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紐約蘇富比戰後與當代晚場拍賣會的現場。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在蘇富比香港當代藝術負責人的電話採訪中,一位亞洲私人藏家在周四晚間的「戰後與當代藝術」晚間專場中,以5440萬美元的總成交額,拿下了該拍賣行前三名拍品中的兩件。這場拍場狂歡——佔當晚總成交額的20%——是亞洲專家發起的一場電話競標戰的其中一部分,這場競標戰使這蘇富比的成交額達到2.3億美元,高於2.057億美元的最低估價。加上佣金,當晚的收入總計2.707億美元(除非另有說明,最終價格包括買方佣金)。
儘管總成交額較一年前同期3.626億美元的成交額下降了超過25%,但蘇富比的拍賣會以一種相對安全的基調結束了本周的領頭羊夜場拍賣會,避免了過去幾年裡連九位數的成交額和破紀錄的拍賣額都沒有的災難。
威廉·德·庫寧,《無題二十二》(Untitled XXII,1977)。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與此同時,成交率卻大幅上升了92%,甚至超過了周三晚上佳士得像樣的拍賣會上89%的成交率。換句話說,即使價格低於過去幾年,兩家壟斷了其他拍賣行的行業巨頭都知道如何以一種看似有效的方式將委託人和買家聯繫起來。也許我們還沒有進入繁榮時期,但至少我們保持了一致性。
「一支了不起的亞洲團隊」
在高端市場,通過該公司競拍的亞洲客戶可謂是佔據了主導地位。蘇富比當代藝術亞洲區負責人Yuki Terase為電話競價的客戶,以3010萬美元(含佣金)的價格,買下了當晚最大的拍品——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無題二十二》(1977)。她在這裡的競爭對手是該公司的亞洲區主席Patti Wong,這件拍品的成交額與預估價(2500萬至3500萬美元)相當接近。
而僅僅相隔兩件拍品以前,Terase的電話買家以2430萬美元的價格(遠高於1800萬美元的最高估價)買下了克萊福德·斯蒂爾(Clyfford Still)的1946年的《PH-399 》。經過15分鐘的競價,這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Terase擊敗了當代藝術部門主管Gregoire Billault。
克萊福德·斯蒂爾,《PH-399》,1946。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有傳言稱,與Terase通電話的藏家是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2017年,前澤友作通過她出價1.105億美元,買下了一幅巴斯奎亞(Basquiat)的大型《無題》,打破了這位藝術家的拍賣紀錄。在過去的一年裡,前澤友作一直在從事購買藝術品以外的更多工作。本周,他的在線時尚零售公司ZOZO宣布,將以37億美元的價格將其50.1%的股份出售給雅虎日本。我們聯繫了前澤友作在東京的私人基金會,未能收到回復。還有一種可能是,Terase是代表了她的香港客戶參與競標。
當晚的第二大拍賣品是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1953年的《藍中帶紅》(Blue Over Red),這幅畫也賣給了一位亞洲買家——不過這次的買家是在和Wong通電話(而且用的是不同的號牌)。這幅畫僅經一次出價就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加上佣金最終價格為2650萬美元(勉強超過最低估價2500萬美元)。韋恩·蒂埃博(Wayne Thiebaud)的《包裝蛋糕》(Encased Cakes ,2010-11)也被一位亞洲私人藏家拍出了850萬美元的價格,創下了這位藝術家的新紀錄。
韋恩·蒂埃博,《包裝蛋糕》,2011。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我們有一個了不起的亞洲團隊——你也看到了香港奈良美智的拍賣結果,」Billault在拍賣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提到了蘇富比香港10月以2590萬美元售出的奈良美智作品。「他們會參加紐約或倫敦的每一場拍賣會,所以我們並不感到意外。」
非裔美國藝術家的崛起
2018年5月,蘇富比為克裡·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創造了一項歷史性的新紀錄,五幅黑人藝術家的畫作也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被捐給了哈萊姆區的藝術工作室博物館(Studio Museum)。而且,正如晚間拍賣會負責人大衛·加爾佩林(David Galperin)在拍賣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那樣,蘇富比仍然是一個不斷刷新黑人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地方。
周四,備受關注的第一件拍品是查爾斯·懷特(Charles White)的紙上作品《你將繼承地球》(1953),本次這件作品不僅創下了藝術家在這一媒介上的紀錄,而是所有媒介的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這幅作品售價超過了14日在佳士得賣出的繪畫。作品經過三方競價,它以18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蘇富比美洲區主席Lisa Dennison。
