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贈之以芍藥,是牡丹還是芍藥?

2020-12-25 騰訊網

從詩經看芍藥花語,芍藥到底是相約還是將離?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籲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籲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詩經.國風·鄭風·溱洧

有網友留言,說,詩經裡的芍藥不是芍藥,是牡丹。因為這首詩裡,寫的是先秦鄭國的風俗,每年的上巳節,就是每年3月初的一個特定的日子,男男女女都會在春天的河邊,也就是溱水和洧川上進行祭祀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在春天的時候招魂,用春水洗沐,洗去身上的汙垢,祈禱今年的豐收與太平。

而上巳節就是現在3月3的雛形,先秦風氣開放,民風淳樸,人們享受的大自然敬畏自然和神靈,男男女女並沒有後代的那些約束,相反,上巳節成了愛情的溫床。年輕的男女在此聚集相會,男生好感發生戀情,而且有著重大的祭祀的背景,所以並沒有後代那麼嚴謹。

青年男女手拿蘭草,紛紛的到河邊去祭祀,由於人多,女孩子也顯得特別的活潑,她對男孩子說,我們去看看,男孩子回答看看就去看看,於是大家一起走到河邊邊說著玩笑。

臨到離別的時候,兩個人已經熱絡得不得了,好吧,不舍之際,互相送了一隻芍藥。

通過現代的反推,認為上巳節是在3月初,而如果有芍藥那樣的大花,那一定不是芍藥。因為芍藥開花較晚,通常是在夏初,比牡丹花要延遲半個月到一個月。如果是真的像芍藥的那麼大的花朵,那一定是牡丹而不是芍藥。

這句話初看起來非常有道理。草木之春,總有自己的季節,3月初仿佛是看不到芍藥的。

但是另一個觀點卻又證明,當初那些男男女女互相饋贈的,就是草本芍藥。

因為從當代的一些氣候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在先秦以及西漢時期,氣候比現在溫暖得多。在北方,河南省也就是原來的鄭國地區,廣泛種植的柑橘。而我們通常知道,柑橘是南方的產品。而鄭這個地帶的柑橘是很有名的。也就可以發現,當時的溫度比現在還要溫暖溼潤。

二十四時花信風中的牡丹,是宋朝左右勘定的穀雨花事。而草本的芍藥則會往後推。但是我們要知道,宋朝已經開始進入了冰河期,氣溫在逐漸下降。雖然穀雨應對牡丹花,在現在依然是明顯的特徵,但是放在先秦時代,牡丹和芍藥的開花一定會更早。

我們知道牡丹是木本的植物,根系發達,往往生活在灌木叢中。但是芍藥卻是草本植物,更喜歡沙土滋潤,陽光充裕的地帶。

那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樣一首詩經,男男女女相聚在河邊,手邊也拿著是溼地河邊常見的蘭草,如果他們遊玩累了從河邊上行,那麼看到最多的,又在腳邊的,是芍藥花。有人說芍藥花比牡丹花要晚,但實際芍藥花僅僅只比牡丹花晚半個月,如果陽光充足,氣溫適度,幾乎是可以同時開放的。作為草本的芍藥連片開花,更讓人有視覺上的草原花朵一樣的輕快。

而牡丹則生長在山谷裡,在山林之中,如果想看到它,還要費一些周折。

而且這首詩寫的是男女互贈芍藥,在當時芍藥的產量應該是不錯,不說隨處可見,至少在他們集體祈福的地方,是多見的,而且現摘,這才有著男男女女,芍藥為緣,是風俗,也是情緣的開端。

芍藥在那的時候稱之為「勺藥」。

一,它是一種草藥名。

二來暗含著美麗,因為「約」在上古,是貌美而溫情的感覺,讓人溫馨。

三:是約定。

無論男孩子送女孩子芍藥,還是女孩子將芍藥遞給男孩子,都應該是有心領神會的瞬間。那是喜歡和約定。

那它如何又叫做「將離」呢。這其實還是從這一種臨別分手的約定裡衍生出來的。只是一個事物,有兩面,如果兩個人面向未來,勺藥就是永恆的約定,因為我們有過約定呀,但是如果你痛苦與分別,那你就看到的只是別離了。

