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自熱火鍋?這7款自熱食品也很火!

2020-12-28 騰訊網

自熱食品憑藉其方便快捷的特點

迅速成為了一種新式宅家美食

不僅有自熱火鍋、自熱米飯

還出現了自熱拉麵、自熱米粉甚至自熱湯

今天整理7種自熱食品

你嘗試過哪一種呢?

1

◆ 一夻拉麵 ◆

小紅書@阿寧

日式寫實的包裝很吸引眼球,裡面有麵包、湯包、肉包、菜包、滷蛋和海苔,湯底味道比較濃鬱,拉麵的口感肯定沒有在店裡現做的好吃,就是方便。

【網友評論】

@s**8:味道還不錯,很方便也很貴

@小**8:味道很鮮,雞蛋可以改進一下下

@t**3:麵條要是Q一點就好了

【參考價格】34元/盒

2

◆ 圃美多自熱參雞湯 ◆

小紅書@阿寧

自熱參雞湯你聽說過嗎?所有食材都裝在一個大的錫紙包裡,裡面有糯米、雞肉、人參、紅棗、木耳、板慄和枸杞,加熱好後更像是粥而不是湯,雞肉很大塊肉質軟嫩,吃完很暖和。

【網友評論】

@鈴木子欣的日記簿:裡面的雞肉很大塊,湯的味道也很棒棒

@AZLL:味道糯糯的很養生

@Bobo啵:雞肉用筷子輕輕一戳就開,人參味聞起來重,喝起來很柔和,有超多糯米也不用配飯

【參考價格】37元/盒

3

◆ 拉麵說自熱烤面 ◆

小紅書@DominoJoe

這款十三香牛雜烤面是人氣拉麵品牌拉麵說推出的新品,裡面有麵包、醬料包、蔬菜包和牛雜包,醬料是蒜蓉味道的,建議少放否則會鹹,麵條很勁道。

【網友評論】

@啾咪:這個!超級!好吃!

@大**2:味道不錯,麵條挺勁道還不錯哦

@山**瑩:味道很好吃,買了好幾次了,肉也蠻多的

【參考價格】30元/盒

4

◆ 有間小賣部自熱壽喜鍋 ◆

小紅書@張雪Angela

自熱壽喜鍋本質上和自熱火鍋沒有區別,只是食材和湯底不同,壽喜鍋的湯底比較濃鬱,食材有牛肉片、魚糕、魚豆腐、牛肉丸、筍、金針菇、木耳等等,配料很豐富。

【網友評論】

@swagap.:不愛吃辣,或者喜歡吃日料的寶寶要嘗嘗這個

@GreenPepper:食材豐富哈哈哈味道也很足棒棒噠

@t**9:味道還行,可能比較鹹的原因吧吃完喝了很多水

【參考價格】40元/盒

5

◆ 海底撈自熱煲仔飯 ◆

小紅書@kongkong

海底撈不只有自熱火鍋,還有自熱煲仔飯,很大一盒,裡面有米包、肉包、菜包、蔥油包和醬油包,加熱方式很簡單,米飯的口感很有嚼勁,作為加班餐應急餐是種不錯的選擇。

【網友評論】

@全智賢寶寶:米飯QQ的有嚼勁,臘腸、料汁特別香,和現做的區別就是沒有鍋巴

@紫蘇yey:米飯很Q彈,臘腸的味道非常的重,很給力

@睏倦的賴皮鼠:米吃起來就很像有嚼勁的年糕而且很滑

【參考價格】25元/盒

6

◆ 霸蠻自熱火鍋米粉 ◆

小紅書@我是你的小錦鯉啦

隔三差五就想嗦碗粉解解饞,這款自熱火鍋米粉包裝很霸氣,裡面有米粉包、菜包、火鍋底料、脆骨、酸豆角、蘿蔔乾和蔥花,酸豆角很提味,米粉的口感也很Q彈。

【網友評論】

@大寶:藕片還是脆的,粉也是很爽口的

@江希原:酸豆角和蘿蔔乾超級提味!脆骨嘎嘣脆!

