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會陷入過度保護孩子的陷阱?

2021-02-10 中華家庭教育網

記得過年回家的時候,鄰居大爺家的孩子也回來過年,其中一個小孫子被包的嚴嚴實實,只留出一雙大眼睛。大爺覺得大冬天的又沒太陽,幹嘛非得包的如此嚴實?於是帶孫子出去玩的過程中就摘了孫子防護。沒想到晚上回來小孫子的臉就有些輕微發紅,幾天後立馬黑了一圈,大爺的孩子還責怪大爺不會帶孫子……

我在想這個孩子對於陽光如此敏感的原因是什麼?不正是家長對於孩子過度的保護嗎!如果孩子經常在自然中奔跑,和大自然有親密的接觸,孩子的肌膚又怎麼會嬌嫩到如此程度呢?這並不是個例,而是作為家長的我們無心中就會去保護孩子!而且是過度保護!

有一個體育老師曾和我說過這樣的一件事:有個母親和他說她不想自己的女兒參加學校足球隊的訓練了,因為孩子曬的太黑了,而且容易受傷。這個老師正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時候,這個媽媽接著說,但她的女兒怎麼都不同意,她女兒說:「在球場上我很快樂,難道曬黑或受點小傷這些問題會比我的快樂更重要嗎?」

是啊!我們想把我們的孩子保護得好好的,但是我們的保護有些真是必須的嗎?我們很多的保護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是來自於對自己的不信任感,是來自於對孩子的不信任感,當我們的不信任不安全貫徹在孩子身上的時候,孩子又如何會保護好自己呢?

河南羅山縣一個叫楊鎖的,號稱天下第一懶,23歲活活餓死家中。他8歲時父母還不讓走路由父親挑著出門;讀書不寫作業家長還找老師評理,責怪老師;父母幹活也不讓他參加,怕他累著,讓他一旁休息;等到父母雙亡,自己在家吃了睡、睡了吃,有村民說給他食物,他都巴不得給餵在嘴裡....

楊鎖的父母不愛孩子嗎?不!恰恰相反,他們太愛孩子了,所以給了孩子自己的一切,他們的保護把孩子保護成了一個巨嬰!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嬰兒」。

縱觀現在許多的啃老族,有多少是在父母的保護中成長的,但是這樣的保護不僅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成長,更是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災難!你的保護不會讓孩子未來的路更順,不會讓自己更輕鬆,只會換來更多的苦!

很多家長用愛保護孩子,但很多家長也在不自知中用愛「溺死」了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各種的保護,但絕對不是那種無休無止的過度保護。如果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自知,孩子終會在我們的過度保護中失去自我,而成為一個巨嬰,這苦的終究是我們自己。

觀察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在幼崽長大之後都逼著幼崽離開自己的身邊,只有在自然中磨鍊的幼崽才能終究成為獨擋一面的王者!你是否敢像這些動物母親一樣撤去自己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在自然中鍛鍊成長呢?

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講了一則「翠鳥移巢」的寓言: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築得很高。

小鳥孵化出來以後,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

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更擔心它們了,把鳥巢移得更低。就這樣,人們輕而易舉地就把小翠鳥捉走了。

我們是不是也和這隻翠鳥一樣,看著喜愛的孩子不斷減低要求保護著他們,殊不知那個原本高位的巢才是保護的最好方式。

如果孩子在我們的保護中沒有吃過一點苦,那麼未來生活不僅會端給孩子一碗「苦果」,更會給作為父母的我們一盆「苦果」!因此,愛孩子就從避免給予孩子過度保護開始!

那麼被家長過度保護的孩子有哪些表現?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又會產生哪些人格缺陷?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自查?如何避免給予孩子過度保護?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直播間學員課堂!

由家庭教育專家老師雷廣華與大家分享——《家長的過度保護帶給孩子的危害》

讓我們一起再次回歸課堂,聆聽雷老師的精彩課程!

