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書法欣賞:瘦勁有力一般人寫不來,李鴻章稱讚內有乾坤

2020-12-20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曾國藩的書法比較有特點,沿襲了多位古人的傳統書法特色。但專業的書友們又形容曾國藩的書法裡面隱藏著自己的一些小心思,這也是李鴻章所認可的。

徒弟李鴻章認為師傅曾國藩的書法內有乾坤,一般人模仿不了。原因也是因為曾國藩的書法有屬於他個人的獨特「人氣」,正因為他是獨一無二的能人,所以他的書法後人很難模仿。

書法寫得好就是妙,見字如見人,古人可以通過一手好書法觀察到人與人的區別。而曾國藩的書法欣賞下來非常妙,而且各種書寫體也是各有特色,瘦勁的行草一般人還真行不來。

首先曾國藩的書法據說是建立在一套自己的理論上面,他將乾坤之道研究之後寫進了書法。李鴻章形容師傅的書法是剛柔並濟,風格也是端正有勁道。

曾國藩書法欣賞:瘦勁有力一般人寫不來,李鴻章稱讚內有乾坤!

曾國藩的書法首先就是建立在傳統的書法基礎之中,然後在自我的整理之中形成了他的風格,這一點相信大家也看到的,是所有專業書法家公認的一點。

其實這一點正好符合當下中書協所提出來的創新意識,一個人把書法練到一定的境界,把書法融入到自己的寫作特色之中,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書法。

同樣看曾國藩的書法,方折與剛健,還有樸拙之氣在筆畫之間體現。感覺曾國藩的書法有模仿古人的用意,但又各不相同,唐宋名家的一些行草特色可以在他的書法中找到,但他的風格時而瘦勁有力,時而用墨濃淡的轉化,非常巧妙。

再比如他的楷體書法,小楷超細緻,而且剛拔的風格一看就是練過。並且他的行書是被公認的。

曾國藩的傳世作品並不多,多數都是他平時寫下來的對聯或者是手札,但他的行工書真可以用勁健遒俊而華美來形容。

甚至有專業的研究者說曾國藩的書法,小楷和小行書在整個清朝算是唯一最有代表性的存在。在那個年代裡面,寫得一手好書法的大有人在,但最有個人特色的是非曾國藩莫屬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評價曾國藩的書法,你感覺他的書法有沒有達到大師的級別?又或者是還差了一點意思呢?

