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京東都來了!工業+網際網路,助南海企業「彎道超車」 !

2020-12-25 澎湃新聞

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南海開幕

多個重磅項目組團落戶

為南海製造提質升級賦能

12月23日,「工業互聯 智造無界」2020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南海舉行。本次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大咖雲集,包括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騰訊雲、京東智聯雲、中國聯通等業內龍頭也出席大會,為南海製造企業牽線搭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製造業深度融合。

會上舉行了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揭牌、佛山市南海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載體授牌、「騰雲計劃」重點扶持企業授牌和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揭牌等議程,大會還發布了《2020佛山市南海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白皮書》和《佛山市南海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初步成果。同時,一批重點項目也隨之籤約落地。

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南海將繼續舉全區之力扶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大力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加快推動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促進本土製造業與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

上雲上平臺企業超1600家

多個項目籤約落地

近年來,南海大力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目前已聚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騰訊雲、京東智聯雲、華為、阿里雲、富士康工業互聯、徐工漢雲等工業網際網路服務商落地紮根,大批工業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紛至沓來。

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2月,南海區現有上雲上平臺企業超過1600家;培育了3個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和9個廣東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大會上,對南海區認定的9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載體進行授牌儀式,包括地鐵金融城雲創大廈、中控大廈、京東智聯雲(佛山)數字經濟產業園、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等。同時,第二批共33家「騰雲計劃」重點扶持企業也將舉行現場授牌。至此,南海累計認定的「騰雲計劃」重點扶持企業達到89家。

同時,多個重點項目進行現場籤約,包括佛山市政府、中國工聯院、南海區政府擬就共同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籤訂《佛山市人民政府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共同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此次還有八個工聯院與南海區企業合作落地項目也同步籤約。

大會現場,京東智聯雲也與中國興業控股有限公司、廣東鑫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智物聯網絡有限公司:、首航高科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安安信(深圳)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現場籤約。同時,南海區政府與深圳蜜蜂科技公司也進行了現場籤約,此舉將進一步完善南海工業網際網路載體建設。現場還舉行了與南海農商行籤約,旨在推動南海區工貿企業利用創新的工業網際網路金融產品。

工業網絡覆蓋率達到75%以上

助力傳統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會上,南海發布了《2020佛山市南海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白皮書》和《佛山市南海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初步成果。

2019年,南海正式發布「騰雲計劃」,並出臺《佛山市南海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在此帶動下,南海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快速發展,先後引入包括投資110億元的騰龍灣區數據中心和投資50億元的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等項目。

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效果圖

與此同時,南海不斷加大工業網際網路的硬體設施建設。據介紹,目前南海區工業網絡覆蓋率達到75%以上,2020年1-11月份,新建5G基站達3026個,5G用戶數累計超57萬戶。

不僅如此,南海區已先後啟動南海丹灶五金、獅山、大瀝有色金屬、模具、泛家居等4個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數位化轉型試點,對應解決南海區特色產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其中南海丹灶五金產業集群方案已獲省廳通過,將從內部數位化運營、產業供應鏈協同、共享製造平臺建設三步深度打造「有為五金共享製造平臺」,幫助傳統五金產業注入科技創新元素,加速轉型升級。

接下來,南海將合力推動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並進行廣泛推廣應用,總結試點集群經驗,複製推廣集群成果。

多個項目開花結果

南海工業網際網路邁入發展新裡程

在今天的「工業互聯 智造無界」2020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正式揭開神秘面紗。

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負責人、廣東北明數科灣區數位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忻表示,基地建設有工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運營服務中心、創新展示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創新孵化中心、工業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中心、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體驗中心等,正式運營後開始為企業提供服務。

展廳主要是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騰訊的介紹;第二部分是騰訊工業雲的介紹;第三部分是騰訊在工業領域的介紹,包括在 AI領域和安全產業領域;第四部分是介紹騰訊的生態合作夥伴。此前,南海君已搶先探營→點擊了解

隨著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揭牌,騰訊集團接下來將連同生態夥伴,加快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產業園。同時,以佛山為總部,服務將會輻射到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企業。

不僅是騰訊雲,2020年京東集團與南海也已經展開全面合作,由京東智聯雲統籌協調總部資源,建設京東智聯雲大灣區產業運營中心,賦能高質量發展。目前京東智聯雲已成立京東智聯雲(大灣區)產業運營中心,在南海區常駐本地化技術與運營團隊。

今年南海工業網際網路迎來了與京東集團的全面合作,會上京東智聯雲(佛山)數字經濟產業園、京東智聯雲大灣區產業運營中心正式揭牌。京東集團副總裁高禮強表示,在工業網際網路方面,京東紮根於南海將進一步深化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結合南海的騰雲計劃,依託京東集團的豐富資源,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上協同本地的生態夥伴推動南海區先進位造業向智能化、數位化、網絡化和服務化轉型。

