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午時水」是什麼?洗澡後「疫氣不侵」,可招財

2020-12-22 珣玗琪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端午節是華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段期間天氣炎熱,容易出現傳染病流行,而古人認為疾病是瘟神降臨所造成,因此在這天會有許多活動來防疫驅邪,像是貼鍾馗像、掛菖蒲、戴香包及喝雄黃酒

相傳用五月五日當天午時打的「午時水」洗澡,一年「疫氣不侵」,還可轉運招財。午時水在傳統中,已經流傳了很久,其細節由於知識文獻記載的缺陷而無法考究,但是在大範圍的潮汕地區,定是有所聞的。

什麼是「午時水」?

午時水,在臺灣又稱純陽水、龍目水,是指端午節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午時)從井裡或乾淨水源的地方取的水。由於端午節是一年之中陽氣最重的一天,也就是「純陽」日,午時又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的時辰,因此這個時候取出來的水可說是「極陽水」。

午時水是極陽水,純淨又耐久不壞,把午時水拿來泡茶或釀酒,都會特別香醇可口,拿來鑄造劍器的話,會特別鋒利耐用。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鹽水鎮上泉利打鐵鋪老師傅堅持每年從當地的八卦井取「午時水」打制刀劍,老師傅李一男表示用午時水來打鐵、磨刀才能造出鋒利耐用的刀具。

「午時水」的功效

在宋朝溫革《瑣碎錄》中記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單是採用午時水洗澡,便可一年「疫氣不侵」。另外臺灣的民間俗諺曰:「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意思是說喝一口午時水,能勝過吃三年的補藥。

有些地方則認為洗用或飲用此水可以達到驅邪避兇、解熱、瘦身、明目和避瘟疫等功效,看似簡單的水,卻包含著許多抗疫健身功效量。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金門記》云: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為藥。」又說:「重午日(端午)午時水宜造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顯見其所製造出來的藥針對瘡毒、百蟲毒這些邪毒病症的效果特別出色,內服外用皆可。

「午時水」的使用

1、沐浴淨身,一年「疫氣不侵」。

2、洗臉明目,俗語云:「午時洗目睭,明到若烏鶖」,表示以午時水清洗眼睛附近可以幫助改善視力。

3、泡茶或釀酒,香醇可口。

4、參加喪禮後,可用午時水洗澡淨身。

5、中暑或發燒不適,也可將午時水煮沸後飲用。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戴香包和賞龍舟,在看完了「午時水」的功效和取用方法後,也別忘了試著留存「午時水」,體驗體驗老祖宗流傳的秘方。

