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藏家「橫掃」蘇富比秋拍!其中一人包攬兩件最貴作品

2021-02-26 artnet資訊

11月15日,在紐約蘇富比戰後與當代晚場拍賣會的現場。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在蘇富比香港當代藝術負責人的電話採訪中,一位亞洲私人藏家在周四晚間的「戰後與當代藝術」晚間專場中,以5440萬美元的總成交額,拿下了該拍賣行前三名拍品中的兩件。這場拍場狂歡——佔當晚總成交額的20%——是亞洲專家發起的一場電話競標戰的其中一部分,這場競標戰使這蘇富比的成交額達到2.3億美元,高於2.057億美元的最低估價。加上佣金,當晚的收入總計2.707億美元(除非另有說明,最終價格包括買方佣金)。

儘管總成交額較一年前同期3.626億美元的成交額下降了超過25%,但蘇富比的拍賣會以一種相對安全的基調結束了本周的領頭羊夜場拍賣會,避免了過去幾年裡連九位數的成交額和破紀錄的拍賣額都沒有的災難。

威廉·德·庫寧,《無題二十二》(Untitled XXII,1977)。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與此同時,成交率卻大幅上升了92%,甚至超過了周三晚上佳士得像樣的拍賣會上89%的成交率。換句話說,即使價格低於過去幾年,兩家壟斷了其他拍賣行的行業巨頭都知道如何以一種看似有效的方式將委託人和買家聯繫起來。也許我們還沒有進入繁榮時期,但至少我們保持了一致性。

「一支了不起的亞洲團隊」

在高端市場,通過該公司競拍的亞洲客戶可謂是佔據了主導地位。蘇富比當代藝術亞洲區負責人Yuki Terase為電話競價的客戶,以3010萬美元(含佣金)的價格,買下了當晚最大的拍品——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無題二十二》(1977)。她在這裡的競爭對手是該公司的亞洲區主席Patti Wong,這件拍品的成交額與預估價(2500萬至3500萬美元)相當接近。

而僅僅相隔兩件拍品以前,Terase的電話買家以2430萬美元的價格(遠高於1800萬美元的最高估價)買下了克萊福德·斯蒂爾(Clyfford Still)的1946年的《PH-399 》。經過15分鐘的競價,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Terase擊敗了當代藝術部門主管Gregoire Billault。

克萊福德·斯蒂爾,《PH-399》,1946。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有傳言稱,與Terase通電話的藏家是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2017年,前澤友作通過她出價1.105億美元,買下了一幅巴斯奎亞(Basquiat)的大型《無題》,打破了這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在過去的一年裡,前澤友作一直在從事購買藝術品以外的更多工作。本周,他的在線時尚零售公司ZOZO宣布,將以37億美元的價格將其50.1%的股份出售給雅虎日本。我們聯繫了前澤友作在東京的私人基金會,未能收到回復。還有一種可能是,Terase是代表了她的香港客戶參與競標。

當晚的第二大拍賣品是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1953年的《藍中帶紅》(Blue Over Red),這幅畫也賣給了一位亞洲買家——不過這次的買家是在和Wong通電話(而且用的是不同的號牌)。這幅畫僅經一次出價就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加上佣金最終價格為2650萬美元(勉強超過最低估價2500萬美元)。韋恩·蒂埃博(Wayne Thiebaud)的《包裝蛋糕》(Encased Cakes ,2010-11)也被一位亞洲私人藏家拍出了850萬美元的價格,創下了這位藝術家的新紀錄。

韋恩·蒂埃博,《包裝蛋糕》,2011。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我們有一個了不起的亞洲團隊——你也看到了香港奈良美智的拍賣結果,」Billault在拍賣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提到了蘇富比香港10月以2590萬美元售出的奈良美智作品。「他們會參加紐約或倫敦的每一場拍賣會,所以我們並不感到意外。」

非裔美國藝術家的崛起

2018年5月,蘇富比為克裡·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創造了一項歷史性的新紀錄,五幅黑人藝術家的畫作也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被捐給了哈萊姆區的藝術工作室博物館(Studio Museum)。而且,正如晚間拍賣會負責人大衛·加爾佩林(David Galperin)在拍賣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那樣,蘇富比仍然是一個不斷刷新黑人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地方。

