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甲仁波切:揭秘輪迴-從死亡至投胎再生(1)

2021-01-09 愛上唐卡的鄭某某

對於修行者而言,即便在生前沒有證悟解脫(脫離六道輪迴),在死亡階段是很容易解脫的,死亡後將經歷臨終中陰、實相中陰(法性中陰)和受生中陰。前兩個中陰階段都有機會獲得解脫(若有上師或同修協助就更容易了),否則,就會走到第三個階段:受生中陰。

對大多數人而言,死亡的經驗是指在死亡過程的盡頭,進入一個湮沒消失的狀態。內分解的三個階段,可以快到三彈指頃。父親的白菩提(來自精子)和母親的紅菩提(來自卵子)在心輪會合,稱為「完全證得」的黑暗經驗生起。地光明顯現,但我們卻沒有認證它,因而進入昏迷的無意識狀態。這是第一次沒有認證出來,又稱為第一階段的無明,是本覺的相反狀態。輪迴在死亡的瞬間稍為中斷,而這個時候我們又開始了另一輪迴。法性中陰隨即生起,一閃即逝,沒有被認證出來。這是第二次認證的失敗,也是第二階段的無明。

這時候我們所覺察到的第一件事是「如同天和地又分開了」,我們突然進入死和另一期新生命之間的中陰身。這稱為受生中陰,是死亡的第三期中陰。

由於沒有認證出地光明和法性中陰,我們一切習氣的種子受到刺激而重新甦醒過來。受生中陰介於這些種子的重新甦醒和進入下一世胚胎之間。

在受生中陰的階段,因為心已經不再受到這一世肉身的限制或障礙,所以「受生」到不同境界的「機會」是無限的。這種中陰有外「存在」的意生身和內「存在」的心。

受生中陰最顯著的特色是「心」扮演著最主要的角色,而法性中陰則是在本覺之內顯現,因此,在法性中陰之中,我們有光身;在受生中陰之中,我們有意生身。

在受生中陰的階段,心非常清明,也具有無限的活動力,但它所移動的方向,完全取決於過去業力的習氣。這時候,心在它逐漸展現的過程中,已經到達下一個階段:從最純淨的狀態(地光明),經過它的光和能量(法性中陰的顯現),進入受生中陰階段,心展現出更具體的形式。在這個階段所發生的事,正好是分解過程的相反:風大再度出現,同時,與貪、嗔、痴有關的思想狀態伴隨著風大而來。然後,因為過去業報身的記憶在我們的心中仍然歷歷如新,就會形成「意生身」(也就是某些活人能看到的,所謂的鬼——鬼有很多種類)。

 意生身

受生中陰的意生身有許多特色。它具有一切知覺作用,它是相當輕靈、透明和活動的。它的知覺力,據說是我們活著時的七倍。它也具有最基本的清晰覺察力,那不是在意識控制下的覺察力,但意生身能閱讀別人的心識。

首先,這種意生身的形狀類似生前的肉身,但沒有任何缺點,而且是青壯期的俊美肉身。即使你在這一世殘廢或生病,在受生中陰階段仍然會有完美的意生身。古代的一個大圓滿法門告訴我們,意生身大約像八到十歲孩童的大小。

由於概念性思考的力量(又稱「業氣」),意生身無法保持靜止不動,即使一剎那也辦不到。它不停地移動,只要一起念頭,就可以毫無障礙地隨意到任何地方。因為意生身沒有肉體,所以能夠通過牆壁或高山之類的固體障礙物。

意生身能夠看穿三維空間的障礙物體。但由於缺少肉身的「父親白菩提」和「母親紅菩提」,所以面前不再具有日月的光芒,只有一道微弱的光照亮跟前。意生身可以看見其他的中陰身生命,卻無法被活的生命(如我們普通人)看見,除非是那些由於精深禪定功夫而有天眼通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和中陰世界裡的許多旅人、那些比我們早逝的人有短暫的會面和談話。

意生身因為有五大構成因素,所以我們會認為它似乎是固體的,而且還會感覺到飢餓的煎熬。《中陰教法》說,意生身以氣味為食,並從燃燒的供品攝取養分,但它只能享用特別以它的名字祭祀的供品。

