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船員弟兄爆料一起船舶救生艇墜海事件,透過這起事件,裡面很多東西值得大家深思。
XXX船員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賴比瑞亞籍散貨船SM輪, 由巴西裝載大豆開往巴基斯坦喀拉蚩港卸貨 。十月十三日在喀拉蚩錨地進行救生演習時, 船長派三副、 四軌和一個機工跟隨救助艇下。 演習進行中
實習機工發現救助艇艇上操縱釋放拉環卡在了半空中 ,沒有跟隨救助艇一起往下落,
馬上報告了船長, 船長說那個沒有關係 ,實習機工沒再敢說什麼。救助艇繼續往海裡放,離水面一米左右時船長下令停止放艇 , 隨即讓甲板上觀看的人員拍照 。拍照完畢 ,船長下令收回救助艇 ,當救助艇上升到甲板平行高度時發現剎車
失靈,起升按鈕一松,艇就呼呼往下滑。操吊人員不得不點動起升按鈕讓艇上人員趁機跳上甲板 ,艇上人員跳上甲板後十秒鐘 ,
救助艇鋼絲繩從脫艇勾上部斷裂 ,救助艇和脫艇勾掉入海裡 。船長抓住三副一陣責怪 ,說三副沒有保養好才造成這種後果 。 好在救助艇的首攬和尾纜還牢牢地栓住救助艇才沒有隨流飄走。大家用首纜把救生艇拉到夥食吊的下方,水頭用軟梯爬下去用夥食吊勾住救助艇的鋼絲繩才把救助艇吊回甲板上 。吊上來發現
救助艇脫艇勾已經掉到海裡不見了 ,艇體 、艇機也摔壞了 。
馬上面臨進港 ,還要進行船FSC檢查,年檢 ,這可怎麼辦 ? 緊急通知了船公司 。具體船公司怎麼回復的不得而知。十月十六號進港卸貨 ,十月十九日FSC登輪檢查,在檢查救助艇時發現艇機不能啟動,而且損壞嚴重,按照相關公約要求FSC準備對該輪進行滯留。然而在船長的軟磨硬泡下最終給出了第二天複查,如果還是無法啟動直接滯留。十月二十號代理送來了新的艇機 在新上船的老軌帶領下經過兩天的搶修 。終於修復船體損傷和新艇機更換 。但是沒有脫艇勾配件,直接有卡拉姆卡住吊機鋼絲和吊艇鋼絲, 老軌用帆布把鋼絲繩卡扣一層層的包起來 , 做了個跟脫艇勾很像的形狀(
無奈之舉), 接著讓代理通知FSC艇機修復。二十二日FSC登輪複查,還好艇機可以正常啟動,當然這其中也有運氣所在,FSC沒有發現艇鉤脫落且不能釋放救助艇(
雖然僥倖過關,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也沒有及時報告。二十三日卸完貨開航, 準備開往黑海(
因為從巴基斯坦離港我們就感染了新冠病毒 ,所以沒有到目的地。在此提醒船上人員一定要做好疫情防範工作,公司層面一定要想方設法配備足夠的防疫物質,否者可能遭致更加嚴重的後果),救生艇脫艇勾一直都沒有修復 。就這樣從喀拉蚩開到吉布地 , 又開到埃及和吉布地 , 直到12月26號休假人員下船。
1.直接原因
(1)在放艇時,船長沒有聽從實習機工提醒,脫艇遙控拉索卡在滑輪裡, 拉索沒有隨艇一起落下。
(2)收艇的時候因脫艇拉索剛好卡在剎車打開的位置(拉索控制吊艇機的重錘),導致起升時無法剎車。
(3)操作人員操作失誤,限位失效 , 最後拉斷吊索, 掉進海裡。
1.經知情人透露,船長在演習前一天晚上醉酒,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吃飯,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
2.交班三副已經明確告知接班三副該救助艇長時間沒放,而接班三副又是一個新手,其業務水平有待提高,而船長在放救助艇時並未對其進行風險評估,也未對救助艇進行檢查:包括外觀檢查,艇機的正倒車試驗,舵試驗等等,尤為重要的是未對救助艇進行放艇前的揚艇試驗。
3.船長平時的自負與自傲也成為此次事故的導火索,當事故發生後,從未對事故進行總結與反思,一味的進行指責,推卸事故責任。
1.關鍵工作務必開好工前會,做好風險評估和相關安全提醒。
2.不論身居何職,一定要聽取別人善意的提醒。
3.關鍵設備的試驗操作務必按一定周期認真執行,及時發現設備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和問題。
4.驕傲自滿是事故的導火索,謙虛謹慎是安全的鋪路石。我們並不是每一次都是幸運兒,我們要常常懷著安全要講、事故要防、安不忘危、樂不忘憂。將安全牢牢的記在心中,平安將會伴隨我們渡過完美的一生。
今天這個事就事論事,不針對任何個人,大家吸取經驗教訓,有何不妥後臺留言指正提出(本號為2020年新號,平臺沒有賦予留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