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2020-12-21 棒奔霸

導讀:在農村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冬季也正式地拉開了帷幕,冬季一到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了起來。酒席的置辦數量也開始達到全年的最高峰值。不論是婚事還是白事,冬季的數量跟其他季節相比較,明顯的數量增多,尤其是結婚的,更是扎堆似的舉辦,遇到一個「好」的日子的時候,一個村裡有時候會有好幾家舉辦婚禮的,隨禮的都要忙不迭,有時候還要分頭行動,又去張三家的,有的去李四家裡的。除了婚事舉辦較多之外,白事也比其他季節更多一些。

白事冬季出現太多,也是由於季節的更迭,帶來的氣溫急劇下降,很多年老體弱的老人,由於還沒有適應這樣寒冷的季節,從而導致了寒冷的冬季白事比以往的時候都多。農村舉辦紅白喜事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也被叫做三裡不同規,十裡不同俗。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紅白喜事習俗。但大體上都有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講究,一般來說,舉辦婚禮等喜事,是要一一通知給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的,但遇到白事之後,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通知,大家也會自發的前來幫忙。

舉辦喜事的時候,如果出現禮到人不到,主人也是不會在意的,主要原因當屬喜事原本就是應該高興的事情,有時間就過來幫忙,沒有時間主人也不會生氣,婚事的主角還是男女雙方家庭,並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缺席,而產生很大的影響,能夠把婚事順利地進行下去,就算得上是圓滿的結果。主人是不會怪罪有其他事情不過來的。但舉辦白事跟喜事是完全不一樣的,農村把舉辦白事叫做人事,其中寓意自然是人越多越好,一來是彰顯對於逝者的尊重,二來是寓意家庭人丁興旺。

主人辦理喜事和白事還有一個完全不同的,那就是舉辦喜事自己是可以跑前跑後去張羅的,而舉辦白事,自然是要守靈當孝子,是不能去做其他事情的,這個時候所有白事辦理的事宜,就要依靠大家來一一幫忙完成,所以這也是白事跟喜事的最大區別,白事所需要的人手更多一些。所以也就有了不起的話單單去隨禮,主人有的時候是不會收禮的,而是要親自去弔唁或者幫忙、參加葬禮,傳統習俗一直以來講究「死者為大」,親自前去,一來是表示對於逝者的尊重,二來是有什麼忙自然要去幫襯一下。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在農村對於白事的舉辦,大家都是自發行動,不需要通知就會準時的前來,哪怕平日有些隔閡的小摩擦的,在舉辦白事面前,依然都會不計前嫌的前來幫忙,這也是傳統的習俗演變而來,有的甚至遠在千裡之外,依然會趕回來,作為相互幫襯的白事,如果人家有事自己不前去,到時候誰家會沒有事辦呢?自己不去,何嘗想著會讓人家來呢?這也是禮尚往來的正常表現,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啥意思?該怎麼送禮
    最近村子裡也不知道怎麼了,三天兩頭就有隨禮的活動,也許這到了年跟前,大家想著趕緊結婚,省的有什麼特殊情況不讓辦,所以筆者最近這錢包是越來越癟了。其實到了冬季農村的白事也是不少,因為冬季是慢性病的高發期,就在前幾天筆者就隨了一份白事禮,因為是多年的鄰居,所以就去幫著忙活了幾天。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紅白事事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也特別受農民的重視。農村人最講究「遠親不如近鄰」,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人們都會去幫忙,等到自己家中有事情需要別人來幫忙時,其他人也會來自家幫忙。
  • 農村人總喜歡蹲在牆角吃飯,這是為啥?他們沒有椅子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人經常端著碗蹲著吃飯,這是啥癖好?老農給的答案讓人心酸!如今的農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大家在生活的習慣上也在不斷的轉變,很多老舊的生活方式已經轉變。比如說在過去農民晚上8點就會上床睡覺,畢竟大家沒有什麼娛樂設施,但到了今天,有了電腦和電視之後,農民的入睡時間也在推遲。很多的農村已經安裝了路燈,大家也會去外面散心。農村人在飲食上也有了很多的變化,在過去為了能夠滿足一家人的溫飽,農民總會去農田裡尋找一些野菜,將其直接清水蒸煮,吃起來比較苦,但為了生活還是會繼續的吞食下去。
  • 在農村,很多人不去熟人的商店買東西,為啥?4個原因很真實