@_王五口:料很足啊,要次肉可以自己加牛羊肉卷

【參考價格】30元/盒

7

◆ 秒星廚自熱湯 ◆

小紅書@小藍帽

魔鬼李佳琦在直播間裡推薦過的自熱湯,有花膠雞、人參雞、香菇土雞、蓮藕排骨等多種口味選擇,自己煲湯要好幾個小時,自熱湯8分鐘就好了,湯味鮮美口感濃鬱爽滑。

【網友評論】

@情緣:每一款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湯味鮮美而且都很濃

@夢回中:嘗過椰子雞湯口味,濃鬱鮮美

@小鬼:比較喜歡人參烏雞湯,裡面還能看到人參哦

【參考價格】30元/盒

不用火不用電

一杯水就能自熱萬物

不論是因為工作繁忙

還是因為廚藝不佳

方便快捷的自熱食品都是一個好選擇

相關焦點

  • 自熱食品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
    自熱食品呈多元化發展態勢 吸金能力不容小覷自熱食品自2007年誕生以來一直不溫不火,直至2015年,自熱冒菜陸續出現,引發消費者的關注與購買,並帶動了自熱火鍋在微商渠道的流行,各電商平臺上的自熱火鍋銷量呈幾何倍數增長。
  • 自熱食品銷量井噴,今麥郎、正大……都按捺不住了!
    最近,自熱食品有多火?先來看一組來自淘寶的大數據: 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自熱方便食品在熱銷產品中排名第二;其中自熱米飯的銷售同比增長高達257.09%,甚至超過方便麵平均133.34%的增長。有人戲稱:「缺貨程度僅次於口罩的,就是自熱食品了。」
  • 跨界 | 楊國福麻辣燙開賣自熱食品,天貓店銷量最高產品月銷量僅64件
    儘管這是麻辣燙行業裡第一個在電商開店鋪的連鎖品牌,但楊國福的「自熱麻辣燙」看上去是「新瓶裝舊酒」——無論是從價格上還是產品形態上看,它和已經泛濫的自熱火鍋並沒有顯著差別。「楊國福麻辣燙近年來整體運營並不算順暢,品牌調性和食品安全都出了問題。」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界面新聞,「如今它走向電商進行零售化轉型,是在尋求自救,但與其一貫的消費者定位和消費者喜好是不匹配的。」從價格上看,楊國福麻辣燙的自熱食品接近40元的單價定位,與其他自熱火鍋甚至麻辣燙的外賣價格相比,沒有什麼價格優勢。
  • 自熱食品操作不當會爆炸,應避免密閉空間內食用
    自熱食品因其食用方便深受消費者歡迎,然而,方便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近日,有報導稱,湖南湘潭一位大叔在動車上因操作錯誤,導致自熱火鍋爆炸溢出。實際上,這類事件此前曾多次發生。為規避風險,不少地方開始在動車、高鐵、飛機等交通工具中禁止或不建議攜帶自熱食品。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近期也在其官方微信上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食用自熱食品時要謹慎注意,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食用。
  • 適合「一人食」的自熱食品火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自熱方便食品在2020年正式出圈。 2020年受疫情影響,單身和非單身群體的一人食消費場景都在增長,於是自熱火鍋和便利店小份即食食品開始火了起來。 8月12日,全國各地多個餐飲、烹飪協會已接連發出倡議,倡議文明消費, 節約用餐,並號召餐飲零售企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小包裝食品等。
  • 像吃泡麵一樣吃自熱火鍋?NO!會爆炸的!消防昨天給自熱火鍋做了個...
    都市快報訊 天越來越冷,在家裡吃火鍋是寒冷季節的一大享受,「不插電不用火,一杯冷水吃火鍋」的自熱火鍋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消防提醒,自熱火鍋雖然方便,但加熱方式存在危險。據中國消防網,2017年3月22日,成都小夥在家吃自熱火鍋,直接將火鍋放在玻璃桌上,家裡1cm厚度的玻璃桌,被高溫炸碎。 齊魯網報導,今年10月28日,山東聊城,市民汪先生吃自煮小火鍋,以為發熱包要拆開使用,將粉末倒入盒中加水,3分鐘後發生爆炸。
  • 「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於立潮 攝近年來,自加熱方便食品日漸風靡,特別是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發熱食品以其便捷、速食的特點備受青睞。但是,新聞報導中因自熱食品產生的傷人事故也在提醒大家吃自熱食品還是得「悠著點」。那麼,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濟南時報·新時報「真相2.0欄目」通過模擬實驗為您尋找答案。
