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殘酷的犯罪場面,金城還習慣在故事中加入各種可以想像的恐怖和殘忍元素以構造作品氛圍。幾乎可以這樣說,早期的《金田一》完全可以當成恐怖故事來看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嘗試找回堂本剛版的日劇《金田一》,打開第一個故事《異人館村殺人事件》來觀看,偌大的洋館,夜晚竟然不開燈,氣氛真是極度瘮人。在《魔術列車》裡,兇手把死者的頭顱放在自己的背包裡然後大搖大擺地出現在眾人面前,這樣殘忍的戲碼簡直能夠媲美人稱柯南最恐怖的案件《山莊繃帶怪人殺人事件》裡「頭顱一直夾在衣服底下扮胖子」的大膽手段。在寫作過程中,金城會經常調用各種恐怖元素,如神秘學(《塔羅山莊》的塔羅佔卜牌、《銀幕殺人鬼》的佔星術)、恐怖谷理論(《蠟人形城》的蠟像、《秘寶島》的日本人偶)、和風小鎮探案(《飛驒機關宅邸》、《魔神遺蹟》)等。尤其像《魔神遺蹟》這樣擁有強烈橫溝正史風格偏僻小鎮+詭異迷信傳說的異色村落故事,在金城陽三郎離開創作團隊後幾乎就沒有出現過了。可以說,早期《金田一》身上的新本格派作品魅力,是大大得益於金城筆下的故事、細節和場面描寫的,這也是作品在90年代能夠崛起並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推理小說中,推理過程、證詞和時間表更適合用文字來描述,但機關手法、地圖和畫面中的不和諧處,則更適合使用圖畫來表達。特別是「把線索隱藏在畫面當中」這樣的手法,漫畫反而有更大優勢。把握這些因素的平衡並把故事畫出來,正是佐藤文也的發揮空間。除了作畫,她還負責了所有在故事中登場的人物、特殊物件的設定。特別是各種兇手的形象,例如《歌劇院》的歌月、《學園七不思議》的放學後的魔術師、《魔術列車》的地獄傀儡師、《魔神遺蹟》的兇鳥神,都讓人毛骨悚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讓人毛骨悚然的兇手形象(歌月、放學後的魔術師、兇鳥神、地獄傀儡師)
佐藤文也對犯罪場面的表現,有種特有的寂靜和幽森。舉個例子,人在自縊的時候,由於過大的體重瞬間壓迫頸動脈和神經,死狀應該是痛苦且凌亂不堪的,舌頭會外露,唾液和眼淚會不自覺流出,還有可能失禁,在這一點上《柯南》就比較寫實,屍體普遍比較猙獰。但《金田一》中的絞首懸梁者,都特別安靜,只有頭部和身體細微的角度差異標示著死亡的事實,懸空的腳尖仿佛一直在搖擺,和肅穆的死亡現場背景組合後產生了微妙的憂傷感情。明明只是個漫畫人物,卻覺得他的死亡很悲涼。
《金田一》中幽森的懸梁場面(《學園七不思議》、《絞首學園》)
值得一提的是,佐藤文也還首創了一種用漫畫表現犯人的手法。在不透露兇手身份、身材、身高、髮型和性別的前提下,把他畫成一個只有眼睛是白色的黑影。這樣一來既隱瞞了他是誰,還創造了一種神秘又危險的氣氛,以致當兇手的身份真相大白、望著真兇的樣子時,反而覺得沒有當初的黑影看起來可怕。《柯南》的作者青山剛昌曾在訪談中表示,看到佐藤文也的黑影真兇後很有啟發,並把這種表現手法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上。
《金田一》和《柯南》裡的黑影人
「賭上爺爺之名」與「謎題全部解開」
