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過年回家的時候,鄰居大爺家的孩子也回來過年,其中一個小孫子被包的嚴嚴實實,只留出一雙大眼睛。大爺覺得大冬天的又沒太陽,幹嘛非得包的如此嚴實?於是帶孫子出去玩的過程中就摘了孫子防護。沒想到晚上回來小孫子的臉就有些輕微發紅,幾天後立馬黑了一圈,大爺的孩子還責怪大爺不會帶孫子……
我在想這個孩子對於陽光如此敏感的原因是什麼?不正是家長對於孩子過度的保護嗎!如果孩子經常在自然中奔跑,和大自然有親密的接觸,孩子的肌膚又怎麼會嬌嫩到如此程度呢?這並不是個例,而是作為家長的我們無心中就會去保護孩子!而且是過度保護!
有一個體育老師曾和我說過這樣的一件事:有個母親和他說她不想自己的女兒參加學校足球隊的訓練了,因為孩子曬的太黑了,而且容易受傷。這個老師正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這個媽媽接著說,但她的女兒怎麼都不同意,她女兒說:「在球場上我很快樂,難道曬黑或受點小傷這些問題會比我的快樂更重要嗎?」
是啊!我們想把我們的孩子保護得好好的,但是我們的保護有些真是必須的嗎?我們很多的保護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是來自於對自己的不信任感,是來自於對孩子的不信任感,當我們的不信任不安全貫徹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孩子又如何會保護好自己呢?
河南羅山縣一個叫楊鎖的,號稱天下第一懶,23歲活活餓死家中。他8歲時父母還不讓走路由父親挑著出門;讀書不寫作業家長還找老師評理,責怪老師;父母幹活也不讓他參加,怕他累著,讓他一旁休息;等到父母雙亡,自己在家吃了睡、睡了吃,有村民說給他食物,他都巴不得給餵在嘴裡....
楊鎖的父母不愛孩子嗎?不!恰恰相反,他們太愛孩子了,所以給了孩子自己的一切,他們的保護把孩子保護成了一個巨嬰!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嬰兒」。
縱觀現在許多的啃老族,有多少是在父母的保護中成長的,但是這樣的保護不僅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成長,更是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災難!你的保護不會讓孩子未來的路更順,不會讓自己更輕鬆,只會換來更多的苦!
很多家長用愛保護孩子,但很多家長也在不自知中用愛「溺死」了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各種的保護,但絕對不是那種無休無止的過度保護。如果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自知,孩子終會在我們的過度保護中失去自我,而成為一個巨嬰,這苦的終究是我們自己。
觀察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在幼崽長大之後都逼著幼崽離開自己的身邊,只有在自然中磨鍊的幼崽才能終究成為獨擋一面的王者!你是否敢像這些動物母親一樣撤去自己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在自然中鍛鍊成長呢?
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講了一則「翠鳥移巢」的寓言: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築得很高。
小鳥孵化出來以後,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
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更擔心它們了,把鳥巢移得更低。就這樣,人們輕而易舉地就把小翠鳥捉走了。
我們是不是也和這隻翠鳥一樣,看著喜愛的孩子不斷減低要求保護著他們,殊不知那個原本高位的巢才是保護的最好方式。
如果孩子在我們的保護中沒有吃過一點苦,那麼未來生活不僅會端給孩子一碗「苦果」,更會給作為父母的我們一盆「苦果」!因此,愛孩子就從避免給予孩子過度保護開始!
那麼被家長過度保護的孩子有哪些表現?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又會產生哪些人格缺陷?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自查?如何避免給予孩子過度保護?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直播間學員課堂!
由家庭教育專家老師雷廣華與大家分享——《家長的過度保護帶給孩子的危害》
讓我們一起再次回歸課堂,聆聽雷老師的精彩課程!
一、過度保護對孩子的危害
二、被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表現
三、過度保護造成孩子人格缺陷
四、家長如何避免過度保護
您是否有過度保護孩子的心態呢?有哪些行為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呢?
歡迎你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留言區(拉到文章最底部,點擊「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