在古代臨別送勺藥,是期待重逢的意思。但是望文生義也很可愛,有個網友非常沮喪的說,原來芍藥是三,祝別人恩愛分離,我看了笑暈,這個小妹子賊可愛。

在古代中醫上,芍藥和牡丹是分得非常開的。因為一般的中醫會靠根莖入藥,勺藥是埋在土裡的塊狀根,而牡丹則是木本的,兩種的區別非常大。芍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

那麼到了魏晉時代,牡丹被從山林移植下來,進入了庭院。牡丹花的好在於它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只要不過分地苛待它,它的花開在樹尖上,笑傲春天,也正是由於這樣的植物特徵,他被廣泛地嫁接培育。

牡丹別名木芍藥,也就是在唐朝,人們發現牡丹樹比芍藥更加持久,更適合養護和觀賞。不僅花開像芍藥,且更大,更壯觀,因為牡丹樹可以高達兩三米,而芍藥就是一年生的草本,開得最茂盛的時候也不會超過一米。而且由於根莖柔軟,沒有牡丹花花朵的厚重質感。

但是芍藥花美不美呢,芍藥花自然有它一種綽約清麗,那是山水間健康明秀的姑娘,帶著鮮嫩的芳草氣息,帶著最初的清純和浪漫。

你懷裡捧著心上人送的芍藥,捧著三月最美的芬芳,那是最初的最清澈的歡喜和甜蜜呀。和牡丹的人力培植相比,芍藥更有原野的淳樸和浪漫。

如果是我的心上人,我並不願意他送我牡丹,我喜歡他在春天裡送我採來的草芍藥。兩個人有最初的耿直和單純,記著最美的約定,無論是繁華還是清貧。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芍藥為何叫「將離」?詩經裡兒女情長的唯美惜別
    芍藥為叫「將離」?(原創)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說起「花魁」,在人們心目中,牡丹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王」。其實,還有一種花可與牡丹媲美,那就是被譽為「花中之相」的芍藥。牡丹開花始於四月中旬,到五月接近花期結束的時候,正是芍藥盛開之時,故芍藥有「殿春」之名。芍藥花形大而豔麗,亦有雍容華貴之態,以至於很多人看到之後,誤以為是牡丹呢!芍藥雖與牡丹相似,但有不同之處。芍藥花朵略小於牡丹,葉橢圓細長,屬草本植物,這都有別於牡丹。
  • 有情芍藥含春淚,芍藥花
    小的時候,我是不太能分清牡丹和芍藥的,後來漸漸知道了,牡丹是木本的,芍藥是草本的,牡丹被稱為花王,而芍藥則被稱為花相。牡丹和芍藥都是非常美麗的,不過可能我是更喜歡芍藥一些,牡丹是一種雍容華貴,端莊大氣,而芍藥給我的感覺則更為清秀,丰姿飄逸。
  • 芍藥: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
    穀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藥。牡丹花剛開完,與牡丹一樣美麗的芍藥又競相開放了,正逢五一長假,全國的朋友們在經歷了漫長的居家生活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可以放鬆和享受春天、呼吸新鮮空氣的長假期。芍藥別名將離、離草、婪尾春、餘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藥等,屬毛茛科芍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也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與牡丹花不相上下,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的說法。
  • 芍藥的花語和象徵寓意,了解一下!
    芍藥花花容美好,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兼具色、香、韻之美,可與國色天香的牡丹媲美,素有:牡丹為王,芍藥為相的說法。從古至今,芍藥便為人喜愛和青睞。要說為什麼的話,想必同芍藥的花語和它的象徵寓意有莫大的關係。下面就和楓葉花語一起來看看吧!
