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他整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結婚後他變得積極努力,扛起家庭的重擔,調解現場妻子也坦承自己被丈夫深深感動。可是對於這個誓要成為家庭頂梁柱的丈夫,妻子卻兩次和他離婚。不是真心離婚,卻偏偏一次又一次的真的離了婚,究竟是什麼問題會讓妻子必須用離婚來解決。
楊先生到節目現場首先提出想要複合,自己多次向妻子提出想要復婚,可是妻子就是不給任何回憶。妻子董女士表示自己還是比較糾結,但是她的要求其實特別簡單,只是希望丈夫能夠積極努力的和自己過最普通的日子,從來沒有要求過丈夫大富大貴。但是丈夫首先要把自己的惡習全部改掉。
董女士哽咽地談起六年前分家的那一天,那時候自己懷著孕,公婆將店面給了自己家,但是帶著兩個哥哥將家中所有東西都搬走了,鍋碗瓢盆都不留一個,家裡空蕩蕩的,只留了兩張工地用的木板床。看到這一切,董女士當時就哭了。楊先生表示當時自己不務正業,整日喝酒跳舞,所以家中對自己已經失望透頂,認為留給自己也是敗家,所以連帶著對妻子也有了偏見。
兩夫妻為了證明自己,兩年時間從未休息,沒日沒夜的在幹活。張先生也承認妻子對自己的幫助很大,自己如今的成就妻子有著巨大的功勞。可是當日子越來越好時,他們的婚姻卻突然遭遇變故,到了2014年離婚了。
董女士表示丈夫徹底觸碰了自己的底線,晚上張先生睡著了,董女士翻看張先生的手機,發現了他與異性的曖昧簡訊。張先生不承認這件事情,董女士去營業廳拉了電話清單,發現丈夫每天固定時間會給一個女子打電話,最後張先生沒辦法,承認了錯誤,並且當著妻子的面和對方打電話撇清了關係。可是董女士心中依舊過不去這個坎,堅持要和丈夫離婚,哪怕是淨身出戶。丈夫被逼無奈,要求離婚不離家,這才同意了這次離婚。
離婚之後張先生更是痛改前非,一有空閒時間就陪著妻子孩子,有時間就回去買菜做飯,花錢更是對妻子尤為大方,拿出了自己所有積蓄給妻子買了房。董女士也被丈夫的行為所感動,兩人再次復了婚。
楊先生用積極努力的態度成功挽救了婚姻,而看到丈夫如此付出,復婚後的董女士也非常肯拼,她不但和丈夫一起經營家裡的兩家店鋪,還另外找了一份保險的工作。可是令她沒想到的是,當她在奮鬥的路上披荊斬棘之時,一股輿論的旋風會向她席捲而來,而始作俑者就是丈夫的二嫂。
那時候董女士需要外出跑保險,出去學習,丈夫的二嫂就會在街裡街坊招搖,說董女士白天就出去幹不正當的行業,晚上才回來怎麼怎麼樣。過年了董女士買一件好看的衣服,又會被人說成不正經。花錢給丈夫買一輛車,被說成通過不正當交易賺來的錢。這樣的流言蜚語讓董女士不堪忍受,丈夫張先生卻不太在意,認為自己相信妻子就行了,何必在意外界的說法。丈夫的不作為已經讓董女士很是失望,更氣憤的是丈夫此時又添了一個令她無法忍受的新毛病。
董女士認為現在條件好一點了,丈夫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希望丈夫能夠顧一點家,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可是張先生只要一有時間就回去打牌,孩子不太舒服了,張先生帶著孩子看完病,居然直接把孩子帶到棋牌室看他打麻將,這讓董女士無比的抓狂。
張先生解釋自己做帳壓力太大了,打牌只是為了放輕鬆,松一下緊繃的神經。以前跳舞啊、唱歌、喝酒,現在就剩下打牌了,這個唯一的愛好妻子都要把自己剝奪。董女士卻認為興趣愛好能有那麼多,不明白丈夫為何一定要選擇賭博這個惡習。因為打麻將,董女士再次和丈夫離婚了,她認為這也是惡習,而只有用離婚這一招才能鞭策丈夫改掉惡習,而且離婚兩字就像緊箍咒一樣,可以讓丈夫一直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只有在離婚的狀態情況下,他才會特別積極。
觀察員指出,這種離婚鞭策法不是長久之計。女方老是在用離婚去懲罰對方沒有滿足你期待的那個樣子,用復婚去獎勵他達成你的一些要求。可是長此往復的話,你們真的會對婚姻造成這種心理上的疲憊。而女方在被潑髒水時,男方卻沒有能夠挺身而出,沒有體現出支持的態度,女方才會對著男方有那麼多的抱怨。
調解到最後,張先生表示給自己最多一個月的時間,會慢慢的把牌戒掉,沒事的時候會帶著妻子和孩子四處遊玩。但是希望妻子能夠幫助自己做下帳,自己會好好振作起來。妻子也表示自己也放下過去,放下腳步帶著丈夫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同意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