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尋找祖籍湖南桃源縣陳維周、陳文潘後裔陳氏同宗

2021-03-05 陳氏在線


點擊查看:陳氏在線根論壇升級啟事

陳氏在線提示:為幫助更多的宗親尋找到根源,陳氏在線已開通尋根問祖專欄及在線尋根論壇,為尋根尋宗的宗親免費發布信息,公益信息,歡迎大家轉載、轉發,謝謝!

尋找祖籍湖南桃源縣陳維周、陳文潘後裔陳氏同宗

我的分莊祖籍在湖南桃源,大約在1781年,也就是乾隆朝代時期,由湖南桃源縣遷移到武陵縣大巖村,陳家灣,應該就是現在的常德,我的祖人陳文潘,帶著兒子們逃災到湖北宣恩長潭落地生根,共六個兒子,名叫,陳世龍,陳世虎,陳世文,陳世武,陳世鳳,陳世凰,分別去了雲南,貴州,廣西,後又去了哪裡落地生根就不得而知。六兄弟之中,我的祖人叫陳世文,排老三,剛分開那幾年,那幾位祖人還給我們湖北宣恩長潭的祖人寫過信,是用包穀殼葉寫的,也就是玉米殼葉,殼葉有7寸寬,1尺2寸長,證明那個地方收成很好,殼葉一直保存到我們家到民國時期,我前伯母放火把房子燒掉,連譜書和包穀殼葉也一起燒得沒了蹤跡,現在也還沒得到湖南桃源宗親的聯繫,陳文藩上面有個祖人叫陳維周,也不知道是第幾世,這些都有待全國宗親幫忙相互尋根問祖,有勞各位宗親幫忙轉發此信息到全國宗親群,謝謝大家!!!


湖南以前的字派是,東中方奇爾,世上幾千年,字音大概是這個音,不知道字正不正確,後編的字輩是;紀元清正盛,祖德紹先常,啟學光宗澤,文明應永昌,
電話聯繫,18850918663,陳祖富。