意生身的心活動速度極快:念頭連續以高速度來到,我們同時可以做很多事。心不斷形成固定的模式和習慣,尤其是對於經驗的執著,以及認為經驗終究真實不虛的信念。

中陰身的經驗

在中陰身的頭幾個星期,還有自己是男人或女人的印象,一如我們的前世。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我們回家去會見家人和親愛的人。我們試著對他們講話,摸他們的肩膀,但他們並不回答,也完全察覺不到我們的存在。儘管我們想盡辦法,還是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當他們為了我們的死亡而哭泣,或傷心地呆坐時,我們只能無力地看著。我們試著使用自己生前的物品,卻一點用都沒有。飯桌上已經沒有我們的位子,而親友正在處理我們的物品。我們覺得憤怒、受傷和挫敗,《中陰聞教得度》說:「就像魚在熱砂中受苦。」

如果我們非常執著自己的肉體,甚至會嘗試重新進入肉體或在它的四周留戀不去,結果卻徒然無功。在極端的例子裡,意生身會在它的物品或肉體旁邊徘徊好幾個星期或甚至好幾年,竟然還未察覺自己已經死了。唯有在知道自己沒有身影,在鏡子裡面沒有反射,在地上不留下足跡時,才終於了解自己已經過世。承認已經去世所帶來的驚嚇,足以令我們昏厥過去。

在受生中陰裡,我們會重演過去世的一切經驗,重新經歷各種很久以前的生活細節,再度造訪所有的地方,甚至如同上師們所說「只不過吐過一口痰」的地方。每七天我們都會被迫再次經過死亡的痛苦經驗。如果是安詳去世的,就會重現安詳的心境;如果是痛苦去世的,也會重現痛苦的心境。請記住,這時候的意識是活著時的七倍強度,在受生中陰的快速階段中,前世的惡業全都以非常集中而混亂的方式回來了。

我們不安而孤獨地漂泊在中陰世界裡,就好像夢一般地狂烈,而且如同在夢中一般,相信自己有肉身,相信自己確實存在。但受生中陰的一切經驗都只是從我們的心中生起,由重現的業和習氣所創造的。

「四大」中的「風大」,再度吹起,誠如土庫烏金仁波切所說的:「我們聽到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的巨大聲響。有雪崩不斷掉下來的聲音、大河奔騰的聲音、熊熊烈火如火山爆發的聲音、暴風雨的聲音。」據說,當我們試著在恐怖的黑暗中逃避這些聲音的時候,三個不同的深淵(白色、紅色、黑色),又深又可怕,在我們的面前裂開。《中陰聞教得度》告訴我們,這些深淵就是我們自己的貪、嗔、痴。我們被冰冷的大雨、膿和血的降雹所襲擊;聽到聲嘶力竭、嚇人的哭聲;被吃肉的魔鬼和猛獸所追趕。

我們被業風無情地吹得東倒西歪,無法固定在地面上。《中陰聞教得度》說:「這時候,可怕的、無法忍受的、強烈漩渦的、巨大業的龍捲風,從背後驅動著你。」我們完全被恐懼所徵服,就像蒲公英的種子在風中被吹來吹去,我們無助地在中陰的幽暗世界中遊蕩。我們又飢又渴,苦不堪言,到處尋找庇護所。我們心中的念頭分分秒秒都在改變,《中陰聞教得度》說:這些念頭把我們投射出去,「就像從彈弓射出一般」,進入集的境界。心中生起想要擁有肉身的渴望,卻找不到,使得我們更加痛苦。

這整個景象和環境都是由我們的業塑造而成,就好像中陰世界中,可以由我們的無明所產生的夢影像所居住。如果我們生前的習慣性行為是正面的,我們在中陰身的念頭和經驗就可以摻雜喜悅和快樂;反之,如果我們生前曾傷害到別人,我們在中陰身的經驗必然是痛苦、憂愁和恐懼。因此,西藏人說,漁夫、屠夫和獵人在中陰身時,會受到前世所殺害者的恐怖形象攻擊。

研究瀕死經驗細節,尤其是研究瀕死經驗中常見的「生命回顧」現象的人,曾經自問:「我怎能想像毒梟、獨裁者或納粹暴徒在中陰身階段的恐怖經驗呢?」「生命回顧」似乎顯示,我們在死後會體驗到與我們直接或間接有關的「一切」痛苦。