從故事題材來看的話,《金田一》有差不多一半的長篇故事屬於封閉空間題材——密封的洋館、暴風雨孤島、暴風雪山莊;剩下的一半的故事中,雖然案件發生後大家隨時都可以離開危險的殺人現場,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走;還有少數的例如《金田一少年的殺人》、《速水玲香誘拐》和《香港九龍財寶》一樣屬於追捕題材。古典的推理小說注重邏輯推演和詭計謎題,但是在日益先進的科技探案手段、通信手段下,這些古老神秘元素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通過閉路電視揪出半夜遊蕩的犯人、通過DNA驗證排除嫌疑犯、通過魯米諾反應判斷真正的第一犯罪現場——偵探好像沒出場機會了,想起來就覺得不大對勁,所以只好把大夥都困在一個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舞臺中。
這些古典味道濃重的舞臺型推理劇,有很標準的情節模式,《金田一》也不例外:進入案件→包含不可能犯罪的殺人事件開始→「賭上爺爺之名!」→犯罪繼續,偵探的搜查開始→線索差點就連上,推理進入瓶頸,美雪靈機一動提供思路→「謎題都解開了!」→召集所有人員,當場指出兇手身份→兇手不服氣,使用不可能犯罪辯駁,金田一當場破解不可能犯罪的手法(案件核心詭計、故事高潮)→兇手認罪,交代犯罪動機。在這當中,極具《金田一》特色的,就是流程中重要的兩句名臺詞了。
「賭上爺爺之名」,這句話的出現要從金田一的人物設定開始說起。與工藤新一被社會和新聞稱為「平成年代的福爾摩斯」而廣為人知不同,金田一是一個很低調沒甚人了解的少年偵探,所以在最初第一個故事《歌劇院殺人事件》中,劇情是被設定成「平時吊兒郎當的毛頭小子關鍵時刻很可靠」這樣的情節的。「賭上爺爺之名」,在大家都不知道主角身世的時候,這句話說出來莫名會有種「原來這裡有個高手,終於得救了!」這樣的安心感。不過對於作品的創作來說,這句臺詞更多是為了和經典名偵探拉上關係吧,畢竟無論金田一一是不是金田一耕助的孫子對於劇情來說都沒有分別。對於金田一來說,也並不是每回都要賭上爺爺的名字,一般是比較重要的案件才需要這樣做,例如美雪被襲擊的《學園七不思議》,好友佐木龍太被殺害的《異人館旅館》,自己被誣陷的《金田一少年的殺人》,和大boss高遠遙一賭上推理速度的《露西亞人偶》。
「賭上爺爺之名」與「謎題全部解開」
與上一句不同,「謎題全部都解開了!」就是每個故事都必定會出現的名臺詞了,這句話一般會出現在謎題篇的最後一話,緊接著金田一就會跟大家宣布「兇手就在我們當中!」了。就算金田一當眾召集眾人發表推理,只要這句話還沒出現,那麼也會意味著這個推理是錯的(例如《絞首之學園殺人事件》中金田一被兇手利用發表了偽解答)。這句話是《金田一》這個作品中,奎因式公平線索的最突出表現,它相當於古典推理小說中的「讀者挑戰頁」——「所有的線索都已給齊,親愛的讀者你是否能推理出真相?」——無論想動腦子找兇手的,還是不想動腦子期待看解謎篇的,看到這句話都會情不自禁地興奮和抖顫起來吧。這句名臺詞的出名度還不小,《少年包青天》雖然故事發生在宋朝,「謎題」這個詞語究竟在當時存不存在都說不好,但也抄襲了這句話。想像一下爾康和陸毅一臉認真地說這句話的場景。
有出題就自然有解答。《金田一》從「File系列」開始直到連載第二部的現在,都有在雜誌上舉行猜兇手的活動。讀者在解題篇開始連載之前,把推理出的兇手和犯案手法寫下來寄到講談社,在故事連載結束後,雜誌社會在正確的答案中抽取得獎者。據說在「Case系列」的《天草財寶傳說殺人事件》收到的5324封來信中,正確推理出真相及犯人的讀者僅有三人(這個故事的核心心理詭計確實非常新穎)。
看過《金田一》漫畫的讀者,肯定會對故事中畫面突然出現的「!?」符號有印象吧。這個符號要不放在一個陰森場面中表示驚嚇,要不就是意味著當前畫面中包含重要線索,提示是讀者發揮觀察力的時候了。筆者認為漫畫中這個「!?」的設置非常出色且成功,極好地調動了閱讀時的緊張感和興奮感,每次看到這個鬥大的符號都緊張得背脊出冷汗。例如以下的截取自《蠟人形城殺人事件》的兩幅截圖就是一個典型的給線索回合,各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聰明的讀者,你能發現這上下兩幅圖的不和諧之處嗎?
