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頂部藍字MIRROR 或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MIRROR
-定義精緻生活的最後零點一-
對於已經製作眼鏡長達五十年的我而言,
眼鏡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跟睡覺一樣,
是每天都必須要作的事,所以沒有什麼是特別難的。
——山本泰八郎
當統一的流水線逐漸霸佔我們的生活時,你是否會懷念起,從前很慢的手工生產,懷念每一份用心製作的手工。
這份手工可能是拉麵店老闆的拉麵,豆腐店老闆的豆腐,或者是制陶人精心打磨的陶器,也可能是眼鏡師融入心血的眼鏡。
這些一生只專情於一種手工的人都叫:匠人。
眼鏡職人的人生
在日文中,「匠人」被寫成「職人」。
「職人」們最強烈的苛求是對自己的手工,他們堵上了近乎自負的自尊心,不厭其煩,精益求精。他們這一輩子都在琢磨一件事,就是怎麼把手裡的工藝做到極致。
像日本著名的眼鏡職人之一山本泰八郎,在他看來,他的每一副眼鏡都是一棟建築。他的手工品牌為「泰八郎謹制」,細緻入微,追求完美。
泰八郎先生於1943 年日本的福井縣鮪江出生,中學畢業後,就開始接觸手工眼鏡的製作,到現在,已經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職人們的一生就是這麼純粹,五十年一復一日地沉醉在手裡的工藝從未間斷。
早期,眼鏡盒就是他最大的特色,透過特殊處理眼鏡盒的皮面好像麂皮,技術之精湛讓人佩服。
有人說他的眼鏡盒像是棺材,這其實和他早年曾跟隨父親學習油漆工有關係。
泰八郎先生在眼鏡製作工藝上,至今仍然遵從了古製法。為了保持眼鏡的質量,泰八郎先生一個月只能製作出約兩百支手工眼鏡,所以他的眼鏡至少需要提前三個月預定,實在和流水線上的產量不能相比。
這種手工鏡框在泰八郎先生的手裡,經過了重重複雜的工序,其中還得使用易燃的丙酮劑來過濾雜質,所以眼鏡上都有一股松香氣味。
一副用心的手工眼鏡,就相當於一套巴黎的高級定製時裝。
泰八郎先生說:「一把好的眼鏡,最重要的就是心。
所以我儘量讓我自己維持在好心情的狀況下工作,這是很重要的!
我希望我所製作的每一把賽璐珞的眼鏡都很完美,如果客人買了我的眼鏡,
但是品質、做工不好,我會覺得我很對不起他!」
在製作賽璐珞材質的鏡框時,為了保證賽璐珞原料的穩定性,大多事先得把賽璐珞板料放置一定的時間,讓它自然風乾並收縮變化。
泰八郎先生像一個虔誠的教徒,嚴格遵循著鏡框製作的要求,他使用的賽璐珞都要放置五年以上,這更增加了手工鏡框製作的時間和難度。
泰八郎先生的院子裡有很多待用的賽璐珞,泰八郎先生說,它們用完的時候,我也應該消失了。
專注即藝術
在日本,這樣用心的匠人還有很多,這跟日本的文化分不開,也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日本小學生去上學,光是鞋子就得每天準備三雙:一雙運動鞋,一雙白色室內布鞋,一雙體操鞋。除了鞋子,體育課必備體操服體操帽,遊泳課從頭到腳的裝備必須穿戴好,裁縫課的裁縫套盒,連打掃廁所也必須用專用的長雨靴。
而更常見的是日本的拉麵店,師傅們得穿上拉麵店定做的衣服,衣服上大大地寫上「拉麵」二字,再在頭上扎一條顯得極帥的頭巾,煮麵時也是懷著虔誠的心,他們為客人端上桌的拉麵已經不是拉麵,而是作品。
所以在泰八郎先生看來,眼鏡不是他用來換取報酬和展現技藝的工具,而是鍾情一生的藝術。
日本的匠人文化就是這樣深入人心,手藝有高低,而職業卻無貴賤,無論你是拉麵店師傅豆腐店老闆,或手工製作眼睛的眼鏡師,還是量體裁衣的設計師,其內在的核心氣質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匠人」。
當人們在一復一日的流水線上喪失獨一無二時,這些匠人還在用自己的雙手生產著不二良品。
我們MIRROR是一個為大家提供優質眼鏡的平臺:我們有遍布全球的優質買手,以及嚴格的品牌篩選條件,凡是進入我們MIRROR官方平臺售賣的眼鏡,都是國外廣受好評而國內沒有普及的。如果你相當幸運,還可以買到國外獨一無二的古著單品。
我們相信每一個眼鏡都有一個屬於它自己的故事,而屬於你和眼鏡共同的故事正在等待發生。
定義精緻生活的最後零點一
這裡才有配得上你的眼鏡
MIRROR APP 即將上線 不會讓你等太久
文章轉載請告知 歡迎投稿
點擊頂部藍字MIRROR 或長按上方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MI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