    可是有得必有失,農民外出打工掙的錢越來越多了是不假,但是外出打工就得背井離鄉,一年和家人也團聚不了幾天,在打工的這段時間會錯失很多東西,比如說孩子成長,父母變老等過程。有些人無法忍受與親人離別,也不願意錯過孩子的成長,就不想在外出打工了,所以就想著在農村開個商店賣點東西。在農村開商店賣東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有個收入,也能陪伴家人。
  • 農村喜宴為何會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到不了
    ,每家每戶的宴席特色都不一樣,總歸目的就是請客人喝好玩好吃飽,還能收一份喜錢。不知道近年來,你們發現了嗎?農村的宴席越來越冷清了,之前人不到禮先到,現在是人不到了,禮也不來了,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村"冷宴"的各種緣由。
  • 為啥農村待客不許做3個菜?看完老農的解釋,便明白一般人承受不起
    摘要:為啥農村待客不許做3個菜?看完老農的解釋,便明白一般人承受不起。文/田俊超白農村是一個地方一個習俗,不同的地方,傳下來的習俗便不一樣。有的地方講究來客人上菜上雙,有的地方講究上菜帶湯。家裡來人做三盤菜,與其說是詛咒客人,不如說是客人享受不起。農村有個習俗,孩子起名不能起大了。起大了名字,孩子承受不起,會多災多難。身體經常生病,所以許多孩子都有小名,或是男孩女名,講究的是好養活。過去農村缺衣少食,生養的孩子還多。孩子能不能活下來,有許多時候是靠天意。
  • 農村怪象:只隨禮而不去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為啥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農村的一些現象也和以前不同了,就拿吃酒席這件事來說,以前是給別人隨禮後,一家老小都去吃酒席,而現在很多人都是「禮到人不到」,那麼這到底是為啥呢?第一,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酒席不再受到追捧了在我小的時候,農村生活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平時幾乎吃不到帶肉的葷菜,只有過年或者村裡其他人家過紅白喜事辦酒席的時候才能吃到,那時候物價低,普通鄰居隨禮只要五塊錢就算不錯了,酒席當天,隨完禮以後,大人帶著孩子一起上陣,一方面是因為好久沒有吃到可口的飯菜了,既然隨了禮,就要在酒席上吃好喝好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未到禮先到,現在禮也不到,這是為何
    中國應該是最講人情味的國家,尤其是在農村,幹什麼都講究你來我往,每當有喜慶的事情發生,左鄰右舍都會十分熱情地過來幫忙,也不需要給報酬,只需要做一頓好飯好菜款待別人,還有記得下次還一份人情就行。喜宴當天,鞭炮聲、禮炮聲總會在他們離家幾百米的地方響起,頗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感覺,這時東家只需帶著鞭炮禮炮相迎即可。客人到齊後,接下來就是俗稱「坐席」,一滿屋子人吃得昏天暗地,充滿了聊天聲與勸酒聲,好不熱鬧。
  • 俗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農村人蓋房子還有這種講究嗎?
    以前的農村人蓋房子,可是有很多講究的,從選址到動工,從房子蓋成到搬進去,就連房子裡的木頭也是有講究的,並且有很多農村俗語都與蓋房子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目不曬根,口不吞陽」,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
  • 農村人娶媳婦都不喜歡要顴骨高的,這是為啥?有啥講究?
    農村老人們都說,娶媳婦時一定要看準了,女子如果顴骨過高的不能要,因為這是所謂的「克夫相」,不是有老話說嘛,「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雖然不可全信,但也不是全無道理。顴骨高是什麼樣的,大家可以摸摸看自己鼻梁兩側,眼眶的外下方,那裡高就是顴骨高,那裡不高那就正常。
  • 農村老人的飲食一般不乾淨,為啥卻有很多長壽人?看完有數了
    最近這幾年外出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大多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或者是留在農村上學的孩子。大多數農村老人不僅要承擔起照顧小孩的重任,還要耕種自己的耕地,所以平日裡十分忙碌,到農忙時,常常忙的沒有時間吃飯,所以老人們對吃飯這件事情也很不在意,很多老人還常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雖然很多農村老人的飲食不乾淨,但是在每個農村都有很長壽的老人,這是為啥呢?
  • 農村流行「填坑」,魚塘都填平蓋房,但老一輩人卻不同意,為啥?
