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反應「擊潰」臺積電?失去華為的大單後,它的日子也不好過

2021-01-10 愛噴科技

市值6000億美元,地位碾壓三星的半導體龍頭,竟會深陷"缺電"危機?張忠謀最擔心的問題還是爆發了。

近日,據媒體曝料稱:去年臺灣的綠色能源總發電量不超過140億度。而臺積電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倒"在電力供應的問題上。

作為臺灣最大的"用電大戶",臺積電3nm半導體工廠年耗電量將達70億度,足足佔據了臺灣綠色能源總發電量以一半,而且隨著晶圓製程越高,資金投入越大,電力消耗也將成倍增長。

近期臺積電宣布2nm製程工藝研發獲得重大突破。臺積電預計將於2023年上半年對2nm晶片進行風險生產,2024年開始批量生產。而2nm晶片量產的時間也恰巧與臺灣用電負載激增時間吻合。

用電需求量達到頂峰的臺積電,未來的用電總量很有可能將超過臺灣總電量的10%。單單是電費這一項,臺積電一年的總支出就高達300億之多,但錢遠遠不能解決臺積電目前的危機,未來數年內,臺積電仍將面臨嚴重的"缺電"危機。

而"缺電"也解釋了,前不久臺積電宣布赴美建廠的消息,臺灣已經無法荷載臺積電這一世界級的工廠,如果繼續將發展局限於臺灣很有可能會限制臺積電為了的發展。那美國會是最好的選擇嗎?顯然不是,美國確實宣傳將給予足夠的補貼用於臺積電堅持,同時也能解決了電力缺口,但事實真的能如想像中那般美好嗎?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今年也曾承諾投入100億美元赴美建廠"黃毛"親自站臺表示支持,並放話稱:"世界第八大奇蹟"、"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之一","這對於美國工人和美國製造業來說是偉大的一天"。可結果呢,美國答應富士康的補貼全部付諸東流。直到現在工廠仍未進入投產,而美國會不會將同樣的手段用在臺積電身上呢?與虎謀皮,焉有其利!

而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導體企業,臺積電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海外數國,誰都想吸納這一"人才"來提振本國的半導體行業的戰鬥力,而已目前的態勢來看,"缺電"也在不斷逼迫臺積電做出選擇。

海外建廠確實能有效緩解臺積電"缺電"的壓力,但卻沒能從根源解決臺積電目前所處的境況。失去華為的大訂單後,臺積電的增長逐漸放緩,燒錢如流水的5nm生產線無法滿載,同時也極大的影響了臺積電過去一年的營收。

一方面是營收縮減,一方是數以千億計的研發投入,臺積電的日子並不好過,同時三星的"窮追猛打",加之中芯科技也實現了製程工藝上的突破,也讓臺積電目前的處境極為尷尬,雖然手中還有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大客戶,但卻不足以填補華為所造成的空缺。

失去華為所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完全超出了臺積電的預料。而這樣的境況就算是一向自信的張忠謀估計也要頭疼一陣子嘍。

