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的反思

2021-03-01 鬼腳七

「匠人精神」的反思
文/鬼腳七

上次的文章,講了一位武夷山老人的故事,討論關於「匠人精神」的話題,引起很多朋友共鳴。後臺收到一百多位朋友的留言評論,有些留言居然好幾百字。大概意思是看了文章很有感觸,一直希望做某一件事情,但遇到太多的阻礙和困難,這些困難中最大的阻力,反而來自最親近的人:父母、愛人、朋友。看到這些留言,我沉思好久,回顧自己做自媒體歷程,感觸頗深。

三年前(2012年),我在公司負責比較重要的業務,花一些精力寫文章,微博微信做得都不錯,還參加一些電商會議,在外界小有名氣。一次跟幾個關係很不錯的同事吃飯,酒過三巡,有位同事語重心長的說:

兄弟,你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所有在公司外部比較活躍的人,最終都離開了公司?你在外名聲越來越大,有這種趨勢!別人離開就離開了,但你現在負責的業務很重要,公司對你也很看重,前景不錯,如果因為一些原因離開,太可惜了!還是建議你注意點。

我知道他的意思,那個同事跟公司的高管關係也不錯,估計也有人私下議論過。我當時沒有太在意,還是堅持寫文章。2013年初,我幾乎每天都要寫一篇文章。那時為了避免影響工作,每天10點以後寫文章,經常寫到凌晨一兩點。自己興致很高,但家人受不了了。父母說要我注意身體,多次強迫我12點前睡覺,父母還好說,不住在一起就好了。最大的抱怨來自老婆,因為經常沒時間陪小孩,沒時間外出活動,也沒時間陪老婆,你懂的。這麼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我找了個時間,語重心長的跟老婆談了一次,我說:

做自媒體這件事情,我真的很喜歡,也很有意義。但開始這一兩年,會對家庭有影響,需要佔用很多時間。但我真心希望你能支持我!

那次談話以後,老婆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愛一個人,不就是要全力支持他麼?無論對錯。後來,我真的離職了,全職做自媒體,再後來我想轉型到文學方面,逐漸淡出電商和網際網路行業。所有的決定,都得到了家人的鼓勵和支持。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要堅持做好一件事情,並不是有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就能可以了。真正的阻力,一定是來自於自身,來自於內部。


內部有兩大阻力,第一個阻力是「誘惑」!

每個人堅持用心做一件事情,不用多長時間,一定能做出一些成績。這是真的,因為現在太多的人不會堅持用心做事情,總想取巧走捷徑。那些不走捷徑的人,反而能走的更遠。就像現在有很多成功的人說「慢就是快」,背後也是這個意思。靠投機取巧的方式取得發展,最終容易夭折。

我做自媒體也一樣,堅持一年,小有成就,有一定影響力了。這時,各種溢美之詞開始出現,很容易讓人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姓什麼。記得那段時間,我寫了幾篇不錯的文章,一些大網站網站未經允許轉載了,我當時火冒三丈,公開跟他們叫板。現在想來,覺得自己當時又無知又無聊。

當我自媒體粉絲量超過10萬以後,有越來越多的人跟我談合作,甚至送股份等,我自己也競拍廣告、賣商品、招會員、做培訓...發現錢真好賺啊,一年賺幾百萬並不難。這時的誘惑,是赤裸裸的。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抵擋住錢的誘惑,特別是這種來路很正,純粹靠自己勞動賺錢的誘惑。

這種誘惑是潛移默化的,就像吸毒一樣,慢慢成癮。人都有個毛病,就是一旦賺到錢,就會覺得理所當然,想得是後面怎麼繼續賺錢。例如:如果我的目標是一年賺100萬,但第一天賺了100萬,我會把這件事情放下,想著接下來怎麼繼續賺錢。不只是我,你也是,絕大部分人都是。所有的目標在被滿足後,有短暫的快感,但很快就會有新的目標替代。

一直到現在,我都在抵制這個誘惑。今年,我發起的七星會不再擴大規模,新媒體研究院交給三壽,七招聘業務交給無忌,一些戰略合作的項目我退出,不再搞培訓、不再演講、不再參加商業活動等。所有的廣告,只做發布,不做定製,由助理全權處理等。這些都是在「砍掉」誘惑。


