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門下的八位美女徒弟,爭奇鬥豔!

2021-03-01 老風景

張大千這位擁有

「黑猿轉世」的離奇身世

當過百日土匪的軍師,和百日和尚

總是以一副飄飄仙骨的形象,

出現在大家面前

這位二十世紀中國畫壇

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

一生身世歷程,

藝術成就、交遊逸事,

可謂空前絕後 十分引人探究,

而其中最受人矚目的當然就是

這位大師接連不斷的桃花運了!


擁有作畫人才華風流美譽的,「古有唐寅,今有大千」雅號的張大千除了豔遇不斷,師徒緣也是叫旁人驚慕,出入其畫室「大風堂」的漂亮女弟子更是數不勝數,究竟有哪些集美貌與才學於一身的女子,因藝術與張大千結緣了呢?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提起宋美齡恐怕無人不知,

她是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

20世紀中國政壇的風雲人物,

20世紀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人物,

也是著名的書畫家!


1945年12月,蔣夫人在北平,氣質優雅難怪蔣公那麼喜歡!

這張演講時的照片,也不知也迷倒了多少國人!

政界俏佳人

說起這位宋美人拜師之路也算有趣兒。1949年宋美齡隨蔣介石去臺灣後,突然對畫國畫產生濃厚興趣,於是想拜個名師。

據說,她本來看上的是「南張北溥」(張大千、溥心畲)中的溥心畲,但溥心畲先生是滿清遺族、王爺之後,以他那個性古怪、氣節剛烈聞名,哪能去教一個與推翻自己老祖宗的中華民國脫不了干係的丫頭,若糊裡糊塗地應了,地裡躺著的那些列祖列宗,估計都要氣得扒墳,跑出來討他的命兒!


蔣介石一臉寵溺的看著認真畫畫的愛妻,看著就羨慕!

宋美齡被婉言拒絕後也不生氣,反倒是忍俊不禁,不過自己的拜師,只得另求他人了。於是,聘請了當時臺灣最知名的黃君璧和鄭曼青兩位名家,黃君璧教她山水,鄭曼青教她花鳥。

張大千居住臺灣後,經人介紹就收了這位蔣家夫人作了關門弟子。


最美的女神是什麼樣子,

估計每個人都自己的看法。

不過有這麼位奇女子

確是被藝術史打上了「正版」標誌的

實打實的國民女神!

良好的教養,不凡的見識,

高尚的追求,十足的勇氣

這個集女神該有的氣質

於一身的俏佳人就是方召麐


方召麐(lín)是中國現當代傑出國畫大師,最早一批進行現代水墨實驗和國畫改造的藝術大師,中國美術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個人畫展就是她的,在1990年代的香港拍賣行裡,她一張畫的價錢能買香港一套房,但她很少賣畫,亦從不為了金錢名利而放低自己的藝術標準。她說,藝術家不能太有錢。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氣概,的確不簡單!


說起方美女的老師,可都是大師級別的!幼時學畫,受國畫大家錢松巖,陳舊村啟蒙;輾轉至香港後,拜的又是嶺南名家趙少昂;人到中年,才又入大風堂拜師了大名鼎鼎的張大千,轉益多師,終成自家獨特面貌。


國畫大師張大千與方召麐在香港機場

方召麐在倫敦畫室獨自居住,創造出全新的方式風格大寫意山水作品,被國學大師饒宗頤稱為「挾風雨以振雷霆」,震驚畫壇。張大千看到這位女弟子的成就也非常欣慰,親筆題寫一副對聯稱讚她的作品境界:二三星鬥胸前落,十萬峰巒腳底青。



偏愛荷花、月季、蝴蝶蘭

她的畫筆下滿是

春光明媚和夏日豔麗

這位以女性獨有的敏感

捕捉生命的喜悅與美好片段的

滿腹柔情的女子

就是張大千的得意徒弟

——侯碧漪


1960年,侯碧漪、吳青霞、陳佩秋、龐左玉、周練霞等合影

侯碧漪,現代著名女書畫家,大風堂弟子,號雙湖女史,江蘇無錫人,侯碧漪出身名門閨秀,家學淵源,能詩擅畫。她的一生活了105歲,絕對算是高壽,其作品被稱為「三百年來閨閣中少有的手筆」。落有張大千與侯碧漪合款作品幅幅都是高價。

侯碧漪自幼即喜丹青,師從吳觀岱、孫寒崖,詩文書畫大進。後得到張大千、王師子的指教,書畫益精。她早年畢業於無錫文藝專科,曾任無錫競志女校首教。作為張大千的弟子,他們師生間的情誼篤厚,留下很多佳話。


侯碧漪的丈夫費子彬

侯碧漪的丈夫是清御醫、常州費伯雄的侄子費子彬。丈夫走得早,老太太活到105歲,一個人獨自生活20年,雖然十分堅強,但內心的悲戚,無人了解。

侯碧漪 紅妝照水


侯碧漪 獨立枝頭

侯碧漪 春日融融

侯碧漪 秋趣

美到讓閱遍世間無數女子的

風流才子張大千

都情不自禁為之作畫的女弟子不多,

馮璧池就是這樣一位美人坯子!

