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一批過去不參與活動的品牌主力款、新品,也將全場參與今年的店慶日活動 張鈺芸 攝(下同)
這兩天,新世界大丸百貨的專櫃負責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從全國各地調貨,備戰5月16日的五周年店慶。澳爾濱健康水的單店備貨量達到驚人的1000瓶,相當於該店日常5個月的銷量。積家櫃檯從全國調撥300隻名表,當日銷售目標高達2000萬元以上。專櫃裡堆積如山的產品,是品牌方對新世界大丸百貨「帶貨能力」的最大認可,而其背後的底氣,就是五一期間一張亮眼的「成績單」:5天創下了6069萬元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漲了65.51%。其中化妝品專櫃創造了兩個全國銷售第一、17個上海銷售第一的佳績。
全力備貨迎接消費熱潮
「往年店慶期間,我們都會疊加熱門IP展增加人氣。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暫停辦展,只能以獨有的折扣活動吸引消費者,一開始我們是有些擔憂的,人氣會不會受到影響?」 新世界大丸百貨相關負責人說,五一期間的消費熱潮給了他們和品牌方極大的信心,力爭在店慶日延續消費熱度,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對於新世界大丸百貨來說,「五五購物節」以來的銷售增長,一方面是壓抑多時的購物慾望需要釋放,另一方面,則是史上最低折扣誘惑難擋。舉個例子,五一期間,專櫃價640元的澳爾濱健康水330ml,疊加全場折扣和消費券後,相當於打了6.7折。新世界大丸百貨澳爾濱專櫃負責人說,這五天僅這一個單品就銷售600瓶。這是什麼概念?正常情況下,門店每月銷量為200瓶,而在「五五購物節」的帶動下,店鋪在五天內完成了三個月的銷量。
一隻爆款,是「上海購物」佔據制高點的縮影。這兩天,為了幫助新世界大丸百貨衝刺「五五購物節」第二波店慶活動,澳爾濱從全國緊急調貨,單店備貨量達到驚人的1000瓶。品牌方甚至連夜設計了獨家促銷套裝,買兩瓶健康水送兩盒正品面膜,這是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從未有過的促銷力度。
給力的還有一線大牌。國際手錶品牌積家前幾天首次在新世界大丸百貨的官方直播間做了一場直播,採用了「定金預售+到店尾款」的模式預熱五周年店慶。一場直播過後,積家櫃檯火速從全國調撥了300隻名表,把5月16日當天的銷售目標直接調高至2000萬元以上。
強勢美妝反哺百貨增長
匯聚了66家全球美妝品牌和數個國際一線大牌,新世界大丸百貨的一樓是全場最能打的銷售高地。而通過化妝品給樓上百貨品牌帶來流量,能夠讓商場的整體銷售再上一層樓。簡單來說,「骨折價」的澳爾濱健康水絕不是「虧本賺吆喝」,而是優質客流的導入神器。
新世界大丸百貨負責人透露,五一假期,商場小試牛刀,購買化妝品疊加贈送了5張100元的百貨類消費券,期間收券5167筆,大大帶動了運動、女裝等品牌的消費。「百貨類品牌的積極性因此被大大調動,在店慶日中,就有不少輕奢品牌加大了參與活動的力度,過去從不做活動的主力款、新品等,這次都全程參與。」
昨天下午,儘管是工作日,仍有不少市民提前到新世界大丸百貨打樣。B1層的女鞋櫃檯在店慶日「滿300元送300券」,是「囤券」的最佳地方。一個時尚女鞋品牌的櫃員告訴記者,這兩天已經提前預定了幾十雙鞋。「買兩雙1500元的鞋,送3000元的券,相當於一個戴森吹風機,是不是很合算?所以當天我們肯定非常忙,建議消費者看中了,今天就定好。」
精耕細作五年之後,化妝品對百貨類的反哺不僅體現在銷售上,還有新店新品的不斷引入。5月11日,全國第一家開在大型綜合百貨商場的全品類「戴森精品店」落地新世界大丸,櫃檯上正在展示全上海唯一一根的美發直發棒,搶在5月31日新品首發前,給消費者試用。5月16日店慶當日, 冠藍獅(Grand Seiko)中國首家線下旗艦店也將正式啟幕,帶來最高級別的「精工」手錶。精工表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吉村坦言,看中新世界大丸百貨,不僅是因為其絕佳的地理位置,更是看中從上海到全國的巨大消費市場,此外,還有「喜茶」在上海的首家「黑金店」也已確定年中入駐。
抓住消費回流的最佳時機
有一組數據很有意義:五一假期,新世界大丸百貨進店客流為185773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34.86%,但購買率則達到了21.31%,較去年同期的7.44%提升了186.42%,其中5月5日進店客流的購買率更達到了31.38%。這就意味著,如果是一家三口來逛商場,幾乎家家都買了東西。
新世界大丸百貨相關負責人分析,客流走低是因為外地遊客的減少,而購買率的上升則來自本地客的強大購買力回流。「因為疫情而無法出國,有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者選擇在國內購買護膚品、奢侈品等產品,特別是前者,作為每日都要使用的剛需,消費者一旦遇到大力度的促銷,就會積極囤貨,使得商場的購買率大幅攀高。」
「我們希望可以牢牢抓住這一機會,通過供應鏈能力和消費影響力,逐步縮小和國外的差價,再用優質的服務養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即便在疫情之後,也能留住強勁的消費力。」該負責人表示,相比海外和免稅店,國內商場和專櫃能夠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但過去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通過「五五購物節」期間一波又一波的促消費活動,一定會增加購物黏度,抓住消費回流的紅利。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