另一個內部的阻力,是「惰性」。

事情最開始,惰性不明顯。只要一個人下了決心,怎麼著都能堅持一段時間。如果這段時間出了成績,積極性會更高。惰性最大的挑戰,是當整個事情步入正規以後。這時新鮮感消失,金錢和名譽的刺激也變淡的,就像最近兩個月我的狀態一樣。最近兩個月,我寫文章的頻率明顯降低,分析來分析去,我覺得是「惰性」的影響。

平時能多睡一會兒多睡一會兒,小盆友放暑假了,陪著旅遊,自己看看小說,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加上自己還說不要勉強自己寫文章,反而沒有花更多精力在做自媒體上。《老子》第六十四章: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大概意思是:平常人做事,經常在差不多成功的時候,就失敗了。如果做一件事,結束時都跟開始一樣謹慎,則沒有事情做不成。

「慎終如始」,說得多好啊!


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做不到。除非真成聖人了,誰也做不到。怎麼辦?那就也和我一樣,靜下來時而反思一下,對克服「惰性」也會有效果吧。

關於匠人精神,不只是藝人的事情,對於上班族,如果具有匠人精神,同樣會受益匪淺。

編程的碼農,如果給自己定10年計劃,專心於某一兩種計算機語言的鑽研和學習,我相信一定能成為大師。有人擔心碼農是青春飯,其實不然,阿里的一位合伙人叫「多隆」,現在還在寫代碼;做產品的,每天專注於產品體驗,也容易成為專家;做營銷的,堅持學習和實踐,不斷研究案例,成為大師也不難.回想我自己,畢業後十幾年的工作,真正用心和專注的時間段還是太少,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如果當初就有現在的體會,早不是現在這樣了吧。


再說說匠人精神對於創業的影響。

現在創業氛圍很好,很多創業者跟我講創業計劃,我也看過很多項目計劃書。他們大多有想法,有野心,做好了確實也有前景。但我知道絕大部分項目都會死掉。具體原因我就不說了。上次無忌跟我談七招聘的規劃,被我打擊的很厲害。他的規劃也很宏偉,做平臺,做規模,做流水等。我說,咱們能否專注在招聘本身?招聘是個剛需,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十年、二十年的企業。每天積累10個人才信息,積累二十年,也是好幾萬人啊。完全不用考慮其他平臺的競爭。貝佐斯2011年在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說:

如果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圍繞三年規劃展開,那麼你的競爭對手就太多了;但如果你願意投資一個七年期的規劃,你的競爭對手就少了很多——因為很少有公司願意這樣幹。

如果有人用「匠人精神」創業,我相信是無敵的。

匠人精神,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寫這篇文章,並不在於我在這方面做的多好,反而說明自己做得還差很遠。相信很多人看出來了,今天的文章只是我對「匠人精神」的反思,和有緣之人共勉!


【七哥閒談】

以前做過新年計劃,堅持了幾個月後,慢慢就放棄了。這次反思過後,最近重新開始做計劃了,看書、寫字、鍛鍊身體!

最後推薦幾篇之前的文章吧:

匠人精神 昨天的文章,關於武夷山70多歲老人的故事。

做自己·愛生活–寫在微信訂閱量超過十萬 兩年前的,現在看這篇文章,很是有感觸,哈哈!

比小說精彩 讚賞好評最多的文章之一,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估計是故事打動了很多人吧。

敷面膜 一篇意識流的文章,讀起來很流暢,一定會讓你有所思考

好了,晚安!