讓大千這麼寵愛,

那他倆的故事一定很多!


張大千作品《修竹美人》1951年作

馮璧池,原名馮棣,別名始平女史,廣東鳳城人,後居美國加州。1938-1942年間師從李鳳公、黃君璧,1948年拜入大風堂,跟隨張大千習畫。雖然,因為資料難收集,我們今天只能通過這幅《修竹美人》一睹佳人芳容,但光看畫就十分驚豔了。

《修竹美人》是1951年大千在香港的作品,畫的是名門閨秀的少婦,也是他的學生馮璧池衣領敞開、在竹子下納涼的模樣,作畫地點就在馮璧池家中的庭院。

這幅畫後來被馮璧池自己收藏起來,她非常怕別人仿這幅畫,所以之前她根本不拿去裱,一直到1996年才去裱畫;這一裱,就被大收藏家林百裡搶到手了。該畫被馮璧池藏諸於室37年後,也就是1998這幅畫才第一次曝光,一出場就贏得所有人的讚嘆。


張大千《普陀潮音洞》題識:此普陀潮音洞,寫與碧池賢弟。吾弟信佛者,懸之素壁,朝暮念誦,當有妙相示現也。壬寅二月,爰翁。

這件《普陀潮音洞》作品,也是1962年張大千特意為愛徒馮璧池創作的,該畫描繪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潮音洞的奇幻朦朧之景,禪意頗深。


馮璧池 庚午(1990年)作 荷花 立軸 設色紙本


馮璧池 山水


馮璧池 花卉


馮璧池 牡丹 鏡片 設色紙本


馮璧池 利市三倍圖 鏡片 設色紙本


平和高雅的性情,

淡定專注、志在清遠的

大家閨秀氣質

這位在豆蔻年華

飽讀詩書名畫,終身與丹青為伴的

女人就是——俞致貞

俞致貞與張大千的三太太楊宛君形影不離。

俞致貞(1915年~1995年),字一雲,畫室名百花書屋,著名花鳥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 ,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

楊宛君與張心瑞(後)和畫家俞致貞。

1915年11月18日,俞致貞先生誕生在北京一個清宮御醫家庭。1934年拜于非闇為師學小寫意花鳥及工筆蟲草,兼習瘦金體和篆書,後專攻工筆。

1946年剛到成都時拍攝。前左起楊宛君、張大千的四嫂、俞致貞,後張心瑞、楊宛君好友

1946年遵於先生之命,轉拜國畫大師張大千為師,同年秋入「大風堂」,隨張大千研習工筆寫意花鳥畫,並隨張大千赴四川學習數年。值得一提的是,俞致貞的丈夫劉力上也是張大千的弟子,夫妻倆都是丹青妙手!


劉力上、俞致貞夫婦


張大千 俞致貞《文殊蘭》1949年作:圖中畫文殊蘭一株,應為俞致貞教授所寫。蘭後荊棘以及花上蛺蝶,並蘭下之坡石流水,皆為大千先生所補。師徒之間雖有默契,然用筆懸殊。細參筆法奧妙,當知餘言屬實。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俞致貞 工筆花鳥


因愛讀詩詞,取名悅詩,

9歲時就愛臨摹名家畫卷

這位才女叫做錢悅詩

她與藝術的緣分不淺!

錢悅詩是被譽為民族詩人的江南名儒錢名山的幼女,1919年2月生於江蘇常州菱溪。

作為張大千的女弟子,錢悅詩的名字並不在大風堂弟子名錄中。原因是大風堂弟子名錄是1948年張大千離開大陸時列出的名錄,即他承認的弟子的花名冊。但錢悅詩是直到1951年春才在香港拜張大千為師的。

張大千為人古道熱腸,慷慨大度,最講情義。他喜歡猿反映了他獨特的品情。在錢悅詩印象中,老師家有一小猿,很有趣,老是乖乖地坐在桌子一角,見人過來就伸臂要抱,像小孩子一樣,很可愛。老師告訴她自己為何喜歡猿,他說:「猿和猴不一樣,猿是君子,猴是小人。猿最有靈性,最有感情。」


錢悅詩 山間行吟


錢悅詩 海棠集禽 


鬱慕娟

氣質美如蘭,才華賦比仙

要說那個時期有名的姐妹花

就不得不提

鬱家的這五姐妹了!

