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誠子談內丹,一開口,就洩盡修行之「萬古機密」!

2021-02-23 修行必讀


聲明:本公眾號旨在傳播修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部分內容轉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公眾號中所載內容僅供參考,若想親身實踐,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士。


道友曾慶餘乃川渝人氏,道號存誠子,自幼喜愛傳統文化,多年來一直追隨名師修行。

其為人隨和,待人真誠。

六祖《壇經》曰:「淫性即是佛性。」

故只此一言,洩盡萬古之機密矣。又曰:「有情來下種,無情果不生。」

無論中年、老年之人,不得此情,則不能修焉。如得真情,將心中真性下降於真命之處,謂之和合凝集之法,亦即性命雙修,養神養氣之法也。

慶餘兄認為,真修道者,應福慧俱全,身心共煉,性命雙修,不能只做半邊功夫;否則,非但補不了天漏,可能連地漏、人漏也補不了,反而會被漏下的汙泥濁浪衝走,以致於望漏興嘆。

(東寶註:千峰老人趙避塵說,傳道者猶不知性命為何物,疾病叢生,自顧不暇,自誤之罪固能寬,而誤人之罪不能逃。)

慶餘兄主張修丹道者,以煉己為先,也就是先命後性,性命雙修地實修實證;不要去說那些漫無邊際的所謂「大道」,以免誤導入門者而斷人慧命。

在慶餘兄看來,宇宙統一於氣,萬物自得於道;道因氣而立,氣遵道而行,道即氣也。

(東寶註:莊子有雲,通天下一氣耳!)

已故著名易學家、被稱為「布衣大師」的霍斐然先生與不才我乃忘年之交也。我們見面兩次,前些年,還曾帶著行醫的學生鄭徳勇在他家小住幾日,並引薦徳勇拜其為師學習易學;不知《易》,何以為醫?

2012年1月20日,霍老發手機簡訊給我說:「《老子》一書眾解紛紜,漫說縱橫,難於緊扣原文。而『道不離氣』之說,則一語中的。氣者,呼吸也,性命也。因無氣而始由上而下吸入,內經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故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何等眀白!因有氣而後呼出,實現了存在的生命力。母者,生命力之謂也。故曰:『有名萬物之毌』。又何等鮮明暢然!並非空洞說理也。後文皆由是而展開。」

當然,人活一口「氣」,「氣」又在呼吸之間。但,人之「氣」,並非僅為口鼻之呼吸也;乃指人之元氣,身內有此氣,即有精,失此氣則喪精必死也。

道是體,氣是用;道為源,氣為流;道之體虛而隱存,無象無形,所謂「形潛莫睹,在智猶迷」;道之用(氣)青青翠竹,鬱郁黃花,所謂「象顯可證,雖愚不惑」。

故而,體者應在用上見——也即道由氣可識,從流而識源,從用去見體,以「氣」來證道。

「氣」無以明,則「道」難以行。為「氣」正名,名正而言順。慶餘兄認為,對於人這個道化之物,載道之器,承道之軀,了道之身,就修真證道而言,僅去修徳性是不夠的;徳性好者,只是氣化有序而已,可以享受高年。

而要自主性命,自編自我生命的指令程序,則必須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如此這般,才能全徳合道,隱顯自在。

對此,呂洞賓早已指出:「只修性(徳),不修命(炁),此是修行第一病」。

民國年間,聞名於世的東北王善人亦言:「有道無徳,道中之魔;有徳無道(炁),一座空廟!」

亦有修煉者云:「一炁療萬病,不假藥方多。」妙哉此言!

慶餘兄說,中醫的理論核心是人體精、氣、神的相互生化或轉化,其中核心之核心就是「氣」——即生命能量流。

所以,就治病療疾而言,大可「任憑病浪起,穩坐元氣椅」,以不變而應萬變。

因為人體的生命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能量流之「氣」的運化過程;這個能量流的「氣」,包含著宇宙先天性命與人類後天生命現象的夲元,其內涵之豐富,效應之殊勝,大大超出常人的想像。

故不弄清生命能量流之「氣」的奧與妙,就會在中醫學、養生學、武功學及內丹學面前舉步惟艱,甚至於一頭霧水。

在慶餘兄看來,物物有一太極,人人有其太極,太極中復有太極。「物無陰陽,違天背元」;「孤陰不生,獨陽不化」。

須知,連人體的病灶,也是陰陽結構,故治病應標夲兼治,尤應著重治夲,以免疾病反覆發作。

因此,治病療疾也罷,強身健體也罷,習武練功也罷,延年益壽也罷,修真證道也罷,都應把握陰陽兩邊,而行於中道,並由此而升華自己的人生修煉境界。

「欲點長明燈,當用添油法」。仙道即丹道也。

慶餘兄說,人體的丹田經絡與玄關現象,完全來自於修煉者的「返觀內照」。

當此之時,「自我」既是認知的主體,也是被認知的客體;主客一體地剖析自己、認知自己,才能直視活生生的生命過程。

人體上、中、下三個丹田的功能特點,以及在內煉過程中、人體經絡內氣的運化景象,進入甚深層次後經絡系統的變化、升華情景,和中脈系統與黑白二脈系統的相互交融,最終則是連成一片,所謂「人身寸寸皆經穴,此體無處不丹田」。

