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AMZN.US)、Facebook(FB.US)等科技巨頭為什麼會被美國...

2020-12-25 和訊股票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對美國幾大科技巨頭的競爭行為進行了為期16個月的調查後,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司法委員會於上周公布了一份449頁的報告顯示,蘋果(AAPL.US)、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US,GOOGL.US)和Facebook(FB.US)享有壟斷權力。該委員會表示,美國國會和執法者需要對其加以控制,無論這意味著將這些公司進行分拆、阻止其未來的收購,還是迫使它們開放平臺。

然而,在報告發布後的第二天,上述四隻股票中有三隻的股票仍有所漲幅,反映出投資者對其長期看法,即監管機構和政界人士無法遏制大型科技股的持續上漲以及市場份額的擴大。

不過,議員們肯定不會就此罷手。距離11月3日的大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拜登在民調中遙遙領先,這意味著民主黨在2021年有望控制白宮和美國國會。如果民主黨贏得參議院席位, 呼籲拆分大型科技公司的Elizabeth Warren和Bernie Sanders將成為多數黨中的一員。

據悉,Warren在2019年初表示:「現在的大型科技公司享有太多的權力。他們抑制競爭,利用我們的隱私牟利,並在大的競爭環境中與他人作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傷害了小企業,扼殺了創新。」

然而,就在一二十年前,科技公司還被視為創新者,專注於讓消費者的生活更加輕鬆的行業顛覆者。如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美國政府最高層的質疑,他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這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關鍵性時間,讓科技公司成為靶子。

龐大的市值

五年前,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和Facebook躋身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列,總市值達2萬億美元。如今,這一數字已超過7萬億美元,在過去5年裡增長了兩倍多,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為73%。到目前為止,這五家科技巨頭是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目前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佔比超過五分之一,在納斯達克100指數中佔比高達46%。

儘管微軟(MSFT.US)的市值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放大,但在調查科技巨頭反競爭力行為的過程中,議員們基本上以及決定給微軟放行。議員們在上述其他四家公司中看到的都是通過定價來排擠競爭、剝削消費者和合作夥伴或收集大量用戶數據。有時候,以上都是。

市值的不斷升值和對外收購是這些科技巨頭收入增長、盈利能力提高的結果。投資者預期沒有什麼能挑戰這些公司的主導地位。萬億美元的估值和巨大的利潤率也造就了一個自我延續的周期:科技巨頭擁有如此高的股票價值和大量的現金儲備,它們可以輕易打敗較小競爭者。

儘管歷史上有很多公司享有主導市場地位和超大型市值,但今天的不同之處在於,科技是所有這些公司的所在行業。

亞馬遜的野心

亞馬遜已經從萬能商店轉變為一家萬能公司。該公司以其最初的電子商務為根基,拓展到現在的雲基礎設施、媒體、消費硬體、食品雜貨、支付和廣告領域。此外,在醫療保健和其他行業也有很大的野心。

儘管亞馬遜的年度營收有望超過3500億美元,但其營收仍在穩步增長,最近還開始產生巨額利潤,這要歸功於其雲計算AWS業務(Amazon Web Services)。該業務規模在2015年4月首次變得清晰起來,當時亞馬遜開始公布其財務狀況,並披露在公司整體處於收支平衡或虧損時,AWS業務每年利潤約10億美元。換句話說,當所有人都認為亞馬遜是一家電子零售商,並在雲計算領域擁有不錯成績時,它卻悄悄地建立了一個龐大而盈利的軟體業務。

去年,AWS的銷售額為350億美元,利潤超過90億美元,使其成為銷售額排名第三的軟體公司,僅次於微軟和甲骨文(ORCL.US)。

隨後,然後,在多年來幫助刺激下滑的實體零售業後,亞馬遜跳入實體世界,於2017年以13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高檔食品雜貨店Whole Foods。亞馬遜在實體領域的業務好包括其龐大的配送中心網絡和「最後一公裡」配送設施。如今,亞馬遜成為美國第二大僱主,在衛生事件大流行導致的更廣泛的經濟衰退中,它仍積極地吸納人才。

據悉,亞馬遜在2017年提出建立第二個總部的提議,並讓美國各城市提供各種補貼以贏得這筆交易,引起了國會議員們的不滿。最終,它選擇了兩個城市——紐約和華盛頓。由於遭到一些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該公司在最後一刻終止了在紐約建立總部的計劃。

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是讓該公司成為神話的一個重要因素。Bezos每年在其私人航天公司Blue Origin花費數十億美元。他在2013年收購《華盛頓郵報》,讓其在美國媒體中擁有了一個有影響力的部門(儘管他不做編輯和監督)。