一、過度保護對孩子的危害

二、被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表現

三、過度保護造成孩子人格缺陷

四、家長如何避免過度保護

您是否有過度保護孩子的心態呢?有哪些行為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呢?

歡迎你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留言區(拉到文章最底部,點擊「寫留言」)。

相關焦點

  • 過度保護孩子,會有什麼後果?
    不用太多招術,就時時刻刻把孩子當嬰幼兒一樣照顧就對了,呵護備至、全面保護,這一招就夠了。二、生活中常見的「家長陷阱」我在讀《讓孩子學會思考》這本書的時候,其中有個詞叫「家長陷阱」,是指父母抑制不住為孩子排憂解難,挺身而出「解救」他們的情況。
  • 怎樣避免過度消費陷阱
    過度消費一度認為是上流社會給中產階級設立的陷阱,它會使中產階級陷入消費的深淵。直至中產階級們完全無法成承擔其現有消費水平,從中產階級掉落至低產甚至是無產的狀態中。其實這個社會現在要餓死真的是很難了,人力工資的持續上漲,只要你還肯幹,如果是一個人,就能活得挺好的,就算是一個家庭,也沒有說活不下去的一天。
  • 家長的過度保護,只會成為孩子的絆腳石,家長需了解其中危害
    其實這樣的家長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他們總是會擔心孩子會遇到意外,如果孩子不能在自己的時間範圍內活動的話,那麼很容易會受傷遇到傷害。這些家長對孩子的擔心和恐懼,一刻都不能放下,卻不知家長的這種行為並不能算得上是保護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為什麼家長總是會過度的保護孩子呢?
  • 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有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就應該被富養,最好的東西先讓他們用,在錢上也盡力滿足孩子。但是他們沒意識到,這樣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多的不利影響,當今有一種育兒方式,會把孩子搞得一團糟,阻礙他們個人特質的發展,這種育兒方式正大行其道,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父母最大的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雖然這只是一個科幻故事,但反映的問題,卻足夠現實: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給孩子的世界打上馬賽克,處處監控孩子,恰恰會不受控制地走向反面,最終毀掉孩子。 心理學博士張智豐指出:「從小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其挫折承受能力更差。」小巍的低抗挫能力,就是被過度保護給「保護」出來的。
  • 日劇《被過度保護的加穗子》:身體成年,內心還是孩子
    》,講述了21歲的加穗子是一名被「純粹培養」長大的女大學生,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依靠父母,從小一直被過度保護。 很多家長都喜歡和孩子親密無間的感覺,孩子從裡到外,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日劇《被過度保護的加穗子》正是將這一現象描述的淋漓盡致。
  • 過度保護孩子,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這些阻礙
    孩子缺失探索,阻礙智力發展 自孩子出生以後,很多父母就在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不讓孩子亂翻亂爬、四處亂摸,但這種過度保護會讓1~3歲處於探索期的孩子失去動腦
  • 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對ta「過度保護」
    媽媽用完美無缺的保護,給了女孩安全感,卻也毀掉了她。其實這不是愛,而是把自以為「為你好」的思想強加給孩子,繼而演變成一種過度的保護。有心理學家曾將過度保護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極端約束型,另一種是極端縱容型。不管哪一種「保護」,都是被曲解的愛,給孩子帶來的都是滿身的傷害。
  • 過度保護也是一種傷害(親子教育)
    這些無辜的孩子是整個教會群體的最脆弱的一環,而且一旦誘使基督徒子女加入撒但的隊伍,他們的影響力也最大。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撒但為父母們設置了許多的陷阱和障礙。在教育問題上,父母有很多的誤區,然而最讓人防不勝防的就是對兒女過度的保護。
  •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行為,實際上是在一步一步毀掉他!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是想要保護孩子的,不想要孩子受到傷害,但是結果卻是,很多時候,一些小小的挫折都會擊垮孩子。 很多網友在評論時,除了說到學校的體罰不對之外,也提到了一點,現在孩子受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孩子應不應該受到挫折教育?常言道,現在不讓孩子吃苦,長大後社會會讓孩子吃苦。因此對於孩子來說,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但是現在卻有很多父母過度的去理解了這句話,認為孩子要一直吃苦才能有出息,於是很多家長對孩子就實施著過度的挫折教育。
  •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是一種「病」,要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因而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掠奪式保護。但這樣過度保護,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保護孩子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長此下去,就會塑造出一個沒有生活獨立能力,凡事依賴父母、縮手縮腳的孩子。
  • 心理測試:你會走進哪一個森林之門,測你容易陷入哪種愛情陷阱嗎
