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後骨量加速流失,骨質疏鬆、骨折、彎腰駝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骨量下降會導致骨骼的結構變脆弱,很容易發生骨骼疾病,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膝蓋疼痛、爬樓梯困難、容易跌倒等情況。可以說骨量流失對老年人來說是一項嚴重的問題,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還會加劇這一現象。60歲以後,吃東西就要考慮是否傷骨,如果這些食物你還在吃,建議快快改掉。
60歲後,要和哪些傷骨食物保持距離?
傷骨食物一:沒有焯水的草酸類食物
食用菠菜、茭白、香菜等蔬菜,應該先焯水才能吃。不焯水的話,這類食物中含有草酸成分,草酸進入人體後會和鈣離子結合,形成草酸鈣,就是結石,不能溶於水,也不能被人體吸收,還極易沉澱在膽囊、腎臟中。草酸鈣不易被腸道吸收,還會幹擾鈣質吸收、利用,過量食用會導致人體鈣質吸收不足,骨量逐漸流失。
傷骨食物二: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咖啡因會抑制骨細胞生長,導致骨質形成速度緩慢,如果不小心受到傷害,骨骼恢復速度慢,會加速骨量流失。如果每天喝一杯100毫升的咖啡,那麼會流失6毫克的鈣,看起來不是很多,每天累積起來卻不少,尤其是60歲以後的老年人,骨量越來越少,無法進行補充,因此更要注意,儘量避免喝咖啡。
傷骨食物三:碳酸飲料
骨質和蛋白的合成除了依靠鈣質,還離不開一個成分,就是磷。要想骨骼健康,磷和鈣就要保持在標準比例。正常情況下,我們平時的飲食中都含有磷,很少有人會出現磷攝取不足的情況,但是碳酸飲料中的磷成分卻過高了,經常飲用會導致磷鈣比例失衡,磷過高,鈣過少,這樣一來鈣的含量不夠和磷結合,骨骼就會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情況。所以說老年人一定要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年輕人最好也要少喝。
傷骨食物四:鹽多的食物
老年人喜歡喝湯,還喜歡吃鹹菜,有時還會將吃剩的菜拌在米飯裡混著吃,當時感覺有滋有味,很有食慾,卻不知這是一種特別傷身體的行為。食鹽中的主要成分是鈉離子,進入體內會溶解鈣質,鹽分吃得越多,鈣質流失得越快,而且鈉離子還會阻止鈣質吸收,這樣就造成鈣質大量流失卻得不到補充,慢慢地就會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
想要提高骨量,可以吃這3種食物
1、菜籽油
菜籽油中含有較多的鈣和鐵,每天炒菜使用菜籽油對老年人來說更健康,也可以用菜籽油涼拌著吃,能夠快速補充鈣和鐵,提高骨量。
2、黑芝麻
大家都知道黑芝麻可以養發,但是知道它可以補鈣的人卻很少,黑芝麻補鈣能力很強大,比牛奶的鈣含量還要高。經常吃黑芝麻可以增加骨量,還有養腎的作用。
3、豆製品
豆製品種類較多,含鈣量高,吃起來口感嫩滑,適合老年人食用。豆腐、豆皮、豆乾都很不錯,平時也可以多喝豆漿,都能起到補鈣的作用。
除了飲食上要注意,老年人還應該多曬太陽,曬太陽是最天然的補鈣方式。60歲以後不得不服老,應時刻預防骨骼疾病,養成好的飲食習慣,減緩骨量流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