周四,備受關注的第一件拍品是查爾斯·懷特(Charles White)的紙上作品《你將繼承地球》(1953),本次這件作品不僅創下了藝術家在這一媒介上的紀錄,而是所有媒介的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這幅作品售價超過了14日在佳士得賣出的繪畫。作品經過三方競價,它以18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蘇富比美洲區主席Lisa Dennison。

另一項紀錄由諾曼·劉易斯(Norman Lewis)的《藍色的儀式》(Rich Blue Ritual,1962)創造,拍出了230萬美元(含佣金280萬美元),遠遠高於這位已故美國畫家之前95.6萬美元的紀錄。

克裡·詹姆斯·馬歇爾,《小品文19》 ,2014。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雖然沒有創下紀錄,但當晚第四昂貴的拍品是克裡·詹姆斯·馬歇爾的《小品文19》(Vignette 19),成交價為1600萬美元,是750萬美元的最高估價的兩倍多。含佣金後為1850萬美元,接近打破馬歇爾的《昔日》( Past Time, 1997)創下的驚人的2110萬美元的紀錄。馬歇爾的《昔日》被說唱歌手兼企業家吹牛老爹(P. Diddy)買下。這件作品通過電話賣給了一位Cassandra Hatton的客戶(有趣的是,他關注的是稀有藏書,而不是當代藝術,表明這位新買家可能將加入馬歇爾的市場)。

相關閱讀:為什么半個月來,幾乎人人都在談論他?揭秘這位新晉的最貴在世黑人藝術家

馬克·雅可布收藏

但也有跡象表明,市場正在緊縮,藏家對他們想買的東西更加謹慎了。受市場動蕩打擊最大的可能是時裝設計師馬克·雅可布(Marc Jacobs),他在11月份把一些作品委託給了蘇富比拍賣。

儘管昨晚埃德·拉斯查(Ed Ruscha)在佳士得拍賣行的表現打破了紀錄,但這位藝術家的兩件作品(均來自雅克布的藏品)卻未能在首次拍賣中售出。首先,《她生他的氣》(She Gets Angry At Him,1974)沒有人出價,估價在2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這幅作品上一次以21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是在2014年,表明這件「憤怒」的畫可能並沒能保值)。

然後是《碎玻璃》(Broken Glass,1968),也沒人出價——但在拍賣結束時又重新開拍,當代藝術專家Bame Fierro March只出價一次,以140萬美元拍得,避免了尷尬的場面。(這兩件作品和雅可布委託的許多作品一樣,都得到了蘇富比的擔保,這意味著除非它能找到買家,在私人拍賣中滿足保底要求,否則蘇富比就麻煩了)。

布萊斯·馬登, 《二號》,1983–4。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雖然美國畫家布萊斯·馬登(Brice Marden)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但完全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考慮到幾個街區之外的高古軒麥迪遜大道旗艦空間內藝術家新作品的一場售罄的展覽所帶來的關注力。美術部門主席Amy Cappellazzo以96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二號》(Number Two ,1983 - 1984),可能是由擔保人出價的,創下了這位藝術家的新紀錄。含佣金1090萬美元略高於此前的最高紀錄3600萬美元。隨著拍賣結束,藏家們從後門蜂擁而出,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羅伯特·馬瑟威爾(Robert Motherwell)和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估價在800萬至1200萬美元之間的作品都沒能找到買家。

電話競價成為了主要形式,但房間裡幾位勇敢的藝術經紀人和顧問整個晚上都舉著牌。大衛·卓納(David Zwirner)搶購了兩件作品: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的《羅克斯伯裡前線》(Roxbury Front, 1965)和羅伯特·戈貝爾(Robert Gober)的《分裂衝突的水槽》(The Split-Up Conflicted Sink, 1985)。而內馬德家族(Nahmads)得到了由布魯克林博物館委託的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教皇》(Pope ,1958)。

弗朗西斯·培根,《教皇》,1958。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洛杉磯藝術經紀人Stavros Merjos買下了克裡·詹姆斯·馬歇爾的《Small Pin-Up (Lens Flare)》(2013),他可能是代表巴恩斯和諾布爾書店(Barnes & Noble)前老闆Len Riggio出的價,當時他就坐在該經紀人旁邊,並在拍賣進行到一半時一起離開了。未能成功買下作品的出價人包括Lawrence Luhring和Philippe Segalot,他們為克里斯多福·沃爾(Christopher Wool)一件《無題》作品競價,但是該作品最終以890萬美元的價格拍給了私人銷售主管 David Schrader的一位電話客戶。