    B、森林之門A、容易陷入甜言蜜語陷阱中。你是個感性的人,天真爛漫性格的你,對任何事物都抱有美好的想法。對於愛情,你也顯得比較單純,渴望自己的愛情幸福美滿,懷著這份單純,帶著這份渴望,你很容易會掉入異性用甜言蜜語堆砌而成的陷阱中。在你認為的真愛當中,你陶醉的一塌糊塗,當你為愛全心全意的的付出時,對方很可能在幹著與你愛情無關的事情,對方只是把和你的愛作為消遣或者玩耍。
  • 銀保監會:要樹立理性消費觀 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對此,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0年第六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二是過度包裝營銷,陷入盲目無節制消費陷阱。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這種對貸款產品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制消費,尤其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網絡平臺借錢後,給明星打榜、集資、包場、送「粉絲應援禮」,「借貸追星」現象蔓延。盲目借貸、盲目消費終會侵害金融消費者自身權益。
  • 父母最大的罪惡,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01.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愛孩子,保護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一點苦都不吃,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孩子就像一棵樹,只有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不斷修剪,樹木才能長的挺拔。如果,因為不忍心,就不去剪掉橫生的旁支,任其瘋長,早晚世界會以一種更殘酷的方式幫他剪掉。這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苦盡才有甘來。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
  • 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愛孩子,每個父母的本能。 但父母過度的保護,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 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講了一則「翠鳥移巢」的寓言: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築得很高。
  • 父母最大的罪惡,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你不讓孩子吃苦 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愛孩子,保護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一點苦都不吃,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 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講了一則「翠鳥移巢」的寓言: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築得很高。 小鳥孵化出來以後,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
  • 如何放手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不要做過度保護的父母
    那麼,你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一個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呢?過度保護潛在的後果是什麼?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怎樣才能從現在開始就停止你無意間對孩子造成的「窒息」? 過度保護的父母往往致力於庇護他們的孩子免受身體上、精神上或情感上的痛苦。因為想確保孩子將來的成功,所以他們可能會選擇為孩子掃清一切障礙,減輕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對孩子的影響。
  • 馬雅舒女兒遭幼兒園勸退,「過度保護」的母愛,反而阻礙孩子成長
    當家長的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只要是孩子喜歡的,都會儘可能的滿足,但是孩子在這樣的愛護中長大,也會不自覺的養成一些壞毛病和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有的時候,過度保護的「愛」,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馬雅舒女兒遭幼兒園勸退,「過度保護」的母愛,反而阻礙孩子成長提到馬雅舒,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因為她已經不是當紅演員了,現在馬雅舒已經不活躍在娛樂圈中,和美國人結婚的她,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混血女兒,起名叫做米雅。
  • 保護過度也許是慢性摧殘
    我們這一代00後,被譽為是祖國的花朵,在溫室中被過度保護,一旦走出舒適圈很難適應另一個世界,因為我們看見的世界都是片面的,由於被家人們關懷,我們看到的都是社會的美好......說實話,從小我就是個那種被保護過度的孩子,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住在一起,雖然是家裡的獨生子,但是也並沒有因為住在農村而養出野性,養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從小奶奶就規定我不許離開大人身邊,每當和老一輩的去農村的小賣部玩的時候,你們可能感受不到我看著朋友們玩著躲貓貓,但自己又不能參與的時候我心中的鬱悶心情。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