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森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咖啡和甜點搭配的原則 ,咖啡店裡的甜品該如何與咖啡相配~
★建議搭配咖啡:
果酸偏強的單品如肯亞AA、耶加雪菲、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等,可以選擇烘焙度較淺的品項。
幹香氣重的點心複雜度較低,食用時主要品味其沉穩的穀物類香氣,可以將黑咖啡中的果酸襯託出來,烘焙度較淺的咖啡可以將厚重的麥子的味道降低並且可以保留麥香味,也不會有口乾的感覺。奶製品有許多型態,但共同特性就是奶香味濃鬱,且幸福感十足,但一般來說較黏膩,且奶香強烈不易消化,因此常常發生第一口最好吃的狀況,然後越吃越膩。例如:各式起司蛋糕、重芝士蛋糕、慕斯蛋糕、鮮奶油蛋糕、泡芙、提拉米蘇、慄子蛋糕也算是奶製品點心。酸度較低的單品如曼特寧、瓜地馬拉、巴西、巴拿馬、宏都拉斯等,烘焙度中焙以上的品項,以及意式咖啡做成的美式咖啡。奶製品點心口感較甜膩,搭配意式咖啡和果酸較高的單品咖啡都不合適。因此較推薦果酸較低、烘焙度稍高的單品咖啡,一來中深烘焙的咖啡口感較厚實,衝淡奶製品的甜膩感。另外點心與單品混合時,奶香會受咖啡的影響,略微降低在口中濃鬱的印象感,並將砂糖的甘甜味釋放出來,且是淡淡緩慢地融出,比之膩甜的單吃感受度完全不同。鹹點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類別,麵粉裡添加肉類、蔬菜、辛香料、蛋、香草類、帶鹽奶油等做成鹹鹹的風味,有些是麵包直接與火腿、培根、牛油果搭配成的點心組合或早午餐,也可以算是同一類。鹹點通常會帶有油膩感,口感也偏重。例如:鹹派、三明治、可頌、吐司、鹹麵包、鹹餅乾、早午餐組合、鹹點心組合。咖啡味較重的花式咖啡 ( 意式咖啡 ) 如卡布奇諾、米朗琪、康寶藍、瑪奇朵 ( 小杯的 )、鴛鴦咖啡。鹹點的口感較重,會讓人感覺油膩,如果搭配奶味較重的花式咖啡會讓膩感加重,解膩的效果較差。單品咖啡雖然可以去膩,卻無法替鹹點加分。咖啡味較重的花式咖啡搭配鹹點,會先將較重的煙燻、香料味軟化,增加咖啡的層次感,微鹹的飲品風味還能進一步提升食慾。會將油味消化,尾韻留下些許麥香、煙燻 ( 來自鹹點 ) 或咖啡自身的巧克力、焦糖香等,減少油膩感。砂糖、糖霜、黑糖、蜂蜜搭配各種蛋糕體、麵包體,做成的甜點心一直是歷久不衰的好滋味。當然可能還會搭配其他風味進行調合,如抹茶、果醬等入口還是以甜感為最主要的風味。甜點心對於怕甜的人來說有一點障礙,而且變化度較低,容易吃膩。例如:馬卡龍、甜甜圈、甜餅乾、黑糖糕、蜂蜜蛋糕、軟糖、糖果類、北海道蛋糕、甜麵包、焦糖布丁。奶味較重的花式咖啡 ( 意式咖啡 ) 如拿鐵、歐蕾、維也納咖啡、瑪奇朵 ( 大杯的 ),建議不要點摩卡系列,會讓點心變難吃。甜點心中的糖、蜂蜜這類食材和鮮奶油類、油類的重口味相比,是比較容易衝淡去膩的,帶奶類的花式咖啡可以有去膩的作用。會激發出更好的風味。牛奶為主的花式咖啡入口後,會與甜點留下的甜度相溶,比直接加糖在咖啡中口感更豐富,咖啡牛奶的餘韻還會帶有一絲可可香、蜂蜜香、抹茶香... ...在蛋糕體、麵粉底添加許多水果、果汁,如:藍莓、草莓、檸檬、芒果、蔓越莓、黑醋慄、奇異果、香蕉等,若只是拿水果當配料則不屬於這類,酸酸甜甜的滋味非常過癮,通常口感豐富度也比較高。例如:水果塔、檸檬塔、草莓慕斯、芒果慕斯、蘋果派、香蕉松糕等。濃度較淡、果酸較強的單品咖啡如肯亞 AA、耶加雪菲、巴拿馬 ( 淺烘焙 )。水果塔果味較重,原本就是水果風味豐富,建議搭配同樣帶有果酸的咖啡,入口不但沒有違和感,多重的層次度讓人心曠神怡。但就不建議採用太濃烈的咖啡,會蓋住果香當然如果是慕斯類,有比較強的奶味,稍微再增加一點濃度也可。巧克力算是辨識度和侵略性都非常強的食材,無論是巧克力醬、巧克力慕斯、巧克力片、巧克力塊等型態 ( 除了巧克力幹香為主的可可粉 ),風味上都算鮮明。例如:巧克力磚、巧克力薄片、生巧克力塊、黑森林蛋糕、沙河蛋糕 ( 沙赫 )、布朗尼等。巧克力點心算是風味較重的,但是與甜點相比不會太膩,但是還是要將巧克力的味道稍微削弱。而冰單品咖啡、冰美式咖啡,因為溫度低、口感清爽,能有效地去掉巧克力的膩感,讓口腔恢復舒服清淨,且咖啡的香氣與巧克力的尾韻融合的滋味也非常棒。(註:本文由王森品牌編輯,圖片來源於王森攝影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由王森品牌綜合編輯發布,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往期回顧
為推動行業發展架起橋梁一一訪通遼市萬達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生先生
傳承經典 更創輝煌——訪哈爾濱老鼎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曹衛平先生
穩中求進 不忘初心 續寫南順新篇章 —訪南順香港集團董事總經理梁玄博先生
如果您有需要報導的消息和新聞,請通過微信或郵件發送給我們。
更多烘焙新聞 www.hibak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