(文章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死去(紀念偉大上師索甲仁波切寂滅)
    這種對未知的恐懼才是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上師蔣揚欽則仁波切與索甲仁波切生與死其實只是一場期待已久的旅行,如果我們能避開恐懼那生命又將如何,在西藏生死書中在死亡的鏡子中便有提到這樣一段話:死亡並非終點。它們也都留下未來世的憧憬,賦予我們生活神聖的意義。」
  • 索甲仁波切:死,是天下最公平的結局,沒有死便不會有新生
    不管你用一生撞向富貴,還是用一世遇見貧賤,最終都會遇到死亡。是有準備地迎接它,還是無預期地撞到它,其實反映出一種人生智慧,體現出一種生命態度。——索甲仁波切中國人認識死亡的水平就像小學生一樣,因為中國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 索甲仁波切:人生變化無常,你真的了解「當下」的含義嗎?
    同時,他們採訪一位瀕死的婦女,她過去從未想過,死亡竟然是如此真實,所以恐懼不已。現在她知道了,她只想對在世的人說一句話:認真看待生命和死亡。縱使是佛陀也會死亡。這是一種教示,用來震撼天真、懶惰與自滿的人;用來喚醒我們了悟一切無常,以及死亡是生命無可避免的事實。
  •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語錄
    《西藏生死書》是2011年4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索甲仁波切,這是一本宗教與科學交會的書…兼聽則明,我們可以叢中吸取可以借鑑的知識:學習生活就是學習放下,害怕放下是害怕生活,當能放下時,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會改變,越深刻,越寬廣。我們都是正在度過臨終過程的眾生,願我們的死亡安詳、無痛苦、無恐懼。願我們的生命快樂、有成果,而沒有煩惱。
  • 夏壩仁波切:人為什麼害怕死亡?
    我們都會死,死後唯有被動地在善惡業力所推的輪迴當中受種種痛苦。由於對這種業力的懼怕,以及對業力導致的死亡隨時到來的恐懼,還沒有為來世做任何的準備、故而恐懼,這才是死無常的修法。有了這種心態,才能斷除對來世有害的一切惡業,修對後世有用的一切善法。
  • 真實輪迴故事:「再生人」輪迴轉世,講述前世今生
    如今,我們看一段輪迴的真實採訪視頻,看看那些記得前世的輪迴真相!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特別傳真》。所謂「再生人」,也就是這個人記得自己上輩子的事情,能夠明確告訴大家,自己是轉世投胎來的。這麼神奇的事情,在湖南懷化的坪陽鄉竟然非常普遍。剛才我們說了一位轉世投胎的媽媽,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說一對轉世投胎的姐妹。這對姐妹感情非常好,可是有一天因為貪玩被父親責罵,結果兩個孩子想不開,雙雙服毒自殺了。自殺以後,她們就投胎到了鄰村的一戶人家,成了雙胞胎。
  • 人生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旅程,每個人都要學會坦然地面對死亡
    相反,一個人越是敢於直面死亡,他對生命的理解也必將越透徹。真正有智慧的人,從不避諱談論死亡。藏傳佛教上師索甲仁波切正是這樣的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索甲仁波切旅居歐洲學習。漂泊在異國他鄉,讓他深深懷念故鄉西藏,同時,也讓他對生命本質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不久,他便寫下名作《西藏生死書》。《西藏生死書》,顧名思義,是一部關於死亡的書。
  • 人死後真的會投胎轉世嗎 「輪迴」一說是真是假?
    輪迴(資料圖)文:法光自古傳言,人死之後還會投胎轉世,且魂魄經六道輪迴再重生,甚至有的地方傳言有的人記得上輩子的事。佛教認為人死後,會根據人的業力因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在六道中輪迴。佛家認為,一般人死後會依個人生前的業力在「六道」中流轉。
  • 人死後真的會投胎轉世嗎 ?「輪迴」一說是真是假?
    佛教認為人死後,會根據人的業力因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在六道中輪迴。  佛家認為,一般人死後會依個人生前的業力在「六道」中流轉。還認為,生命的本身就是一個輪迴的過程。  生與死一樣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認為死亡是一個新生的開始,當人死亡之後,其軀殼也就是說肉身會消失,但靈魂會永存。在「六道」中輪迴者,死死生生,無窮盡也。