  • 自熱食品可能是風口!海底撈、大龍燚、莫小仙…誰是...
    自熱食品自誕生以來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2017年自熱火鍋在全國糖酒會大放異彩,隨後在各電商平臺銷量暴增,2017年天貓雙十一當天更是賣出了170萬份。這兩年,自熱火鍋、自熱米飯、自熱面、自熱冒菜等產品在市場不斷湧現,已經打開百億級消費市場的大門。
  • 別的方便食品要錢,這種方便食品要命!
    自熱食品無須電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熱,原理在於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組成的發熱包遇水升溫。消費者須嚴格按照指引操作,那麼有多少人會如此謹慎呢? 自熱鍋測試,試出三大問題 問題 1 發熱包和水哪個先放?
  • 注意這一點,否則分分鐘「炸鍋」
    然而,自熱食品伴隨而生的安全「小意外」也時有發生。記者針對自熱食品進行的測試也顯示,這走紅的食品確有不少安全隱患。 「方便」是消費者選擇自熱食品的最主要原因。從「食在廣東」的調查數據顯示,有74%的消費者看重這一點,有18%認為「比外賣衛生」,只有7%認為「好吃」。「不健康」成為自熱食品在不少消費者心中的「標籤」,比例高達71%的受調查者認為它「不健康」,有21%表示「不在意,好吃就行」,認為其「健康」的僅6%。 安全隱患則是消費者對自熱食品最擔心的問題,有92%的人如是認為。
  • 連續吃單兵自熱食品,你能堅持多久?
    連續吃單兵自熱食品,你能堅持多久?如果,讓你連續吃單兵自熱食品你能堅持到第幾天?13式單兵自熱食品主要有各種口味的炒米飯、炒麵條搭配菜餚、辣醬、水果罐頭、壓縮餅乾蛋卷蛋糕、速溶固體飲料等食品組成
  • 自熱食品這樣加熱會爆炸
    視頻由通訊員李宏提供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高珊 通訊員李宏)自熱食品,您聽說過嗎?對於很多喜歡戶外旅遊或者沒時間做飯的朋友來說,它可太方便了!不用火,不用電,只要一瓶礦泉水,就可以隨時隨地吃到一份熱氣騰騰的飯菜。
  • 自熱食品成新寵 鴨血粉絲湯走上方便量產之路
    不用火、不用電,只需一瓶水,就可得到一「鍋」香飄四溢的美食。今年受疫情影響,自熱食品火了起來。尤其今年2月份,海底撈自熱小火鍋全線脫銷成為餐飲業焦點。統一、三隻松鼠、今麥郎、良品鋪子等品牌也紛紛推出品類豐富的自熱食品。
  • 勿談「自熱」色變,為了消費體驗,這個品牌變成「自熱科普官」
    不是所有的自熱鍋都叫自嗨鍋在這其中,有部分消費者誤以為「自嗨鍋」是自熱火鍋品類的統稱。殊不知,不是所有的自熱鍋都叫自嗨鍋,作為自熱食品行業的「頂級流量」,自嗨鍋品牌憑藉深耕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獲得市場極大認可的同時,也因消費者對於這個「新興事物」的認識混淆,鬧出了不少烏龍。這些年,自嗨鍋誤背了太多「鍋」。
  • 這個自熱小火鍋,隨時隨地開吃,味道一流!
    最近真的太冷了,好多地方都下雪了。天一冷,就想吃點熱乎乎的東西,尤其是火鍋!自熱小火鍋其實不是什麼稀罕物了,市面上很多牌子都有賣。但試過幾種之後,八弟還是覺得海底撈家的比較好吃。海底撈的自熱小火鍋用的都是不上火的植物油,食材新鮮爽脆,加上海底撈獨門的鮮香底料,只要加點水,15分鐘就能吃到熱氣騰騰的海底撈火鍋。
  • 自熱食品適應「獨食」
    近日,本報報導適應「一人食」的自熱食品最近火了起來。這或許將帶動中國人飲食習慣的重大改變。應該說,在這次疫情之前,適合個人食的餐飲消費模式還不是很盛行。中國人還是喜歡湊在一起吃飯,認為這樣更熱鬧,也便於交際和交流。
  • 楊國福麻辣燙開設天貓店,入局自熱食品領域
    來源:鈦媒體APP天貓楊國福官方旗艦店在1月12日正式上線,這也是麻辣燙行業第一個在電商開店鋪的連鎖品牌,出售的產品有自熱麻辣燙和火鍋底料。在具體的銷售品類中,自熱麻辣包括麻辣牛腩、酸湯肥牛、番茄牛腩、番茄午餐肉、歐耶海鮮等不同口味,單盒價格在30-40元之間。
  • 疫情期間自熱食品成「剛需」
    自熱方便食品的品牌不僅有海底撈、德莊、小龍坎等知名線下火鍋品牌,還有網紅自熱方便食品品牌莫小仙、自嗨鍋、筷時尚等。三全食品、良品鋪子、網易嚴選等品牌也紛紛搭車「自熱」的隊伍,推出相關產品。不用開火,用冷水就能加熱並讓人吃到熱飯的自熱食品,與需要熱水甚至鍋煮的方便麵相比,優勢顯而易見。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儘管自熱食品在疫情期間銷量持續火爆,但在很多消費者看來,這也實屬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