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春演的韋小寶為什麼成經典

2020-11-19 熱榜內容

很少有像張一山版《鹿鼎記》這樣如武俠劇情般跌宕起伏的豆瓣評分:從開分2.7,到2.6、2.5,再漲回2.6分。不要小看這0.1,目前金庸劇最低紀錄保持者《新笑傲江湖》豆瓣2.5分,0.1分,也算避免了墊底的命運。

仿佛未卜先知,在劇集開播之前的採訪中,張一山談起自己的演技說,千萬別把他當成特好的演員,「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韋小寶,大概就是張一山演不好的時候。

張一山稱,「其實我們這個戲的畫風已經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表演方式就會有一些變化,有時會寫意一點,不會那麼落地,這都是創作手法,人和事兒肯定是尊重原著的。」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張一山在說的,好像是98版《鹿鼎記》。

那一版8.8分的評分,也超越了黃教主版的5.6,韓棟版的6.4,梁朝偉版的7.5,甚至是金庸先生親口蓋章「不做第二人選」的星爺主演的王晶版的8.2分,至今穩居影視版《鹿鼎記》評分第一,考慮到國產武俠翻拍劇日趨倒退的品質,也許,這就是永遠的第一了。

這個版本的主演,叫陳小春。

韋爵爺原本是輪不到陳小春演的,當年李添勝已經成功創造了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這樣的經典,到了黃日華陳浩民版的《天龍八部》,為黃日華拿下當年視帝,剩下一部《鹿鼎記》,誰來演,無線內部爭論不休。

黃日華是第一人選,陳小春,大名單都沒進。要知道李添勝第一次拍《鹿鼎記》,韋小寶是梁朝偉演,康熙呢,劉德華。當年無線武俠劇的規矩:必須是帥哥主角,有多帥?參照「其貌不揚」古天樂。

結果和帥扯不上太大關係的陳小春跑去自薦,一番話,居然打動李添勝,也就是李添勝這樣當紅的王牌監製,才能給他開後門,先試拍兩集,換成如今資本話事,門都沒有。

陳小春立馬去找劉青雲請教,為什麼是劉青雲,兩人1996年剛合演過陳木勝導演的《衝鋒隊》。結果劉青雲一臉懵:演韋小寶找我幹嘛?當然找周星馳啦!

陳小春七次登門,星爺送了陳小春四個字:鬼、玩、痴。

一部經典,由此開始。

從1998年到現在,一眨眼已經過去22年了。不知道怎麼,漸漸地有一個感覺:當時覺得陳小春像韋小寶,22年過去了,居然覺得陳小春越來越像韋小寶了。

「除了沒有七個老婆,韋小寶不就是我」

說陳小春版韋小寶必須先說一個人。

就豆瓣評分來看,TVB版本的評分整體高於內地版,尤其是李添勝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劇。

那些作品無論從服化道具還是場景特效,都絕無法和當下的國產劇比。但勝在選角。

1984年,當時梁朝偉還在主持少兒節目,突然被李添勝杜琪峯找去演男一號,什麼劇?《鹿鼎記》。

多年之後李添勝在接受採訪時說:「梁朝偉的戲在當時的『五虎將』裡是最細膩的,這個演員真是好難得,演戲演得這麼細膩的演員不多,這個角色應該找不到第二個人可以像他那麼惟妙惟肖了。」

李監製,話別說太早。

90年代無線全面重啟金庸劇拍攝,94《射鵰》,張智霖朱茵的選角算一般,但扮演周伯通的黎耀祥讓人印象深刻。多年後,這位大器晚成的演員將憑藉李添勝監製的《巾幗梟雄》系列拿下兩座視帝。

95《神鵰俠侶》是公認最經典的一版。當年古天樂坐過牢的新聞傳得沸沸揚揚,李添勝堅持不換角。最後哪怕塑料cos瀑布和人扮大雕這樣簡陋的製作,也掩蓋不了此劇的光芒。

96年《笑傲江湖》更不得了,劇集播放過半,金庸給TVB送去親筆牌匾說:

「他(呂頌賢)有著一種和令狐衝一樣的眼神和表情,不造作,特立獨行,不受羈絆的個性很像令狐衝。」


不過李添勝監製的一系列金庸武俠劇中,他最為滿意的作品還是每場宋遼大戰都只有十幾個群眾演員的97《天龍八部》。

但這部劇創造了自帶BGM的男人喬峰,陳浩民以新人之姿扮演段譽,到現在還在吃角色紅利。

直到98《鹿鼎記》,梁朝偉珠玉在前,李添勝反倒選不出人了。

就在這時,陳小春從未來的Laughing哥謝天華口中得知《鹿鼎記》在選角,跑到李添勝面前自薦。

他自爆了一段神似韋小寶的糗事,又一再堅持韋小寶就是草根,關鍵是——「除了沒娶七個老婆,韋小寶不就是我?」

《鹿鼎記》是金庸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韋小寶仿佛是金庸跟廟堂、江湖開的一個玩笑,通過一個玩世不恭的「小混混」的人生,調侃了整個江湖。所有金庸小說角色中,沒人比韋小寶更接地氣。

而陳小春的接地氣是從骨子裡長出來的,那是一種在底層摸爬滾打過的人間煙火氣。

還記得第一期爸爸綜藝,他對Jasper說,「我以前也是住這種房子」。

1967年陳小春在中國香港出生,父親是1960年前後從廣東赴港的農民,母親是本地人,兩個人在工地裡工作認識,結婚之後生下陳小春兄妹4人,一家人住在狹小的公屋中。弟弟被以3000塊的價格賣給了別人。

因為家境太差,他初中只讀了一年就輟學,被父親扔到農村去,下過田、放過牛……

和韋小寶一樣,他的父親幾乎是缺位的,和媽媽卻感情很好。

他爸對他很嚴厲,因為家裡兄弟姐妹4個人,小時候他爸爸怕他貪玩跑出去,用鐵鏈鎖過他的腳。

大概十二三歲的一天,父親帶他去喝早茶,回來時小聲對他說:「以後這個家就交給你了。」然後父親返回廣東老家,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了長子陳小春身上。

他就此輟學,去父親曾經的工地上打零工。白天幹活手上扎滿木刺,晚上媽媽給人洗完碗回家,借著微弱的燈光給他挑出來,邊挑邊哭。

陳小春說,「當時就覺得媽媽好偉大,也不覺得苦。」

十六歲那年,陳小春離開母親,一個人來到繁華的銅鑼灣討生活。

許多年後,一部港產片中的對白會成為整個80後的記憶:銅鑼灣,浩南。

但那時浩南哥的好兄弟還在給人理髮。不過託尼老師這個工作很神奇,劉德華陳小春都是從這個工作跳槽以後走紅的。

去哪裡?TVB。

有次一個客人到陳小春店裡做頭髮,說是要去參加無線的選秀。他聽完就嗨了,因為他童年最大的樂趣,就是模仿麥可·傑克遜走太空步。

就這樣,1985年,陳小春憑藉靈活的身手和冷酷的長相,考入無線舞蹈藝員培訓班,每個月能拿到700港幣的酬勞。

一次彩排後,譚詠麟拍拍他後背:"你跳得不錯,加油啊"!又把他推薦給梅豔芳跟張國榮。

當年被巨星誇得不知道東南西北的陳小春不會知道,許多年後,他會和校長一起登陸一款內地音樂綜藝——《我們的歌》。

但機會還要自己創造。

命運轉折點發生在林憶蓮的演唱會慶功會上,陳小春輸掉了遊戲,被哄上臺表演。他唱了一首譚詠麟的《水中花》,驚豔了林憶蓮,和臺下一位星工廠老闆,就是和李麗珍談過戀愛的音樂才子許願,日後他會為一個港片經典系列寫下一系列經典主題曲和插曲,最著名的一首,叫《友情歲月》。