儘管投資者為亞馬遜的增長歡呼雀躍,但兩黨政客最近都在譴責其不受約束的擴張,包括其不受約束的市場地位和的反競爭策略。今年夏天,當執行長Bezos首次在美國國會回答有關亞馬遜市場權力和商業行為的問題時,拆分亞馬遜的呼聲達到頂峰。

廣告領域的雙寡頭:谷歌和Facebook

在數十年的時間裡,Facebook和谷歌徹底重塑了廣告世界。去年,這兩家公司的總銷售額達到2320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近10倍。

EMarketer表示,在2017年開始使用「雙寡頭」這個詞,但在這之前就已經在廣告行業清晰地看到了這一趨勢。據eMarketer數據,截至2016年,這兩家公司總共控制了美國數字廣告市場的57.9%。根據2019年底的估計,這一比例已超過60%。

與此同時,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新聞行業的廣告收入從2008年的380億美元暴跌至2018年的140億美元。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今年在一封致美國司法部的信中稱,谷歌多年來依靠大量新聞內容吸引用戶,在與新聞出版機構的合作中非常強勢,從機構中榨取資金。

受傷的不僅是新聞行業。據WARC今年早些時候的預測,全球廣告商在谷歌和Facebook上的花費將超過在電視上。如今,美國第三大數字廣告公司是亞馬遜,但這並不能幫助大型科技公司抵禦監管機構。

今年,大批廣告商暫停投放廣告,參與「停止以仇恨牟利」(Stop Hate for Profit)的運動,以此向Facebook施壓。其中一些廣告客戶表示,他們希望永久停止在Facebook上的支出,但他們最終無法承受如此劇烈的舉動。

Facebook的影響力

據悉,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首次公開露面,駁斥了有關其公司在選舉結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的批評。扎克伯格表示:「在我看來,認為Facebook上的假新聞以任何方式影響了選舉的想法是非常瘋狂的。」

事實證明,扎克伯格錯了。2017年4月,Facebook發布了一份案例研究,證實外部團體曾試圖利用其社交網絡影響2016年大選的結果。2018年2月,一個聯邦陪審團起訴了13名俄羅斯人,並附了一份FBI報告,詳細說明了他們如何利用Facebook和推特對美國發動「信息戰」,在美國政治體系中「挑撥離間」,以幫助川普獲勝。

2018年,據媒體記者透露,劍橋分析公司ambridge Analytica)不正當地訪問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後來被修改為8700萬),並利用這些數據試圖左右潛在選民對川普的支持。大約在同一時間,聯合國調查人員稱Facebook被用於在緬甸煽動混亂、分歧、衝突和領導羅興亞穆斯林種族滅絕。

隨著政府機構開始深入調查Facebook的做法,對該公司的攻擊不斷出現。

2018年12月,英國議會公布了250頁Facebook內部文件,讓人們得以深入了解該公司針對競爭對手的戰略。舉個例子,扎克伯格指示他的員工切斷Twitter的社交應用Vine與Facebook的連接(讓用戶通過該應用找到他們的朋友)。

2019年年初,Sen. Warren提議分拆Facebook,並可能包括將Instagram和WhatsApp剝離。Facebook聯合創始人Chris Hughes於2019年5月響應Warren號召,呼籲拆分公司。Hughes表示,Facebook的最大問題在於扎克伯格對言論單方面的控制,他能夠監控甚至審查20億人的談話,這是史無前例的。

2019年6月,聯邦貿易委員會發起了反壟斷調查,幾個月後,州檢察長和司法部也展開了調查。去年11月,加利福尼亞州司法部長Xavier Becerra透露,該州在前一年也開始對Facebook展開調查。

網際網路下還有個人隱私嗎?

消費者數據是網際網路的「流通貨幣」。在生活中,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幾乎無處不在。

Facebook和劍橋分析公司的在2018年被爆出的醜聞可能是最大的警鐘,但或許第一個警鐘是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洩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美國電話的細節。那些認為通信網絡提供了與私下談話同樣隱私的消費者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

據2018年西雅圖當地報導,波特蘭的一個家庭指責其亞馬遜Alexa設備記錄了一段私人對話,然後將其發送給隨機聯繫人。亞馬遜稱這是一次「極其罕見的事件」,並表示之由於該設備將其家人所說的理解為「Alexa」,然後執行了一個從未發出的命令。

另一方面,多年來Facebook用戶一直指責該公司通過其應用程式竊聽用戶的談話。否則Facebook或Instagram怎麼能顯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與朋友談論的產品的廣告呢?Facebook反覆強調其沒有監聽,這表明公司的行為廣告定位效果好得嚇人。

今年,在圍繞美國警察過度使用武力和對美國政府監控的擔憂的全國討論中,隱私是特別能引起共鳴的話題。亞馬遜旗下的門鈴公司Ring因與警方合作而受到批評。迫於壓力,亞馬遜和微軟都宣布,他們的面部識別軟體不會被警方使用。