儘管沒有太多閃光點,但這家剛剛私有化的拍賣行的當代部門,在完成了這場有著最強的亞洲競標者和令人尊敬的成交率的拍賣會之後,有理由長籲一口氣了。或許,這次不太景氣的拍賣季不會帶來慶祝的喜悅,但它也不會扼殺這樣的希望:2020年會好起來的。

 

對話畫廊主阿爾敏·萊希-畢卡索:我在上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西岸美術館萬眾矚目下開幕,聯手蓬皮杜展現當代力量


artnet微信平臺是由Artnet全球有限公司獨家授權的平臺,任何出版機構或微信公眾號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artnet微信平臺或翻譯來自artnet News網站的文章,否則權利人將根據智慧財產權法追究其法律責任。artnet創建於1989年,總部位於紐約,是世界第一家上市的藝術品交易研究網絡平臺,其宗旨是致力於提高藝術市場的透明度。artnet開發的全方位產品用最完整的藝術品資料庫和藏家網絡,為頂級銀行、保險公司、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服務。artnet新聞是一個一站式藝術資訊平臺,圍繞全球藝術市場的熱點事件、趨勢、人物,全天候不間斷提供業界最權威的調查分析和深入評論。聯繫我們:xinxi@artnet.com   立即傳送至artnet閱讀更多全球藝術新聞