被許願看中的陳小春由此告別伴舞生涯,與謝天華、朱永棠組合成「風火海」男子組合。

這個組合本來是推出跟草蜢一較高下,但看他們的舞臺現場,就大概知道為什麼很快就偃旗息鼓。

唱不過怎麼辦,演戲賺點錢。

當年港人很愛看一套江湖人物漫畫,作者叫牛佬,江湖片大佬很多都叫」東哥「,牛佬特意取了個」南「字,又從自己公司中取了個」浩「字,合起來,主角就叫浩南。

1992年4月,漫畫第一期出版,最終銷量1萬7400冊,此後一路攀升,達到了每周超4萬冊。

1994年,新人導演劉偉強偶然看到漫畫,想方設法聯繫到了作者牛佬買了版權拍電影,主角浩南找誰演呢?就剛紅起來的鄭伊健。

又挑了風火海的朱永棠跟謝天華演他的兄弟。

唯獨漏了陳小春,陳小春很不爽。畢竟他第一部電影《晚九朝五》就拿了金像獎最佳男配。

許願就給劇組打電話,說隨便給陳小春一個角色,陳小春去面試,拿到了人生中除了韋小寶最著名的角色,原定的主演,是金城武。

要真是金城武演,電影紅不紅,不好說。

但陳小春來演,就演出了一部日後參演《鹿鼎記》的敲門磚。

「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

1995年秋天,少年陳小春曾經在這討生活的銅鑼灣街道上車水馬龍, 一群穿著黑色衣服的青年,跟隨一位大哥大搖大擺地準備跳過馬路。

這時馬路中間來了一輛警車。幾個警察從車上下來後,將這群黑衣人當場控制住。

帶頭的就是陳小春。

陳小春連忙跟警察解釋:「阿sir,我們是在拍電影,你看嘛,周圍有很多攝影機在拍攝。」

哪有什麼很多攝像機,電影成本有限,動作場面都是運動鏡頭,掌鏡的,是導演兼攝影劉偉強。

警察看了這位一臉痞子相的青年,控制得更緊了。

劉偉強在一邊拍得不知多開心,扛著攝影機慢慢湊到跟前,完整拍下陳小春被控制的片段,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了笑談。

這部正在拍攝的電影,將在1996年春節檔上映,震撼港片影壇。

在故事裡那個稱之為江湖的地方,有香車美人,龍爭虎鬥,善惡有報,生死有命。還有信仰,有道義,有腥風血雨,更有兄弟情誼。

整部電影成本有限,就連電影中山雞的造型都是陳小春自己打理的。「第一集就染頭髮,第二集就光頭,第三集就戴帽子,第四集第五集就正常,我覺得造型對於(人物)有幫助,感覺蠻自豪的。」

1996年1月25日,這部叫《人在江湖》的影片上映。當年的海報上,鄭伊健陳小春操著不同形狀的「傢伙」,身後是喧囂的銅鑼灣夜市,海報宣傳標語赫然寫著「油尖旺邊個最大,銅鑼灣英雄不敗」。

除了鄭伊健小有名氣外,其餘三個主演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上映前沒人看好這部片子。首映結束後,一位影壇前輩毫不留情面地對出品人王晶說:這種片子怎麼會火。

上映那晚劉偉強心中也沒底,帶著主演在戲院附近吃夜宵。直到突然接到王晶電話:你趕快過來看,票房爆了!

當晚影片紅遍全港,最終收穫2100多萬票房。

劉偉強馬上決定拍續集,影片紅得太突然,鄭伊健根本沒檔期,第二部主演就換陳小春,劉偉強和文雋邊拍邊寫,整部電影只拍了11天。同年《猛龍過江》上映,票房突破了第一部,並隨著那個盜版碟時代流入內地。

這部電影後,電影中的一個個角色深入人心,浩南,山雞,靚坤,小結巴.......

黎姿說上街有人喊她」大嫂「,朱永棠說去酒吧總有陌生人買單,佘詩曼多年後和鄭伊健合作還一臉花痴:當年誰不想當浩南的女人?

陳小春的那句對白——「我是不是洪興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陳浩南永遠是我大哥。」讓他成為義氣的代名詞。

他因為「山雞哥」這個角色獲得金像獎,上臺後主持人讓他發表獲獎感言,他只冷冷地說了一句:「沒什麼好說的,感謝全世界。」

電影主題曲《友情歲月》,都以為是陳小春的歌,其實原唱是鄭伊健,但陳小春的版本更滄桑,有血有肉,裡面的氣勢倒也不是說一定要拿刀砍誰,只是讓人想起劉偉強說的,拍江湖不需要很多人,一個打火機就可以。

這部戲之後,陳小春有資格為自己爭取角色了,這個角色,就是韋小寶。

「小流氓 變叱吒紅人 江湖情,再說當年情」

毫無疑問,陳小春通過了李添勝的試映集考驗。

這也是李添勝第二次翻拍《鹿鼎記》。

九十年代的無線,哪怕拍金庸劇這樣的大製作也是能省就省,沒什麼大場面,製作也不考究,鰲拜府和現在的張一山版一樣,寫個「鰲府」。

但即使是簡陋的場景,李添勝也總能拍出一種濃厚的江湖氣,讓觀眾十分有代入感。

而且劇集不拖沓,節奏快。又不會快得沒頭沒腦。

而且當年無線人才濟濟,各路配角甚至是龍套,都奇蹟般的全程高能!