相關焦點

  • 日本匠人的匠人精神
    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正是我們當下推崇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同時它也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 今天,且隨言吉君一起感受日本傳統手工藝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日本匠人精神的核心思想。
  • 讀《日本的細節》有感:匠人精神
    感覺日本哪裡都好,但後來自己也開始反思身上的思維缺陷。事實上中國有很多地方也在逐漸整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堪。中國用短短40多年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目前中國出現的環境汙染、國民素質、高房價、農民福利、醫療保健等等諸多問題,發達國家無一例外都經歷過了。而日本,是中國最好的參照物,日本的老齡化及解決方案,也是我們需要深思和學習的。
  • 如何評價日本人的匠人精神?
    為何日本如此崇尚 「匠人精神」,日本又是如何引導青年一代發揚和繼承匠人精神的呢?蔣豐,著名媒體人,時事評論家。早年,蔣豐先生赴日留學,在日本定居30餘年。他知識淵博,對中日文化研究頗深,被稱為「評價日本第一人」。同時,他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多家電視臺的時政節目裡做嘉賓,就中日關係、社會發展等問題發表評論和看法。
  • 「恪守成規」與「匠人」精神
    除此之外,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也常為大家津津樂道。「匠人」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體現。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匠人」精神是怎麼誕生的?  鄧芳在日本的最高學府東京大學教書將近十年,她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學生。在她眼裡,日本人的確跟世人的刻板印象一樣,有著一種誠實、守規矩的特質。與中國人更重人情和關係不同,日本人在交往時更重視「不給人添麻煩」的底線。
  • 談談日本的匠人精神
    這個詞很好地詮釋了匠人精神的內涵。 一首來自衝繩的民謠為什麼日本有這麼多「道」呢?這跟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就像幕府時代的武士道精神,裡面就有中國儒學的影子,藝伎的麵粉妝,則傳承自中國唐朝。日本電影《惡女花魁》海報
  • 秋山利輝:匠人精神是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的
    活動現場5月24日下午,由活字文化策劃、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新書發布會在河南鄭州舉行。發布會上,到場嘉賓從秋山先生其人其書出發,論及匠人精神在日本和中國社會中的體現,並將其放在中國哲學脈絡中進行闡釋。日本知名工匠秋山利輝的首部著作《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由活字文化引入大陸以來,已累計售出30餘萬冊。《匠人精神II——追求極致的日式工作法》是秋山先生最新著作,在《匠人精神》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和延伸。
  • 匠人精神?然而並沒有!——麒麟一番榨
    ↗點擊上方「DaddyJ的品酒筆記」關注我 日本的匠人精神最近這一兩年幾乎快要被神話了,其實我自己也是匠人精神的崇拜者之一
  • 《百鳥朝鳳》:匠人精神
    關於《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的爭論有很多,有人說它是一部講述對「匠人精神」傳承的文藝片,也有人說它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說它是爛片的主要觀點有,電影畫質粗糙,演員演技極差,臺詞幼稚虛假;劇情支離破碎;思想內涵膚淺、媚俗。說它好的人,說它表達了吳天明導演不向電影市場低頭,如焦師傅堅守嗩吶一般堅守著自己心中的電影藝術。
  • 一個詮釋了日本匠人精神的布包---一澤信三郎帆布
    日本匠人精神是日本製造業的靈魂,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僅是日本社會走向繁榮的重要支撐,
  • 匠人精神
    看到第七集,第一次落淚前方高能劇透從20多歲開始第一次聽到肥皂的聲音,這位老爺爺花了一輩子製作肥皂,卻在年老的同時逐漸聽不到肥皂的聲音,也慢慢製作不出優質的肥皂,直到愛醬的出現,他才可以真正的引退,把自己引以為豪的技術交給她,這就是匠人精神的傳承吧(我真的描述不出好的故事啊!這個故事真的很感動!)
  • 金貓銀貓CSmall的創業故事,讓我對匠人精神有了新思考