相關焦點

  • 香港蘇富比秋拍十強6件破億!10餘項破紀錄!劉益謙力奪年度亞洲最貴!
    香港蘇富比秋拍現場 及第一神品落槌瞬間十月秋拍看香港,香港秋拍看蘇富比!果不其然,2020年度拍場頭彩又非香港蘇富比莫屬。經過10月5日-9日五日連拍,行方共計斬獲33.49億港幣,其中6件破億,10餘項破紀錄,並且誕生出年度亞洲最高價拍品。
  • 蘇富比秋拍王牌登場 | 史上最貴瓷器的「兄弟瓶」
    當時不少人猜測,這就是2010年時一度成為史上最貴瓷器的那一支。直到行方今日發布消息,原來這件秋拍王牌竟然是與之成對的「兄弟瓶」,來自日本私人收藏,令人大感驚訝。左為蘇富比瓶;右為2010年瓶2010年,「乾隆鏤空瓶」現身倫敦小型拍賣行Bainbridge,£4,300萬落槌,連傭成交價為£5,310萬(RMB 5.7億),成為史上最貴瓷器,震驚古玩收藏界。內地買家最終並無提貨,可幸另有收藏家出手,最終在2012年尾至2013年頭私洽成交。
  • 典藏快訊丨香港蘇富比秋拍快訊——趙無極《月光漫步》奪得桂冠 臺灣藏家競得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夜間拍賣,總成交金額逾5億9百24萬港元,件數成交高達91%,其中阿凡迪的作品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而首度上拍的攝影之作艾未未與楊福東,皆以超過高估價成交,不幸流標之作則有朱銘、鍾泗濱、賈藹力、王興偉、張恩利、斯裡哈迪・蘇達索諾(Srihadi Sudarsono)、阿曼德・薩達利(Ahmad Sadali)。
  • 蘇富比秋拍永樂佛像拍2.36億 助推投資熱潮(圖)
    明永樂宮廷銅鎏金金剛薩埵坐像  2.36億港元,刷新中國單體佛像造像成交紀錄——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被內地藏家以天價競得,也成為新一波行情的風向標。知名古代藝術鑑藏家梁曉新在受訪時表示,這代表「泛亞」概念的喜馬拉雅藝術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特別是其中一些高古的精品將重現歐美拍場,而整個華人圈的買家將成為護盤的中流砥柱。  文、圖 記者郭曉昊、林琳  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被內地藏家以2.36億港元的天價競得,同時刷新了中國單體佛像造像成交紀錄。
  • 香港蘇富比秋拍斬獲33.49億,重量級藏品全成交!
    香港蘇富比2020秋拍現代藝術晚拍現場10月5日晚,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和「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晚間拍賣」率先舉槌,兩個專場共上拍41件藝術精品,經過2個半小時的激烈爭奪,38件順利成交,成交率高達92.6%,斬獲7.87億港元,大幅超越拍前4.5億左右的估價。
  • 拍賣快訊:香港蘇富比秋拍之宋盞!
    2020年秋拍「凝盈一色(二)」將在10月9日開拍。此次秋拍上承春拍的佳績,繼續以色選物。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蘇富比今年拍賣市場行情如何?以2003年非典疫情背景為例,香港蘇富比舉辦的2003春拍事先對於拍賣的成交不敢奢望,但是最終卻成績彪炳: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中國書畫和手錶拍賣共成交1.64億港元。
  • 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成交額逾8億創歷史第二高記錄,為甦醒後的亞洲拍賣市場率先打下強心劑
    件,成交率約97%,四件作品過億元成交,總成交額達8.26億港元,超越了2019年蘇富比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春拍7.93億港元與秋拍6.1億港元成交額。隨著201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的《曲腿裸女》以及佳士得香港秋拍中的《五裸女》分別以1.98億和3.04億港元相繼刷新了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去年一年中,常玉油畫作品在整個拍賣市場中的總成交額也隨著最高拍賣紀錄的誕生達到了二十年以來的最高點,共8件作品,拍得共計約人民幣6.54億元。
  • 香港蘇富比2020年10月9日秋拍前瞻——兩年前的「天外飛仙」賣貴了嗎?
    香港蘇富比2020年秋拍「凝盈一色(二)」將在10月9日開拍。此次秋拍上承春拍的佳績,繼續以色選物。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蘇富比今年拍賣市場行情如何?而此次香港蘇富比秋拍精選的多件宋盞便最引發關注。細選精挑,搜珍而藏,本是鑑賞的修行,珍蓄中若有黑釉瓷盌,往往更是最能代表藏主品味之器。宋代黑釉鐵鏽花茶盞無疑可說是此次秋拍的最大亮點,引來熱議必定無疑。說起鐵鏽花茶盞當然不能不提兩年前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舊藏的那隻「天外飛仙」。2018年紐約佳士得拍賣中此盞以350萬美元(RMB26,732,525)成交。
  • 32.2億強勢收官,香港蘇富比春拍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留法三劍客」和常玉為代表的旅法藝術家們的作品表現尤為精彩,本場最終成交價超千萬港幣的共有9幅作品,其中趙無極一人便佔據了五個席位,常玉佔據兩席,吳冠中與朱德群則各佔一席。而從單件拍品的表現來看,成交作品大都偏向理智,高價的出現也都在意料之中,既沒有「奇蹟」也沒有撿漏的空間。
  • 專訪蘇富比亞洲區當代藝術部主管寺瀬由紀,談「筆道 III:抽象先鋒」