韋小寶的七位老婆,各有各的風貌與個性:梁小冰版阿珂至今站在鹿鼎記老婆的顏值頂端。

李添勝又對故事做了喜劇化處理,沒錢拍大場面,就用盡卡通手法表現角色內心。智鬥鰲拜、化解皇帝危機,戲弄吳三桂一路拍下來,有笑有淚,娛樂性十足。

當然最重要的是,毛遂自薦進組的陳小春,塑造人物有自己的一套演繹方式,自成一派,別人學也學不來,卻無意塑造了史上最討好的韋小寶,劇中的韋爵爺嬉笑怒罵、鬼馬精靈,仿佛從紙上跳出來。

但二拍韋小寶的李添勝,對於金庸人物的理解,實際上比所有主創都要深,表面看,韋小寶痞裡痞氣,做事情無非是為了兩樣事情,錢和女人,極盡滑頭之能事。

但實際上他從小聽評書裡的英雄故事,最講究的就是義氣。

陳小春往角色裡注入了大量的情感,當他在劇尾對著康熙發飆:老子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你。觀眾和小軒子一樣啞口無言。

正是陳小春的表演,讓觀眾信了陳小春的邪。那個史上修改幅度最大的《鹿鼎記》,就因為陳小春用情至深的表演,怎麼演都能成立。

回頭想想,為什麼金庸最愛周星馳版本的主演,李添勝最愛梁朝偉版本,觀眾卻最愛這個版本的陳小春?大概是因為,這個角色,最符合中國人心中的忠孝仁義信。

在江湖廟堂之間,韋小寶對家人和兄弟的愛和眷顧熠熠生光。

不要把「思想性」看得太複雜。這就是思想性。

說白了拍一個作品沒有那麼複雜,給觀眾一個追的理由就可以了。李添勝和陳小春給了觀眾這個理由。

劇集的主題曲《叱吒紅人》由陳小春演唱,「小流氓 變叱吒紅人 江湖情,再說當年情。」

而叱吒紅人,就要娶阿珂了。

後來韋小寶,娶了「阿珂」

就像陳小春自己想的,他和韋小寶最大的不同是:韋小寶有七個老婆,他就一個。

很長一段時間,感情上,他被外界說是張栢芝的備胎。

張栢芝上《康熙來了》被問跟陳小春的關係,一直強調是好朋友,但陳小春對這個好朋友卻很忠誠,那場風波後,他陪著張栢芝度假散心,還公開罵陳先生是什麼東西。

那段時間陳小春的脾氣著實算不上好。還有個外號:孤寒城。

認識應採兒前,應採兒就知道陳小春是出了名的摳門。

但緣分就是這麼奇妙,《鹿鼎記》七個老婆都是韋小寶一個個追到手,尤其是阿珂,追得上天入地費勁力氣。

但在現實中,卻是演過阿珂的應採兒,倒追陳小春。


但被追到的,卻沒有有恃無恐。

求婚,不敢,帶著好多個兄弟上門壯膽。撲通一下跪倒,想說點什麼卻什麼都說不出來,一直痛哭,哭到應採兒的父親開玩笑說,這麼難過我嫁給你好了。

結婚的時候又籤了保證書,很實際:每月我的收入都會交給你,我的零花錢由你來支配。我負責供樓水電費,想買什麼名牌都隨你,最要緊的是你喜歡。家裡面的家務由我來打理,想生男孩生女孩都隨你....

最後一句:Baby,我愛你。

行吧,山雞人設坍塌。

塌完了也救不回來。 應採兒說,生jasper的時候陳小春正在外地演出,聽到她羊水破了的消息,緊張到結巴,之後立馬坐著飛機趕回去。

一進手術室看到血,腿都嚇軟了,但還是故作鎮定,一直握著老婆的手,安慰她。

前幾年一段演唱會的現場片段又曝光:全程嚴肅臉演唱的陳小春唱到「我想確定每日挽著同樣一雙臂,不必挑選我們成大器」時,應採兒激動地站起來朝著愛人示意。

然後這個高冷的男人啊,瞬間笑成了舔狗。想一想,好像又像韋小寶了。

韋小寶,怎麼可能只是小無賴呢?