美國國會就制定國家數字隱私法以保護美國人不受新技術利用的必要性達成了越來越多的共識。與此同時,人們也在不斷地暴露自己的數據。

制定國家數字隱私法以保護美國人不受新技術利用的必要性達成了越來越多的共識。與此同時,我們都在不斷地交出我們的數據。

前路漫長

美國眾議院反壟斷司法委員會的報告並不意味著大型科技公司將在今年或短期內被拆分。相反,該報告旨在向國會提出廣泛的建議,以重塑反壟斷法,使其跳出目前在定價和競爭方面保護消費者的狹窄範圍,從而考慮「工人、企業家、獨立企業、開放市場、公平經濟和民主理想」。

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其他多個聯邦和州政府,正在就從勞工慣例、隱私到公平競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逐一對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展開調查。但正如微軟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經歷所顯示的那樣,這些案件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而且這些公司有能力承受巨額罰款而不會造成持久的損害。在FTC因隱私問題對Facebook處以50億美元罰款後,Facebook的股價在2019年7月實際上有漲幅。

儘管如此,美國國會並不害怕在大選年發布一份449頁的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指控,這表明華盛頓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臉書(FB.US)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US)等巨頭鏖戰遊戲直播:挖...
    美股 臉書(FB.US)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US)等巨頭鏖戰遊戲直播:挖網紅主播成日常 2020年1月14日 20:13:54
  • 全球經濟不景氣,Facebook(FB.US)等美國五大科技巨頭卻開始瘋狂併購
    美股 全球經濟不景氣,Facebook(FB.US)等美國五大科技巨頭卻開始瘋狂併購 2020年6月18日 17:11:30
  • ...美國零售商恐將只剩亞馬遜(AMZN.US)、沃爾瑪(WMT.US)和好市多...
    美股 美國名嘴克萊默:危機過後美國零售商恐將只剩亞馬遜(AMZN.US)、沃爾瑪(WMT.US)和好市多(COST.US) 2020年3月21日 08:48:04 騰訊網本文來源於騰訊證券,編譯:星雲。
  • 迪士尼(DIS.US)亞馬遜(AMZN.US)夾擊 Netflix(NFLX.US)靠「海外...
    美股 迪士尼(DIS.US)亞馬遜(AMZN.US)夾擊 Netflix(NFLX.US)靠「海外」自製和「衝奧」突出重圍?現在圍繞著Netflix(NFLX.US)的關鍵詞很多:野心衝奧、威尼斯電影節、用戶下滑、流媒體市場危機、華語劇……從這些標籤詞語裡,公眾或許能夠一點一點理清Netflix如今的處境:迪士尼(DIS.US)、亞馬遜(AMZN.US)等巨頭們已經開始圍獵,電影與海外劇成了Netflix「逃生索」。現在先來了解一下故事背景。
  • 美國反壟斷聽證會將於下周一舉行 亞馬遜(AMZN.US)等大型科技股CEO...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報導,美國眾議院司法反壟斷小組正在計劃更廣泛的反壟斷調查,該調查正在研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實力,並將在7月27日就此召開會議,重點關注對象是亞馬遜(AMZN.US)、蘋果(AAPL.US)、Facebook
  • 面對亞馬遜(AMZN.US)這個「奸商」,Shopify(SHOP.US)決定做個...
    美股 面對亞馬遜(AMZN.US)這個「奸商」,Shopify(SHOP.US)決定做個「殷商」 2020年7月7日 07:59:41 36氪本文來自 36氪神譯局。眾所周知,亞馬遜(AMZN.US)是美國在線零售行業的巨頭。
  • 阻擊亞馬遜(AMZN.US),谷歌(GOOG.US)下調旗下購物網站佣金
    谷歌將首先在美國實施這一新政策,而後會推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谷歌還表示,在亞馬遜平臺銷售產品的商家,可以遷移到其購物網站,而無須修改數據格式。對於此次下調佣金的原因,有分析指出,通常情況下,用戶會首先通過谷歌在網際網路上查找感興趣的信息,但在購物方面卻並非如此。
  • 亞馬遜(AMZN.US)的Prime訂閱費用會在短期內提高嗎?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儘管面臨著衛生事件帶來的衰退,流媒體領域愈演愈烈的競爭,以及最近低於預期的財報等問題,但美國視頻流媒體供應商Netflix(NFLX.US)仍在上周宣布將提高在美國的訂閱費用。允許同時在兩臺設備上同時進行播放的訂閱價格從每月13美元上漲至14美元。
  • 美國失業人群的救命稻草:亞馬遜(AMZN.US)額外僱傭7.5萬人
    美國大量人口失業之際,亞馬遜宣布,繼上個月新招10萬名工人後,還將額外招聘7.5萬人。亞馬遜(AMZN.US)上個月曾表示,受衛生事件的影響將額外招聘10萬名員工。目前亞馬遜已經超額完成了該招聘任務。亞馬遜今日又稱:「隨著我們的團隊繼續支持社區,我們的人力需求繼續增長。為此,我們將繼續招聘。在這前所未有的時期,我們將額外創造7.5萬個就業機會,幫助我們服務客戶。」在繼續招聘更多員工的同時,亞馬遜還提高了員工的時薪,並將倉庫工人的加班費提高了一倍。
