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知道這部電影的呢?這得說到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之一《摩天大樓》,鍾美寶的媽媽鍾潔。鍾潔是個老面孔了,卻怎麼也想不起她的真名叫什麼,有過什麼影視作品。於是我問了度娘,於是意外的收穫了倪虹潔(鍾潔的扮演者)出演的一部電影,也就是我才看完的這部《藍色骨頭》。更讓人意外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居然是搖滾歌手崔健,這讓喜歡搖滾的人感到詫異或者說驚喜。以前特喜歡老崔的《花房姑娘》,當時尋思著,能用姑娘這個詞兒形容女生,那一定是個身上有光芒又有點兒靦腆但又很有主意的女生。直到今天我看了《藍色骨頭》,我覺得老崔不是單純的浪漫,而是挺講究。
這部電影是2014年的,豆瓣上的豆友說當時電影院沒幾個人看,有且只有的那幾個人估計也是老崔的粉絲。其實我覺得算是意料之內吧(無貶義),因為普遍的觀影者更喜歡爆米花電影(這個我在之前的電影分享中多次提到過),而老崔拍的這部電影很顯然就是小眾的略微文藝的,所以沒什麼受眾。但我今天看完之後,我覺得老崔雖然是個搖滾歌手,但這部電影並沒有那麼糟糕。回憶2014年,我當時在西安讀大學(大三),那時候每天抽著幾塊錢的中南海.8,腦海裡滿是夢想的樣子。可惜,我不是老崔,也不是竇仙兒,我也談不上懷才不遇,因為我壓根沒才。好了,不自嘲了,繼續說回電影。開篇陳洪的舞蹈讓我驚嘆不已。想要觸碰卻又一次次收回手的舞蹈演繹,給觀眾傳遞了大量的信息——他並不喜歡施堰萍(倪虹潔 飾),而是喜歡男人。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愛情只能是閉口不談的,於是通過他的肢體韻動,巧妙的向觀眾傳遞了這一信息。舞蹈很有張力,讓你撕心裂肺,讓你愛而不得,讓你放手成全…而男主是一個玩搖滾的黑客,這一點我感覺有老崔的投射。玩搖滾的並不一定只會玩搖滾,玩搖滾的也未必都有那股子勁兒。包括後面男主的父親來到他妻子的故鄉,看到那些男人女人身上的那股勁兒時,他知道他幹掉了自己身上的癌細胞,所以他墜入河流,自由自在。
而影片中和男主上.床的那個不知道幾流的女明星,從一開始不愛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內心,到後面完美的展示自己,這個過渡我覺得也是音樂人的一種升華。其實無論是不是音樂人,都需要成長。影片中還有一幕我覺得既有厚重的儀式感,也充滿了詩意。男主的父親出現在妻子的故鄉時,畫面中有好幾個鏡頭給到一口棺材。棺材隨著水流而韻動,既有儀式感,又顯得意象。這個鏡頭我想到了另一部電影,《送我上青雲》。當時這部電影裡面棺材的出現有一種意象的表現,而《藍色骨頭》中棺材的出現,我則覺得很實在,這種實在就好像鼓棒敲到鼓面發出了聲音,真真切切。雖然也包含了一層意象,但這組鏡頭更加證實了那句臺詞——「唯有埋葬比生命更長久」。而影片中男主唱的那首《藍色骨頭》,正是老崔本崔的。不得不說,歌詞挺TM帶勁兒!再看看現在的說唱… 得,多說無益,自行感受。
其實玩搖滾的人並不是都糙,只是他們沉浸於世界的某個點,所以外人很難發現其中的趣點。比如竇仙兒,他的歌真是太小眾了,那些詞兒堆疊在一起居然能成一首歌,你沒辦法不佩服。話說回來,再看看現在某些節目,真是無商業不炒作!好好的音樂,好好的樂隊,怎麼就被玩得輸這輸那。有些東西,一旦迎合,就沒了那股勁兒。好聽的歌,好看的電影,因人而異,所以我並不推薦誰去觀看,有緣自懂欣賞。
【陳年往事】
在這個下雨的城市,你過得好嗎?
你又在聽著別人的歌,流自己的淚了
少年的你,也沒好到哪裡去!
畢節市大方縣拖欠工資一事的背後——「充斥著人性的假大方」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