經過這麼久,回頭看看,忽然覺得陳小春這個人越來越像小寶了。

過去是在戲裡面像,現在是戲外也像。他的性格和經歷、人生的走勢,好像都跟韋小寶神貼合。

比如都是年少時頑劣、輕狂。後來一系列歪打正著,成就功名利祿。

到最後,兩人都娶到了「阿珂」。

但認真看一下,其實還不止。

陳小春去年的中國臺灣演唱會,他笑著對臺下的歌迷宣布:老婆懷二胎了,他又要做爸爸了。臺下的應採兒和Jasper望著臺上的爹地笑做一團。

然而館內一片其樂融融,場外卻是演唱會門外和陳小春下榻的酒店外停放了多部警車戒備。

演唱會場館外,有人拿油漆在牆上寫下咒罵陳小春。

因為陳小春在之前的事件中力撐港警,成為了某些人的眼中釘。演唱會前他再次收到死亡威脅。但讓小寶服軟,除非是浩南和近南。說來也巧,鄭伊健都演過。

結果是他不僅演唱會如期舉行,還繼續轉發愛國宣言,什麼意思,就是正面剛。


陳小春曾說:「1997(年)之後,我對別人說過,我是中國人了,我不喜歡別人叫我中國香港演員,我是中國演員!」

遭遇恐嚇、威脅,他說,「我沒驚過。」

想起來,這好像才是韋爵爺的另一面,雖然坑蒙拐騙無所不能,但仔細想一想《鹿鼎記》裡,韋爵爺可曾丟過中國人的臉?沒有吧,半點都沒有。

那些把韋小寶看作小賴皮的編劇,一開始就理解錯了,想一想,韋小寶的開場在說什麼?評書。

評書裡是什麼,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懂得的,忠孝節義,對兄弟要講義氣,對家國也一樣。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賴皮呢?

電影《友情歲月》裡有一句對白:「若有人以後見到山雞,仍認為山雞是一個玩世不恭、嘴貧好色的人的話,你根本就不了解山雞這個人。」

「所有故事像已發生 飄泊歲月裡」

張一山版《鹿鼎記》出來以後,馬浚偉站出來呼籲不用比較,每個演員都是用心演的,並鼓勵新生代演員。

這份鼓勵,當然有心,新版《鹿鼎記》錯也不可能錯在演員一個人身上,換個角度講,流量時代的金庸劇,有幾部真的讓觀眾滿意?

但張一山演不好韋小寶,又不是沒有原因。

當年的陳小春,斥候客人吃飯時菜裡有蒼蠅,老闆不問緣由,直接扇了陳小春兩個耳光,讓他把蒼蠅吃下去。

同樣是在吃飯的地方,年少成名的張一山小時候出去吃個麥當勞,被一群人堵上簽名,後來再去,只能躲在角落裡偷偷吃。

對於韋小寶這個出身低微到不行的角色,兩人的角色理解,註定不同。 更關鍵的是,有些演員和這個角色仿佛命運相通,就像是有某種聯繫一樣。這件事,和演技無關。

也和韋小寶一樣,光輝歲月過去之後,所有故事又都留在了漂泊歲月裡。

有一年的金像獎上,林曉峰、謝天華、陳小春、鄭伊健、錢嘉樂同框,這五個人,幾乎就是自帶BGM的存在,一出現,整個屏幕都是青春和江湖的味道。在頒獎禮上,謝天華還調侃鄭伊健「他留長頭髮,唱幾首歌,下半生就不用愁了。」

二十年後,五個人也拍過電影,有很多諸如爆炸、追車、火併的戲碼,非常刺激,票房也不俗。

但電影上映,豆瓣上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評價:「拿槍還是他們嗎?」

如今的陳小春,在五子中算最紅的一個,五十三歲的人,演戲,上音樂綜藝,嗓子不崩不啞,氣息很足。跟GAI合唱,GAI佔不到便宜。

可是硬漢還是到了想當年的年紀。

八十年代末,他給梅豔芳做伴舞,各地巡迴演出。梅姑在工作人員安排下坐頭等艙,可是飛機起飛後,她都會移步到經濟艙和舞蹈員坐在一起。

陳小春回憶:「Superstar,一點架子都沒有,沒有高高在上,很平和,那才是真正的巨星。以前那個時代成就天王巨星,現在還有嗎?」

陳小春是個懷舊的人,成名之後也沒有追求奢侈的生活,將曾經住的老房子重新裝修了下,覺得挺好。

這種老派人,家庭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和應採兒結婚,還特意帶她回了自己廣東老家。在鄉下放鞭炮,大擺流水席,請鄉親們一起吃喜酒。令人想起韋爵爺榮歸故裡。