相關焦點

  • 失去華為後,臺積電做出無奈決定,三星笑了!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先進的晶片設計、封測能力,唯獨晶片製造環節是一個短板,高端晶片不得不依賴臺積電。然而,由於「晶片禁令」的原因,臺積電已不再幫助華為製造高端晶片,給華為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失去華為之後的臺積電的日子並不好過。
  • 三星正式做出決定,臺積電的日子恐不好過,美國成最大受益者?
    臺積電的日子恐不好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因為三星的決定,臺積電的日子恐不好過。為什麼這樣說呢?答案很簡單,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足以證明三星的好消息就是臺積電的壞消息。第一個原因在於臺積電和三星本來就是競爭對手的關係,雖然前幾年臺積電一直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是三星的好幾倍,但是今年失去華為的訂單之後,臺積電的地位明顯有所下降,不再像之前那麼領先了。而反觀三星,在迎來技術突破之後,接收到了很多原本屬於臺積電的訂單。
  • 臺積電失去中國市場依舊很穩,但中國失去臺積電,看華為就知道了
    很多人都認為中芯國際的崛起,勢必會對臺積電造成很大的損失,國內晶片廠商都會將晶片代工交給中芯國際,臺積電就會慢慢失去大陸的市場,從而逐漸走向沒落,我國的晶片行業也因此起飛,中芯國際崛起一定是志在必得,只不過臺積電失去了大陸市場,並不會就此沒落,要知道臺積電才是最大的代工廠,就連三星都望塵莫及。
  • 失去華為,臺積電活得還好嗎?
    6月9日,離臺積電執行華為禁令僅剩98天。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2019年貢獻了361億元銷售,佔臺積電總營收的14%。這麼一大塊肉突然丟了,換誰都會心疼、擔憂。於是,在當天台積電股東大會上,便有投資人提問,「沒有了華為海思的訂單,是否會衝擊臺積電?」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嚴肅地說道:「我們希望這件事不要發生。」
  • 失去了華為,臺積電會怎樣?
    風雲君還在讀書的時候,有一個來自臺灣地區學流體力學的同學說畢業後要去臺積電(TSM.N,2330.TW)工作。風雲君心想,流體力學跟半導體有什麼關係?!真是見了鬼了!但是後來又覺得專業只是一方面,被稱為「臺灣之光」的臺積電應該在臺灣學生心裡有著特殊地位的。
  • 美國「晶片禁令」後,其實臺積電才是最大受害者?華為:難兄難弟!
    在華為被美國加入「實體清單」之後,美國再次宣布了一項措施,就是發布了「晶片禁令」,這一禁令明顯是針對華為的,因為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清單」的目的是打壓華為,但是華為沒被打壓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所以才有了這項禁令的發布,但其實臺積電才是其中最大受害者。
  • 日媒放風「向華為斷供」,臺積電火速否認
    在美方「制裁」升級之後,先是臺灣《經濟日報》昨日(5月17日)夜間披露,華為已緊急向臺積電追加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訂單。然而,《日經亞洲評論》今天午間突然放出消息,臺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以響應美國商務部限制供貨華為的新禁令。 但日媒報導發出不到1小時,臺積電就發布聲明否認稱,所謂「已停止向華為提供新訂單」的報導「純粹是市場傳言」。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張忠謀當時還有3個月就要徹底退休,他拜會的目的是希望任正非日後多多關照臺積電。那一年,華為給臺積電貢獻了8%的營收,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第一是蘋果。 兩位巨頭怕是沒有料到,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突然而至且層層加碼,搞得華為沒法「關照」臺積電,只能與與臺積電「執手相看淚眼」。
  • 臺積電失去中國市場會怎樣?
    現在由於華為晶片被禁,由於國內光刻機工藝的限制,導致無法在製造海思麒麟晶片,甚至華為被美G禁止向聯發科、高通等晶片設計研發公司購買晶片。如果事態照此發展下去,華為手機業務必然面臨關閉的巨大風險。而臺積電在2019年拿下了全球52%的晶片訂單,而國內訂單量佔了嗎臺積電全面訂單量的20%。如果國內也宣布不再使用臺積電、三星等美企代工製造晶片,對於臺積電來說雖然不會讓它倒閉,但是也會讓它遭受重創。更加讓它的緊張的是,以中國市場的驅動,再過幾年或許會讓中國科技企業強力培養出臺積電另一個與三星一樣甚至更強勁的對手!這就得不償失了!