同時,京東的智聯雲以線下載體建設京東智聯雲(佛山)數字經濟產業園,發揮京東龍頭帶動作業和豐富生態資源,吸引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南海,形成規模集聚效應;並在園區內落地商家服務中心,直播服務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初創企業扶持中心等公共職能組織與團隊,為南海企業提供產業大數據分析,電商輔助運營支撐,品牌支持,人才培育等服務。

可以預見,隨著此前招商引資落戶南海的項目逐漸建成並投入運營,南海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將迎來「開花結果」,並由此邁入一個新的發展裡程碑。

相關焦點

  •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易商數科數據中臺助力保險企業彎道超車
    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可以讓企業對數位化的感知如此深刻。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到來的今天,數據中臺作為企業中臺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僅提供了培育業務創新的土壤,也往往決定了數位化轉型的速度。易商數科深耕金融保險行業十餘年,我們始終相信科技將推動人類社會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
  • 三彩家上市公司用科技賦能 助力企業實現「彎道超車」
    三彩家作為垂直於生活服務領域的SaaS服務商,幫助中小微企業實行流程化操作,使企業實現訂單管理流程化、服務管控流程化、資金管控流程化,提升企業效率,在後疫情時代實現彎道超車。三彩家從實際出發解決中小企業的困境,如何有效保企業,只有活下去才能談發展。
  • 總以為能夠彎道超車,殊不知連最基本的技術工藝都還沒做好!
    近段時間華為缺乏晶片一事,讓我們聽得最多的無疑是「彎道超車」四個字;無論是在晶片工藝製程上實現彎道超車,還是汽車領域靠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又或者在製造業上想要通過網際網路5G技術和人工智慧來實現彎道超車。
  • 網際網路影視:疫情成彎道超車機遇 政策資本助力精品出圈
    疫情成為彎道超車的機遇 政策資本助力精品出圈網際網路影視:乘風破浪會有時閱讀提示隨著網絡視頻行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國家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網際網路影視產業生態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尤其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為產業的飛速發展和彎道超車提供了難得機遇
  • 後疫情時代,K12教培機構如何彎道超車?
    本文將解讀分析這場持續數月的疫情給K12教培機構帶來了哪些影響,以及疫情之後這類機構如何彎道超車、線上教育產品未來會如何進化。希望對大家提升對K12教培行業的理解有所幫助。
  • 萬億工業網際網路,巨頭下場攪局
    此後老牌德企西門子也深受其影響,建立了MindSphere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系統。與此同時,國內一批製造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開啟布局。雄踞在二線城市的大型製造企業利用其自身製造業的深厚積累,或內部「孵化」,或聯合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研發,這當中包括瀋陽工具機的iSESOL工業雲、三一重工的樹根互聯、海爾COSMOPlat平臺等等。
  • 曾與淘寶分庭抗禮,如今慘遭合併,騰訊、京東都帶不動!
    此次與拍拍合併的愛回收,是國內首家「網際網路+環保」類型的新零售企業,主要業務涵蓋電子產品回收平臺「愛回收」,及全球電子產品貿易平臺「拍機堂」。騰訊、京東都帶不動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早在2005年,拍拍網就誕生了,背靠騰訊的拍拍,堪稱超級「富二代」,被騰訊視為對抗淘寶的「主力軍」,要流量有流量,要資金有資金。運營滿一百天,就進入「全球網站流量排名」前500強。2006年,上線一周年之際,成功躋身中國三大C2C平臺,與淘寶和易趣分庭抗禮。
  • 近20天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國產口罩企業有望彎道超車
    近20天累計生產口罩5.7億隻 疫情過後政府將收儲富餘產量國產口罩企業有望彎道超車成龍頭廣東、江蘇、江西等多個省份的復工率已經超過70%,而隨著各地的口罩及輔料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廣汽集團、富士康、比亞迪等跨界加入口罩生產大軍之後,2
  • 餘楓代表:國產民用直升機「彎道超車」需要政策「撐腰」
    新華社北京3月9日專電(記者劉慧、董小紅)「未來國產民用直升機產業將逐步向設計、製造一體化方向發展,通過智能製造實現『彎道超車』和跨越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直升機董事長餘楓在全國兩會上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是我國直升機產業發展的戰略關鍵期,該領域是最有可能率先與世界強國並駕齊驅的航空領域,迫切需要得到國家政策「撐腰」。
  • 零售下半場的較量剛開始,孰能彎道超車
