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看芍藥花語,芍藥到底是相約還是將離?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籲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籲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詩經.國風·鄭風·溱洧
有網友留言,說,詩經裡的芍藥不是芍藥,是牡丹。因為這首詩裡,寫的是先秦鄭國的風俗,每年的上巳節,就是每年3月初的一個特定的日子,男男女女都會在春天的河邊,也就是溱水和洧川上進行祭祀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在春天的時候招魂,用春水洗沐,洗去身上的汙垢,祈禱今年的豐收與太平。
而上巳節就是現在3月3的雛形,先秦風氣開放,民風淳樸,人們享受的大自然敬畏自然和神靈,男男女女並沒有後代的那些約束,相反,上巳節成了愛情的溫床。年輕的男女在此聚集相會,男生好感發生戀情,而且有著重大的祭祀的背景,所以並沒有後代那麼嚴謹。
青年男女手拿蘭草,紛紛的到河邊去祭祀,由於人多,女孩子也顯得特別的活潑,她對男孩子說,我們去看看,男孩子回答看看就去看看,於是大家一起走到河邊邊說著玩笑。
臨到離別的時候,兩個人已經熱絡得不得了,好吧,不舍之際,互相送了一隻芍藥。
通過現代的反推,認為上巳節是在3月初,而如果有芍藥那樣的大花,那一定不是芍藥。因為芍藥開花較晚,通常是在夏初,比牡丹花要延遲半個月到一個月。如果是真的像芍藥的那麼大的花朵,那一定是牡丹而不是芍藥。
這句話初看起來非常有道理。草木之春,總有自己的季節,3月初仿佛是看不到芍藥的。
但是另一個觀點卻又證明,當初那些男男女女互相饋贈的,就是草本芍藥。
因為從當代的一些氣候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在先秦以及西漢時期,氣候比現在溫暖得多。在北方,河南省也就是原來的鄭國地區,廣泛種植的柑橘。而我們通常知道,柑橘是南方的產品。而鄭這個地帶的柑橘是很有名的。也就可以發現,當時的溫度比現在還要溫暖溼潤。
二十四時花信風中的牡丹,是宋朝左右勘定的穀雨花事。而草本的芍藥則會往後推。但是我們要知道,宋朝已經開始進入了冰河期,氣溫在逐漸下降。雖然穀雨應對牡丹花,在現在依然是明顯的特徵,但是放在先秦時代,牡丹和芍藥的開花一定會更早。
我們知道牡丹是木本的植物,根系發達,往往生活在灌木叢中。但是芍藥卻是草本植物,更喜歡沙土滋潤,陽光充裕的地帶。
那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樣一首詩經,男男女女相聚在河邊,手邊也拿著是溼地河邊常見的蘭草,如果他們遊玩累了從河邊上行,那麼看到最多的,又在腳邊的,是芍藥花。有人說芍藥花比牡丹花要晚,但實際芍藥花僅僅只比牡丹花晚半個月,如果陽光充足,氣溫適度,幾乎是可以同時開放的。作為草本的芍藥連片開花,更讓人有視覺上的草原花朵一樣的輕快。
而牡丹則生長在山谷裡,在山林之中,如果想看到它,還要費一些周折。
而且這首詩寫的是男女互贈芍藥,在當時芍藥的產量應該是不錯,不說隨處可見,至少在他們集體祈福的地方,是多見的,而且現摘,這才有著男男女女,芍藥為緣,是風俗,也是情緣的開端。
芍藥在那的時候稱之為「勺藥」。
一,它是一種草藥名。
二來暗含著美麗,因為「約」在上古,是貌美而溫情的感覺,讓人溫馨。
三:是約定。
無論男孩子送女孩子芍藥,還是女孩子將芍藥遞給男孩子,都應該是有心領神會的瞬間。那是喜歡和約定。
那它如何又叫做「將離」呢。這其實還是從這一種臨別分手的約定裡衍生出來的。只是一個事物,有兩面,如果兩個人面向未來,勺藥就是永恆的約定,因為我們有過約定呀,但是如果你痛苦與分別,那你就看到的只是別離了。
在古代臨別送勺藥,是期待重逢的意思。但是望文生義也很可愛,有個網友非常沮喪的說,原來芍藥是三,祝別人恩愛分離,我看了笑暈,這個小妹子賊可愛。
在古代中醫上,芍藥和牡丹是分得非常開的。因為一般的中醫會靠根莖入藥,勺藥是埋在土裡的塊狀根,而牡丹則是木本的,兩種的區別非常大。芍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
那麼到了魏晉時代,牡丹被從山林移植下來,進入了庭院。牡丹花的好在於它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只要不過分地苛待它,它的花開在樹尖上,笑傲春天,也正是由於這樣的植物特徵,他被廣泛地嫁接培育。
牡丹別名木芍藥,也就是在唐朝,人們發現牡丹樹比芍藥更加持久,更適合養護和觀賞。不僅花開像芍藥,且更大,更壯觀,因為牡丹樹可以高達兩三米,而芍藥就是一年生的草本,開得最茂盛的時候也不會超過一米。而且由於根莖柔軟,沒有牡丹花花朵的厚重質感。
但是芍藥花美不美呢,芍藥花自然有它一種綽約清麗,那是山水間健康明秀的姑娘,帶著鮮嫩的芳草氣息,帶著最初的清純和浪漫。
你懷裡捧著心上人送的芍藥,捧著三月最美的芬芳,那是最初的最清澈的歡喜和甜蜜呀。和牡丹的人力培植相比,芍藥更有原野的淳樸和浪漫。
如果是我的心上人,我並不願意他送我牡丹,我喜歡他在春天裡送我採來的草芍藥。兩個人有最初的耿直和單純,記著最美的約定,無論是繁華還是清貧。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