相關焦點

  • 【微歷史】左宗堂李鴻章劉銘傳是如何走進曾國藩視野的?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晚清名臣曾國藩頗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鴻章等名臣。  某次,李鴻章帶了三個人請曾國藩任命差遣,當時曾國藩剛吃飽飯正在散步。他有飯後緩行三千步的習慣,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後,李鴻章請他接見那三人,曾國藩卻說不必了。
  • 楊冪寫書法:提筆舞墨之間遒勁有力,但拿筆的姿勢被吐槽了
    其實很多明星藝人都會寫一點書法,但如果非要用專業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所寫的書法,那估計他們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不過呢,相比江湖上一些旁門左道的書法,明星寫書法還是可以看的。我們都知道徐靜蕾是一個會寫書法的女明星藝人,而在娛樂圈之中,除了她之外,其實楊冪和董卿也都是會寫書法的人。嚴格一點來講,大家都會寫一點,只是水平有高低罷了。很少見到楊冪的書法作品,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她還會寫書法。
  • 當曾國藩的門徒,又當李鴻章的心腹,吳汝綸為何惹得日本人大笑?
    獲得進士之位的吳汝綸,便選擇進入「幕僚尤極一時之盛」的曾國藩幕府。曾國藩畫像出幕入仕吳汝綸總共在曾幕客居約5年。在他過往寫給程曦之的信中,曾以「往時居曾相幕中,最折磨人」一句,感懷過往師從曾國藩治學做事的情景,並以「渠在曾幕可雲沉埋,若李幕則名利皆有獲矣」之言,簡短概括曾國藩、李鴻章幕內風氣之不同。
  • 李玉剛書法欣賞:字裡行間有書法氣,悟性極高,不輸名家大師!
    李玉剛的唱功不俗,而且與一般的音樂才子不一樣,他是把自己對於傳統曲藝的一種理解加入到他的音樂元素之中。簡單一點來講,李玉剛的音樂裡面,飽含著傳統文化的影子。既然他玩音樂這麼厲害,那他的書法大家見過嗎?其實與他的音樂一樣,李玉剛的書法藝術也是相當厲害,而且還曾獲得過很多人的稱讚。
  • 李玉剛書法欣賞:字裡行間有書法氣,悟性極高,不輸名家大師
    李玉剛的唱功不俗,而且與一般的音樂才子不一樣,他是把自己對於傳統曲藝的一種理解加入到他的音樂元素之中。簡單一點來講,李玉剛的音樂裡面,飽含著傳統文化的影子。既然他玩音樂這麼厲害,那他的書法大家見過嗎?其實與他的音樂一樣,李玉剛的書法藝術也是相當厲害,而且還曾獲得過很多人的稱讚。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有「三不說」,管好嘴就是管住福氣!
    曾國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與李鴻章、左、、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曾子七十多歲的孫子,出生於一個農民學者家庭。雖然童年平淡平庸,但勤奮好學,有恆心有毅力,最終成為一代宗師。不僅政治地位高,而且是儒家大師,思想影響深遠。
  • 都屬地方團練,為什麼曾國藩湘軍被裁10多萬,李鴻章淮軍能倖免?
    誰曾想,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情被曾國藩的競爭對手們知道了,他們在朝廷上向慈禧告狀,並列舉了曾國荃的3大罪狀:「1、朋黨結私而沆瀣一氣並作亂;2、私吞敵賊巨額財富;3、擁私人武裝,日益強大,留有後患,最終是大清之國之殤!」
  •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四人,誰的官職最高,諡號最尊?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這四位漢族大臣都是清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股肱之臣。可以這麼說,若沒有他們的存在,清朝定然會提前亡國。可是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曾左李胡四人雖說都是清朝的救世之臣,可總有先後之分。那他們之間誰能排第一呢?
  • 曾國藩20年苦心,塑造出李鴻章
    大部分人都困於職場底層,只有少部分人出人頭地,而最終能長盛不衰的,才是識大時務的人。同治二年,李鴻章離開曾國藩帳下的時候,曾國藩就知道,很多人的命運將從此改變。一方面,李鴻章將會一飛沖天,從鹹豐三年到現在正好十年,經歷了十年的徵戰,當初的青年才俊已經成為了一代人傑,只是現在還沒有顯露。
  • 李鴻章晚年養生軼事:喝洋酒、吃生肉汁、每日寫「一紙」
    香港某藏家約同觀賞一冊李鴻章書法,李中堂的大字對聯多見,小字除了書信,倒是頗為罕見的,因此撩動了筆者的好奇心。 這是一冊舊裱的冊頁,開本不小,大概每半開有一平尺大小,封面是老的楠木夾板,已經開裂。打開第一 頁,撲面而來的氣息就是典型的李鴻章。
  • 趙本山書法欣賞:內行專家稱讚有氣度,網友笑稱沾了名人的光
