨,接著又趕上洪峰過境,整個劇組泡在梅雨季節裡架著機器等太陽,天光一見好便立馬開機,「見縫插針」式地完成拍攝工作。

 

▲《最後一課》單元

 

而進入到宣發過程,儘管全國抗疫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仍然面臨疫情常態化現狀,影片的宣發工作依然特殊。上半年許多影片嘗試發行方式轉型,出現大規模「院轉網」風潮,同時雲宣發花樣翻新,對此張苗也坦承地表示:「我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但是喜歡去嘗試新方法的電影人,我會擁抱所有新的東西,但是不會輕易放棄有效的、充滿情懷的電影宣發方式。」

 

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也成為此次《我和我的家鄉》宣發工作的主要開展方式。例如在央視舉辦的五地聯動線上首映式,也是影史上首個主創規模最大的線上首映禮。此外,《我和我的家鄉》也是疫情後期第一個恢復大規模線下路演的影片。上半年疫情危機導致國內電影市場長久停滯,即使在影院復工之後影片的線下宣發工作依然受限,而《我和我的家鄉》在符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的同時,也儘可能地讓線下路演進入各地影院,主創們分批次奔赴廈門、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與觀眾熱鬧互動。

 

▲首映禮合照

 

談及此,張苗也感到驕傲:「我做了很多年的電影,還是相信在一個合適的時刻應該把主創帶到電影院裡面。(因為)我還是很在意我們能不能把創作者帶到觀眾面前,讓觀眾看到可愛的主創們,讓他們之間有一個哪怕短暫、但也是精彩的交流,讓門可羅雀的電影院再一次沸騰起來,這個我覺得是必須的。」

 

總體而言,影片圍繞「濃縮一個春節檔」的概念推進宣發工作,無論是線上線下的大規模活動設置,超過百家異業合作的品牌規模,以及和抖音平臺合作的電影番外短視頻、與B站合作的幕後紀實節目等,嘗試更廣泛圈層的突破與傳播,從《我和我的家鄉》大張旗鼓的宣發陣仗也可以感受到,影片從方方面面掀起了電影市場久違的熟悉的「煙火氣」。

 

其實今年國慶檔尚未正式開幕前,檔期格局變動頻繁,不少影片做出提檔、改檔等檔期調整,關於檔期的問題,張苗也形容得頗為浪漫——「我們從形成《我和我的家鄉》這個名字開始就鎖定了一年後的國慶檔,這是一個信念,也是一個跟觀眾的約定,我們要去赴約,不能輕易換日子,就是這一天。」

 

▲《回鄉之路》單元

 

初心不變、兼收並蓄、共克時艱,這也成為《我和我的家鄉》創作與宣發幕後的關鍵所在。

今年10月1日,國慶檔正式開幕,歷時一年「攻堅」的《我和我的家鄉》也終於上映。影片在國慶檔前兩日排片還是第二名的時候,就憑藉同檔期全平臺第一的好口碑實現單日票房的強勢逆襲,自此之後全面領跑國慶檔。同時,在高口碑加持下其未來市場之路變得更加開闊。

 

影片的成功實際也完成了對於分段式主旋律電影創作模式的鞏固、完善與發展,在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引爆市場、開闢出這條創作道路之後,《我和我的家鄉》在今年又取得突破性進展,既承前也啟後,為這一創作模式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也提供更豐富的經驗。

 

▲《神筆馬亮》單元

 

在這部影片創作背後,老電影人張苗也說道:「我們應該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電影,原來我自己也不太相信分段式影片,但我覺得在《祖國》和《家鄉》之後,起碼我們做了有益的探索。時代的尺度在改變,一個觀眾在面對碎片化的娛樂時間、在短視頻等娛樂內容的衝擊下,他們的觀影需求是有變化的。電影作為一個非常經典的百年格式,在面對這種變化時起碼要做出思考和嘗試。」

 

的確,電影市場近年也受到多輪衝擊,如資本寒冬、多元娛樂方式崛起、碎片化閱讀觀影習慣的盛行,以及今年的疫情危機,整個時代都在改變,內容形式也必然要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而變,不過永恆不變的,是市場和觀眾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

 

談到《我和我的家鄉》一年來的創作歷程,張苗其實也很感慨,他說:「我們當時憋了一股勁,大家心裡想著的不僅是我們要拍一部好電影,更是我們電影人自己幫助自己、做一部救市的作品。今年電影市場不好,遇到了這麼多的困難,春節沒有讓觀眾高興,於是我們想把一個春節檔的歡樂都濃縮到一部影片裡面來,讓大家團結地相遇一次。」

 