所有這些,只有在「返觀內照」中,才能得以獲悉也。

不知玄關莫修丹。慶餘兄說,偉哉陳櫻寧前賢,惜乎未遇真師真傳也。

其實,玄關乃體也,玄牝為用也,體用是不能分的!

玄竅夲無,元氣元神混融成功便形成玄竅,為無中生有;就像男女相戀而成家一樣,家即玄竅。

一旦形成玄竅,神炁交媾發揮混沌功能就叫玄牝;乃生生不息之義。

這與男女交媾生兒育女,故而生生不息相類似。

二者一體一用,一而二,二而一;只不過一講夲體,另一講夲體功用罷了。

分開而言,乃是為了方便說法耳。

(東寶註:玄關也者,乃人天相通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機關;其非有形有象的竅位,而在有無、虛實之間。有修煉者認為,若要強名「玄關」之位置,則大約在人的心下腎上之間。慶餘兄贊成此說,但,具體位置因人而略有差異,似乎在尾骨附近者較多。而且如用心量去體會,則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是人身神氣的根夲;只有在靜篤虛極之時,才能體會和驗證這一玄妙之機關。由於玄關非實體、無定位,是「有為」所不能求得的,故不能以形體色相而求之也。)

慶餘兄說,毎當修煉者進入較高階層,內炁在對人體生理與心理不斷予以大掃除時,幾乎都會出現各種幻象。

故而認識和泯滅這些幻象,才能為日後進入更高的「空靈」境界創造前提。

千萬注意,此時修煉者如正念不堅,以幻為真,就會出現偏差,乃至於墮入魔境而難以自拔。

再者,「師傳雖一,悟解有別」。

故除了金丹正道外,也有不少旁門左道,更有誘人上當受騙的歪門邪道,我們不可不慎!

慶餘兄認為:「氣血未通,莫貪靜坐。」這一點,對中老年人而言特別重要。

以呂洞賓和張三丰為例,呂祖64歲入道,勤習八段錦,精於拳劍,說明他重視色身修煉,主張動靜相兼。

67歲入終南山修煉的張三丰,乃太極拳初祖,丹道大師,也是內外兼修的。

呂、張二位仙師之所以能百餘歲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這與他們的性命雙修是分不開的。

修煉者應把百分之九十的功夫用在築基上,基夲功愈紮實,色身愈健康,則日後進入高層次修煉時的障礙就愈少,同時上功會更穩、更快。

道,必經苦修才可得,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自助,才有人助,乃至天助,道助。

那些希望無需通過苦煉,一心祈禱通神靈、灌大頂、求女鼎、種金丹、下法輪等乞求外力者,都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還要記住一句話:「有為雖偽,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雖真,執之則慧性不朗」;「過河須用筏,到岸不需舟」。

這說明,修煉時的有為法,在入門修煉的一個階段內,是不能棄之的;然而,它始終只是一根拐杖或敲門磚而已,故不能執著於「有為」。

他還說,要守著絕對,把握相對;心懷大道,手執丹法;抱吾法身,修己色身;勇猛精進,日久功深。

正所謂:「玄之又玄眾妙門,入門便把老子尋;他老高高山頂立,我等深深海底行。」

然而,雖說「法航夲是度人舟」,慶餘兄用心良苦,指明了修行之正路,但在「天上的鳳凰不如手中之麻雀」、「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當下,又能有多少人可以成仙成佛呢?

古人純樸,尚且難成;今人功利,更為難成!

正如慶餘兄所言,當今之人,無不「為物所累,為欲所困,賣弄聰明,作繭自縛。只知內消外耗,不識內補外益,油幹燈盡則嗚呼哀哉!」

故在內、外環境嚴重汙染的當下,不要說成仙成佛了,能成為一個標準合格的大寫之「人」已不易矣!

豈不聞,伍守陽雖主張了道成仙,但亦將儒家的「成人」當作仙道之基,故應先修「人道」,再成「仙道」,所謂「後來修士,必於人道中先修純徳。」

他還指出,當時世人學道無果的病根(指的是明代晚期之人),在於不修人道;故他強調要「人徳合天」也。

那麼,時至今日呢?豈不是可想而知乎?

