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些特徵的好人,比惡人還可怕

2021-02-18 新啟點新看點
有這些特徵的好人,比惡人還可怕

在這個世界上,好人分兩種。一種是真善人,一種是假慈悲。

前者不論高低貴賤,待人都有一顆慈悲之心;後者看似心胸寬廣,卻經常以犧牲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身的道德優越感。

他們最喜歡以「善」之名,行為難之事。

這樣的人,表面善良,實際卻比壞人更需要嚴防。

1、虛情假意的人,偽善假慈悲

泰戈爾曾言:虛偽的真誠,比魔更可怕。

善良亦是如此。故意裝出來的友善,不過是躲藏在高尚外衣之下的另一種罪惡。

記得早之前看《簡愛》,女主的舅媽就是一個極其偽善之人。

舅舅臨死前,將父母雙亡的簡愛託付給了妻子,但身為舅媽的裡德太太,並不喜歡她。

明知道自己的兒子天天欺負簡愛,裡德舅媽卻裝作看不見。甚至在簡愛反抗時,還會將她關在小黑屋裡進行懲罰。

可一旦到了外面,她又會利用簡愛來努力「營造」自己和藹可親、盡心盡責的善良模樣。所以在外人眼中,舅媽裡德就是一個大好人。

老話常講,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個人越喜歡將自己假裝成老好人,背地裡就越虛偽。

當著你的面,偽裝自己,花言巧語;背著你的面,卻本性暴露,手段惡毒。

就好比《倚天屠龍記》中的陳友諒,表面大仁大義,實則在背後挑撥離間,以此達到掌控丐幫的目的。這種人,才最需要提防。

波蘭作家顯克維支曾言:寧願一個公開的仇敵,而不要一個虛偽的盟友。

有時候,真正的壞人反而不可怕,他們壞的明目張胆,讓人避而遠之;

但生活中這些「虛情假意」的偽善之人,通常都會帶著友善的面具,微笑著將惡毒的利刃刺進你的心窩,讓人猝不及防。

偽善的大好人,比壞人更可怕。

2、冠冕堂皇的人,縱惡沒底線

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種老好人:

他都說對不起了,你就別不依不饒了,誰也不容易;你都這麼有錢了,看別人這麼可憐就不能幫幫嗎?大喜的日子,大家不也是圖個樂呵嗎,沒必要當真吧……

這種人,往往裝得大義凜然、無比高尚。

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要求你。哪怕別人傷害了你,也依然要求你原諒。

殊不知,不分青紅皂白就勸人大度的人,都是打著善意的旗幟,肆意幹涉侵犯你的人生。

記得很早之前,有這樣一條新聞。

一名女生在火車的臥鋪上睡覺,對鋪的男子兩次把手伸進她的被窩裡進行猥褻。

當女生找來乘警救助時,男子連連聲稱:「我還是個學生,我不是故意的……」

這個時候,站在一旁的幾個阿姨忽然開始勸女孩:「姑娘,算了吧,傳出去名聲也不好……」

這種行為,讓我想起了胡適在《介紹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寫的一段話: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的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

反之,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毫無底線,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很多時候,不講道理、沒有原則地提倡寬容,本身就是對惡的縱容。這比施暴者,更讓人絕望。遇到他們,你是有苦說不出,就像吞了一隻蒼蠅,讓人噁心。

古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之,亦勿迫人。

真正的好人,不會隨意犧牲別人的利益。唯有偽君子,站著說話不腰疼。

3、沽名釣譽的人,真心無價值

鬼谷子說:」施恩而欲要名結好。」

如果一個人幫助別人只是想成為別人的恩人,繼而利用對方成就自己的名譽和利益,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真心。

小說《笑傲江湖》中,嶽不群就是一個著名的偽君子。

收令狐衝為徒,不過是為了提高自己在江湖的名聲;收林平之為徒,只是想得到林家祖傳的闢邪劍譜;主持江湖正義,其實是為了自己謀求霸主之位……

助人為樂本身是一種美德,可是有的人把它當成了謀取利益的手段,真心也就不再純粹。

生活中,這樣的人最是薄情寡義。

他們給予你小恩小惠,實則是為了自己收穫更大的利益。

平日裡雖然很友善,其實骨子裡隱藏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幫助她,就是想成全他的不要臉。