  • 芍藥丨鄭詩已取相酬贈,不見諸經載牡丹
    這說明,一開始,牡丹並沒有芍藥那麼知名。要知道,芍藥可是儒家經典《詩經》中的植物。《詩經·鄭風·溱洧》云: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於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於且樂。
  • 玫瑰花與情人節,芍藥與情人節
    那就是「上巳節」,俗稱「三月三」,而在那天也有傳達愛意的花朵——「芍藥」。在《詩經·鄭風·溱洧》中曾有過記載: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 原創散文:芍藥開,春將離
    一直以來就有種說法:「立如芍藥,坐如牡丹,形如百合。」芍藥把自己開成了一道風景,牡丹和芍藥有些近似,最簡單的辨別方式是它們開花的時間,牡丹開在三月左右,芍藥開在五月,春末夏初。盛唐愛牡丹,宋人惜芍藥。一提起牡丹,就想起了盛唐時的雍容華貴,端莊氣派。而宋朝的男子喜歡花草,更勝於女子,他們對芍藥情有獨鍾。
  • 海上花語之四十七 | 芍藥:殿春含情,風流沉醉
    事實上,她第一次作為文學形象出現,便承載了將別之人深厚的意緒:「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詩經·溱洧》),朱熹解讀說:「士女相與戲謔,且以芍藥為贈,而結恩情之厚也。」相離之時,萬般情愫無從訴說,唯有一支芍藥,把那牽腸掛肚的不舍、情深不改的堅定、百轉千回的繾綣說盡。崔豹《古今注》說「古人相贈以芍藥,相招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芍藥一名將離故也。」
  • 見說君家紅芍藥,盡把春愁忘卻
    日積月累,我結識的花草樹木越發龐大,而芍藥是我小時候就認得的。 我老家的後門有個菜園子,用鵝卵石砌成矮牆圍住。鄰居在菜地裡,栽種了一大片芍藥。記憶裡,清明之後,布穀鳥叫來一場場春雨,白色的芍藥花悄然綻放,小巧的花骨朵上常常凝著露珠,惹人憐愛,不忍採摘。不過,我小時候僅僅知道這芍藥是藥材而已。
  • 洛陽牡丹真國色,揚州芍藥應羞死
    第一,氣質大相逕庭:牡丹是雍容華貴,芍藥是妖氣嫵媚。傳說,有一天大雪紛飛,武則天心血來潮,想邊賞花邊喝酒,就下旨命百花開放 : 「花須連夜發,莫待晚風吹。」寒冬臘月,葉枯花落。「煙花三月下揚州」,秀氣的瘦西湖邊「三步一柳,五步一花」,波光瀲灩,仿佛女子在暗送秋波。彎彎曲曲,羞羞答答,將芍藥養得如一個個閨閣少女,眼波流轉,含情脈脈。
  • 牡丹和芍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若不是認識芍藥的葉子,真以為那就是牡丹花。於是翻出前幾年去洛陽時在龍門石窟的大佛像前拍得牡丹花照片,做了一下對比。發現它們的花朵挺像,但是葉子和根莖很不一樣。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牡丹是木本植物,能長到2–3米的高度。而芍藥是矮小的草本植物,一般都是長不到1米高度。而且它們的花期有明顯的不同,牡丹比芍藥的花期要早。牡丹一般是4月份開花,時值暮春。
  • 芍藥真如張大奕說的是「將離」之意嗎?
    前段時間因張大奕、蔣凡的緋聞火了我們的芍藥,如果芍藥會說話,她肯定會說:我是誰?我在哪?芍藥可是愛情之花,卻因這場熱搜而沾染了些」俗事「。芍藥芍藥殿春而放,別名婪尾春。——元稹《憶楊十二》情人眼中的芍藥古代戀人互贈的愛情之花就是芍藥。《詩經·鄭風·溱洧[zhēn wěi]》云:「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意思是說,少男少女們,互相調笑戲謔,臨別時送一支芍藥訂約。
  • 朗誦:三月三——芍藥傳情,詩意浪漫