目前國慶檔影片中,《我和我的家鄉》口碑、票房、上座率均為第一。對於今年情況格外特殊的電影市場來說,這部影片自然也擔得起「救市」之名。在影片的觀影體驗中,許多人也說「笑著笑著就哭了」,如此這般的情緒波動是被影片內容打動,但將其放置於影片幕後故事中亦是如此。「中國喜劇夢之隊」的集結讓老百姓喜笑顏開,而電影人的團結互助也讓人感到窩心,這是一部最「好哭」的喜劇,不論戲裡戲外。

 

採訪張苗時,影片剛上映不久,對於市場成績他也曾說:「我們交作品吧,用市場成績去說話。」

 

從命題作文到優秀範文,可以說《我和我的家鄉》交出了精彩的答卷。同時,影片也替許多電影人表達了心聲,好電影的力量就是這樣。

 

港女「落幕」時

國慶檔邁入「百家」爭鳴時代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和我的家鄉》能交出這麼精彩的答卷|專訪北文張苗
    對於這一天,張苗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我記得非常清楚,2019年10月8號,國慶假期後上班第一天,寧浩導演和我應邀去國家電影局開了一次非常關鍵的創作策劃會議,就是在那次會議上,正式選定了『我和我的家鄉』這個名字;那天也確定了集體創作和集錦電影的這種表達方式
  • 票房22億,《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張苗透露創作幕後三道關
    22億元票房,這是截至10月15日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15天收穫的總票房,業內預測,該片最終票房有望突破30億元。作為該片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表示,該片不是「命題作文」,而是電影人對時代的一次主動表達。
  • 《家鄉》背後的終極負責人:北京文化的組局與規劃丨專訪張苗
    小娛在對《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張苗進行獨家專訪中了解到,北京文化不僅與總導演寧浩共同完成了影片最初的解題工作,組建了由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以及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為核心的主創團隊們,完成了影片最重要的創作資源集結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但這一數字在《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張苗心裡,仍留有少許遺憾。《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張苗此時的遺憾不關乎影片的具體盈利表現,而是「還有太多人沒看到《家鄉》」。 譬如,疫情還沒有消除,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大量的學校施行封閉式管理,一些地區的影院尚未復工。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但這一數字在《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張苗心裡,仍留有少許遺憾。 張苗最希望的事情,是讓這部匯集了眾多電影創作者的熱情和付出、在疫情期間完成製作宣傳的電影,能被更多的觀眾看到。讓缺失了春節檔的觀眾們在中秋國慶佳節期間開心一次、共情一次,讓「嗷嗷待哺」的廣大電影院再次熱鬧起來。 採訪前一天,張苗和總導演寧浩一起,帶著《我和我的家鄉》,在中央黨校舉辦了一場研究生院露天特映活動。
  • 《我和我的家鄉》導演談:「命題作文」怎麼拍?
    於是,寧浩把這件事進行了改編,放到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拍攝了故事《北京好人》。在今年國慶檔的電影裡,《我和我的家鄉》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部。《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獻禮片,與去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可謂「姐妹篇」。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和我的家鄉》就是要呈現家鄉之變、社會之變、國家之變。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但這一數字在《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張苗心裡,仍留有少許遺憾。採訪前一天,張苗和總導演寧浩一起,帶著《我和我的家鄉》,在中央黨校舉辦了一場研究生院露天特映活動。這部從立項到上映只用了一年時間的電影,因為內容主題的特點、創作時間的壓力,加之分段式的敘事方法,讓無論電影行業或大眾市場都為之矚目,或期待、或懷疑。
  • 《我和我的家鄉》是最帶勁的「命題作文」
    於是,寧浩把這件事進行了改編,放到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拍攝了故事《北京好人》。《我和我的家鄉》就是要呈現家鄉之變、社會之變、國家之變。在這個主旨之下,這部影片由5個故事構成,每個故事由不同的導演執導,並都以喜劇形式呈現。
  •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
    命題作文「我的理想」怎麼寫?語文老師教方法,附寫作素材關於「理想」的作文,相信同學們不會陌生,是我們語文作文寫作常見的作文題目。那麼,我們怎麼來寫好關於理想的作文呢?一般來說,我們的寫作格式是先介紹自己的理想,然後說明為什麼自己有這個理想,之後可以敘述自己如何去實現這個理想。