    前些年,在農村甚至流傳著「要娶妻,先建房」的說法 ,足見房屋對於農村人的重要性。前年,我們村上就賣過一個魚塘,引得很多村民爭先購買,最終「勝利者」以28.3萬元的高價獲得。起先,我本打算參與到這場「鬥爭」中,但卻被爺爺及父親給及時勸住了。
  • 過年了,「偽過年風」卻來臨,為啥農村一些人親戚不走,朋友不見
    過年了,「偽過年風」卻來臨,為啥農村一些人親戚不走,朋友不見?現在年味也是越來越近了,很多在城裡工作的農村人也陸續的回到了農村老家。但是還有一部分單身的年輕人,他們總是磨磨蹭蹭的在臘月二十九回到自己的老家,回到家後,他們也不願意走親戚,更不願意見朋友,直到初三過完年後,馬上離開老家。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有這樣的「偽過年風」出現,他們的苦衷又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我一個堂妹就是這樣,她在省城工作,由於城市裡的年輕人和農村的年輕人不一樣,她現在30了至今沒有談男朋友,更沒有結婚。
  • 新一代的農村人這是怎麼了?
    雖然這不具有普遍性,但確確實實就是俺村的現實。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俺要給你白話白話。房子為什麼空著?說起村民的房子,這些年來一直在變化,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漂亮。在農村蓋一座兩到三層的樓房,現在至少要三四十萬,這花費並不是個小數目,一個勞力外出務工,大概一年也就掙個五六萬,一座樓房蓋下來,幾年打工掙的錢,全撂在房子上面了。在農村,誰家的樓房氣派,就象徵著誰家經濟條件好。在三農大喇叭看來,誰家的樓房蓋得好,十有八九是這家的男孩到了該找對象的年齡。
  • 農村人講究「喜不送傘,壽不送煙」,下句更絕,你知道嗎?
    農村習俗很多,有的並非是瞎講究,確實是聽著不好聽,或者看著不舒服,這種情況下,咱們最好就是多了解點然後避免開,免得錢沒少花,還惹別人不高興。不知道這句老話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喜不送傘,壽不送煙」,還有一句叫「喪不後補」。具體怎麼個意思,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 現在農村年輕人出現了「新3怪」?不買房,不結婚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的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現在的這個年輕人,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理想上,或者消費,或者說是審美上面。和老一輩的人都產生了較大的差異,也許是因為年齡上的差異,又或者是現在一些年輕人的思想進步了,和老一輩的人之間有一定的代溝。
  • 八九十年代有好多人回收牙膏皮,有什麼用?現在為啥不收了?
    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人,現在也都二三十歲了,說實話,那時候還真沒有看到有到村裡來收購牙膏皮的,因為過去農村畢竟還趕不上城市,小的時候估計刷過牙的都是少數,更別提收購牙膏皮了,不過這些廢棄的東西,比如說牙膏皮、小瓷缸、舊紙箱、碎玻璃等等,既然有人回收,就證明肯定是有回收的價值。
  • 為啥講究人愛用「硫磺」肥皂?它能解決「3個」難題,清潔槓槓的
    很多人不喜歡硫磺肥皂就是因為那股「火藥味」,總讓人覺得這東西的清潔效果過於強烈,會對人的皮膚造成損傷。1、除蟲很多人由於在外住宿或是去過什麼不乾淨的地方,容易導致身體被蟲蚤寄生。雖然很難看到,但是皮膚表面會出現發癢、疙瘩之類的現象,有時候還會汙染我們的衣物床單,這時候講究人用「硫磺」肥皂將自己的身體、衣服和被褥清潔一遍,硫磺成分就能明顯殺死驅趕絕大多數的小蟲,身體馬上就不癢了。
  • 農村俗語「樹栽好,人興旺」,農村房屋栽樹的講究有哪些?
    在以前,由於科學技術比較落後,人們的認識也很局限,對事物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質,所以一切都是講究大吉大利,凡事都會考慮到吉祥、富貴、安康。正因為如此,也總結出了生活經驗和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 農村「家族勢力」談之色變,為啥讓人害怕?幾種行為讓人困擾
    農村「家族勢力」談之色變,為啥讓人害怕?幾種行為讓人困擾農村有著其特殊的生活方式,人情世故也更為複雜,雖然如今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傳統,例如一直讓人談之色變的「家族勢力」,也許很多人不太理解,為啥讓農民害怕,對此農村老人表示,幾種行為讓人困擾,避之唯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