由「!?」提示的找線索環節(《蠟人形城》)
創作團隊為了不讓太多讀者猜中兇手是誰,會刻意的隱瞞兇手。諸如「看起來這麼柔弱的女子,就是殘忍殺害這麼多人的真兇嗎?」這樣的驚嘆,也是推理小說常用的橋段。《金田一》在這一方面做的特別出位——熟人也可能是兇手。安排一個之前一直有出場的角色來當兇手,絕對是最出乎大家意料的做法。最典型的就是在《絞首之學園》和短篇《是誰殺了女神》中作為金田一的好友而出場的千家貴司,他居然被安排作為《魔犬森林》的兇手,真是讓所有讀者大跌眼鏡且不能接受,以致在《魔犬森林》連載結束後,雜誌收到了許多讀者的不滿投訴信。除此以外,金田一的熟人不僅可能是兇手,還可能會死,這種情況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好友佐木龍太,他在《異人館旅館》中因為用錄像機拍到了不該拍的東西被真兇滅口,金田一打開浴簾看到佐木屍體的場景無論第幾次看都覺得特別傷感。有統計表明,金田一所讀的私立不動高中裡,共出了10名殺人犯、2名犯罪者、12名死亡者和20名殺人事件遭遇者,這樣看來這個高中簡直就是一個地獄和魔窟,相比之下米花小學和帝丹高中就是和平的天堂。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兩大死神中,柯南是瞪誰誰死,金田一是專殺熟人」,看來果然是這樣的。關於猜兇手,相傳還有一個「三點水定律」——從第二部「新系列」開始的案件,兇手名字很大機率帶一個三點水的偏旁。筆者驗證了一下,其實這個定律並不特別明顯,權當娛樂了。
在《金田一》裡,老角色也可能會遇害(佐木龍太《異人館旅館》)
結語
由於身在一種有框架有模式的類型小說內,偵探,是一種註定悲劇的角色——他們為了打擊犯罪而生,但卻註定要和成功阻止犯罪插肩而過;他們只能破解一個謎題,但卻無法阻止一場災難。這就是金田一少年乃至所有偵探們身上背負的死神的原罪。雖然到了現在,《金田一》作品的魅力已經逐漸減退並失去了以往的地位,但我們仍然記得它在上世紀末時,對於推理型漫畫體裁的探索和成功。2014年4月5日,作為今年的4月新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R》定於周六17:30-18:00時段播放,與緊接其後於18:00-18:30播放的《名偵探柯南》再次組成多年不見的「黃金推理一小時」,「東京雙煞」相隔14年重現人間,使我們能夠再度坐在熒幕前,享受他們帶來的揭開真相瞬間的快感。不過唯一不同的是,今非昔比,當年要稱呼為哥哥的金田一一,隨著觀眾年齡的增長,現在已經只能夠稱呼為弟弟了。
推理嚴選
《少女音樂盒》北山猛邦 NEW!
《悲嘆之門》宮部美幸 NEW!
《太空的六場葬禮》
《模仿的殺意》中町信
《愚者之毒》宇佐美真琴
《大象無形》澤帆
《人生相談。》真理幸子
《罪之聲》塩田武士
《失控的照護》 葉真中顯
《絕叫》葉真中顯
《代體》山田宗樹
《水母不會凍結》市川憂人
臺板報報報!
日系第二期 .20180707 NEW!
日系第一期 .20180309
歐美第一期 .20180314
月餅說
月餅說 | 《唐人街探案2》的罪與罰(1)
月餅說 | 《唐人街探案2》的罪與罰(2)
月餅說 | 《唐人街探案2》的罪與罰(3)
月餅說 | 《唐人街探案2》的罪與罰(4)
月餅說 | 《唐人街探案2》的罪與罰(5)
月餅說 | 解剖你!你死的有點不正常哦!(1)
月餅說 | 解剖你!你死的有點不正常哦!(2)
月餅說 | 解剖你!你死的有點不正常哦!(3)
歲月
四季の風 | 春 | 月餅君的推理研讀優選
讀歲月 | 四月 NEW!
QQ群431792365,付費入群,
無任何權益,請謹慎申請
類型小說是一個標籤性極強的文類,被貼上某個類型或次類型的標籤後,讀者就會預期自己該讀到怎樣的小說。 但很有趣的地方是,絕少類型小說像推理小說這樣,總是會有人試圖綁架某個類型或次類型的定義。 例如,當本格的定義被拓寬後,就會有人指著某本書說「這才不是本格推理小說」,或是當推理小說已經不再局限於黃金古典時期的長相時,還是會有人跑出來說「這才不是推理小說啦!」。 但其實很多時候,這個標籤並不是分類,而是一種hashtag,你可以為一本小說貼上許多標籤,而不同的標籤可能也容許不同的觀看標準。 隨便出來撕掉別人貼的標籤然後宣稱只有你的標籤是標籤,嗯,那某種程度上只證明了你的世界比別人小而已。 ——推理評論家 曲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