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真是食物鏈頂端?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如今都愛養它後代

2020-12-21 帝王史詩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脫胎於森林古猿的。雖然這個科學假設基本上被當作現在生物起源的主流思想,不過它仍然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至於為什麼會質疑——本質上這只是一種假設,達爾文可以假設人是猴子變的;達爾武就可以假設人是鳥變得,沒有足夠可信的證據之前,它只是一個相對完美的假設,因此爭論也就不少了。

不過,既然是這等大科學家做出的假設,我們也不妨把這個假設代入歷史當中,於是就會出現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比如,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的高級動物嗎?如果人是南方古猿的後代,那麼這個結論很明顯就會被徹底的打破,因為當時有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如今人類卻都愛養它的後代。

森林古猿存在於距今1200萬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地球水草豐美,森林密布,所以當時的地球的物種非常的豐富。作為還沒有進化成功的森林古猿,他們在當時的地球上生活舉步維艱。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動物把他們當作食物,而他們既沒有現代的高科技,又沒像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古人那般勇猛,因此對猛獸的應對疲於奔命。

而這些讓森林古猿最為恐懼的生物當中,貓的祖先是讓他們最恐懼的,它就是恐貓。貓科動物的特徵大家都知道,它們無比的靈敏,而且極其善於埋伏。不要說是當時的森林古猿了,即便是到了20世紀人們有槍的年代,洞庭湖附近還因為生態變化發生了虎患,傷人不少,所以森林古猿更是拿它們沒有辦法了。

恐貓外形接近於劍齒虎,身長2米左右,體重190公斤,這個身材使得它們可以在遠古的大樹之間穿梭、跳躍。它們非常善於爬樹,因此成了森林古猿的頭號天敵。在樹木上悠閒地摘果子吃的森林古猿根本無法預測,什麼時候會有一隻恐貓跳出來,然後吃掉他們。而且他們對於這種突襲者也沒法有效防禦。

恐貓當中的南非巴羅刀齒恐貓尤其是森林古猿的天敵。這些古猿既沒有趁手的兵器(工具),也沒有強壯的身體(至少很難跟恐貓相比),所以他們就得無時不刻的生活在對恐貓的恐懼當中。據《人類簡史》推測,當時的古猿根本就不知道有計劃地捕獵,他們只會摘取野果野菜,然後則是找一些腐肉或者腐骨來吃,尤其是喜歡吃其中的脊髓和腦髓。

科學家們推測,吸食腦髓多了的古猿漸漸的頭腦發達起來——這是吃啥補啥嗎?從此開始學會了使用工具、武器、火,而那些獵食者也因此就不敢來觸犯古猿了。不過,想到貓的祖先居然是這種古猿殺手——恐貓,或許正在擼貓的你會不會頓時感覺手中的貓變得十分的兇惡可怖呢?

大概大多數人都不會有這想法吧,因為看起來小貓並沒有那麼可怕。其實這也正常,因為古猿究竟是不是人類的祖先本身就是值得推敲的,如果說古猿真的就是人類的祖先,那麼後來有沒有其他的古猿變成人類呢?或者說現在有沒有猿猴進化成人類呢?那如果要是有的話,豈不是猴子成精了?

不過,這種假設也有它一定的道理,遠古時期人類確實生活在猛獸之間。比如中國的神話當中就有一位叫做有巢氏的大英雄,為了讓人類的先祖不被這些猛獸獵食,他創造性地發明了人類的房子——巢。其實就是在樹上搭房子了。有了這些東西,人類開始不怕猛獸的襲擊了。

不過,光是不被猛獸襲擊還不夠,如果被猛獸正面攻擊怎麼辦呢?打獵的時候遇到了老虎怎麼辦呢?這時候叫做燧人氏的大英雄又站了出來,他發明了鑽木取火的辦法,使得人們能夠吃上一口熱乎乎的烤肉,而且還有了對付猛獸的利器——火。為什麼說火是對付猛獸的利器呢?

因為一些古書上顯示,為了解決當時猛獸經常襲擊人的問題,古代另一個大英雄在山上放火,使得大量的猛獸被大火燒死,然後人類在這些充滿草木灰和烤肉的地方建立起了村落、莊稼,順帶還能到處撿烤肉吃——所以說,真正的人類英雄面對困難都是有辦法的,即便是洪水滔天,不也有大禹治水嗎?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中國的這些神話故事似乎比一些科學家的假設還要合乎歷史和事實一些呢?假設人類真的是古猿變來的,那他們為什麼沒有被古猿吃乾淨,反而繁衍壯大成為了人類呢?