1945年冬,鬱慕貞、鬱慕潔、鬱慕娟、鬱慕雲、鬱慕蓮姐妹五人在李秋君家中,一起拜張大千為師,時人稱之為「五美拜師」,轟動一時,傳為畫壇盛事。

事實上,鬱氏姐妹在花鳥畫之外,對中國畫的各門類都有涉獵,然亦各有專長,鬱慕貞兼擅人物、鬱慕娟鍾情於工筆花鳥、鬱慕潔創作則以山水為主……因為她們的老師張大千經常強調:「不能只學一門,應該廣泛學習,要山水、人物、花鳥都能畫,只能說長於什麼,才能算是大畫家。」


鬱慕貞作品《洛神》


鬱慕貞 富貴白頭


鬱慕雲 嬰嬉圖局部


鬱慕娟 秋菊


鬱慕潔 松石圖


鬱慕潔 1942年作 秋山飛瀑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鬱慕蓮 爭妍圖


鬱慕蓮 花鳥


這世間彈琴的姑娘很多

能為大千彈琴的

進入大千朋友圈的

也只有她了

撫琴一曲,浸潤心脾的

天外之音,繞而不斷。

這位多才的女子就是葉名佩!


葉名佩是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蘇州吳門琴社創始人之一、吳門琴社副社長。葉名佩從14歲開始學習古琴,先後師從張子謙、徐元白、李明德等多位著名古琴家,操縵70年從未間斷,其琴風清婉、琴容端莊。葉名佩彈琴是家傳,葉父曾習琴於衛仲樂,葉名佩14歲拜古琴家楊子鏞為師,後拜古琴家張子謙、李明德、徐元白為師。

17歲那年,這位美麗的姑娘,在李秋君的宴會上,拂弦一曲《平沙落雁》,大千頗為欣賞,在場朋友立馬慫恿大千收個女徒弟,擇日拜師,三叩首。姑娘成為大千的入室弟子,跟隨大千去成都學畫。

左一為葉名佩

葉名佩本名葉世琴,拜了張大千為師以後,張大千認為她會彈琴,再叫世琴,這名字太一般了,於是給她改名叫名佩。當時用斜玉旁的「珮」,一塊玉的意思。「珮」和「佩」是相通的,過去兩個字都用,後來身份證上要固定一個字,就用「佩」了。


在名佩眼中,老師張大千的性格比較爽朗,他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一樣,學生緣如此好,大概也與此有關。她在四川的時候,張大千知道名佩父親沒有工作,寄錢給二師母的時候也寄一份生活費到名佩家裡。

她母親去世時,買了個簡單的棺材,因沒有錢,所以沒有埋。棺材上蓋著草,颳風下雨,還有牛吃草,棺材都漏了。1947年張大千在上海開畫展,臨走的時候送她兩幅山水,一幅大中堂,一幅中中堂,賣掉後名佩把錢寄到溫州去,母親才入土為安。


張大千 葉名佩 丁亥(1947年)作 子猷看竹圖

在所有徒弟眼中,

張大千都是位

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心思縝密,處處為人著想,

喜歡講笑話,講故事,

這樣的可愛、真性情的老師。

敢問,有誰不喜歡?!

張大千作品《醉翁亭記》

自古佳人愛才子

大千更是生得

風流倜儻,才華橫溢

如此看來

名門之下常出美人,

女人緣、桃花運不是一般的好,

也真真是旁人羨慕不來的

情理之中的事兒了!