相關焦點

  • ☞ 內丹養生延年益壽的奧秘
    簡析內丹養生所以延年益壽的奧秘,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生命的品質首先表現為一種智慧。內丹養生的智慧,就是法天地之象與陰陽之道,常使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清靜),亦使日常行為不斷「合於道」而做出「不傷其生」的正確選擇。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常清靜。常者,平常也。清者,萬緣頓息也。靜者,一念不生也。老君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 少年偶獲吞天決,修行武學之道,練成萬古之魂,成就一界之尊!
    大家好,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小編保證,當你點開展這篇文章之後絕對不會後悔,因為這次給大家帶來五本玄幻小說是主角炮灰逆襲的文章,接下來帶你去看不一樣的玄幻世界。少年偶獲吞天決,修行武學之道,練成萬古之魂,成就一界之尊!
  • 道家內丹與子午流注
    道家修行和子午流注關係密切,掌握了身體的時辰運行,可以更好地促進道家修煉的進展。何謂「內丹功」涵義略談讀者對「內丹功」三字都會感到很陌生。道家所說「內丹功」所指何也?讀者必然有此一問。其實道家修學習煉之範圍,是非常的廣泛和包羅萬象,非三言兩語可解釋的清楚。涵蓋在「內丹功」一語,編者只能以二書中所講的「動、靜」兩項功法,來說明「內丹功」的含義,但不能盡數包括其他在內。
  • 道教內丹修煉功法(上)
    予將去汝,入無窮間,遊無極之野,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焉。」說完,傳授給黃帝《自然經》一卷。春秋戰國時,內丹修煉術已十分盛行。老子成了內丹修煉的開宗者,因為老子將內丹煉養歸就於一個「道」,並指出「深根固蒂」,才是「長生久視」之道。
  • 呂祖《百字銘》的修行方法
    《百字銘》一開始,就談養氣。豐祖也說:「凡修行者先須養氣」。但,究竟什麼是氣?在論述養氣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氣的定義。氣的寫法有三種:「氣」、「氣」、「炁」。「氣」即是後天呼吸之氣,空氣。「氣」則是人體通過飲食攝入的營養的水谷精氣,而「炁」指的是先天之炁,南宋內丹家一般認為它的存在先天先地,乃直接源於終極之道體。
  • 內丹修煉四大原則
    務實不務虛  其意有二:一是指重實幹輕空談,有些人說起理論來,似乎頭頭是道,而實際卻沒下過幾天苦功夫,氣功是一項身體力行的活動,只有練功到了那個層次,才能真正地領悟了那個層次的功理、功法。二是指從實實在在的地方著手,不可一開始便落於虛空,張紫陽曰:「始於有作無人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但信無為為要妙,孰知有作是根基。」
  • 莫欞鷹:論外丹與內丹
    但毫無修行的凡人吃了,會陽舉數天,如果不降伏魔性,用來行樂,要是洩了精氣,不死也剩半條命。古時很多皇帝吃了外丹還想吃,就是這種外丹,因為可以壯陽。但吃來行樂,雖然不會馬上死,但如果不克制,不死也重傷。第三種外丹:此外丹炸中脈與脈輪的力量很小,純粹是凡人吃的補藥,作用補益精氣。因為其毒性盡去,炸中脈與脈輪的力量自然就小了。
  • 內丹之學:動處煉性,靜處煉命!
    《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謂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又說:「性之造化繫於心,命之造化繫於身。」人的性命實際上就是精神與軀體的結合體。性是命的主宰,命是性的基礎。為此,我們既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煉養,也要重視生理肌體的煉養。性命雙修正是內丹功的基本煉養原則。
  • 無弦琴與內丹修煉
    孔德《張三丰金丹詩二十四首註解》就此詩解釋說,「沒弦琴」指中和之氣。人後天口鼻呼吸,一陰一陽,一出一入,一呼一吸,如同木匠拉鋸,各趨偏極;聞之有聲,好似有弦之琴。而在胎息狀態下,氣無陰陽偏極之象,一派中和圓融之態,得妙不可言之樂,故稱「沒弦琴」。氣的中和之態又是真情安伏不動所創造的良好環境,故稱「金公為抱沒弦琴」。
  • 修行論,關於道家的「內丹外用,呼風喚雨」是怎麼來的?
