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處在躁動之中,原本確定的又變得迷茫起來。這很正常,因為人是活的,「活」就意味著變化、意味著失衡、重啟、輪迴……
在《易經》中,僅有64卦,以乾坤二卦為始,以既濟、未濟二卦為終,即充分反映了變化與規律。
為什麼未濟卦位於既濟卦之後呢?《序卦》是這樣解釋的,「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既濟卦,久則窮,必須重啟生機,以顯示變易而不窮的《易經》大道。所以,就以未濟卦作為六十四卦的壓軸。
什麼是「未濟」呢?尚未完成,也尚未結。《象》中解釋,「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在卦象上,是坎水下、離火上,火在水上,大火燃燒,水波浩浩,水火相對相剋,象徵著未完成。
與此同時,也給予行為處事的建議: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即,要明辨各種事物,看到本質,努力使事物的變化趨向好的方面,這樣則萬事可成。那如何做到呢?
除了高人指點,更多的時候,需要依靠自己,靜坐冥想,主動平靜下來,內觀,透視。這是最簡單,也最穩妥的方法。
當向內去專注,把分散的能量集中起來,就會變得有能量,心神安寧,身意清泰,猶如黑暗中的燈火,自然可以清晰地照見。
不怕躁動,只怕在躁動中失去方向,消耗能量,虧損、衰退、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有時候覺得,人生的運營中充滿中無盡的風險與陷阱,一步一步,如履薄冰。
因此,每一天用一點時間,清晰照見那些正在變化的,或順勢而為、或未雨綢繆、或防患於未然就變得非常的必要,且重要。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在什麼都慢的時候,古人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更何況現代瞬息萬變的生活呢?
假如,生活讓你感覺疲憊;假如,生活讓你感覺艱難;假如,生活讓你感覺困頓,任何一種假如,不妨走進自己的聖殿,在那裡整合自己的資源,發現自己的優勢,重新再出發。尤其是,在歲末年初、新舊交替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