父母還在的時候,他在鄉下給爸爸修了房子養老,帶著媽媽一起住好房子。央視搞過一個演藝圈十大孝子的推選,08年的第二屆,陳小春拿獎。上臺說感言的時候,泣不成聲。

因為陳媽媽05年就因為癌症去世了。當年為了給媽媽治病,陳小春訪遍了各地名醫——

「只想要把我媽媽的壽命延長一點』」

父母去世好多年,每次提起爸媽他就止不住的眼淚。覺得自己「沒做好,沒做夠。」

說就算全部給他,還是不夠。因為他離開了。

到他自己做爸爸,上親子綜藝, 對Jasper表現很內斂,直到有一次,兒子被問「你怕不怕爸爸變老」,不善於表達的孩子一直搖頭說:「不要,我不要爸爸變老」,最後跑到父親懷裡。

鏡頭轉向陳小春,硬漢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看到這裡我總覺得這就是為什麼陳小春能演出韋小寶骨子裡的東西。或者說: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演不好韋小寶?

但那個時代終究過去了,就像後來的韋小寶,總有一天不再離經叛道,回歸到了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

當年最酷的那群人。也都變老了,當年的絕世佳人,也老了,一切恍如隔世。


時代與人群,都更迭得太快,英雄片如此,金庸劇亦然。

當金庸劇成為了劇集唯一的「賣點」,看哪個演員扮演哪個角色的好奇,替代了劇情本身的魅力,誰還有興致從頭到尾看下來?

哪怕是今年改編收視最佳的新《倚天》,觀眾對陳鈺琪(飾趙敏)和祝緒丹(飾周芷若)顏值的讚美,也遠遠要高過對演技的討論。

新一代觀眾,誰真的還在意什麼江湖?

過去李添勝拍金庸劇,要啥啥沒有,預算就那麼多,戲都在一條影視街上拍出來,你卻感覺到江湖很大,數不盡的俠骨豪情。他們構築的武俠世界,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

如今的場景豪華了那麼多,預算多了十幾倍,可即使場面再宏大,預算再高,也掩蓋不了缺失的江湖味道。

因為劇中缺失的恐怕是對角色注入靈魂。換上戲服,有人像大聖,就沒一個是真俠客。

說到底,那個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早就不在了。這代年輕人嚮往的也不是武俠,是超級英雄。

江湖已不復存在,金庸先生駕鶴西去,金牌監製李添勝宣布退休,浪子也回歸到了家庭,陳小春說,「人生很多東西真的沒得選,比如童年和出道的不易,你現在問我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慘,我卻覺得挺好,也只能說我沒有選擇。起碼現在看來是先苦後甜。」