    《詩經·國風·溱洧》中寫道:「洧之外,洵訏於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說的恰恰就是上巳節的景象。這一天青年男女於水邊嬉遊,如若遇見意中人,互贈芍藥寄相思。因「藥」通「約」,代表著相約,芍藥可以說是那時人們的定情物,當之無愧的中國「愛情花」。又是一年三月三,春色正新的水岸,那花依然在風中搖曳吧,光陰流轉間,聽過了多少動人的情話?
  • 當花遇上古詩詞|贈一枝芍藥,名曰愛情
    ,男女青年在兩情相悅時,以芍藥相贈,表結情之約。芍藥很早便記載於典籍。「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一位手持蘭花的少女,微笑著走向心儀的男孩,邀請男子去溱水、洧水邊遊玩,在一問一答中,兩情相悅的人兒,互述愛慕,並贈之芍藥以表結情之約、惜別之意。故芍藥又名「將離」,「離草」。一枝芍藥,極盡穠麗,承載了多少情人間無法用言語訴說的繾綣情思。
  • 中國古代,芍藥的花語是什麼?芍藥花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有什麼
    在《詩經》中,芍藥作為文學意象進入世人眼中,後又經歷不同的朝代、詩人、畫家的重新執筆,芍藥被賦予更多的涵義,在文化意蘊上,芍藥的內涵十分豐富,既有「綽約」「富貴」之意,又有「離別」「傷春」之意。芍藥在文學中最早出現於《詩經》《詩經·鄭風·潦消》中提及芍藥,是將其作為互贈的禮物,起先芍藥被意為結恩情,後由於男女在交往中互贈芍藥,又被引申為男女結情的物品,或者表示惜別之意。芍藥「多情」「離別」的內涵便在這時被廣泛應用,在古代詩人的筆下,芍藥作為臨別的禮物,可以用來留念友情。
  • 定情信物是芍藥,你知道嗎
    但是我覺得,在這個節目裡,有幾樣東西,一直是作為相親的首要條件:01.顏值:男的成熟帥氣,女的漂亮可愛,第一輪熄燈就看得出來。02.車子和房子:無論是男嘉賓,還是女嘉賓,很多人都看重車房。相反,追溯到先秦時期,也有過《非誠勿擾》,那時候的男女不比車房和鈔票,而且定情信物竟然是「芍藥」!不信的話,您往下瞧。
  • 四月花歷:芍藥唯美詩詞35句,春深百卉過芬芳,雕檻惟餘芍藥香
    【花月令】[明]程羽文撰《花歷》,又稱《花月令》,其中:四月(指農曆)牡丹王,芍藥相於階,罌粟滿,木香上升,杜鵑歸,酴醿香夢。【芍藥】象徵意義友誼,愛情。揚州市市花。芍藥與牡丹區別:牡丹是能長到2米高的木本植物,芍藥是不高於1米矮小的草本植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藥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
  • 農村庭院中種植的芍藥花,為何非得要有牡丹來配植呢?有啥說法嗎?
    農村庭院中種植的芍藥花,為何非得要有牡丹來配植呢?有啥說法嗎? 牡丹花色繁多,五彩繽紛,花朵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芍藥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牡丹花和芍藥花不仔細看,很難將他們分清楚,而且芍藥通常和牡丹一起配植,又是什麼道理呢?
  • 最美的愛情在《詩經》
    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中國代表愛情的花朵——芍藥。在中國,芍藥是愛情的象徵:《詩經》中記載,在周朝時期就有男女青年互贈芍藥的傳統,芍藥應該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情人花」。古時「芍」與「約」同音,「芍藥」即「約邀」,因此芍藥又被認作是「媒妁之藥」,男女之間可藉此表達信約和結良緣的意思。與大膽熱烈的紅玫瑰相比,芍藥顯得更為委婉含蓄。
  • 野生芍藥花圖片,芍藥的野生品種張什麼樣?
    芍藥花大而美,因為開花較遲,又被稱為殿春。自古就有很多關於芍藥的有趣故事,比如四相簪花,史湘雲醉臥芍藥叢,芍藥也為大眾所喜愛。但是我們平常看的芍藥都是張在深閨之中,今天我們不妨到野外看看野生芍藥花長什麼樣吧。芍藥別名將離,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