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嘉德,永樂相繼公布即將開始的春拍,夏拍各專場預展及拍賣時間,2020年的拍賣戰場即將在內地打響,99藝術網也會在下周陸續推出市場前瞻及拍賣的相關報導,在此之前,讓我們一起回顧下剛剛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拍賣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十件拍品。
1 弗朗西斯·培根《啟發自艾斯奇勒斯之三聯作》
成交價:84,550,000美元
此三聯作的靈感源自公元前五世紀由艾斯奇勒斯(Aeschylus)譜寫的古希臘悲劇三部曲,是為培根創作中極具野心、舉足輕重的作品,堪稱二十世紀藝術界的裡程碑。在這幅1981年的作品中,培根重新探索為《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帶來啟發的經典文本,他於1962年初登國際藝壇時發表此作,現屬倫敦泰特美術館收藏。
培根在1962年至1991年之間創作了28幅巨幅三聯作,《啟發自艾斯奇勒斯之三聯作》是其中之一。培根的巨幅三聯作在2014年初登拍場,本作是至今第六幅上拍的作品。
1984年,挪威收藏家漢斯.拉斯姆斯.阿斯楚普在倫敦馬勃洛畫廊購得《啟發自艾斯奇勒斯之三聯作》,此後一直保存於奧斯陸的阿斯楚普.費恩利博物館。
2 羅伊·李奇登斯坦 《裸體與歡愉畫》
成交價:46,242,500美元
此畫作於1994年,是藝術家1993年開始,直至1997年去世前創作的一系列傑出的裸體畫作中一幅標誌性的匠心之作。此幅裸體標誌著李奇登斯坦重新刻畫漫畫女郎的華麗回歸,這些女性角色讓他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聲名鵲起,也躋身其最富影響力的作品之列。
畫家於天馬行空的復古漫畫收藏中汲取靈感,李奇登斯坦在裸體系列畫作中將自己對波普藝術的感知融入裸女這一西方藝術史最為津津樂道的主題。
1994年11月,繪成不久的《裸體與歡愉畫》在傳奇畫廊主裡奧·卡斯特利位於紐約蘇荷區的畫廊首次面向公眾展出,此次展覽的一組七幅大型裸女繪畫中至少已有兩幅進入了美國主流美術館的永久收藏。1994年畫作《梳妝檯前的裸女》現藏於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之多麗絲與唐納德·費希爾伉儷收藏;同年畫作《裸女與金字塔》藏於洛杉磯the Broad美術館。
3 常玉《綠色背景四裸女》
成交價:33,333,223美元
常玉筆下的裸女素來誇張變形,早在二〇年代即從詩人徐志摩的信札中贏得「宇宙大腿」之稱號,以幽默戲謔、別開生面的角度呈現裸女之美。《綠色背景四裸女》,畫中模特苗條修長、曲線玲瓏,反映藝術家所欲表現的裸體之美,是女性在自由舒展身體的時候所呈現的健康與性感,尤其是配合碧綠生輝、飽含光線與溫度的半抽象背景,讓人聚焦裸女們交錯如透視般的愜意身姿。
常玉展現對女體和大自然兩者等量的驚艷與詠嘆,以濃鬱艷麗的色調塑造熱鬧喜悅的場景,畫面飽含生命力與時代氣息,與常玉三〇年代以粉白色為主調的裸女作品截然不同。這一方面固然與藝術家五〇年代在家具作坊工作有關,使他受到漆器家具與東方工藝美術影響,以致其筆下人物的輪廓勾勒饒具水墨韻味、背景構成富於漆繪或釉色之飽滿生輝。
4 大衛·霍克尼 《大水花》
成交價:31,234,168美元
1966年末,霍克尼在洛杉磯完成《水花》,這是系列三部曲的第二幅。第一幅是尺寸小得多的《小水花》,現為私人收藏;第三幅是泰特英國藝術館藏的《更大的水花》,《水花》在1966年末完成,正值霍克尼精力迸發的多產時期,是當時加州主題作品的集大成者。
畫中的現代主義建築被明快的色彩包圍,跳水的人只製造水花,卻不見蹤影;他沉入水底、水花四濺的一刻,則永遠凝固在畫布上,畫家以神乎其技的靜態,同時留住瞬間和永恆。
《水花》的靈感源於一張照片,它來自一本1959年初次出版的遊泳池建造手冊。霍克尼受照片啟迪,摸索出自我特色——裁剪式構圖。在大塊色域組成的極簡構圖中央,霍克尼用蘊含爆發力的筆觸,畫出毋庸置疑的主角——水花。
5 布萊斯-馬登《互補》
成交價:30,920,000美元
布萊斯·馬登的《互補》是一幅宏偉的繪畫,充滿了藝術家標籤式的螺旋和旋渦的彩色顏料。這些看似簡單的色帶掩蓋了這些畫布複雜和概念化的本質,在這些繪畫中,藝術家檢視了時間和記憶的本質,以及如何在繪畫中表達這些,以及當代繪畫本身。
