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是現代人高發的一種慢性骨病類型,以骨量丟失和骨小梁微細結構的破壞為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骨脆性提升、韌性和硬度降低、脊椎容易變形、易發骨折等表現,是一種年齡相關性的骨病。
編輯搜圖
日常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在骨病發作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是骨疏鬆並發的重要「禍根」,也是導致現代很多年輕人和中年人早早罹患骨疏鬆的關鍵病因。
1、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草酸容易和身體裡面的鈣相結合,形成不溶性植物鈣,從而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最終影響骨折癒合的速度,菠菜、芋頭、竹筍、茭白等裡面含有豐富的草酸,如果必須要吃這些食物的話,可以在烹調的時候去除草酸,比如在熱水裡焯一下再炒,這樣可以去除草酸,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
2、含有磷酸的食物
一些碳酸飲料和動物內臟中含有一定量的磷酸成分,經常攝入的情況下,可以與體內的鈣元素相結合,容易加速骨鈣的流失,進而造成骨狀況的退化和骨結構的疏鬆化,增加罹患意外骨折的機率。
3、高糖食物
如果身體攝取大量白糖之後,就會引起葡萄糖的代謝,代謝的過程中可能會丟失某些物質,比如引起鈣的大量消耗,從而導致成骨細胞的功能活性下降。同時,糖分攝入過多的情況下,也會加速體內細胞的糖基化過程,容易導致體內自由基生成量增多,不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
4、酒精飲品
含有酒精的飲品,如果平時攝取過多,其中的乙醇成分會在體內轉化為阻礙成骨細胞功能活性提升的乙醛毒素,進而導致骨量的形成量不足,更易出現骨質疏鬆的表現。
這些食物在平時生活中都應該儘量少吃或者不吃,以減輕對於骨骼狀況的不利損傷,同時保持一些健康的行為習慣,會更有助於骨骼的正常發育和骨量提升。
做好3件事,骨會感激你
1、補充骨骼營養素
要防治骨質疏鬆,日常飲食補充營養是必不可少的。單純的補充鈣元素並不充足,若能同時補充骨藿苷類的物質,那將事半功倍。每天補充骨藿苷類物質,能促進成骨細胞的分裂增加其活力從而減少骨鈣的流失。其中的淫羊藿和杜仲等營養物質,一方面能促進軟骨素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改善骨微結構,從而加速骨骼生長,防止骨質流失,從根源上調理骨質疏鬆;另一方面對肝腎功能有一定的調節,可以促進腸鈣吸收要比直接吃鈣片見效更快,從而改善骨骼代謝,更好地預防骨老化和骨質疏鬆
2、保證作息規律
晚上是骨骼自我發育的關鍵期,因此在這段時期內,應該保持儘可能充分的睡眠狀況,以免影響骨骼的自我生長機能,促進骨量提升和骨損傷的修復。
3、調節情緒
良好輕鬆的情緒和心態,是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基石保障,在良好心態的作用下,骨骼的各項機能可以運行得更加穩定,從而更有助於骨骼發育和骨細胞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