  • 滲透到更多行業影響力擴散,亞馬遜(AMZN.US)2020年變得更加勢不可擋?
    2020年1月13日 21:25:08 騰訊網 本文來自 「騰訊科技」。
  • 亞馬遜(AMZN.US)年底股價有望達到2500美元?看看分析師怎麼說
    隨著美國經濟以歷史性的速度擴張,亞馬遜(AMZN.US)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並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公司。自2009年以來,亞馬遜的股價一直在上漲,漲幅近3500%。自周四美股收盤,亞馬遜微跌0.79%,報2153.1美元。
  • 獨佔鰲頭,亞馬遜(AMZN.US)旗下Twitch在海外直播市場的領先地位...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微軟最終放棄了這個平臺,因為它還沒有真正融入到更廣泛的遊戲生態系統中。因此,遊戲主播為啥重回頂級平臺也就不足為奇了。泰勒在他的Mixer平臺直播期間只吸引了320萬訂閱者,但是他的Twitch頻道早已經有了1550萬訂閱者。另一個頂級主播, Michael Grzesiek,最近也從Mixer回到了Twitch。
  • Facebook(FB.US)推出視頻通話直播功能 直接與Zoom(ZM.US)正面競爭
    為了應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競爭,Zoom允許了付費用戶直播Facebook、谷歌YouTube和亞馬遜Twitch等服務的視頻通話。來源: 智通財經
  • 最嚴監管降臨 Facebook(FB.US)非拆不可?
    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48個州及地區的集體聲討下,Facebook似乎真的危險了。  一、兩起訴訟  小道消息傳了數天之後,Facebook的命運之錘落了下來。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48個州及地區的總檢察長聯盟分別對Facebook提起了兩起反壟斷訴訟。
  • 谷歌(GOOG.US)和Facebook(FB.US)包抄下 這家美版「58同城」要50億...
    一旦為鄰居提供了一個受信任且受保護的在線平臺,鄰居們交流有關犯罪、公共場所、學校等各種當地的問題,美國各地的社區才會更加安全和強大。  「單身時,你可能不會覺得『社區』的概念有多重要。但結婚了,有了孩子,你會想念那種出門跟鄰居打招呼、叫得出鄰居名字、閒聊的時刻」。Nextdoor的創始人之一、前CEO Nirav Tolia如是說。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反壟斷」成為熱門詞,輸入「反壟斷」進行搜索,美國科技巨頭絕對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英法開徵「數字稅」、歐盟提交《數字服務法案》、美國科技巨頭面臨全面監管......當前全球範圍內針對平臺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持續趨嚴。
  • 谷歌會被分拆嗎?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承繼
    在同時遭受調查的四大科技巨頭裡面,谷歌處境是最為危險的:反壟斷訴訟就在眼前,即便不會被分拆,也幾乎肯定會傷筋動骨。過去十年時間,谷歌在美國網際網路市場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如今谷歌在網絡搜索市場的份額超過了90%,在行動作業系統市場的份額超過80%,在網絡瀏覽器、地圖、視頻等細分服務市場的份額也超過70%。
  • Prime會員日即將來臨,大促活動能否帶飛亞馬遜(AMZN.US)股價?
    對於號稱「在線零售之王」的亞馬遜來說,這個活動的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最大購物促銷節黑色星期五和之後的延伸活動剁手星期一的總和,同時也是美國零售界最具價值的促銷活動。Prime會員日自2015年誕生以來,每年都會為亞馬遜創下新的銷售業績。
  • 廣告抵制運動越鬧越大,為什麼Facebook(FB.US)還在漲?
    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FB.US)正在遭受大規模抵制活動,上百家廣告「金主」指責該公司在管理平臺內容方面失職,並宣布暫停對其投放廣告。儘管Facebook股價因此而短暫下跌,但華爾街仍然堅定看好這隻股票,並建議投資者趁底買入。分析師們的樂觀看法來自兩個方面。
  • 歐盟將要求FB、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履行更多網際網路監管職責
    據報導,根據即將於下周發布的法規草案,歐盟將要求Facebook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承擔更多的網際網路監管責任,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罰款金額或高達營業額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