殊不知,偽裝出來的真心和善意,終究難有善終。唯有真心,歷久彌新。

人生在世,經歷多了,越發覺得,與形形色色的人來往一定要擦亮眼睛,認真分辨。

否則一不小心就容易交錯了友,給錯了心。畢竟,偽善的人有千百種笑容,狡詐的人有千百種套路。

與人相交,真的不能只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體會。

正所謂:虛偽的人用嘴,真誠的人用心。看人要看人品,交人要交真心。

真正的好人,從來沒有阿諛奉承,勾心鬥角,有的只是坦誠相待,將心比心。往後餘生,願你遠離偽善之人,常與真誠相伴。

用真善,鋪就一路繁花,以真心,打破世間虛假。

相關焦點

  • 好人就一定好夢?惡人就一定經常做惡夢?陳鵬解夢解密惡夢的六大特徵
    可憐的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親的這種貌似正義凌然的「教導」而擺脫惡夢,但這些正義凌然的父母卻擺出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如此這般「關愛」孩子還覺得自己這樣做孩子就不會做惡夢了!當然,病急亂下藥的父母親也是很多的,於是,孩子成了各種藥物,各種儀式的試驗品。然並卵...這就是訴說的對象不理解,不能幫到自己的苦。  惡夢最悲劇的特徵,是眼睜睜的看著惡夢成真。這類惡夢因為涉及死亡,意外而讓人倍感悽戚。
  • 《惡人傳》:全員惡人,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
    然而,反對的聲音亦有之,這些觀眾認為電影中的人物警不警、黑不黑,沒有一點這個角色應該配備的智商,甚至豆瓣上有網友直言道:&34;那麼,《惡人傳》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在一般的警匪片中,離不開兩個套路:清白分明的好人與壞人;黑白混雜的好人與壞人。
  • 真有因果的話,為什麼不直接一點,讓惡人有惡報,好人有好報?
    那麼含蓄地表達出來,導致現在因果還不明顯,反而好人沒有好報成了普遍的真理,好報沒有現前惡報反而來了,惡人惡報沒有現前,天天活得很瀟灑,什麼都有,日子過得也比較好;老實巴交的人都過得不太好,而且現在都看不起老實人,甚至找對象都不好找了,請師兄為我們解說,剷除我心中的疑障。心上蓮花:1、師兄這麼提問,是認為佛是這個世界的主宰,或認為佛是這個世界規則的制定者?
  • 《惡人傳》影評 惡人有惡報
    但是張老大並非浪則虛名,精通格鬥技術的他馬上還以顏色,兇手明顯技不如人,被一頓暴揍,張老大同樣將兇手的胸口刺傷。兇手見沒有贏面上車就跑,開車撞向張老大,黑老大被撞成重傷!老大被刺傷在黑社會裡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受傷住院的張老大絕不會放過這個捅了自己好幾刀的兇手。泰錫得知張老大被刺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到醫院借著錄口供的名義幸災樂禍。
  • 《惡人傳》天道好輪迴,惡人有惡報
    電影名《惡人傳》名副其實,全員「惡人」的表現手法充斥著整場演出。警察與黑社會一起共事抓鋪兇手,所謂的「好人」與「惡人」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大惡人」馬錫東嗜血成性,電影裡經常看到他把人打的血肉模糊,但是仔細一看他暴揍的都是該打之人,從不隨便暴力,暴力必有原因。
  • 《陳情令》愚忠有多麼可怕,若非報恩,溫逐流本可以做一個好人
    如果不是因溫氏的知遇之恩,溫逐流本該姓趙,亦無須改換他姓;如果不是投靠了溫氏,溫逐流也會成為仙門百家中的俠客義士;如果不是溫逐流過於執著有恩必報,便不用死心塌地的做著違背心意的事情;但是就如魏無羨所說,你的知遇之恩,憑什麼要用他人的性命來還?憑什麼要用整個蓮花塢來還?
  • 《天龍八部》南海鱷神:才是「四大惡人」中最可怕的惡人
    大家好,說起《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了,而看過《天龍八部》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四大惡人",即"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做"葉二娘,"兇神惡煞"南海鱷神,"窮兇極惡"雲中鶴。其中段延慶因為報仇,殺人滅門,為四大惡人之首;孫二娘因兒子被搶,故以玩巧奪別人孩子,過後殺死為樂。為四大惡人第二;嶽老三殺人全憑心情,為四大惡人第三(第二?)
  • 韓片《惡人傳》:人人都是犯罪大師?
    我們喜歡把人分成兩類:惡人和好人。在鄰居看來,殺人犯姜敬浩是好人,他從不拖欠租金,從不喝酒,是個忠實的基督徒,但暗地裡卻是殺人惡魔。黑幫大佬成為唯一逃脫的倖存者。為挽回顏面,大佬竟與警察聯手追捕殺人魔。落在惡人的手裡是可怕的,可誰才是惡人?
  • 香港電影中的「四大惡人」,在電影中風光,在現實中就有落魄
    不但都是帥哥靚女而且演技精湛,那時的電影有很多到現在還是經典。俗話說有紅花就得有綠葉配,有些長相兇惡的演員自然而然的就扮演了反面角色。這些人因為兇狠的外貌,陰毒的角色還有入目三分的表演讓觀眾記住了他們。有很多甚至成了反派專業戶,其中長期演反派的幾個演員因而得到「四大惡人『的稱號。這四人分別是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李兆基。
  • 看相識人:好人的面相都有哪些特徵