陳氏在線尋根論壇經開通,需要尋根的宗親請在公眾號對話框回複數字3,即可進入尋根社區發帖尋根和查看尋根信息。

相關焦點

  • 王家人尋根問祖的思路,王姓人看看!
    01、尋根問祖第一步,必須搜集到相關資料1、先祖遷居前居住地的確切記載(家譜記載或口頭流傳,如果是做官遷來的可以查看當地地方志史書記載)2、始遷祖的名、字、號、排行字號,始遷祖生卒年月及相關生平事跡,典故。
  • 曹氏宗親,尋根問祖21問
    1、我是曹氏譙國堂的後裔,遷始祖曹公乾興,於乾隆年間(1820年左右)攜母(李氏)皆妻(羅氏)一起來到湖南炎陵,子孫發達。
  • 尋根問祖,傳承血脈親情
    尋根問祖,傳承血脈親情 我們炎黃子孫都有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這就是尋根問祖!
  • 尋根問祖查淵源——福建省南安市霞美畲陳氏(貴卿公)淵源探究
    世界華人出自黃帝、天下陳氏出自舜帝、 陳氏始祖是陳胡公、潁川始祖是陳寔公、南院始祖是陳邕公、多廉始祖是貴卿公。先祖貴卿公,名旺宏、字國典、號多廉,原配李靜嘉,未娶先故,繼配張慈懿。生三子:長子名華,號霞溪,守祖厝霞美畲;二子名藕,號塘溪,分居蓮塘村;三子名禮,號逸溪,分居安溪縣龍門鎮山頭村。尋根問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根系源流。
  • 蘇氏尋根牆(更新1-93),望各地蘇氏家人幫忙,動動手轉發!!!
    如蘇裕春尚在或者有後裔同宗也好。望藉此蘇氐尋親平臺,找一找蘇裕春或者後裔,盼佳音!,吾族原系明朝時期,逃難遷移至現居住地,其始祖有三兄弟,分別為蘇雪稔、蘇雪科、蘇雪和,雪稔公後裔在鐘山縣兩安瑤族鄉星寨繁衍至今,雪科公後裔在臨近紅花鎮洞心繁衍至今,雪和公後裔之後則搬遷至湖南桃川蘇家繁衍,三大太公後裔繁衍已遍布廣西、湖南,民國時期也出現了名望貴族人士,子孫世代相傳,不忘祖德流芳,為了尋根問祖,修繕宗祠,團結宗親,想尋找我們的派系始祖建立編寫族譜,早日實現蘇氏大團結,希望貴群能幫助到我們
  • 【尋根謁祖】尋根溯源自駕之旅
    福清水壑鄧氏理事會宗親組團於2017.4.23拉開了【尋根謁祖】的序幕,此時此刻宗親邁開了【尋宗謁祖】的腳步。族人們駕車 翻過一座座深山,穿過一片片密林,跨越一個個鄉村城市,尋找祖先足跡和棲息地。各位前往尋根問祖的宗親:大家好!根據家人鄧祥武的電話通知,決定於2017年4月23日到福建長汀童坊鎮尋宗問祖。並預約23日上午8:00~8:30統一在福清宏路高速路口廣場集結前往,請一起去的宗親相互轉告。
  • 光佐謝太公後裔尋根問祖福建龍巖連城行一一孝感動天連城、田心謝氏人!
    謝氏後裔族人朝拜定會得到先祖庇佑,世代昌盛,興旺發達!光佐公後裔代表跪在先祖墓前,告慰先祖,從此以後子孫後代定會年年前來祭掃祖墓,讓先祖含笑九泉,世代安息。到會的有光佐公後裔廣東、廣西、江西30多位代表,以及當地龍巖、連城謝氏會會長、執行會長、秘書長等宗親會領導,還有田心村宗親理事會領導及宗親代表共50多人參加。經現場商議討論決定,光佐公祠堂、光佐公後裔祖墓,日期決定統一於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一日。在連城冠豸山及田心村舉行光佐公後裔集體祭祖、掃墓活動日。特此公告光佐公後裔子孫,望互相轉告知悉。
  • 尋根問祖:湖北省蕭氏部分字輩
    ,尋根問祖。我的祖籍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李家灣蕭氏血脈,我們的祖宗是:蕭懿善-蕭仕龍-蕭昌佐、蕭昌佑,蕭仕龍配吳氏和陳氏。我們是吳氏祖母帶上她的兩個兒子蕭昌佐、蕭昌佑前來: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沙溪鄉石門村高洞一組,我們現在有180多戶。吳氏祖母隨來帶上鐵尖鞋、鐵甲、七心寶劍。都很想與老家聯繫找回祖籍!
  • 泗陽陳氏源流
    西湖陳氏:明初由安徽泗州板橋遷居桃源縣恩福鄉八圖五甲之陳氏。其後有名為陳璉者世居桃源縣陸城鄉三圖七甲(今中揚鄉境內),是為西湖陳之始。明崇禎七年(1634年)創修家譜,世系自陳璉敘起,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凡八修。穿心莊陳氏:明初陳修道徙居安徽泗州板橋,後官任黎明縣令,又由板橋返居蘇州原籍。
  • 第四期:尋根信息,助家人,多轉發
    字輩為:龍尚輝均 錫乃景福 定克顯揚 世修其德 家必紹昌您的姓名彭定樂您的電話15278969693QQ477912024微信477912024聯繫地址廣西合浦縣廉州鎮定海南路33號寄語(或者尋根目的)天下彭家一家親【尋根信息0065】祖源信息說明我「是構雲公後裔我是文輝公支系自源流江西吉安府搬到雲南鎮雄,遷徙中應登公遷花鎮雄應科公遷徙四川不知下落尋找應科公後裔應科公從鎮雄搬到四川不知下落和尚玉支系尚玉從畢節搬到水城不知下落