對於韋爵爺和陳小春,這好像又是最好的結局。

最好的武俠時代過去了,起碼那段江湖友情歲月依然值得我們懷念。

相關焦點

  • 張一山沒演好的韋小寶,為什麼被當年的陳小春演成了經典?
    張一山版的韋小寶為啥惡評不斷,覺得關鍵問題除了導演編劇之外,和張一山的生活閱歷,出身背景和陳小春完全不一樣,換句話,張一山生活閱歷尤其是生活磨難太少。也許一開始大家覺得張一山適合演韋小寶在於形似,但是表演成功與否關鍵還在於自身的神,不然只能徒有其表。這個也適用於黃渤,為什麼黃渤的表演大家覺得好,這和黃渤早年的生活經驗有很大關係。
  • 同樣是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周星馳陳小春成經典,他卻遭人吐糟
    導語:說起來《鹿鼎記》,很多人都相當熟悉,它是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給人的感覺非常經典!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經典的小說都被翻拍成影視劇,《鹿鼎記》作為經典中的經典自然也不例外。它也被翻拍了許多版本的影視劇,男主人公「韋小寶」可以說是靈魂人物。當然同樣是鹿鼎記當中的」韋小寶「,大家的評價都不同。其中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的自然是周星馳和陳小春版本的韋小寶,他們兩個人將韋小寶演活了,可以說是經典了,黃曉明飾演的韋小寶也有自己的特色,唯獨他遭人吐糟!
  • 陳小春版《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為什麼會成為我們心中的經典?
    從1984年梁朝偉版本開始,就已經有7部《鹿鼎記》在拍:陳小春版、張衛健版、李小飛版、韓棟版、黃曉明版、張一山版等等。說起經典,廣為大眾喜愛的還真不多,除了周星馳版,就是山雞哥陳小春版本。周星馳版本的韋小寶,油腔滑調,但沒有任何表演痕跡,陳小春版最為經典,貼合原著。
  • 被張一山演砸的韋小寶,在當年是怎麼被陳小春、周星馳演活的?
    眾多網友吐槽韋小寶這個角色都被張一山演毀了,張一山根本駕馭不了韋小寶這個角色。其實在這之前張一山在一次採訪中也說過,現在很多觀眾都把他捧得過於高了,他也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演好的。這句話不知道是不是在和這部戲中的演繹做呼應,不過關於張一山這次韋小寶的這個角色,真的是有點失望了。
  • 陳小春版的韋小寶,為什麼能成為經典?因為有最好的他們啊
    很多人想不通,為什麼呢?就因為那一幫飽經社會毒打、卻依然懷抱夢想、拼命掙扎向上的工作人員啊,他們個個都是韋小寶!有人說,陳小春的經歷,就跟韋小寶一樣,都是從底層一路打拼上來的,馬浚偉長得一副白淨高貴的樣子,是英俊皇帝的不二人選。不過,在他們成為最經典的韋小寶、康熙之前,他們都不是這個樣子。
  • 周星馳說出四個字,令陳小春拜服,難怪他的韋小寶這麼經典
    對於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影視形象,最為經典的演繹是周星馳和陳小春,這一點想必沒有人會質疑。而周星馳的韋小寶相比來說是更早一些的,可謂珠玉在前,給後來者陳小春著實帶來不少壓力。為什麼周星馳能把韋小寶演的那麼活靈活現,成為一代經典呢?
  • 陳小春和黃曉明,誰的演技更能貼合劇本的韋小寶?為什麼?
    我個人覺得是陳小春的演技更能貼合劇本的韋小寶!因為陳小春的性格和那種痞痞的性格更像。我們經常喜歡看金庸武俠片,因為金庸武俠片的俠義柔情是最迷人的。金庸的作品中有許多經典英雄。其中最另類的應該是《鹿鼎記》的韋小寶。
  • 不同版本的韋小寶,陳小春經典,周星馳搞笑,張一山能超越嗎?
    覺得張一山演得好的網友認為:張一山太適合韋小寶這個角色了,他的表演不僅呈現了人物的幽默,還把韋小寶的各種小表情也演繹得十分靈動,那種機靈勁兒確實是神還原了金庸筆下的經典角色,是韋小寶本寶沒錯啦!
  • 張一山的韋小寶不是演技爛,而是周星馳,陳小春的經典難以逾越!
    「一情一景成經典,一笑一笑巧妙。總有後一種遊戲的傳說,但不是當年的鹿鼎記。」有網友編繞口令。「《鹿鼎記》始於興業,盛於肖春,衰於一山。」雖然這句話有調侃成分,但確實說了一些道理。周星馳1992年拍攝的電影《鹿鼎記》,不僅產生了周星馳無釐頭喜劇的風格,還產生了原創的魅力,可以說是兩者結合的典範。
  • 《鹿鼎記》開播,周星馳陳小春經典在前,張一山版韋小寶表現如何
    對於《鹿鼎記》的各個影視版本,金庸曾經說過,周星馳演的是最像韋小寶的,陳小春演的韋小寶也很經典。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又有什麼突出表現呢?1992年周星馳主演的韋小寶被觀眾視為是最接近原著的經典版本。周星馳的經典對話「我對你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有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啊!」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 「韋小寶」們很多,為何只有陳小春成經典?