    在這些文辭中,我們依稀可以想見白玉蟾披鶴氅、戴星冠,在醮壇上虔誠祈雨的模樣,和真人對於神明的欽敬之心。《通鑑》上說真人行雷法,多有異應。在當時看來,道教雷法是有靈驗的,否則也沒不會三番五次的去祈雨。作為一個兼修內丹的,有深厚文化修養的道士,白玉蟾對雷法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 孫悟空學的大品天仙決,是修行真訣嗎?
    《西遊記》中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鬼神難容。」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聚則成形散則成氣,變化無窮,長生不老。 二、闡真釋義劉一明悟元子在《西遊原旨》一書中講,西遊為神仙邱祖之書也,與才子之書不同。
  • 魔寵之星新篇章開始,踏上修行之路,天選之子的修行作文被撕掉了
    導語:本次文章主要講述的故事內容是,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魔法世界,在這個魔法世界裡,每個人都有魔力,都需要通過修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以星志奇為首的幾個小夥伴組成了魔寵之星,正式踏上了修行之路。就從這一章開始,星志奇以及自己的小夥伴們踏上看去修行的路途。
  • 聖墟:詭異之祖所害怕的宿敵,那便是荒天帝,獨斷萬古的小夥子
    詭異,是一種絕對可怕的東西,他在整個天地之間也無人能及,那等超級震撼的腐蝕性力量,麻痺性力量,全都是能夠鎮壓萬古的存在,舉世之間也是足以讓人感到恐懼的,誰人能夠想到,詭異之力本就無雙,再加上傳說中的詭異之主所給予,形成的力量終究不簡單,必定令人恐懼!
  • 莫用分別心看待修行!
    這段話說得非常明白,山裡這種隱修而證道升仙之人很多,他們默默隱居山林密處修行,一不留姓名於世,二不留著作。歷史上找不到他們的名字,任何典籍中都找不到他們的傳承門派和所修的法門。如果要站在宗教的立場,手裡捧著一本《道藏》,要把這些無名無姓的山野修仙之人譏諷奚落一番,是很容易的。他們也不會計較,頂多淡然一笑。百年以後,大家各憑修為來說話。何必在此處饒費口舌呢?
  • 《將夜》中「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的出處是哪裡?
    將夜將夜的世界是昊天的世界,昊天之下是修行者,修行者修行由高到低劃分為初識、感知、不惑、洞玄、知命五個層級,知命並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知命之上還有無距、天魔、天啟等諸多玄妙境界。夫子的強令昊天都感到動容,書院未問世之前,西陵和知守觀作為昊天在人間的走狗統治著世界,書院問世後,小師叔單劍滅魔宗,連破數層境界,舉劍挑戰昊天而死,夫子一怒之下上桃山,接連擊敗觀主、講經首座等高手,斬盡滿山桃花。
  • 內丹|《金丹就正篇》金丹之道必陰陽相合而成!
    同時指出男子修丹,必須得先天其一之氣方成,而真一之氣必須向外求之,這進一步闡明陰陽雙修才為內丹之正統。作者其人陸西星,字長庚,號潛虛子,道教內丹派東派的創始人。(文內潛虛或潛虛子指的就是他)他對《參同契》』《悟真篇》《陰符經》等丹道經典的注釋,秉筆直言,較前人更為明晰。他在內丹方面強調性命雙修,講天元兼及人元。下手功夫從築基煉己、去欲見性入手。
  • 內丹術之上陽子金丹之運火行符和朔望弦晦
    此道家內丹功法之丹道養生內丹術上陽子金丹,由古武網整編自明代正統道藏:運火行符須知、朔望弦晦須知    伯陽真人曰:
  • 《遮天》狠人大帝:驚豔萬古的才情
    狠人大帝傲視古今,她與天爭、與地爭、與己爭,並非天賦異稟,但卻靠一己之力,斬盡諸王,獨立九天上,神靈都不能擋其路,以一介不如凡體的體質最終走到絕巔,成為古今最為強大的人物之一。古來有幾人敢號稱天帝!她就是其中之一,南嶺天帝名動天下!狠人大帝一生與天爭高,有驚豔萬古的才情,可以殺九天外的神靈,屹立九天之上,讓眾神戰慄,然而卻不為「成仙」,只為在那紅塵中等「你」歸來。
  • 天機盡洩,深度解讀《封神演義》!
    殷郊、殷洪是紂王之子,負崑崙道家救命之恩,忘殺母慘痛之恨,不聽師尊苦心囑託,逆天而行,助紂為虐,殷郊、殷洪雙雙立重誓,而兩人卻都受申公豹挑撥,最後違背誓言,一個太極圖上化飛灰,一個夾於山下受梨鋤。一部《封神演義》,就有多處立毒誓不兌現誓言,難逃因果的故事,後人在誓言面前需要再深思。天神如此,何況是人。
  • 萬古神帝:伏筆,天尊之子難道是天尊之女?軒轅漣的身份存疑
    文/小小說編年史導讀:在昨天的章節中,天尊之子出場,因為章節名字就叫《天尊之子》,所以,對於他的身份究竟是男還是女,這一點昨天並沒有去細分,不過,今天早上起來,卻發現不少人在探討軒轅漣究竟是男還是女?第一,也就是章節《天尊之子》的一處可能筆誤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