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啥意思?該怎麼送禮

2020-12-18 布衣小農人

最近村子裡也不知道怎麼了,三天兩頭就有隨禮的活動,也許這到了年跟前,大家想著趕緊結婚,省的有什麼特殊情況不讓辦,所以筆者最近這錢包是越來越癟了。其實到了冬季農村的白事也是不少,因為冬季是慢性病的高發期,就在前幾天筆者就隨了一份白事禮,因為是多年的鄰居,所以就去幫著忙活了幾天。

在農村隨禮是一種增進「親情」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以前農村人多的時候,誰家有什麼事都是全村人都幫忙,現在咱們農村很多人都走了,雖然也熱鬧但相對過去還是差遠了。熱鬧勁少了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這隨禮方式有些特別了,有的可以通過網絡隨禮,有的會選擇讓別人捎禮,大多情況就是人不到禮到,其實這個方式對於紅事還行,但對於白事來說,禮就算到了,人也不會收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紅事禮到人不責怪:其實在農村像結婚宴、學子宴、滿月宴、上梁宴都算是喜事,農村人對於喜事來說沒有過多講究,隨禮只是表達敬意、表達恭喜的一種表達方式,現在的社會如果用嘴來表達肯定是不行的,得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所以禮金是一定要表達到位的,因此在農村,很多情況下遇到喜事辦事,如果一旦有急事或者實在脫不開身的原因,很多人會選擇讓別人把禮帶到主人家,這就是禮到人不到主人也不怪罪。

喜慶的日子在農村是大家都歡樂的日子,這一天所有的不開心都會被收藏起來,因為「大吉大利事事順」是咱老祖宗留給咱們的規矩,這高興的一天客人肯定是想著過來沾沾喜氣的,可一些特殊情況來不了也是情有可原的,最關鍵的是客人也通過隨禮金的方式表達了祝賀,如果這時候在用不好的心情去想這個事情,那麼就是對客人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同時也會影響其它客人的心情,所以在辦紅事的時候,一旦出現禮到人不到的情況,主人家也是非常理解的。

白事禮到人不收:在農村,白事的發生有的時候都非常意外,很多老人有可能睡一覺之後就醒不來,也有的老人可能因為一些意外就撒手人寰,所以說在農村辦白事基本都是很突然的。而突然歸突然,在農村辦白事基本都會需要幾天的時間,這時候不管是近鄰還是遠親都會從四面八方來送別逝者,這是一種規矩,逝者為大,只有人到現場才是對逝者的尊重,這個時候禮金主要就是幫助逝者的後人好好度日,而不是為了幫助逝者什麼。所以在農村有一個講究,那就是白事的時候人不到,禮金多半是不能收的,而且白事沒有後補禮的說法。

其實白事一般都事發突然,有很多人都因為太突然,各種原因無法到達現場,而在農村白事的發生最重要的就是人要多,抬棺、下葬都需要有人張羅、有人幫忙,如果別人有事來不了的話,也算是幫不上忙了,所以主人家一般都不會強求什麼,因此在農村才有這個規矩,一旦家裡辦白事,如果人不到,就算隨禮了人家還是很少會有收的。