  • 作文《我和我的家鄉》,如何出奇制勝,找出其中的稀缺度來
    大家暢所欲言,都因自己會某項技能而驕傲,可是輪到佩奇的時候,她哭了,她委屈地說,「我原本準備說唱歌、跳舞,還有跳繩的,可是這些都被他們說完了。」之所以開頭莫名其妙來了這麼一句,肯定也不是無的放矢,純粹湊字數的。我只是想用更簡單的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
  • 《我和我的家鄉》和那麼多爆款電影,能做出來不是因為巧合
    《我和我的家鄉》在2019年7月前後啟動,到2020年10月上映,時間不過一年有餘,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著實算不上充裕,更別說像《我和我的家鄉》這樣,集齊了近二十年來的華語電影頂級喜劇作者。,也就意味著尊重創作者,作為總製片人的張苗,在一開始就和創作者站到了同一條戰線上。
  • 為什麼《家鄉》能成國慶檔票房冠軍?
    《家鄉》取得如今的成績,是全體主創和團隊戮力同心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作為影片總製片人的張苗在影片制宣發過程中關鍵性的策略和推動作用。《我和我的家鄉》的幕後故事,始於去年年中,而10月8日則是項目進入快車道的一天。在國慶假期結束的第一天,導演寧浩和張苗在同中宣部國家電影局的一次會議上,正式賦予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個名字。
  • 《我和我的家鄉》為什麼能成功?
    這是十九年才有一次家國同慶,就在當天,《我和我的家鄉》上映了。 《我和我的家鄉》延續了去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模式,由多位導演各自拍攝短片單元,再組合成長片的形式。但與《我和我的祖國》厚重的家國基調相比,《我和我的家鄉》則聚焦「扶貧」這一主題,氛圍更加輕鬆歡樂。
  • 《我和我的家鄉》中央黨校首映 張藝謀現身致辭
    觀影前,中央黨校大有影視中心舉辦揭牌儀式,導演張藝謀上臺致辭,表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有笑有淚的作品」,並對中國電影給予祝賀和期望。在隨後的觀影過程中,現場時而爆發出笑聲,時而有人被片中劇情打動,默默擦淚。正如《我和我的家鄉》主創團隊向中央黨校學員介紹的那樣,這是一部講述新時代家鄉發展、歡樂又溫暖的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中央黨校首映張藝謀出席
    觀影前,中央黨校大有影視中心舉辦揭牌儀式,導演張藝謀上臺致辭,表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有笑有淚的作品」,並對中國電影給予祝賀和期望。在隨後的觀影過程中,現場時而爆發出笑聲,時而有人被片中劇情打動,默默擦淚。正如《我和我的家鄉》主創團隊向中央黨校學員介紹的那樣,這是一部講述新時代家鄉發展、歡樂又溫暖的電影。
  • 小學生優秀作文範文2篇:《小蝸牛上班啦》和《我的拿手好戲》
    2020-03-31 14:00:50 來源: 新東方天津學校 舉報   五年級優秀作文範文
  • 晨覽作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告訴你,家鄉作文可以這麼寫
    家鄉一直是遊子遙望最多的方向,指一指家鄉的方向,深思久遠。 這個中秋,一部以「家鄉」為主題的電影上映,這部集聚了中國一眾喜劇演員的全民喜劇《我和我的家鄉》,一經上映便引爆螢屏,為觀眾奉上了一次捧腹大笑又熱淚盈眶的觀影體驗。 作為學生,我們除了關注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和巧妙的敘事之外,還要看一看這部電影對於「家鄉」這個對於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的真摯情感。
  • 語文老師:中小學優秀作文素材積累,運用到寫作中,篇篇範文!
    語文老師:中小學優秀作文素材積累,運用到寫作中,篇篇範文!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越來越受到重視了。語文考試中分值最大的就是作文了,語文想要拿到高分,那麼作文肯定不要丟太多的分。作文主要就是素材的積累,以及平時的練習,素材積累得越多,那麼寫作的時候語言表達就能更華麗。但是部分同學都很難去積累這些素材,因為不知道如何去歸納,歸納好了,又不知道如何去記憶。導致寫作不能拿高分。當然寫作能力不開練習,練習得越多,那麼無論遇到哪種文體寫作,都能如魚得水。
  • 《我和我的家鄉》吐槽一下子
    《我和我的家鄉》吐槽一下子昨天陪著妻子和女兒一起在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家鄉》,如果客觀評價,挺好看的一部影片,但如果用影評人和社評人的角度來看,其五個故事的深度和真實度,都太單薄了,單薄的原因在於,這是一篇命題作文,而但凡命題作文,是很難敲擊到人的內心最深處的,所以可以這樣歸納,這是一部上佳的讓人歡樂的單薄的喜劇電影,這是一部並不太好的無法敲擊心靈的幽默的社會學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不太行
    《我和我的祖國》名利雙收之後,繼續開發姊妹篇,順理成章。不過,雖然從名字到結構到陣容,都是一條流水線上的產品,但這兩部電影,其實沒多少可比性——當然,除了寧浩那支。應該這麼說,「祖國」有兩個「家鄉」沒有的天然優勢:一是有人人熟知的歷史大事件負責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