相關焦點

  • 今年端午節的午時水,我們早就喝過了
    相傳用五月五日當天午時打的「午時水」洗澡,一年「疫氣不侵」,還可轉運招財。午時水,在臺灣又稱純陽水、龍目水,是指端午節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午時)從井裡或乾淨水源的地方取的水。由於端午節是一年之中陽氣最重的一天,也就是「純陽」日,午時又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的時辰,因此這個時候取出來的水可說是「極陽水」。
  • 陸豐的朋友們,你有洗過午時水嗎?
    眼看著端午節的步伐越來越近,往年端午節的樂趣全浮上腦海。在陸豐,端午節有很多風俗:賽龍舟,吃粽子,接午時水……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午時水。         午時水,顧名思義,就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十一點到十三點從井裡打的水(據說這水能長久保存不腐,信不信你可以去試試)。午時水有三種功效:一是飲用,泡茶或製成解署的午時水。甚至有治病的功效。
  • 端午節,午時水!
    午時水又名為陽水,可避邪,用來沐浴或飲用可治病用來灑淨房宅有清淨效果,用臉盆裝就好了,容器不限制。3、四肢無力狀況,取午時水加米酒及薑片煉煎,塗抹患處。4、遇小孩腹瀉,取午時水加少許鹽巴煉煎服用,可止瀉。5、遇犯衝喪、喜慶或去看病人感覺身體不舒服的狀況,可取午時水加芙蓉、秣草香茅草、雞糞藤淨身即可。6、 煮過的水倒進午時水,拿來洗澡這樣做對身體很好。
  • 端午「午時水」幫自己運勢轉旺
    如果之前運勢不順,健康不佳的人,在午時(中午十一點至一點)曬曬太陽,盛一碗水飲「午時水」亦用來泡茶特別香醇,據說可以治病、開運等神奇效果。「這一天要把握天地陽剛旺氣來收集午時水,一年也只有那麼一次機會。用午時水來煮飯、燒水、煲湯,接下來的一年可以無災無難!」
  • 午時水
    一大早,睡眼朦朧時就接到老媽的電話:記得記得中午十二點要洗午時水啊!洗了午時水一年不長痱子!
  • 端午務必禁慾克己,更別忘了製作闢邪午時水!
    端午時節雨季逐漸靠近,氣溫有較大回升,空氣潮溼,流通不暢,溼熱之邪較盛。 第二毒,是自然環境上的毒。因為氣候的特點,此時民間盛傳的「五毒」:蠍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說為蜘蛛)出沒也開始變得猖狂起來。
  • 端午,安康
    但是,有假期可享,有粽子可吃,這樣的日子不值得多了解一些嗎?疲憊生活裡也有很多或英雄或詩意的夢想啊。——願所有人幸福安康的古典君每年端午,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小時候,端午是吃粽子、戴五彩繩,長大後,端午是思念和歸心似箭。時間緩緩流過,但端午的記憶不變。
  • 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據說當年屈原投汨羅江後百姓大為感傷,為了讓投江的屈原免受魚蝦的侵蝕紛紛往汨羅江中投入米糧,希望魚蝦吃食米糧而不損傷屈原的肉身,後來又有傳說屈原託夢予百姓說米糧為江中蛟龍所食,若是用艾葉包裹米糧再以五色繩捆綁,則可避免蛟龍,所以就有了後來的粽子。
  • 炒份「午時鹽」 友鄰同分享 不少端午習俗廈門市民仍堅守
    拍客林瑞奇攝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戴懿 龔小莞 顏梅麗)掛艾草和榕枝、盛午時水、炒午時鹽、射五毒……其實,在端午佳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許多我們並不熟悉的傳統習俗。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許多習俗正在消失,但是仍有許多人堅守著。這些傳統習俗有什麼講究和寓意?在當下如何變通?記者也採訪了民俗專家,為市民一一解讀。
  •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11年06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端午節習俗:收集「午時水」煮飯驅邪
    東方網6月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民俗學教授田兆元向記者介紹,端午節是五月初五,「五」是陽性,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 四種觀賞魚祝您端午節安康
    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懸掛菖蒲艾草、佩戴香包等等,取義趨吉避兇,祝願幸福安康。而2019年的端午,也是高考的第一天,上千萬學子走向高考考場。今天,在端午節和高考日雙重加持下,祝各位魚友端午安康!祝各位學子金榜題名!端午粽,最早是餵魚的傳說中,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
  •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端午節九毒日破解之法!
    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午時水」三種功效:傳說,喝過午時水的都能活過九十八歲;用午時水加雄黃洗澡,那一年入夏不會生痱子,外出不會被蛇咬。如果能取到泉水或井水,恭喜您,這是最好的「午時水」水質。
  • 特別專題:五月節洗午時水
    五月初五日,是民間說的「五月節」,又叫「端午節」,這是個病毒流行的時節,據汕尾的老一輩人介紹,在「五月節」這一天的午時
  • 庚子年端午節製作摩利支天午時水
    諸位摩利支天粉們,庚子年端午節三天假期,你準備怎麼過?先看看這三天的情況吧!
  • 臺灣這樣過端午:嘉年華 百分粽 午時水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端午佳節是臺灣習俗三大節慶之一,民眾也有一天假期。連日來,島內各縣市推出了一系列慶端午的活動。   從6月16日開始, 「水岸臺北端午嘉年華」一連3天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嘉年華結合臺北市城市意象、水岸發展及端午龍舟競渡民俗文化等元素,其內容包含龍舟練習、體驗活動,吸引不少島內外好手前來競渡。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
    6月25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後最重要的改運時間之一,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
  • 九毒日飲午時水,勝過吃三年補藥
    午時水泡新蒜:殺毒「午時水」說的就是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午時水」取水法:推薦人:許雪兒,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江南文化研修學院副院長、教授。1)時間:11點15分至13點整。
  • 水做的端午
    原標題:水做的端午成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這一天,註定離不開水,水葬了屈原,水也託起了他不朽的靈魂。端午是水做出來的,家鄉的端午節離不開水的,每年端午節,沐浴午時水,泡飲午時茶,吃粽子,看龍舟,把端午的風情上演得風生水起,家鄉的端午與水相生,有情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