    聊書法也得站在傳統文化的同一個位置上來看,如果要聊書法,如果起點不一樣,那所聊的話題與見解自然會不一樣。但對於傳統書法來講,其實它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法可尋,何為法?畢竟如今的書法市場之中,太多的江湖書法都是建立在了創新這二個字上。其實說簡單一點,就是這創新二字,破壞了傳統的書法市場。下面我們來聊一組比較普通的書法字體,這是屬於藝術大家趙本山老師的字體。大家一起來看看趙老師這一手毛筆字,到底寫得怎麼樣,有沒有一點書法的樣子呢?
  • 曾國藩馭人術:做不到這兩點,再弱的對手你也對付不了
    閱讀提示:本專欄是一個系列,講述曾國藩如何運用馭人術,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全過程。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曾國藩曾經使用過的方法。建議從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國藩的馭人術。#曾國藩#無論身處任何環境中,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競爭對手。
  • 此人三救曾國藩於危難之中,曾國藩卻以三次彈劾來報答人家
    清人李元度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靠織布謀生。他才華橫溢,18歲考中秀才,22歲考中狀元,然後就沒了後路,6次赴京會試,都名落孫山。這是一條不能走的路,難道一輩子都在鄉下種地嗎?李元度不肯這時,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曾國藩受命組織湘軍。李元度感覺到機會來了,就向曾國藩投誠,成為曾國藩的幕僚。
  • 曾國藩可謂"三立完人"
    曾國藩這樣做,有必要嗎?朝廷難道真的對曾國藩如此不信任?事實上,當時的朝廷對曾國藩是很不公平的。  第一,曾國藩創辦湘軍,鹹豐四年(1854)七月打下嶽州府,這是一個很大的勝利,朝廷只賞他一個三品頂戴。這是很可笑的事情。曾國藩那時已經是二品官。  第二,鹹豐四年八月打下武漢,朝廷首先一道命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撫。
  • 蔣大為唱歌是高手,書法也很棒,專家:沒有欣賞價值
    當然,蔣大為雖然很有名氣,但是他也沒去找哪位大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主要靠自學,而且學得特別努力。工作之餘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書法上,看來蔣大為書法之所以這這麼好是因為他真的付出了很多。筆者也欣賞了幾幅蔣大為老師的書法作品寫得很不錯。
  • 古人書信真性情,這才叫好書法!
    此札內容為告朋友彥士未赴約之由,並詢問及都轉公之情況,最後言及朋友所請寫之壽序文因「俗冗」心不能靜而尚未脫稿。此札內容平實,言簡意賅;其字氣息沉厚,點畫老辣,結體碩長,有大人態。古來忠烈、重臣之字,如顏真卿、翁同龢等都是此類風格。從此札中,可見其人實乃端人正士,筆筆到位,字字獨立,無逢迎之態,令人奉讀之如面君子。
  • 他是國內娛樂圈的大明星,非常喜歡寫書法,書法水平卻很一般
    他是國內娛樂圈的大明星,非常喜歡寫書法,書法水平卻很一般 文/秋香如今,各行各業的人都愛寫書法。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大牌導演馮小剛,他也很喜歡寫書法,他的書法清雅娟秀,水平也算得上高超。和馮小剛一樣,潘長江也非常喜歡寫書法。身為一名國內娛樂圈的大明星,潘長江在主持節目、演戲等方面都很厲害,不過,他的書法水平卻很一般。很多人認為,潘長江的書法寫的很不好,充其量只不過是業餘水平,事實果真如此嗎?
  • 實力派書法家鄭曉華,15幅精品書法作品欣賞,蒼勁有力,不失秀美
    同時他為人很謙遜,書法理論和文字功底紮實。至於他是否對得起書法博士的稱號,我們要理性地認識,綜合而言,授他以書法博士也是無可厚非的,實至名歸。鄭曉華的字,繼承了中石先生的風格,而其線條更豐富,結體更多變,把巧與拙丶疏與密、'古與今結合起來,耐看有衝擊力。鄭曉華的書法很有特點,個性也很明顯,水平也是在那裡擺著的。 至於他這樣的書法作品,會不會受到大眾的歡迎,這還是個問題。
  • 清廷任命的團練大臣有43人,為什麼只有曾國藩成功了?
    每當國家有難,國家正規軍不中用的時候,統治階級就會拿出團練的法子。而曾國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走上歷史舞臺的。但是,並不是說團練誰都能辦好,其實在晚清辦團練上,也就是曾國藩成功了。其他42個團練都以失敗告終。而後期的左宗棠的楚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都有湘軍的根基。
  •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李鴻章苦熬多年,終於可以自立門戶
    李鴻章在曾國藩麾下一直從事瑣碎的文案工作。胸中有丘壑的小李,自然不甘心做一個文筆吏。他在等,等一個自立門戶的機會。 當時的湘軍在安徽安慶一帶和太平軍死磕,並且逐漸佔據優勢,成功拿下了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