在兩個相連的畫布上,藝術家展示了一系列富有活力色彩的蜿蜒路徑。通常被描述為色帶,藝術家選擇將它們稱為線性元素,以避免任何上下文關聯。在明亮的橘色和豐富的深藍色的底色上,馬登的筆觸貫穿了大型畫布的整個表面。彩帶自由地漫遊,它們唯一的限制是畫布的邊緣,這些邊緣是由塗上的顏色邊界所定義的。最終的效果展示了縹緲的背景和線條優美的動作之間令人著迷的對比。
6 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 (F版)》
成交價:29,217,500美元
《阿爾及爾的女人 (F版)》(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F'))創作於1955年。藝術家於1954年12月13日至1955年2月14日之間創作了15幅以德拉克羅瓦《阿爾及爾的女人》為靈感來源的系列作品。
『F』版是這一系列創作前半階段最具完成度的一張作品,同時也為接下來後半階段、更大尺幅的數張繪畫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該作品最初為維克多和莎莉·岡茨夫婦收藏,1957年被另一對收藏家賽登博格夫婦購藏。這是此作首次登上拍場。
7 克萊福德·斯蒂爾 PH-144 (1947-Y-NO.1)
成交價:28,739,000美元
這幅畫創作於1947年,也就是畫家在紐約第一次個展之後一年。即使在早期,藝術家獨特的成熟風格,粗獷的輪廓和飽和的色調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表現。藝術家創造出一種既爆炸性又優雅、既原始又精緻的構圖。在畫布上,漆黑的黑檀木、燃燒的深紅色和細膩的奶油構成的凹凸不平的段落,完美地編排成一場交響樂。
1959年,由布法羅的奧爾布萊特-諾克斯美術館組織的《克萊福德·斯蒂爾作品展》被藝術家本人選中,該作也是他最具開創性的作品之一。
8 羅伊·李奇登斯坦 《白色筆觸》
成交價:25,417,000美元
創作於1965年的《白色筆觸》是藝術家有限的十五幅筆觸畫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這些作品被視為波普藝術運動的關鍵傑作,其中8幅已經被芝加哥藝術學院、蘇黎世Kunsthaus、杜塞道夫Nordrhein-Westfalen美術館、紐約惠特尼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或承諾收藏。
白色筆觸中蜿蜒的黑色輪廓暗示著墨色的陰影,強調了圖像內的體積感;似乎是為了強調這種三維性,利希滕斯坦在畫布右下角加了最後一滴,似乎完全從畫面上滑了下來。與此同時,背景裡的點——它們有序的重複與筆觸強烈地讓我們回憶起眼前這幅圖像的二維特性,與繪畫表現的自由處理形成鮮明對比。
9 常玉《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
成交價:24,722,812美元
《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是重要法國藏家埃裡克·愛德華收藏,是常玉這一藝術創新時期的最佳見證。戰爭期間繪畫材料短缺,因此作品並非採用畫布,而是在夾板上創作,是常玉在1940及50年代創作的少數紅色背景花卉重要作品之一。
常玉曾在《秋詩》中為菊花寫下一首讚歌。「秋菊詩人贊,文人對酒杯。可憐此間菊,只供作人墳。」常玉在此詩中暗指自己受到的東西方文化差異衝擊。
10 馬格利特《與快樂相會》
成交價:24,625,273美元
該作創作於1962年,將馬格利特最具代表性的幾個主題結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詩意的視覺想像,這也推動了馬格利特獨特的超現實主義形式。通過對細節的精準和關注,加強了面前場景的不可思議,構圖是馬格利特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最佳展示。這幅畫是在創作後不久直接從藝術家手中購得的,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由一個家族收藏,這幅畫也是第一次出現在市場。
畫面中心站著一個孤獨的人,戴著圓頂禮帽,似乎陷入沉思,當他凝視著他面前的扭曲的風景。明亮的月光在他帽子的圓頂上投下一層微妙的光澤,柔和的薄霧籠罩在中距離,模糊了森林和田野之間的邊界。場景有一種明顯的神秘感,不確定這場景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以及這個人物在藝術家所想像的世界中的確切角色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