    在流量之外,更多的將是比拼基礎設施能力,這是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場景去中心化時代零售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體現。而零售行業的走勢,也恰恰證明了這個結論的正確性:過去十年,阿里不斷加碼曾經"嫌棄"的物流建設,京東則在金融科技方面投下重金,形成了"第二戰場"的火爆交鋒。
  • 高考日語,助你實現「彎道超車」,拯救英語困難戶!
    高考日語,助你實現「彎道超車」,拯救英語困難戶! 也許你還是第一次聽說「高考日語」這個新詞彙,其實日語在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就雄踞為外語科目之一。高考必考科目是「外語」而不是「英語」,外語又包括英、日、俄、德、法、西六種,在高三上學期12月份的高考報名,考生將最終確認自己的應試外語。
  • 不只光刻機,高端科研儀器也是「頑疾」,破冰之路沒有彎道超車
    進入5G時代以來,美國就將矛頭指向了技術設備最先進的華為企業,實體清單、晶片禁令一系列限制措施接踵而至,這這讓國產科技企業徹底認識到了技術自主的重要性。尤其是光刻機,成了我們晶片之痛的「病根」。從科研,到新技術研發,再到工業製造,醫療衛生等等,國內所使用的高端儀器設備幾乎全是進口貨。試想,一旦這些設備被停售,那麼我們的科技之路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這並非誇大事實,因為在科技時代,各個領域都離不開先進儀器設備的輔助。
  • 美國大選他贏了,中國不能做夢,彎道超車從信用3.0開始
    面對遏制,中國人應該丟掉幻想,憑藉敢為人先的變革精神,在經濟、政治、文化等一系列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式的超越。要想進行劃時代的偉大變革,就需要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形成一個個嶄新的靈感和思路,最終去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所遭遇的一個個普遍問題。正是這些,驅動著人類歷史發展的車輪從石器時代一路向前,駛入資訊時代。
  • 萬億工業網際網路,巨頭下場「攪局」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工業網際網路的高瞻遠矚,到了執行端卻困難重重。 最先試水工業網際網路的阿里,碰壁不少,但絲毫沒有影響其他幾家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大家都想吃到這塊大蛋糕。 2010年騰訊開放平臺首批應用入駐,騰訊雲正式對外提供雲服務。 2011年,華為依託強大的資金和雲計算實力,發布了華為雲平臺,面向大中小型企業提供包括雲主機、雲託管等基礎雲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
  • 不用苦等光刻機,浙江西湖大學另闢蹊徑,彎道超車機會來了?
    據杭州網報導,在晶片行業遭遇歐美企業卡脖子的困境下,浙江西湖大學另闢蹊徑,研發了一種名叫「冰刻」的技術,其技術關鍵是把傳統光刻過程中使用的光刻膠換成冰,這一換給我國晶片行業帶來了廣闊的想像空間。那麼,我們彎道超車機會來了嗎?
  • 漫畫幫停運之後,網易漫畫開始彎道超車
    正是看好了二次元用戶巨大的潛力,近幾年來,二次元市場中資本湧動,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當然也不錯過分食蛋糕的機會,紛紛布局這一市場。這兩股力量使得二次元中的細分領域,如內容製造、內容傳播、社交應用甚至電商平臺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據了解,2014年4月上線的漫畫幫主要針對的是漫畫閱讀市場,曾因漫畫資源豐富和使用體驗好得到了二次元用戶的支持,並迅速成為國內第三大漫畫閱讀App。
  • 布局6G,歐美日韓想要彎道超車?中國早有準備
    到那時秒下電影就不再是故事,而且6G還會被用於智能交互,觸覺網際網路,情感和觸覺交流等場景,想像一下未來你跟一個人打電話,通過6G可以高度還原面對面的交流,如同是科幻電影中3D投影一樣,堪比哆啦A夢的任意門,跨越空間上的限制。
  • 國產化妝品品牌進入「戰國時代」:借力拼多多謀劃彎道超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國產化妝品品牌進入「戰國時代」:借力拼多多謀劃彎道超車化妝品領域向來是電商平臺的必爭之地。隨著我國居民消費升級,收入水平上升也帶來了人均消費水平的提升,行業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
  • 彎道超車,小鵬汽車曝「橫行霸道」黑科技,特斯拉也hold不住
    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提高,國產車也開始走向新階段,許多國產汽車企業都有自己的王牌車,特別是國產車可以抓住新能源這個好機會,超越國產車的彎道,燃料機械時代國產車的發展確實遭受了很多損失, 現在幾乎不可能超越它,但新能源時代的到來,世界汽車企業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國產車也抓住了機會,產生了很多新能源裡程碑式的產品, 比較有名的比亞迪唐二代、將來ES6、榮威Ei5等,是這些車中唐二代最有名的
  • 全球「特殊時期」帶來行業巨震,國內汽配龍頭能否彎道超車?
    雖然隨著全球汽車行業不斷發展,目前已經陸續進入到成熟期,但相比於發達國家的汽車工業市場,發展中國家尤其「金磚國家」的經濟崛起成為帶動汽車市場增長的引擎,全球汽車工業重心逐漸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根據霍尼韋爾預測,2017年至2021年,全球將誕生超過2.3億輛裝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新車。到2021年,全球渦輪增壓業務的行業銷售額預計將達到近1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