  • 竹慶本樂仁波切:無常,是你變好的機會...
    因為有了無常,我們就有了解脫的機會;如果沒有無常,我們就會一直卡在輪迴中──就這點來說,無常真是個好消息。所以,無常不只是指生病、死亡那些壞事,無常只是指「變化」,它也可能指變好,你要想辦法讓它變好。(2018竹慶本樂仁波切・亞洲法筵「大圓滿心性休息」課程4月6日開示精華摘要)往期閱讀:宗薩欽哲仁波切 —— 很遺憾我得這麼說:靈性道路與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馳...宗薩欽哲仁波切 | 如果你正好有間佛堂,絕對不要養成下面這個壞習慣...
  • 丹增嘉措仁波切誕辰日
    ——索南貢布尊者近代,藏地美瓦地區(紅原)曾有三位修習大圓滿法獲殊勝果位之大成就者:其中,無垢光尊者的化身的索南貢布仁波切(也是西藏「實踐佛法」的代表米拉日巴尊者的化身),就是丹增嘉措仁波切的前一世。願藉助我的一雪善,使你們徹底免除慘獄痛苦和苦因,從而獲得幸福和無上喜樂,並願此牢獄片甲不留地消於法界之中」。
  • 【解脫珍寶藏】——遼西龍多仁波切
    一切有情眾生都具有不可思議的解脫潛能,卻因無明蒙昧而陷入執著,在如夢境般的苦樂幻覺中輪迴起伏。  探究「痛苦」及其「原因」,從而修道並獲得究竟解脫的覺悟者——「佛陀」 (梵語,意為覺悟者),出於無私的大悲,為眾生指出了真實的解脫之道。
  • 中國最神秘「輪迴村」,「再生人」擁有前世記憶!專家這樣解釋!
    而隨著現在時代的發展,很多的說法都已經被科學進行驗證過了,但是在生死輪迴這件事上卻沒有科學能夠真正解釋的通。大家在觀看電視劇時,都會看到神佛和投胎轉世的情節。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不管是在外國還是在中國,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種情況,並且這在科學上也是解釋不了的。但是在中國竟然有這樣一個神秘的「輪迴村」,在這個村子裡面,220個「再生人」擁有著前世的記憶。
  • 西藏生死書:我們該如何看待死亡?了解了死,才更珍惜生
    此時,我想從死亡的觀照、生命的無常以及認真看待生命三方面來直面我們的人生。「學會怎麼死亡的人,就學會怎麼不做奴隸。」我想索甲仁波切要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關於如何面對死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對待生命。人類的謎題不止死亡一項,不能因為我們在現有的學理上無法確認,就否定它的存在。我以為閱讀這本書的意義其實不在相信死後另有人生,而是它提供了一個與死亡相親的機會。
  • 【嘎瑪仁波切著作】《大圓滿前行》舍無量心「口食父肉石打母」
    迦旃延尊者笑了出來,跟隨的出家眾覺得很奇怪,平日端嚴肅目的尊者,為什麼忽然笑了?就問:「大師為什麼笑呢?那女人打了狗,應該要對狗慈悲才是啊?」於是,迦旃延尊者講了四句偈:「口食父肉石打母,懷抱仇殺之怨敵,為妻啃食夫之骨,輪迴之法誠堪噱。」
  • 為你揭開投胎轉世的神秘面紗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死亡是每個生命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死亡是非常忌諱的事情。但這並不能打消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疑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接下來為你揭開投胎與轉世的神秘面紗。死亡與投胎的神秘面紗(力推,一定要看哦!)01生死輪迴與科學精神近幾十年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生命本體,宇宙人生以及因果輪迴有了很深入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論證,證明了因果輪迴的真實。
  • 死亡,教會了我們活著的意義
    佛教的修行者,尤其是《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致力於讓大家了解真正的死亡,把整個過程細數詳盡的呈現給大家,發願希望六道的每一位眾生都能證得本初圓滿的基礎地。作為普通人,如果沒有一定的機緣,看不到這本書,如果不是身在藏區,也很難接觸到正宗的修行法門,死亡時能安然地離開這個世界。
  • 真有轉世輪迴嗎?「再生人」唐江山,找回前世記憶後,如今怎樣了?
    在佛教中,高僧常常對信徒說,要積德行善,才能轉世輪迴,再造為人。按照這個說法,在人死後是可以投胎再變成人的。孟婆湯的傳言也是很有名的,只要踏上了黃泉路,飲過孟婆湯的人就會忘記前世的記憶,就算真的有人重生了,也不會知道自己已經再度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