  • 李玉剛《尋根黃姚》首演 曝為「歌聖」李龜年後裔
    李玉剛《尋根黃姚》首演演唱百家姓歌曲《李》感染無數現場觀眾《尋根黃姚》演藝景區大數據研究會為李玉剛頒發「姓氏歷史名人後裔證」 李玉剛國慶中秋雙節期間現身世界長壽之鄉廣西賀州千年古鎮黃姚古鎮,助力中國首部百家姓主題旅遊演藝《尋根黃姚
  • 姚中華 | 祖先、祖籍與祖譜
    今年清明節,與我一樣生活在外地的堂哥力邀我一同回祖籍地。我知道,他這次相邀除了祭祖掃墓,還有一樁心事。兩年前,他執意要在祖籍地車姚村蓋一棟新瓦房,如今,新房已經建好,他想讓我去見證他在祖籍地留下的根基。
  • 第27期:找傅氏同宗支系,有家譜明細記錄,查找祖籍?
    各位宗親,填寫尋根聯繫方式時,不要填寫無意義的信息,請認真核對,有些尋根信息的電話,很多都打不通! 尋根信息已更新!(161-170)往期尋根匯總請在菜單內查詢!曾祖名叫傅聯科,曾祖母唐氏。唐氏有兩個舅子,叫唐家林,唐其林。
  • 陳澤民 : 「尋根問祖」是優良傳統
    相傳為舜帝後裔。商朝末年,舜的33代孫遏父投附周國,擔任陶正,因制陶技藝精湛,深得姬昌、姬發父子歡心。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先賢遺民,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其後子孫均以陳為姓。  春秋時,陳厲公的兒子完,在陳國任大夫,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10世孫田和,奪取姜姓齊國政權,建立田氏齊國,又傳8君184年,至16世孫齊王田建時,被秦始皇所滅。
  • (2017.6.16)黃氏宗親尋根尋親!望各地黃家人幫忙!
    本人黃建平,13750242733尋湖北孝感上川的三兄弟老祖宗的後裔,聽爺爺說起奉節窯罐廠建有祠堂,奉節朱依那裡有一支人,與巫溪,巫山龍溪,雲陽黃堆大壩同宗同派。在八五年我伯伯黃坤強去過朱依,當時接見我伯伯叫黃春寶鬥有五十多歲,具說朱依那支宗在2014年與湖南總祠取得聯繫,六修譜書,老譜最後一句,宗正乾坤萬億春,(億春)改維載榮,想知道是黃君彝,黃君琪,黃君瑤的後裔。
  • (2017.6.20)黃氏宗親尋根尋親!望各地黃家人幫忙!
    據歷史口口相傳,二房公派系有裔孫遷衍汕尾市海陸豐一帶,具體年代失考,大約於明未清初時期,聽族中老輩傳說其裔孫曾來潮普尋根問祖,有的說他們自家駕船來到潮陽普寧交界處新溪村一帶尋祖,因說錯村名(把南陂說為陂南)而失聯。90年代,老家曾派人往汕尾市海陸豐一帶尋親均未果。若有知其信息者或與以上信息相符的宗親,請與普寧市南陂繼述堂理事會聯繫。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臺灣姓氏的「根」都在祖國大陸,在近年風靡世界各地的姓氏尋根活動中,臺灣同胞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們就衝破重重阻力和幹擾,不斷組團來祖國大陸尋根謁祖,典祭先賢,表達對祖地故土的思念和嚮往之情,以及飲水思源、葉落歸根的強烈意念。
  • 【尋根專欄】第三十二期:蔡氏宗親尋根信息匯總00200-00279,多轉發助宗親尋根
    尋根問祖【尋根編號 0259】祖源信息說明我叫蔡成意,現住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雙臺鄉普渡村二組,我的爺爺是從竹山縣原黃慄鄉東河搬到現住地的,我只知道我們上下幾輩的譜:四大光明,學成遠達,我想尋找上面的老祖宗,是哪位先輩的後人,以及現在的同排行族人,現在住在哪裡,有機會去尋根問祖,如有相關信息請與我聯繫,謝謝!本人定感激不盡!
  • 修譜豈當兒戲——尋根問祖的是是非非
    修譜豈當兒戲——尋根問祖的是是非非近年修譜成風,村巷不漏。譜匠泛濫,大膽假設,背離史實,釀成禍患。誠心修譜,責任乃大。出生於南海,祖籍福建莆田,生父梁奇任,異父同母倆兄蘇伯常、蘇伯珍,胞弟伯夷、伯掌,娶妻譚氏生四子:長學參、次學深、三學成、四學偉,長孫萬亨。至今主要分居冷水、坭洋、甘霖、龍灣、那雙、田頭殼等幾十條村莊逾二萬後裔之眾。梁伯材墓葬於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黃略鎮坑尾村委會麻蕾村東犁頭嶺(土名黑石岡),清道光乙酉年立墓碑。譚氏葬大僚前村西頭嶺。長子學參一年中魁職任柳州儒學署理馬平縣正堂,葬大僚前村西頭嶺。
  • 漢王陳友諒後裔
    祖籍:湖廣寶慶府沙城小麻縣,即曾經的祖籍:寶慶府、玉沙縣、麻城縣,麻城是入川前匯集到麻城來出發。重慶貴州合字派,從「光」開始為:虞宗應運昌,師錫慶明揚。純祖蕃釐永,興賢景祚長。平均膺碩輔,德義翊元良。遠耀輝奎聚,休徵福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