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女友蘇西資料照片 揭秘戀情過程
鮑勃·迪倫代表作是什麼 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全)
專輯封面
鮑勃·迪倫 《The Freewheel』 Bob Dylan》專輯封面
1963年2月,鮑勃·迪倫(Bob Dylan)和女友蘇西·羅託洛(Suze Rotolo)相走在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瓊斯街頭。
Nothing much is happening here I guess.
沒有大事發生,一切依舊
Bob Shelton is waiting for Jean.
謝爾頓在等著珍
The dogs are waiting to go out.
狗在等待著出門
The thieves are waiting for an old lady.
小偷在等待著老婦人
Little kids are waiting for school.
孩子們在等待著上學
The cop is waiting to beat up on someone.
條子在等待著揍人
Them lousy bums are waiting for money.
一身蝨子的流浪漢在等待著施捨
Grove Street is waiting for Bedford Street.
葛洛夫街在等待著貝爾福德街
The dirty are waiting to be cleaned.
骯髒的東西等待著被打掃
Everybody is waiting for cooler weather.
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更涼爽的天氣
And I am just waiting for you.
而我,在等著你
A letter from Bob Dylan to Suze Rotolo, A Freewheelin』 Time: AMemoirof GreenwichVillage in the Sixties.——鮑勃·迪倫寫給蘇西·羅託洛
1961年7月底蘇西與迪倫在紐約河濱教堂初遇時,年僅17歲,那時候,籍籍無名的民謠歌手鮑勃•迪倫也才剛剛20歲出頭。
「第一眼看到蘇西,我就目不轉睛。她是我見過最挑人色慾的尤物。她皮膚白皙,一頭金髮,是純種義大利人。空氣中瞬間充滿香蕉葉子的味道。我們開始交談,我的頭開始暈眩,丘比特之箭曾在我耳畔呼嘯而過,但這一次射中了我的心。遇見她就像是走進了《一千零一夜》,她的微笑照亮了一條熙熙攘攘的街。她就像是羅丹的雕塑被賦予了生命。接下來整整一周,我都對她魂牽夢繞,我知道自己生平第一次墜入了愛河,即便三十英裡外我仍能感覺到她的氣息。」——《像一塊滾石:鮑勃迪倫回憶錄》.
一星期後,兩人再次見面,隨即開始了熱戀。
1961年底,剛滿18歲的蘇西搬進迪倫在西四街租下的公寓,和迪倫同居。
「他的避難所和我家就幾層之隔,他和我的母親終於不可避免的認識了。母親和姐姐的眼光很高,她們很不喜歡這個居無定所的流浪歌手。不過鮑勃沒有義務要為了她們改變自己.」;「鮑勃•迪倫的真姓是齊默曼(譯者註:齊默曼源自德語,意為木匠)的傳言漸漸開始浮出水面。我以為他遲早會對我說出真相,所以在我們戀愛之初,我並沒有太在意這件事。但是,當我們的感情日益升溫,直至開始同居之後,這件事對我而言就變得重要起來。」——《放任自流的時光》
1962年6月的一天,蘇西暫別熱戀中的男友迪倫,遠赴義大利佩魯賈深造藝術。
在他們天各一方的日子裡,深陷思念海洋的迪倫為蘇西寫了不少傳世情歌,其中有數首收錄進了《The Freewheel』 Bob Dylan》。《Don't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在這首歌中,他為蘇西寫下那句有名的歌詞——「我給了她我的心,可她想要的是我的靈魂」。在《沿著高速公路》(Down The Highway)中,他寫道,「大海帶走我的姑娘,我的姑娘帶走我的心,她把它裝進行李箱, 帶到了義大利,義大利」。 期間鮑勃也向蘇西寫了很多的情書,例如開編的那首.
1962年10月,「古巴飛彈危機」爆發.
在一封迪倫寄給遠在義大利的蘇西的情書中,迪倫寫道 「如果那天晚上世界註定要毀滅,彼時彼刻,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但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遠在天邊。這更讓我感到無比絕望……」蘇西在《放任自流的時光》中寫道,「在我們認識時,鮑勃對政治還沒有概念,我把我對政治等方面的興趣轉移給了他。」事實上,正是蘇西對政治運動的參與和她的左翼政治觀點間接啟發迪倫創作了《答案在風中飄》、《大雨將至》及《戰爭的主人》這幾首著名的反戰歌曲。把他帶進法國詩人阿爾蒂爾•蘭波的世界的也是蘇西,蘭波對他的歌詞創作影響巨大,當然,對他歌曲創作影響深遠的德國大戲劇家、詩人布萊希特也是蘇西推薦的,日後迪倫對繪畫產生興趣也是受蘇西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