    而最被人詬病的是飾演韋小寶的張一山,他自《家有兒女》以來,一直是廣受歡迎的演員,可惜在韋小寶上遭遇了滑鐵盧,演不出韋小寶的感覺。有網友覺得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像是鞏漢林附體。也有人覺得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像被鞭子抽了三年的心酸小瘦猴在努力假裝快樂活潑。
  • 盤點八大版本「韋小寶」,周星馳陳小春經典,張一山版被嘲
    「星爺」演的韋小寶自然是好的,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表演渾然天成、獨樹一幟,將韋小寶的頑劣與腹黑都演繹得恰到好處。金庸先生十分讚賞周星馳版韋小寶,曾以六個字高度評價:「不作第二人想」。陳小春 ——1998香港無線電視劇《鹿鼎記》這版《鹿鼎記》是諸多版本中豆瓣評分最高的,陳小春版韋小寶也一直被觀眾所喜愛、稱讚、奉為經典。據說陳小春演韋小寶前,專門去請教了周星馳,星爺告訴他演好韋小寶只要抓住四個字,即「色,玩,鬼,痴」。
  • 為什麼張一山的韋小寶不盡人意?原來,翻拍只會讓經典更經典
    要得到答案,就要弄清這兩個問題(本文篇幅較長,但這不是一篇娛樂文):一、為什麼內地演員演不好韋小寶這種角色。二、為什麼續拍者總是難以超越經典。例如比較熟知的有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等等, 其中周星馳的影版韋小寶和陳小春的劇版韋小寶,最為得人心。後續內地演員黃曉明再次扮演韋小寶,以及近期開播的新版《鹿鼎記》中張一山版的韋小寶。相比之下,內地的版本遠不及香港版本更得人心(大家參考豆瓣得分)。為什麼內地演員演不好韋小寶這種角色?
  • 張一山版《鹿鼎記》差評如潮,韋小寶像孫悟空,懷念陳小春版
    《鹿鼎記》又被翻拍,這次是張一山飾演韋小寶,本來張一山痞帥的氣質應該很符合人物,沒想到演成了潑猴。陳小春版的韋小寶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表面上假裝很憨厚,心裡跟明鏡似的。他演的那種抖機靈,是真的機靈,代入感很強,又賤又可愛,難怪討女人歡心。
  • 幾版韋小寶:張一山像「猴子」,星爺貼合原著,陳小春本色出演
    劇中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不光是被觀眾們瘋狂吐槽「尬演」,而且還被批演得像「猴子」,又一部經典被毀,讓人唏噓不已!然而在張一山版的《鹿鼎記》之前,其實還是有不少優秀作品的,例如: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等版本,敢問哪一部不是經典之作?哪一個版本的韋小寶不是深入人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張一山「用力過度」硬生生把韋小寶演成了耍猴的。
    鹿鼎記的「韋小寶」!鹿鼎記,這部經典的電視劇,經過無數次的翻拍,最讓人滿意的版本非陳小春的莫屬。陳小春的韋小寶,將市井小民的氣質與滑頭滑腦,表現的非常自然而然,仿佛讓我們看到他就是書裡面走出來的韋小寶一樣。
  • 陳小春:從打工仔到億萬身家,長相平平為何能成最經典韋小寶?
    新版《鹿鼎記》開播至今是一直謾罵連連,網友們也是紛紛發出了張一山版韋小寶和其餘版本韋小寶的對比,這其中被討論最多的大概就是陳小春的98版鹿鼎記了。電影播出後,陳小春也一炮走紅,滿大街都在放著古惑仔的主題曲《友情歲月》。而陳小春所飾演的山雞也成了不少女生心目中的目中情人。
  • 2.6分《鹿鼎記》:張一山把韋小寶演成鞏漢林?3大槽點惹眾怒
    要知道這些劇情在陳小春版本裡可是用了5集才全部演完的,其中很多經典人物都是一閃而過,觀眾根本沒留下印象。最讓觀眾調侃的劇情「韋小寶誤打誤撞成太監」,在張一山版本中幾乎沒做描述就一筆帶過了。韋小寶骨子裡的「騷、浪、賤」根本不是用表演就可以詮釋的,這是有過人生閱歷才能真正演好的角色。
  • 為何98版《鹿鼎記》韋小寶最受歡迎?看過陳小春的人生你就懂了
    韋小寶,大概就是張一山演不好的時候。這個版本的主演,叫陳小春。韋爵爺原本是輪不到陳小春演的,當年李添勝已經成功創造了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這樣的經典,到了黃日華陳浩民版的《天龍八部》,為黃日華拿下當年視帝,剩下一部《鹿鼎記》,誰來演,無線內部爭論不休。
  • 為何98版《鹿鼎記》韋小寶最受歡迎?看過陳小春的人生你就懂了
    韋小寶,大概就是張一山演不好的時候。這個版本的主演,叫陳小春。韋爵爺原本是輪不到陳小春演的,當年李添勝已經成功創造了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這樣的經典,到了黃日華陳浩民版的《天龍八部》,為黃日華拿下當年視帝,剩下一部《鹿鼎記》,誰來演,無線內部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