    面相蘊藏著豐富的信息,那麼好人的面相都有哪些面相特徵呢?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眉尾向下垂慈眉善目的人往往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這也是好人面相之一。這種面相的特徵就是眉毛的眉尾向下垂,而且每一根眉毛都比較長。
  • 佛教講究因果報應,那為什麼總是「好人不長命,惡人無報應」?
    佛法講究「因果報應」,每個人的命運如何,皆和他過去所製造的「因」有關,實際上很多人卻發現,生活中善惡顛倒,壞人一生囂張狂妄,好人卻被各種苦難纏身,這似乎和「因果」相反,讓人很難去認可佛家之言。其實,因果有一個複雜的體系,它並非短期內的因果報應,佛家認為它「通三世」,也就是前、今、來世。前世犯下的因,會形成今天的果報,而這輩子所造諸業,還會讓來世受到影響。因果並非是當下業果報應,很多人只看到惡人今生犯下的惡果,沒看到他們上輩子所修得的福報,以至於對修佛產生懷疑。
  • 電影 |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惡人勝利的唯一條件是好人不作為
    :愛國,善辯,有遠見,陰險狡猾(客觀的講就連希特勒的敵人也是如此),善於收買人心等等。作為我們一定不要忽視希特勒留下的有價值的東西,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出發點。(來自「豆瓣詞條」)英國思想家埃德蒙·柏克說過:「有一種東西,並且只有這種東西恆久不變,它先於這個世界而存在,而且也將存在於這個世界自身的組織結構之中:它就是正義。」
  • 《我們與惡的距離》你是惡人還是好人
    這部《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5的劇真實的揭示了當下關於人性、家庭、媒體、夫妻之間的問題,在好與壞之間我們真的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嗎?《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圍繞著殺人犯李曉明案件展開,講述了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及家屬、一般精神病患者及家屬、公共媒體在這一系列事物中面對傷痕、議論、重新生活的故事。在這部劇裡引人深思的是在這個社會我們對於惡的界定。
  • 惡人谷五大惡人放小魚兒離開是害怕被整?真相很感人,卻無人知道
    對此,這些惡人說是因為長大後的小魚兒越來越不好惹,竟然會算計師傅了,而且算計起來,一個比一個心狠!所以為了不讓小魚兒留下來繼續禍害,這些惡人,才千方百計鼓勵小魚兒離開惡人谷!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惡人谷五大惡人放小魚兒離開是因為害怕被整?
  • 李連杰三類電影賞析:板寸好人、高冷惡人,和人人都愛的江湖大俠
    第一類:江湖大俠江湖一直是中國人心中一個比較獨特的地方,有人說江湖只在古代,有人說江湖無處不在,即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江湖構想,但不管是誰的江湖,那裡面一定都有一個大俠,而大家關於大俠的形象設定,卻基本實現了過半統一。那個被統一的形象,便是李連杰。
  • 韓國7.7分電影《惡人傳》:你以為的惡人真的是惡人嗎?
    早就有粉絲私信我讓我講一下韓國的電影了,正巧最近看了前段時間特別火的一個韓國犯罪電影《惡人傳》,男主角馬東錫,是我從《釜山行》開始就特別喜歡的一個男演員,今天就來講講這部電影吧。先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電影劇情:講的是韓國某個城市,黑幫橫行,甚至到了收買警察局長的地步。
  • 惡人傳:惡人還需惡人治
    惡人傳講述了三個惡人之間的故事,一個警察惡人,一個黑幫惡人,一個是殺手惡人。故事的開始殺手惡人一連殺了幾個人,作案手法類似,兇器都是一把短刀,但是與被害者無冤無仇,作案現場又沒有留下絲毫證據,因此並沒有引起警方的重視。
  • 1983年的《天書奇譚》:比壞人更加可怕的是惡人
    那個時候的電視後面還會有一個多餘的大屁股,屏幕也小,還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又會有多少人像袁公一樣將法術無私地傳播到人間呢?估計大家也會和玉帝一樣吧。不在高位又怎麼能夠替高位的人說話呢?所以,這樣的現象也只是一種默然而已。小時候總覺得壞人很壞,他們是破壞這個世界的人。長大了之後才發現,壞人和惡人還是不同的。壞人只是壞,就像是那三隻狐狸一樣,有點壞又有點蠢。但是惡人就不一樣了,惡人的壞讓人後怕。壞人你討厭他,你會從正面討厭他。
  • 原創丨惡人不好做啊...香港銀屏四大惡人只剩一半了,現在只有大佬B還兇得起
    我們經常說的口頭禪:好人不易做啊。。其實,惡人也不易做啊。。。
  • 惡人傳
    這些年,韓國電影颳起了一陣「妖風」。大家都是《局內人》,都朝著一個方向——《釜山行》,那裡有《南山的部長們》將代表韓國衝刺2021年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電影獎。▲ 《南山的部長們》劇照「黑」是韓國電影最深的套路,無論是官員、商人、媒體還是民眾,都已被這些電影黑得體無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