相關焦點

  • 將夜、擇天記、慶餘年22位美女爭奇鬥豔,你最喜歡誰?
    將夜、擇天記、慶餘年22位美女爭奇鬥豔將夜、擇天記、慶餘年22位美女爭奇鬥豔將夜、擇天記、慶餘年22位美女爭奇鬥豔將夜、擇天記、慶餘年22位美女爭奇鬥豔將夜、擇天記、慶餘年22位美女爭奇鬥豔
  • 一條微信認識張大千
    ❤❤❤❤張大千是一位和尚,大千就是他的法號, 他還有位師叔的、師叔的、師叔···· (此處省略700字)叫濟公, 1935年,三夫人楊宛君與張大千在日本做了100多天和尚的張大千還俗後,在22歲這年,娶了第一位夫人曾慶蓉,後來又陸續娶了三任夫人,中間還有一位位同夫人的帕拉圖式的紅顏知己李秋君,和想娶未娶的朝鮮姑娘···
  • 于謙有七位徒弟,只親身教導過一人,不是郭麒麟,而是他
    郭德綱算是相聲界收徒最多的演員,按照他自己的話講,是為了替祖師爺傳道,而雲鶴九霄,龍騰四海,便是他師傅為他準備的八個字,讓他這輩子都八科的徒弟,而郭德綱也是照著這個方向做的,而作為郭德綱的搭檔于謙,不過最後馮照洋確實更加喜歡之心的于謙,便跟隨了于謙,這也讓于謙撿了大便宜,換句話說這位徒弟于謙也沒怎麼教過。
  • 張大千的女弟子個個貌美如花
    不過有這麼位奇女子確是被藝術史打上了「正版」標誌的實打實的國民女神!偏愛荷花、月季、蝴蝶蘭她的畫筆下滿是春光明媚和夏日豔麗這位以女性獨有的敏感捕捉生命的喜悅與美好片段的滿腹柔情的女子就是張大千的得意徒弟
  • 父親是大軍閥孫傳芳,恩師是張大千,這位畫家來頭真不小!
    「四友畫社」的4位教師中陳林齋為主講人物,楊敏教花鳥,王仁山負責山水,常斌卿則擅畫走獸。在4位老師的啟迪下,孫家勤高中畢業後,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後因遷臺而肄業。1963年,旅居巴西的國畫大師張大千赴臺訪友,委託臺靜農和張目寒,替他在臺物色一位徒弟兼繪畫助手。
  • 林青霞與張大千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張大千與林青霞緣分有時候就是這樣,冥冥之中,兩個完全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人,卻能陰差陽錯,被某種神秘力量牽引。鄒文懷說張大千作為性情中人,美女相邀,應該難度不大,於是便教林青霞買了一籃水果,到臺北張大千的摩耶精舍登門造訪。一身白衣素裝,英風颯颯的林青霞叩響了摩耶精舍的大門,並向國畫大師道明來意。而已愈耄耋的張大千見到在他看來如同孩子的林青霞,便慨然應允。
  • 爭奇鬥豔香八閩,細數福建美女
    爭奇鬥豔香八閩,細數福建美女【導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偏安祖國東南沿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南音、越劇的誕生地。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然而坊間常說「福建無美女」,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福建到底出不出美女?
  • 正妻未育,張大千續二房傳宗接代,生下8個娃後,她選擇了改嫁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總與美女脫不開關係,張大千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堪稱風流倜儻。首先,「大千」這個藝名就得源於他的多情,由於經歷了與表姐和倪姓女子接連兩次的感情失敗,受虐的他決心去修行,於是遁入空門,取法號為「大千」,而他的本名其實叫張正權。然而從此後,張大千的身邊卻轉換成了另一種景色:鶯歌燕舞,美女如雲。
  • 陳傳席畫壇點將錄:「風流萬戶侯」——張大千(下篇)
    張大千的畫可貴就在於有一點清氣,但在他作大潑彩畫之前,他的 成就仍然不高,畢竟只是臨摹而已。正像國外給他的評價「偽作的大 師」。他早年拜曾熙、李瑞清為師,學習書畫。他的書法一生都未變出 李瑞清的法門。其早期繪畫也完全出自李瑞清。李瑞清偏愛石濤、八 大,他又造石濤、八大的假畫。所以,後來筆法更多出自石濤、八大。
  • 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張大千直系傳人〈仁千武天慶〉藝術之路
    2019-02-10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張大千一代宗師百年巨匠大風堂創始人張大千先生人民藝術家恩師張三水先生與張大千孫女恩師張子嘉合影留念與張大千之女恩師張心慶合影留念張大千直系傳人仁千武天慶武天慶藝術簡歷武天慶,1969年出生於河北邯鄲,字仁千,齋號大千大風堂,現定居北京,師承於張大千之子〈恩師張三水〉和張大千孫女〈恩師張子嘉〉大師門下,並得到張大千之女〈恩師張心慶〉的欣賞和熱心指導
  • 張大千書畫才情第一,引得無數少女盡折腰!