以上是筆者家鄉的一些農村習俗,不知道你們的家鄉是否是這樣的,紅事白事在農村都是大事,相信只要有時間有精力,大家都會回家參加的,而禮金就是一種媒介,少了這種媒介大家會感覺到中間的橋梁不結實,所以不管什麼情況,禮金都是不能少的,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導讀:在農村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冬季也正式地拉開了帷幕,冬季一到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了起來。酒席的置辦數量也開始達到全年的最高峰值。農村舉辦紅白喜事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也被叫做三裡不同規,十裡不同俗。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紅白喜事習俗。但大體上都有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講究,一般來說,舉辦婚禮等喜事,是要一一通知給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的,但遇到白事之後,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通知,大家也會自發的前來幫忙。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人到中年、要做到「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得好;人到中年、要做到「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時候和老人們聊天,他們總喜歡用一些老話來告誡我們如何去為人處世,雖然說老人們說的老話聽起來很粗糙,但細細品讀的話,還是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 農村有句老話叫「財不跟無福之人」,這是啥意思?什麼樣的人有福
    農村俗話有一些是會讓人產生誤解的。比如這句「財不跟無福之人」。很多人會看著某些人深嘆一口氣,然後說看人家多有錢,人家有福啊。在大家眼裡,福和財是連在一起的。因為有福,所以有財,因為有財,所以有福。但是,我們會有疑惑,這些福和財是怎麼來的?天上掉的嗎?地上長的嗎?突然降臨的嗎?所以,這句話還是有趣的,還是有可以解說的點的。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個什麼意思?什麼樣的人有福呢?一、這句話啥意思很多人在解讀這句話時,會本能的本末倒置。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農村老話「人到公門正好修,留些陰德在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人到公門正好修,留些陰德在後頭」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是古代社會農村的一句老話,是農村家庭父母長輩教育出類拔萃光宗耀祖的子孫讀書一舉成名,步入仕途,當上了地方百姓的父母官的時候,說的一句老話,教育孩子,為官清正廉潔,不能徇私枉法,不做喪盡天良的事情,要為民造福,為民多做好事善事,才能積下許許多多的陰德,死後在陰間仍然做官,會有好日子過。這是古人使用一種迷信說法,教育孩子要做一個百姓好官,不要做一個不積陰德的貪官。
  • 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就聽到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也是很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尤其是家有餘糧,自己能夠種植蔬菜,在今年春天疫情發生的時候,農村反而成為了很多人最為嚮往的地方。在農村生活,房屋的建造是必不可少的,農村的民居跟城市的單元樓相比,不但擁有更多的建築面積,而且通常都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採光更加的充足,更加的適宜居住。
  • 農村老話「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老祖宗說的啥意思
    農村老話說的好,並且有一定的道理也是至今被傳承的原因,這老話說什麼都有,天氣、人文、封建迷信、花鳥、植物等等,用一句話就可以講述一個道理的故事,就說這家門口不能種樹的原因直接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說明農村老話是簡單易懂的。
  • 農村老話:「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你知道嗎?
    一提起農村俗語,大部分人可能都想到有雨山戴帽,無雨半山腰,這樣關於判斷天氣的農諺。不過農諺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像一些農諺其的深層含義也非常非常耐人尋味的。典型的就像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村中老人卻時常掛在嘴邊。這句話看上去也甚是普通,還可能有些誇張。但為什麼村中的老人們卻時常說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
  • 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有幾個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在庭院之中大家也會喜歡種植上一些樹木,院子裡面種植樹木,看上去院子顯得不那麼的單調,而且有的樹木還具有很美好的寓意。種植在庭院之中能夠讓家運越來越順暢。
  • 春節將至,農村老話「豬出7,狗出8,肥羊能對中」,啥意思?
    很多人會說,不夠現買也來得及,那是對於城裡人來說,在我們這個村子,如果真遇上大雪封山,想出門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備足過年用的東西是很必要的,尤其在這個不穩定的年景。說起備年貨,農村人這雞、鴨、鵝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我們當地農村過年的小笨雞和大鵝是必備的,但這些一般家裡都養所以也不太擔心。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當老人看到一個人的手併攏著的時候,手指之間緊密相扣沒有絲毫的縫隙,按照民間的說法,這樣的手是比較有福氣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女子來說,認為這樣的手會持家,不漏縫也就是說這樣的手能夠存財,財富都不會被漏走,也相對於農村的另外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沒齒,就怕匣匣沒底,這句俗語所說的男人就像耙地的耙子,男人在外就要使勁的把財富往家裡扒拉。扒拉的多少就要看個人能力了。
  • 農村老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啥意思?這是教人孝順的老話
    有一些也是存在爭議性的,比如這句老話「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初看時讓人感覺茫然,因為字面意思不明顯。但其實這句話也容易理解,而且說的就是關於孝順的事,咱們先說一個這句話啥意思,再說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在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尤其是對於生辰來說。更是有一大套理解方式。即便是現如今,一些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的時候,還經常會問,孩子是啥時候出生的啊!當聽到生辰的時候,總會說這個日子不錯,這個日子好。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老話「男穿女沒出息,女穿男嬌滴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穿女沒出息,女穿男嬌滴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農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在農村依然還流傳著很多老話被後人所熟知。我們平時聽到的這些老話,也算是我國文明歷史的一種沉澱,雖然這些俗語和老話,並沒有書面形式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