  • 「芯觀點」9月臺積電將斷供,SIA等向美國申請將手機晶片列為標準品...
    作為華為最為重要的代工合作夥伴,該禁令對臺積電的影響首當其衝,而臺積電對美國禁令的態度也備受關注。此前爆料稱華為緊急向臺積電下了價值約7億美元(49億元人民幣)的大單,並趕工爭取在9月中旬禁令生效之前出貨,給業界一個錯覺:臺積電也不願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會通過多種途徑來爭取對華為供貨。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而對於大陸媒體而言,這是他們首次收到來自臺積電技術論壇的官方邀請。就在這場研討會發布前不久,川普的實體清單將華為置於兩國科技冷戰的風口浪尖。在禁令發布後,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高通、博通和美光,即刻發出聲明,凍結出貨給華為。
  • 摩根大通分析師預測:臺積電將提前獲英特爾大單
    【TechWeb】9月11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昨日發布報告預測,臺積電將提前獲英特爾大單。臺積電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英特爾提早為新晶片做準備,以此推算,臺積電2022年上半年就能開始量產英特爾中央處理器(CPU),比預期還早六到十二個月。
  • 張忠謀VS任正非,臺積電VS華為!
    臺積電與華為,都是兩家大公司,相比張忠謀,任正非更有戰略遠見!在中華民族企業發展史中,任總業己登頂,其智、其謀,都是後輩們學習的榜樣!張在美國壓力下斷供華為,也許是臺積電開始衰退的起點,因為華為不僅不屈服,而且大量高工資挖掘對方人才。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在中美兩大國不斷升級的對抗中,華為和臺積電成為了中美博弈棋盤上的馬前卒。美國對華為所下出的殺招中,臺積電斷供這招最為兇險。 即使奔波不斷,父親對於張忠謀的教育從來沒斷過,天賦異稟的張忠謀也沒辜負父親的期待,於1949年考上了哈佛大學,成為那屆新生中唯一的中國人。 在美國求學的張忠謀可謂是學霸中的學霸,哈佛讀本科,麻省理工讀碩士,斯坦福讀博士。在學業上,張忠謀主修的是機械和電機。
  • 臺積電宣布九月份停止對華為的供貨
    7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臺積電在周四的一場營收發布會上透露,受美國政府對中國華為的禁令影響,自5月15日以來,臺積電沒有接到華為的任何訂單,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對華為實施制裁,該公司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向華為供貨。
  • 華為晶片正式確認,網友:原來我們錯怪臺積電了?
    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已經在醞釀對華為的打壓計劃,甚至聯合加拿大警方逮捕孟晚舟。美國想通過孟晚舟來要挾華為,讓華為有所顧忌,限制華為的發展。但是任正非表示,不會用人民的利益去換取自己女兒的自由,所以華為堅持發展5G領域,在5G領域上超越美國。
  • 扼住了華為咽喉的臺積電,究竟是一家什麼公司?(附PPT源文件)
    也許你之前未曾聽過它的名字,但是這家低調的霸主,以一己之力改寫了整個行業模式。,籤到現場臺積電特地給「華為/海思」留出了單獨通道。臺積電不顧美國禁令,多次表示不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那麼問題來了,對華為如此重要的臺積電,真的能夠在美國的壓力下獨善其身,持續供貨華為嗎?
  • 臺積電始料未及,華為麒麟晶片有著落了?
    相信大家都聽說了,本月15日美國傳來消息,準備出臺一項新規來打壓華為,目的是要斷掉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首要目標就是臺積電。臺積電在當天也宣布同意在美國建造一座晶片工廠,這給華為釋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臺積電會聽從美國的命令。
  • 同齡的臺積電和華為背後的專利和創始人
    曾經,華為是臺積電的客戶,臺積電是華為的供應商,但因為美國,臺積電不能代工華為設計的5G晶片。臺積電是半導體領域公司,只有ToB業務;華為是通信領域公司,曾經也只有ToB業務,如今的年度營收中,其ToC已經超過ToB。
  • 臺積電恐爆庫存風險!
    在臺積電基本面大好、訂單滿到爆之際,日系外資意外開出降評第一槍,認為受半導體庫存調整衝擊,臺積電明年首季展望恐下滑,因此調降投資評級為「持有」,給予400元目標價,消息傳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