    有別於在會展大規模地展出數百件的藝術品,以吸引訪客,『筆道 III』選擇在畫廊內舉槌拍賣,正好能夠讓藏家們專注欣賞這精心策劃的展覽。對我來說,這次的專拍就像是我們往昔進行的夜拍,是個舉辦在中午的『小夜場』。」今秋的香港蘇富比,寺瀨由紀剛剛創下了當代藝術日場拍賣100%成交的白手套佳績,其中就包括多幅從日本美術館釋出的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佳作。
  • 典藏今藝術丨造訪太極之顛 專訪蘇富比現代亞洲藝術部主管張嘉珍
    朱銘的作品,依舊是朱銘,但因為展覽,因為更為深入的闡釋,更因為委託方是與朱銘有著逾二十年代理情緣的漢雅軒負責人張頌仁,這些朱銘作品,成為本季秋拍最亮眼的雕塑。「論武.朱銘」專場,是張嘉珍為這26件朱銘作品專拍所取的名字。朱銘,當前最為世人熟知的亞洲雕塑大師,他的作品被普遍討論,尤其是人們最喜愛的太極系列作品,更是收藏圈裡,人見人愛的極品。
  • 2018秋拍藏家北京購物清單
    北京地區2018年第二輪秋拍日程表【雅昌專稿】2018第二輪秋拍藏家北京購物清單(下)(內含北京翰海、北京寶瑞盈、北京古天一2018秋拍重點拍品)(複製連結至網頁打開:https://news.artron.net/20181201/n1036030.html)北京保利2018秋拍
  • TANC 將中國當代藝術在香港推入巿場高峰的林家如,為何秋拍聚焦日本「具體派之父」吉原治良
    這也是蘇富比在今年第三次推出日本具體派藝術,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這位曾經首次將中國當代藝術送上香港拍場,使其價格「升價百倍」,對亞洲當代藝術拍賣場有著獨到判斷的市場專家。為什麼她會在近年對日本具體派情有獨鍾呢?她對中國當代藝術未來市場發展又有著怎樣的判斷呢?京都。香港蘇富比即將在今年秋拍推出「圓·學——吉原治良珍藏」專場拍賣。
  • 蘇富比紐約晚拍總成交額2.84億美元 諸多重點拍品流拍
    在此前第一輪館藏出售計劃,布魯克林博物館以總計54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10件館藏(計劃12件),遠高預期。其中,最傑出的是42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的克拉納赫作品。今天結束的拍賣,是該館第二輪館藏出售,包括莫奈、讓·杜布菲、德加、米羅和馬蒂斯的作品。與布魯克林博物館順利釋出館藏形成反差的是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
  • 27件精選古玉︱2018紐約蘇富比秋拍
    每年的紐約亞洲藝術周都讓人們分外期待,因為這是全球中國藝術品第一場饕餮盛宴,起著風向標的作用。戊戌仲秋,紐約亞洲藝術周如約而至。縱觀這次紐約蘇富比2018紐約亞洲藝術周秋季拍賣會中國古玉,以明清玉為主,不凡有清代宮廷玉精品,如「福壽雙全玉如意」、「青白玉雕獸面紋燻爐」、「八仙圖玉如意」
  • 蘇富比總裁程壽康:世局動蕩下之藝術巿場
    香港蘇富比春秋兩拍的成績更是讓這位藝術巿場掌舵人喜出望外。他形容,「巿況大概難比今年更嚴峻了」,然而,今年兩場拍賣均告圓滿收場,順延至7月舉行的春拍,成交金額超過32億港元(約4.13億美元);至於10月的秋拍,一共16場拍賣會總成交價高達33.5億港元(約4.32億美元),成交率達87%。
  • 「木木到處說」之六 | 就香港蘇富比秋拍,王木木致香港漢雅軒畫廊主張頌仁公開信
    今悉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將呈獻「先鋒經典:張頌仁睿藏」,帶來您珍藏的14件重要作品。拍賣由張曉剛的三聯屏巨作《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領銜,這是作品自九十年代初以來首度完整曝光及上拍。 《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來源不明世界頂級拍賣行的微信公號「蘇富比亞洲」公開信息歷史夾縫間:細閱張曉剛《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顯示:「其中首兩幅畫屏,自完成以來一直由張先生悉心珍藏,曾在他的裡程碑大展「後八九中國新藝術」
  • 香港蘇富比秋拍:明清官窯重器高清欣賞(上)
    將於10月7日舉行『中國藝術珍品』專拍,全場200餘件拍品,重器良多,包括多件名家舊藏出自卡拉克夫人、加納爵士、仇焱之、胡慧春、繭山龍泉堂等。東西質量明顯好於紐約秋拍。南宋哥窯小杯(800-1200萬)仇焱之舊藏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 Lot#294
  • 8.68億成交,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驅散「市場寒冬」
    香港春拍歷來是亞洲地區全年市場趨勢的風向標,但在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春拍被一再延後,直至7月才敲響今年第一槌。被迫報團取暖的各大拍賣行將拍賣改到同一時間,原本是方便藏家之舉,但由於香港嚴格的防疫政策,大量藏家未能到港,令這一季拍賣在擁擠中又夾雜了幾許落寞,表面平靜內裡暗流洶湧。疫後的亞洲藝術市場會走向何處,大量藏家和資本都在小心翼翼地等待答案。
  • 臺北:品質卓越的宇珍秋拍
    宇珍是臺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拍賣公司,近30年來積累了非常好的業績和口碑,是當今全球拍賣臺灣版塊的重要節點。十年前,宇珍曾以4.8億新臺幣的天價成功拍賣蔡辰男舊藏「乾隆御覽之寶」玉璽,一舉創下玉璽類TOP1世界紀錄的輝煌業績而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