另一項紀錄由諾曼·劉易斯(Norman Lewis)的《藍色的儀式》(Rich Blue Ritual,1962)創造,拍出了230萬美元(含佣金280萬美元),遠遠高於這位已故美國畫家之前95.6萬美元的紀錄。
克裡·詹姆斯·馬歇爾,《小品文19》 ,2014。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雖然沒有創下紀錄,但當晚第四昂貴的拍品是克裡·詹姆斯·馬歇爾的《小品文19》(Vignette 19),成交價為1600萬美元,是750萬美元的最高估價的兩倍多。含佣金後為1850萬美元,接近打破馬歇爾的《昔日》( Past Time, 1997)創下的驚人的2110萬美元的紀錄。馬歇爾的《昔日》被說唱歌手兼企業家吹牛老爹(P. Diddy)買下。這件作品通過電話賣給了一位Cassandra Hatton的客戶(有趣的是,他關注的是稀有藏書,而不是當代藝術,表明這位新買家可能將加入馬歇爾的市場)。
相關閱讀:為什么半個月來,幾乎人人都在談論他?揭秘這位新晉的最貴在世黑人藝術家
馬克·雅可布收藏
但也有跡象表明,市場正在緊縮,藏家對他們想買的東西更加謹慎了。受市場動蕩打擊最大的可能是時裝設計師馬克·雅可布(Marc Jacobs),他在11月份把一些作品委託給了蘇富比拍賣。
儘管昨晚埃德·拉斯查(Ed Ruscha)在佳士得拍賣行的表現打破了紀錄,但這位藝術家的兩件作品(均來自雅克布的藏品)卻未能在首次拍賣中售出。首先,《她生他的氣》(She Gets Angry At Him,1974)沒有人出價,估價在2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這幅作品上一次以21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是在2014年,表明這件「憤怒」的畫可能並沒能保值)。
然後是《碎玻璃》(Broken Glass,1968),也沒人出價——但在拍賣結束時又重新開拍,當代藝術專家Bame Fierro March只出價一次,以140萬美元拍得,避免了尷尬的場面。(這兩件作品和雅可布委託的許多作品一樣,都得到了蘇富比的擔保,這意味著除非它能找到買家,在私人拍賣中滿足保底要求,否則蘇富比就麻煩了)。
布萊斯·馬登, 《二號》,1983–4。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
雖然美國畫家布萊斯·馬登(Brice Marden)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但完全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考慮到幾個街區之外的高古軒麥迪遜大道旗艦空間內藝術家新作品的一場售罄的展覽所帶來的關注力。美術部門主席Amy Cappellazzo以96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二號》(Number Two ,1983 - 1984),可能是由擔保人出價的,創下了這位藝術家的新紀錄。含佣金1090萬美元略高於此前的最高紀錄3600萬美元。隨著拍賣結束,藏家們從後門蜂擁而出,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羅伯特·馬瑟威爾(Robert Motherwell)和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估價在800萬至1200萬美元之間的作品都沒能找到買家。
電話競價成為了主要形式,但房間裡幾位勇敢的藝術經紀人和顧問整個晚上都舉著牌。大衛·卓納(David Zwirner)搶購了兩件作品: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的《羅克斯伯裡前線》(Roxbury Front, 1965)和羅伯特·戈貝爾(Robert Gober)的《分裂衝突的水槽》(The Split-Up Conflicted Sink, 1985)。而內馬德家族(Nahmads)得到了由布魯克林博物館委託的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教皇》(Pope ,1958)。
弗朗西斯·培根,《教皇》,1958。圖片:Courtesy of Sotheby's洛杉磯藝術經紀人Stavros Merjos買下了克裡·詹姆斯·馬歇爾的《Small Pin-Up (Lens Flare)》(2013),他可能是代表巴恩斯和諾布爾書店(Barnes & Noble)前老闆Len Riggio出的價,當時他就坐在該經紀人旁邊,並在拍賣進行到一半時一起離開了。未能成功買下作品的出價人包括Lawrence Luhring和Philippe Segalot,他們為克里斯多福·沃爾(Christopher Wool)一件《無題》作品競價,但是該作品最終以890萬美元的價格拍給了私人銷售主管 David Schrader的一位電話客戶。
儘管沒有太多閃光點,但這家剛剛私有化的拍賣行的當代部門,在完成了這場有著最強的亞洲競標者和令人尊敬的成交率的拍賣會之後,有理由長籲一口氣了。或許,這次不太景氣的拍賣季不會帶來慶祝的喜悅,但它也不會扼殺這樣的希望:2020年會好起來的。
對話畫廊主阿爾敏·萊希-畢卡索:我在上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西岸美術館萬眾矚目下開幕,聯手蓬皮杜展現當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