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不少地方的學習培訓辦得有聲有色,不斷幫助基層幹部開闊思路、提高本領。然而,半月談記者發現,一些地方平時並不重視學習培訓,而習慣於年末搞突擊培訓。一些基層公務員最近學習培訓任務繁重,平時還得在不同平臺刷分。
年底突擊培訓,放在今年或是迫不得已。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整個社會的節奏。基層幹部挺身而出,衝鋒在抗擊疫情的前線,守衛著老百姓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當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能組織大規模的集中培訓,基層幹部也騰不出時間和精力參加培訓。原定的大多數培訓被耽誤,恐怕是今年年底培訓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據調查,年底集中培訓並非今年獨有,基層幹部的不滿也由來已久。主要是因為不少基層培訓已經淪為形式主義,純粹是為培訓而培訓,即為了完成上級規定的培訓任務。如此一來,就沒有人再關注培訓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培訓內容是否合適,培訓成效到底有沒有。這才出現了扎堆培訓、線上線下同時培訓、讓家人代為打卡培訓、培訓內容跟培訓對象的需求不搭界等咄咄怪事。
新華社資料圖
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無需多講,組織培訓的目的就是讓幹部通過學習,克服本領恐慌,提升工作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為群眾服務。一些地方將培訓時長等做強制要求,初衷也是為了幫助大家克服懶惰。可如果培訓中形式主義泛濫,使黨員幹部不想學、學不到甚至成為一種負擔和累贅,那就面目可憎了。組織者把培訓當成一種完成任務的工作,參與者自然不會有認真學習的精神和勁頭。是不是形式主義,大家都知道。
在批評集中培訓中的形式主義時,也必須看到,如果沒有硬性規定、不設考核指標等,僅靠幹部的自覺,也不免會走向另一種形式主義。由此可見,把培訓工作搞好不容易,克服培訓和學習中的形式主義更不容易。大水漫灌和精準滴灌怎麼結合,線上線下時間怎麼分配、共性要求和個性要求如何對接、硬性規定和自主自願怎麼認定,都是基層培訓不得不加以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原標題:培訓重長效不宜年底突擊)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 賈亮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