相關焦點

  • 人類真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嗎?專家指出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後來人們查看它的屍體才知道,它的右上犬齒斷了一半,右下犬齒齊根斷掉,難以捕食其他獵物,而弱小的人類,成了它最好的選擇。不得不承認,失去武器等裝備的人類在猛獸面前是非常弱小的,在遠古時期,人類還沒有進化完畢,更沒有發明各種武器,一種無比兇猛的動物專以南方古猿(一般被認為是人類祖先)為食,差點就把南方古猿吃到滅絕,它就是恐貓。
  • 人類史上的危機,這種「貓」的出現,差點吃光人類的祖先!
    人類史上的危機,這種「貓」的出現,差點吃光人類的祖先!在達爾文進化論正式出現之前,在各國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認為人類是由神創造出來的,也就是神創論,一直到19世紀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通過對古生物學形態學胚胎學等等,各種領域經過了20多年的研究之後,又以自然選擇為中心,以多個學生為基礎論證了物種起源,在1985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本書,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讓大部分人開始認識到人類,根本不是由神創造出來的,或許是通過古猿而進化來的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有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如今還有人害怕
    最恐怖的是,它的口味也隨性情大變,吃人成了它的最愛。遠古的這個傳說並不是空穴來風,人類如今是所有地球動物的天敵,不知有多少動物因人類活動而滅絕。但強悍的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大自然中的人類遠祖可不敢這樣想。傳說中的猰貐長著虎爪,樣子像豹貓,和一種已經滅絕的食人怪獸十分相似。
  • 如果地球動物都變成人類一樣大小,這種動物必會處於食物鏈頂端!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地球上存在數不清的動物 物種,大小個頭也是參差不齊每樣動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和本領,但是卻因為個頭體積太小 ,導致再厲害的動物也會處於劣勢,站在食物鏈的最末端那今天就假設一下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變成和我們人類一樣大小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 為何人類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智商不是主要原因
    人類絕對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壯的生物,相信這是每一個人都承認的事實。但如果說人類不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那我們就先來好好聊一聊這個問題。同樣,人類之所以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人類的祖先在幾萬年前實現的,而現代人只是延續者而已。所以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我們必然比幾萬年前的智人更聰明。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卻不吃食肉動物的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吃食肉動物不划算根據現代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演化而來的,而原本類人猿終生生活在樹上,以樹葉和果實為生,屬於典型的食草動物。但隨著氣候變化,類人猿生活的區域樹木逐漸變少,以至於它們不得不下地生存。
  • Rakka——當人類失去食物鏈頂端的位置
    人類管自己叫「萬物之靈」,但是,這個詩意的說法,如果翻譯成自然的語言,也許就是:我們恰好在這個星球上屬於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
  • 虎鯨是海洋裡的頂級掠食者,卻親近人類,它和人類祖先有親密關係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海洋生物界的殘酷比陸地生物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們的鬥爭發生在深海,以至於我們沒辦法了解到詳細過程。不過透過一些海洋紀錄片來看,鯨魚和鯊魚就相當於老虎和獅子,站在了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它們對其他海洋生物具有強大的壓製作用。整片海域,都是它說了算。
  • 讓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武器:標槍
    早在舊石器晚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製作能刺擊也能投擲用的石矛。也正是這種可以遠距離殺傷獵物的武器,最終幫助人類擊敗並淘汰了各種遠古時代的巨大猛獸,並最終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原始人使用石矛的狩獵場面標槍作為最早出現的武器,廣泛被各地的人類使用,美洲印第安的戰士們就使用標槍。
  • 人類食譜發展史告訴我們該吃什麼肉!