    張大千在中國近現代繪畫藝術領域中,是一位畫藝卓越、情感豐富、個性鮮明的藝術大師。曾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張大千的情感生活。張大千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是比他大三個月的表姐謝舜華。張大千的母親見兩個娃娃這麼投緣,就在他倆十歲時定了親。
  • 一代宗師張大千的三次奮鬥
    22.65億元;二、千萬元級別的張大千書畫作品得到市場更多的重視,並整體提高了張大千的成交均價。張大千由上圖可知近40年來,當我們再次重新審視張大千這個人物時,依然覺得張大千這個人物很罕見、很神奇、甚至不可思議。張大千他是一位極富個性、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其趣聞軼事之多、流傳之廣,影響甚大。
  • 張大千恩師「李瑞清」節臨北魏《崔敬邕墓誌》
    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美術家、書法家、金石家,著名畫家張大千的恩師。書畫界名聲顯赫,書法自稱北宗,與曾熙的南宗頡頏,世有"北李南曾"之說。與吳昌碩、曾熙、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現代高等師範教育的開拓者。
  • 1995年電視劇《武則天》,八位美女演員現狀如何,惋惜李建群
    在諸多的女演員中,公認的美女演員至少就有八位,在劇中她們可謂是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八位美女過得怎麼樣了?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鄭爽可是我國影視行業的大美女一枚,她出道的代表作就是《木魚石的傳說》,後來又和謝晉合作出演《聊齋之辛十四娘》。九十年代鄭爽連續出演三位大美女,分別是《武則天》裡的王皇后,《漢武帝》中的慄姬以及《水滸傳》裡的扈三娘,尤其是英姿颯爽的一丈青,更是讓她被廣大影迷傳頌。
  • 曾熙李瑞清同門會書畫文獻展,呈現張大千呂鳳子等所受影響
    二人共同設帳收徒、不分門戶,門下張大千、呂鳳子、姜丹書、胡小石等俊彥輩出。2020年恰逢曾熙逝世九十周年,李瑞清逝世一百周年。12月25日,「南曾北李 藝道傳薪——紀念曾李同門會成立九十周年書畫文獻展」在上海筆墨博物館開幕,呈現曾熙、李瑞清師生書畫藝術成就。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陽市)人。
  • 「海上四妖」之一,張大千的恩師,寫字有個怪癖,竟然叫人搖桌子
    張大千的恩師李瑞清,有一個獨特癖好:寫字的時候,需要專門的人搖桌子,不然就寫不好字!而且搖的力度、時機都頗有講究,據傳,家中有傭人專門負責搖桌子。金石書派,以具金石之風且擅金石碑碣而得名,門下高手如云:張大千、胡小石、李仲乾、黃鴻圖等名家,皆為李瑞清的學生!有人形容他的書法:「秀者如妖嬈美女,剛者如勇士」,瀟灑俊逸,各具神態,以篆作畫,合畫篆為一體。
  • 張大千:老牛愛吃嫩草,傳奇的一生
    張大千比齊白石悠著點,但也踩遍無數女人的裙角。張大千的第一個女人,是她表姐,叫謝舜華,長得漂亮,性格溫婉,從小和張大千長大,像個大姐姐似的照顧張大千,有什麼東西呢,就先想著張大千:「這裡有好吃的,來,給你吃。」
  • 張大千為什麼離開大陸,到死也不回來,原因很難張口
    那麼張大千為什麼要去臺北呢其實這個問題,張大千的一個學生劉力上給出了答案,他說張大千先生是一個沒有黨派的人,他對於政治完全不感興趣,他也不關心到底這兩個黨誰會奪得天下,他對國民黨沒有什麼要求和訴求,所以根本和國民黨沒什麼關係,但是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有些人有一點來往,不過也僅僅是在藝術上有交往而已。
  • 張大千請吃飯,張學良把菜單做成了藝術品
    廚子收藏的菜單(詳見前幾天推文《到張大千家做廚師:不想當收藏家的廚子不是好廚子》)讓不少人「垂涎」,準備找人寫菜單、報名做廚子的都有,看來今天還得繼續說一說。 2009年我參觀臺北張大千故居時,在他家餐廳牆上見一菜單,「乾貝鴨掌、紅油豚蹄、蠔油肚絲、菜苔臘肉、蔥燒烏參……」,據後面的題跋知為1981年張大千宴請張學良夫婦的菜單。張學良還是少帥時就與張大千認識,兩人有不錯的交情。許是憑著這份交情,張府宴罷,張學良徑直就去廚房撕走了菜單,之後交付良工,裝裱為一個精美的手卷。
  • 趙本山的美女徒弟一絲不掛跳樓自殺,時隔多年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不過他最美的女徒弟任嬌卻在青春年華,把前途湮沒在了草叢中,生命永遠停在了2017年。任嬌也是東北人,不僅家境優渥而且還能歌善舞,可以說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任嬌也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優秀學生,畢業後就進入了娛樂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