    我承認,金貓銀貓CSmall這個名字很獨特,一下子就吸引我看下去,但看下去之後吸引我的就是張金鵬和這個創業企業本身的故事。因為,我從他的故事裡面,重新認識了匠人精神。匠人精神就是只做一件事,且做到極致在匠人精神火的時候,我曾經思考什麼是匠人精神?
  • 守破離,一起閱讀日本匠人的人生感悟 | 葛維櫻《守破離》新書分享會
    日本匠人精神的精髓是什麼?日本匠人精神對於當下的個人和企業有什麼借鑑意義?他們深度對話了近十位日本一流的匠人,終成《守破離:一流日本匠人精神的修煉》一書。從「守破離」,這一由茶水之道延伸而來的精神內核,深層解讀日本匠人精神的精髓與奧秘——守,就是堅持傳統;破,就是脫出常規;離,就是升華境界。從守到破再到離,是匠人自身的涅槃。
  • 《我在故宮修文物》——泱泱大國,匠人精神
    而今紫禁城裡的大師們朝八晚五,溫柔耐心,幾十年如水而逝,珍寶重獲新生不煽情不渲染,平實又日常,堪稱故宮招聘的最佳宣傳「玉其實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價值呀,但中國人能看出德行來…中國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人在世上走了一趟,都想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其實修文物的時候已經把自己融進去了……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物品本身沒有什麼價值」泱泱大國,匠人精神
  • 建盞的匠人精神是什麼?何為工匠精神?怎樣才能燒出有溫度的作品
    近年來「工匠精神」逐步回歸,其實這不是偶然的,是有著時代背景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為刺激市場,大量的流水線產品,忽視了質量和個性,有的甚至以次充好,粗製濫造。那什麼是「工匠精神」呢?其實是內容生產者對產品進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總結幾個詞就是: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寧靜致遠,執著專一。建盞的匠人精神就是挖泥和練泥的過程,工匠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要有一種不怕做苦力的精神。從泥到盞,不是說說就能成功的,這個過程需要把握強度,不怕流汗是建盞工匠的基礎。
  • 北川有聲書 | 德川家康:更名改姓與匠人精神
    其實,如果你真正了解日本的歷史和文化,這其中倒是蘊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為什麼匠人精神,只能夠在類似日本這樣的一個文化環境下誕生?」喜馬拉雅FM  |  北川有聲書更名改姓的家康與匠人精神可能我們中國人有點不太理解。早在兩千多年前,陳勝就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他自己也過了一把帝王癮。
  • 李智勇、吳欣對談:匠人精神和品牌的底層連接是時間
    在酷+大會的「大咖面對面」環節,890新商學COO、新匠人新國貨加速計劃總策劃吳欣就「中國匠人,中國品牌」話題,對談廣州天問品牌顧問機構創立者,李子柒品牌顧問李智勇。   吳欣認為,IP和人格化是在國潮當中快速突變的一個機會。匠人精神和品牌之間底層連接的是時間,用時間去不斷地衝擊一個概念,打造一種人格,去傳遞一個價值觀,就能夠在用戶心智裡面塑造一個品牌形象。
  • 《百鳥朝鳳》:致敬嗩吶文化,致敬傳統藝術和匠人精神
    這是一部致敬匠人精神和吹嗩吶老藝人精神的一部影片,讓人們了解了被新時代,新樂器形式衝擊的嗩吶藝人們的命運的未卜。天鳴卻一直說&34;像焦三爺說的&34;,天鳴擁有別的嗩吶人沒有的匠人精神,他們的師徒情讓人為之感動。電影最後,焦三爺咳血吹著最著名的曲子《百鳥朝鳳》,由於身體原因,天鳴吹奏的後半段,這也是寓意了嗩吶人的傳承精神。
  • 《芝麻胡同》之匠人精神
    再嘈雜,匠人的內心,絕對是必須安靜、安定的。
  • 《巧手神探》:綜藝節目創新背後的匠人精神,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巧手神探》播出後,因其節目的獨特性、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吸引著大波的觀眾,連續登上收視冠軍,引發了大家對於匠人精神、民間手藝的探討與鑽研,將一顆顆歷經歲月淬鍊的匠心呈現在觀眾面前,令人佩服,心生崇敬。 如果《巧手神探》節目僅僅是介紹各類手工藝人和其手工作品,也許會讓人覺得過於枯燥、缺乏新意,畢竟之前類似的電視節目也曾出現過。
  • 建盞匠人修光明:君子文化和匠人精神相連,跨越古今,煥發生機
    修光明作為一位建盞匠人,他相信一生專注一件事,做到極致,才是一個手藝人最重要的堅守。而建盞用其豐厚的文化內涵,把君子文化和匠人精神緊密相連,以此跨越古今,煥發生機。建盞基本特徵是口大底小,從器型上主要分分為束口、敞口、撇口、斂口,建盞造型古樸,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