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這部號稱國外版的「七月與安生」講了黑暗的塑料姐妹情

2021-01-10 迷鹿說電影

最近「羽泉組合」的陳羽凡被爆吸毒被抓。而作為組合的另一位成員則胡海泉則發微博,質問(否認)十連:在「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

一眾吃瓜群眾對此的解讀是「塑料兄弟情」,一方面想撇開關係,一方面又假裝很關心兄弟。

但事實上只想在這個事情的惡影響裡撇開自己,明哲保身而已。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見「塑料兄弟情」,而「塑料姐妹情」卻比比皆是。而最近有一部美劇恰恰就講了這樣一對姐妹。有人說這部影片是國外的「七月與安生」,我不同意。「七月與安生」與這部片比顯得太過單薄了。

這是根據同名暢銷書【那不勒四部曲】第一部改編的劇,名為《我的天才女友》,人們評價作者的筆觸是:「對女性友誼極度真實、尖銳、毫不粉飾的描述」

那不勒四部曲

而這部劇卻又恰恰把原劇還原的非常之高,被視作「神仙改編」!

劇情講了兩個小姑娘裡拉和艾蓮娜的「塑料友誼」。兩個同樣生活在義大利50年代那個戰後復甦的貧窮之中,卻有截然相反的性格。

裡拉是個天才,聰明至極。3歲的時候靠哥哥識字課本上的圖片和字母自學,學會了讀書。而且數學也能隨便的滿分。但是這個女孩性格卻十分狂暴,她是強勢的、睚眥必報。她敢於把針扎進手掌的肉裡,留下一道口子,然後問艾蓮娜敢不敢這樣做。

而艾蓮娜則是乖乖女的性格,看起來是個非常得體的「小公主」。但是她卻非常羨慕,甚至想成為裡拉那樣的人。艾蓮娜的母親是一個腿瘸且眼睛歪斜的人,脾氣非常暴躁,她抱怨自己為女兒付出太多,甚至嫉妒女兒,不讓女人繼續求學。

因此艾蓮娜非常像脫離母親的控制。她一直渴望自己能夠像裡拉那樣決絕與勇敢。

在那個時代,貧窮與恐怖不斷充斥者他們的童年。兩個女孩只有彼此「相互依靠和陪伴」。但除此之外兩個人也在互相「較量」。裡拉聰明什麼都是一學就會,但艾蓮娜得拼命學習去趕上裡拉的步伐。

然而,裡拉卻沒能夠上到初中,艾蓮娜卻上了。裡拉約艾蓮娜去看海,結果路上下起暴雨,他們被淋成落湯雞。艾蓮娜媽媽非常生氣,因為艾蓮娜是撒謊出去的。

這時裡拉卻對這件事,若有所思。第二天他還去找艾蓮娜道歉

所以看海那件事,裡拉明顯有問題,她似乎預謀了什麼。不想讓艾蓮娜上初中。然而,這件事也並沒有影響到艾蓮娜,她還是上了初中。

而裡拉卻因為跟父親爭執要上學,被父親從窗外扔了出來。

至此以後,他們開始了截然相反的人生。

不過這部劇才播出兩集,而原著是這兩個女孩糾纏50年的故事。

這部劇評級極高,豆瓣9.4分,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 2018 十佳美劇!

它對於女性友誼的描述,是當下比較熱的一個話題。以往人們對於女性的描述往往停留在一個比較刻板的印象中,不豐富也不立體。如果為了什麼撕逼不是金錢就是男人,把女性描述成一個單薄,且蠢笨的形象。有些無形中物化女性的意識。