    深圳的這一小步,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步。深圳率先開始實施禁食條例,期待全國各地都來向深圳學習。說到吃,人類經過數萬年的博弈,已然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海裡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能擺上餐桌,但實際這樣做,無異於自取滅亡,聰明的人類已有警覺。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同理:雖然肉類能量密度高,但吃草低頭就行了,吃肉可能還要追著跑,還要「打架」,費力又討不了多少好處。在演化的歷史長河中,愛打架的基因慢慢都愛吃草的基因覆蓋了原本就朝著身強力壯,打架而生的物種,都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
  • 虎鯨是頂級掠食者,為何會親近人類?或許和人類祖先有關
    虎鯨作為海洋世界的頂級掠食者,平日裡喜歡吃大白鯊,縱橫四大洋都沒有問題。可是它卻不吃人,反而親近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虎鯨幫助人類的例子。在海洋中,體型決定了生物在食物鏈中處於什麼等級。鯨魚和巨型章魚就是出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存在。也許還有比它們更龐大的生物,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海洋世界對我們開放的只是冰山一角,誰也不知道萬米深的海底有什麼。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就是海洋頂級掠食者,虎鯨。虎鯨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通身只有黑白兩色,和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一樣。
  • 為何人類喜歡吃草食類動物,卻不喜歡吃食肉動物?
    拿人類的食物來說,人類的食物主要組成部分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水,水我們自不必說,它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離不開它。其它的我們可以通過植物、動物來獲得,當然,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其它的手段來滿足我們的身體需求,比方說營養素、發酵產品等等。
  • 人類今天能走到食物鏈的頂端,大腦絕對不是我們的唯一武器!
    人類是地球上最可怕的捕食者,而我們能殺至七大洲食物鏈的頂端是有原因的。 與其他的野生動物相比,人類進化出的一些能力,竟然如此的可怕。
  • 人類身體羸弱,祖先靠種植農作物存活,為什麼沒進化成食草動物?
    石器時代的人類嘗試過將豬仔留在部落當中,一直圈養到冬天再宰殺補充營養,距今8500年以前,現在的山東就已經有了養豬的習慣,但那時候養豬可是個稀罕事——人類本身擁有食物不足,再加上野豬戰鬥力強大,對於小型部落來說這條路並不好走。
  • 「前所未見」的頭骨揭示了人類祖先的面孔
    南方古猿是生活在150萬到40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祖先的一個關鍵代表。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個湖畔南方古猿頭骨,它是南方古猿屬最早的成員之一。這一發現可能填補人類進化研究中的幾項重要空白。如此古老的古人類或人類祖先化石極其罕見,之前發現的通常都是骨頭碎片。相比之下,新發現的頭骨幾乎是完整的,這應該能夠揭示古人類生活和進化的許多細節。「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頭骨,」密蘇裡大學古人類學家Carol Ward說道,她並未參與這項研究。「原始人類的頭骨是非常罕見的寶藏,如此古老、如此完整的頭骨幾乎是前所未見的。」
  • 這部漫畫裡,人類成為了食物鏈的最底端
    人類作為智慧生物,已經成為這個星球上的主宰很久了。雖然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也知道,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渺小的不值一提,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驕傲的作為地球食物鏈頂端而存在。自然界裡也有諸如老虎獅子等猛獸,大海裡也有鯊魚藍鯨等生物,但是,人類已經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通過科技的力量徵服這一切。所以,雖然我一直對自然懷有崇高的敬畏,但是這也不妨礙我作為一名人類而感到自豪。但是,假如有這麼一個世界,人類並不是食物鏈的頂端,而是卑微的作為諸多生物裡最低端的存在,任人宰割,我們人類還如何生存下去呢?
  • 人類僅300萬年就有了智慧,恐龍存在上億年卻還是野獸,何故?
    對於人類的祖先而言,生存是十分艱難的,由於森林面積的減少,他們只能從樹上下來,在地上生活,而地面之上危險重重,一方面是食物短缺,另一方面是猛獸林立,好在自然為人類的祖先打開了一扇門,因為偶然的變異,一些個體擁有了更為聰明的大腦,逐漸獲得了生存優勢,並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了下來。
  • 將所用動物吃光後,人類會因相互爭鬥而自我毀滅嗎?
    配偶關係要長到足以適應養育後代的漫長歲月。如何解決人類的爭鬥行為我們的祖先是靈長目動物的一種,經過漫長的進化,變成了食肉動物,並且站立起來徵服世界。然而,儘管在改造環境中取得巨大無比的成就,可是人類骨子裡仍然是一隻只地地道道的裸猿。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考古和基因研究證明,這些「智人」以外的人種有一小部分跟我們的祖先雜交融合,這是其中的一種「混種繁衍理論」。他們的一點點基因留存在了今天一些民族身上,但是絕大部分人類在7萬到3萬年前被我們的祖先消滅了,一躍成為食物鏈的頂端。