這部劇相比之下,不拔高、不貶低、很客觀且細膩地描述了真實的女性。不失為一部真正了解女性的好題材

相關焦點

  • 三看《七月與安生》,真閨蜜和塑料情,家養和放養,細思極恐
    百家號首發 文/我是叨叨狗由陳都靈和沈月主演的青春劇《七月與安生》熱播,這部曾經陪無數人度過青春的IP劇再次勾起我的回憶,再看《七月與安生》,真閨蜜和塑料情,家養和放養,悲傷的結局,細思極恐!第二次看《七月與安生》是在步入社會後,電影版《七月與安生》上映,重溫青春的故事,那時就不在覺得安生是個黑手了,還會很羨慕安生愛恨分明的性格,敢作敢為的率真,說走就走瀟灑無比的生活。第三次看《七月與安生》就是由陳都靈和沈月演的劇版,因為好奇忍不住看了幾集,這次卻又有新的感受,家養和放養,真閨蜜和塑料情,悲慘的結局,細思極恐!
  • 《格林》:黑暗童話or人獸大戰?格林童話細思極恐
    因為《格林童話》的受眾非常廣,因此近幾年也誕生了不少建立在童話故事上的「黑暗童話」。最近我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部名為《格林》的美劇,作為連載六季的大型連續劇,這部產自美國的黑暗童話《格林》講述的故事細思極恐。
  •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剛出的時候很火,但趕上了我煩心事最多的時候所以沒去看,但是朋友圈微博看到很多影評還有討論,覺得這好像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有空可以去看看。後來等電影下架了才有空了,去網頁看,看了十幾分鐘沒看下去,可能是大概知道情節,也可能是期待太大反而失望。今天看完之後我覺得是時機不對吧。
  • 《七月與安生》:面對友情和愛情的兩難抉擇,七月和安生相愛相殺
    真正的友情不會在危難時期離你而去,它更像是活在你生活中的一盞照明燈,陪伴在你左右,點亮你世界裡每一個黑暗的角落。電影《七月與安生》是由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以友情為主導線而展開的青春愛情電影。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 吳宇森的這部好萊塢大片,叫人細思極恐
    吳宇森的這部好萊塢大片,叫人細思極恐!2000,吳宇森的好萊塢暴力美學電影《碟中諜2》上映,收穫了一大波好評,片中阿湯哥徒手攀巖的片頭讓阿湯哥收穫一大波男女粉絲,重塑了真男人在觀眾心裡的形象。
  • 《七月與安生》90%的人只看到了七月的脆弱,卻沒讀懂安生的自私
    這部被稱作「讓男人看了更懂女人,女人看了更懂友情」的電影從頭到尾只講了三件事:友誼、互換人生和愛情。考慮到後者和男主一樣在以女性視角貫穿全片的電影裡被稀釋弱化地只剩皮毛,我們今天只講頭兩個。七月把安生帶回了自己家,七月的父母也逐漸把安生當成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安生找到了一種久違的,她嚮往卻不可得的家庭溫暖和愛。同齡小夥伴的愛,七月爸媽那種類似至親的關懷,沾上「家」的味道的熱開水熱飯菜——這種味道對安生的誘惑之大令她多年後都難以忘懷。
  • 重溫《七月與安生》:如果家明沒有出現,七月和安生還會分開嗎?
    文|降柚最近在回顧很多幾年前的片子,《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屬實是我一直看不太懂的一部。其實《七月與安生》原著講述的故事不是很複雜,但加上了馬思純和周冬雨的演技與編劇的改編,漸漸的朝著讓我看不懂的方向去了。
  • 《七月與安生》是對友誼的定義
    隨著電視劇《七月與安生》開播,安妮寶貝必將越來越為人熟知,即便你和我一樣,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你也一定對這七月與安生的友誼有一個定義,是冰與火,是萬千人中獨一的緣分。《告別薇安》是《七月與安生》的原著,它是安妮寶貝的一部早期短篇小說集,這部小說裡的主人公,你如果用刻薄一點的語言,大可以講他們都是異類。
  • 《七月與安生》:塑料姐妹花相愛相殺,撕出金馬雙影后
    因為主演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而進入娛樂圈的周冬雨(當時24歲),和此前最著名作品竟然是李仁港的《盜墓筆記》的馬思純(當時28歲),在《七月與安生》中扮演了兩個性格相反的朋友。一個來自於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選擇在世界各地遊蕩,打零工謀生,而另一個則努力學習,找了一份安穩的工作,準備嫁給一個英俊的年輕人,組建一個完美的家庭。
  • 《七月與安生》揭示女性朋友中一個隱秘的真相
    電影《七月與安生》改變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講述七月與安生的友誼及愛情,故事的設定是二女愛一男。七月與安生從13歲相遇,即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一起吃飯睡覺洗澡,她們出身相差極大,一個出生於溫暖和諧的家庭,一個是父親去世,母親常年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
  • 《七月與安生》:講的是兩種生活,一種人生
    而這一次,《七月與安生》的這兩點都在合格水平以上,which is非常了不起。小人物,大格局「首先我不同意這個題材的格局小, 這個戲比我以前的電影更大。 通常都是用這些小人物小故事映射到時代變遷的背景。」七月與安生代表了當代最典型的兩類人,七月,安分、保守、勤勉,去過父母希望的生活,去爭取看得見的未來。
  • 七月與安生原著小說叫什麼?
    七月與安生講述了兩個性格迥異女孩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電視劇版將於近日播出,由沈月和陳都靈擔任女主的。電視劇七月與安生的原著小說叫什麼呢?七月與安生原著小說叫什麼據了解,電視劇《七月與安生》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早在2000年就已經出版,被收錄在短篇小說《告別薇安》中。小說自出版以來,就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 七月與安生
    電影裡一共講了五段離別。第一次離別,是在七月高中的時候。她明白家明喜歡著安生,安生心裡也有家明。安生毅然決然地選擇跟著那個吉他手去北京,是因為她想要讓七月獲得幸福。火車快開動的時候,安生對著窗外的七月大喊:七月,如果你讓我留下來,我就留下來!但是,七月看到安生脖子上掛著家明的吊墜,選擇了站在原地。
  • 滿是細思極恐設定的《蠟筆小新》,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相信很大一部分人都特別喜歡《蠟筆小新》這部日本動畫,不過在某些網友看來這是一部在設定上非常細思極恐的動畫片,讓他們難以理解的就是這樣一部動畫是如何能過獲得廣大群眾的歡迎,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但是每次提起都能得到很多的回應。
  • 周冬雨馬思純塑料姐妹情,當眾說馬思純有肥胖紋,備註「壯肥寬」
    我們都知道周冬雨的演技非常的不錯,在與她同齡的女明星中演技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了,並且因為《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成功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隨後又因為《少年的你》這部電影事業有上了一個臺階。周冬雨路人緣是非常不錯的。
  • 娛樂圈分手季:繼闞清子後馬思純也宣布分手,原因讓人細思極恐!
    總結三對明星的共同之處,讓人細思極恐!先說說倪妮和井柏然吧!倪妮和井柏然戀愛兩年時間,今年5月網友們開始扒出很多蛛絲馬跡說兩人進入冷戰:據說之前兩人經常一起玩王者遊戲,在同一個戰隊,還用情侶頭像,不過今年5月份井柏然單方面退出戰隊並換掉了情侶頭像。倪妮在之後的採訪中說以後不玩遊戲了,要好好鑽研演戲,還說享受自己跟自己獨處的孤獨,類似的表達在整場談話裡至少重複了三遍。
  • 觀《七月與安生》有感,原來女人之間的友情是這樣的!
    觀《七月與安生》有感,原來女人之間的友情是這樣的!在《七月與安生》裡,兩位女一號初次斷絕來往,由於安生給七月寫的這些明信片:「這麼多年,你給我的每一封明信片,最後都要問候我的男朋友。」魯智深內心不一定沒有1個安生,林衝內心不一定沒有1個七月,梁山好漢的真兄弟和小女生的閨蜜情並非哪些迥然不同的感情。和許多男士相同,我始終不太了解女性的友情。她們通常剛認識幾天就好得蜜裡調油,手牽手上廁所;可分開以後分毫看不到悲傷,迅速就能結交新閨蜜。他們一起時能夠共享任何秘密與悲歡,私下裡卻又相互之間妒忌,說另一方說閒話。男人之間會講仗義,而女性仿佛本質不講仗義。
  • 愛情:《七月與安生》七月與安生的對白,也是每個少女的內心獨白
    導讀:小編看這部電影是深夜在寢室床上看的,本來十一點半想早睡的。可是看下去感覺不忍心打斷它的連貫性,可見電影本身很不錯的。安生以七月為筆名,安生和七月成為同一個人。安生寫了回憶的小說,給了七月一個不同的結局。還有最後的最後,安生心裡的七月替自己過上了流浪的生活。
  • 《七月與安生》:昨天的恨領進了今天的愛
    前幾天,又重新看了《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與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之後的心情截然不同,想以此為契機,分享我現在看這部電影的視角與感悟。我先來對《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做一個簡單介紹哈。《七月與安生》講述的是童年時候,七月與安生在校園裡相識,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安生是一個天性活潑,追求自由的小姑娘,而七月是一個聽話懂事愛學習的小姑娘,就是這樣性格鮮明成為鮮明對比的兩個人成為了玩伴。
  • 七月與安生劇情解讀
    七月和安生就像是兩個混沌,她們沒有什麼是堅定的,對彼此,對家明,對自我的認識。她們接受情緒的驅遣,為了躲避一段關係的危機逃離到遠方。安生應對不了七月和家明,選擇跟著傻逼吉他男遠走,後來又依附各種各樣的人四處漂泊。她說自己出走是讓著七月,是虛假的,或者說有這個心沒有使這個力。她無力建設自身的生活、強大自己的思想,只能永遠在七月和家明的三角關係中兜兜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